寿州窑瓷器里的碗

2022-10-19 03:26陶治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玉璧底径青釉

陶治强

淮南市博物馆 安徽淮南 23200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州窑中心窑址处于今天的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是我国古代一处著名的陶瓷窑场。它创建于南北朝晚期,结束于南宋,历史悠久,瓷品丰富。碗,是寿州窑各时期各窑口烧制的常见器物,也是最受百姓欢迎的民生用品。

碗是盛食的器具,最早的瓷质碗出现在东汉。碗的形状多呈圆形,口大底小,有底足,口径一般为高度的二倍。碗与盏在形态上十分相似,有人说盏是碗的一种样式,吃茶或饮酒用的小碗。由于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一般称作碗。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须的饮食器皿,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已发明了陶碗,虽然历经数千载,史前的碗与历史时期的各种质地的碗在品相上几乎一样。不同时期不同的碗,盛满了人们的满怀期待和美好愿望,代表着时代的工艺水平和审美取向。碗,谐音“挽”,隐喻为“挽留”之意。祖先留给我们的碗,也在挽留着历史前行的足迹,装满祖先辛勤的汗水。

碗不单是冰冷的器皿,它始终带着暖呼呼的温度,映照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有着丰富的文化寓意。比喻待遇优厚的“金饭碗”,处事公平的“一碗水端平”,杂乱无条理的“盆朝天、碗朝地”,贪心不足的“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因碗的存在,还出现了“锯碗匠”,即以锯补陶瓷器为业的人。因为碗与人生的紧密相连,引发了宋代文人骚客的吟唱,如宋代的晏殊《蝶恋花▪玉碗冰寒消暑气》、辛弃疾的《菩萨蛮▪香浮乳酪玻璃碗》、郭应祥的《霜天晓角▪琉璃十碗》。

一、寿州窑瓷碗的类型与年代

从寿州窑窑址上采集和以往的考古发掘收获中,都能见到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寿州窑瓷碗标本,以隋唐时期的最为多见。那么寿州窑的碗都长啥样呢,下面将为大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隋代的碗:

1.莲瓣纹直口碗

直口,方唇。腹深直,腹上部刻划有仰式莲瓣纹,瓣与瓣紧密相连,环腹一周。小平底。施青釉接近底部。口径12、底径4.2、高8.3厘米。

2.青釉敞口碗

敞口,尖唇。深弧腹。平底。整器无装饰。器腹施青釉,底足不施釉。口径11.1、底径4.3、高3.4厘米。

3.侈口深腹碗

侈口,方唇。深弧腹。小平底。碗上腹部施釉。口径14、底径6.7、高6.7厘米。

4.带凹弦纹青釉碗

敞口,尖圆唇。浅弧腹。小平底。在口沿的下方施一道凹弦纹。碗上腹施青釉。口径10.2、底径5.5、高2.9厘米。

隋代碗的造型小巧,体薄质轻:皆是圆形,口有直口、侈口、敞口之分,口径大小10.2~14.8厘米;高度2.9~8.3厘米;小平圆底,底足直径4.2~6.7厘米,开始出现足边缘斜削,数量较少;施青釉,绝大部分施上半釉。多无装饰,少量的装饰纹有莲瓣纹和凹弦纹。胎质较细,灰白胎常见。

唐代的碗:

1.青黄釉碗

敞口,尖圆唇。深腹。假圈足,无斜削。灰白胎,颗粒感粗。上半腹施青黄釉。口径15.4、底径6、高8.2厘米。

2.大敞口青黄釉碗

大敞口,尖圆唇,浅弧腹。假圈足,无斜削。灰白胎。上半腹施青黄釉。口径18.3、底径8.4、高6.2厘米。

3.青黄釉深腹碗

敞口,尖唇。深弧腹。假圈足,边缘斜削。红褐胎。上半腹施青黄釉。口径24.4、底径6.3、高11.1厘米。

4.瓜皮黄釉敞口碗

敞口,尖圆唇。深弧腹。假圈足。土黄胎。施黄釉均匀未及底足。口径23.2、底径9.2、高8.5厘米。

5.敞口折沿碗

敞口、尖圆唇,微折沿。深直腹。假圈足,足边斜削。胎骨稍粗,土黄色,颗粒感强。施黄釉不及底。素面。口径15.7、底径7.9、高8厘米。

6.侈口深直腹碗

侈口、尖圆唇。斜直腹。假圈足,足底边缘有斜削。灰白胎。器施有化妆土,尚未施釉,这说明寿州窑瓷器可能存在二次烧,即先施化妆土入窑高温烧,出窑施釉后,再入窑低温烘烤。口径10.3、底径4.1、高5.3厘米。

7.黄釉深腹碗

敞口、斜直深腹,假圈足,足边斜削。灰白胎。施黄釉近底部。口径11、底径5、高6厘米。

8.敞口黄釉碗

敞口,尖圆唇。浅腹。假圈足,未斜削。上半腹施黄釉。口径17、高6.8厘米。

9.斗笠黄釉碗

口开阔,方唇。浅腹。假圈足。灰白胎。腹部施黄釉未及底。口径15.3、底径6.2、高5.1厘米。

10.黑釉束颈碗

直口、平唇。束颈。深弧弧。灰白胎。假圈足,无斜削。施黑釉接近底足。口径13.7、底径5.6、高6.9厘米。

11.玉璧底黄釉碗

敞口,尖圆唇,浅腹。整腹施蜜蜡黄釉。玉璧底,底面未施釉,米糊底,底心凹处施黄釉。器形规整,釉水均匀肥厚。口沿外有一圈未施釉,下边釉水边缘齐整,可能存在覆烧工艺。口径14.8、底径7.1、高4.4厘米。

12.黑釉深腹碗

敞口,方唇,束颈。深弧腹。假圈足,无斜削。胎色灰白,颗粒粗。器腹施黑釉。釉水均匀,发色乌黑。

13.茶叶末釉折沿碗

大敞口,尖唇,外折沿。浅弧腹。假圈足,边缘斜削。灰白胎。腹部施茶叶末釉未及底足。口径21.6、底径8.4、高6.9厘米。

14.黑釉斗笠碗

口开阔,尖唇。斜直深腹。假圈足,边缘斜削。灰白胎。腹部施黑釉未及底足。口径18、底径8、高65厘米。

15.酱色釉斗笠碗

大开口,尖唇,外折沿。斜直腹。假圈足,边缘斜削。腹施酱色釉未及底。灰白胎。口径36.6、底径14.5、高9.7厘米。

16.高足碗

直口,宽唇。浅弧腹。喇叭状圈足。灰白胎。施青黄釉为及底。口径11、底径5.5、高6.5厘米。

17.海棠口碗

海棠花口,尖圆唇。浅腹。腹外壁有三条内凹的竖道压印纹。假圈足,无斜削。碗内底是一朵六瓣贴花,腹内壁上也贴折枝花三处,环绕腹内壁均匀分布。灰白胎。腹施黄釉,底足无釉。口径14.9、底径6.4、高4.1厘米。

18.四出筋纹玉璧底碗

大敞口,尖唇。浅腹,腹内壁压印四道内凹竖条纹。假圈足。灰白胎。施黄釉。口径15、底径7.5、高4厘米。

二、分期与工艺特色

唐代寿州窑烧的碗造型丰富多样,釉色增多,烧造技艺和装饰审美比隋朝有了很大的进步。碗的类型有敞口折沿碗、侈口深腹碗、斗笠碗、海棠口碗、玉璧底碗、高足碗、黑釉束颈深腹碗等形状。釉色有青黄釉、瓜皮黄釉、黄釉、茶叶末釉、黑釉、酱色釉。唐代寿州窑烧造的碗早期造型有高足碗、瓜皮黄釉碗、青黄釉大碗、青黄釉碗,釉色流行青黄或黄中闪青釉,以敞口居多,口径11~24.4厘米,底径5.5~9.2厘米,高6.5~11.1厘米。唐中期黄釉瓷碗兴盛,同时也出现了少量的黑釉和酱色釉,折沿碗、海棠口碗、四出筋纹碗出现。碗的口径11~18.3厘米,底径5~8.4厘米,高4.1~8厘米。唐晚期除烧造大量的黄釉碗外,还少造更多的黑釉碗、茶叶末釉和酱色釉碗,器形中出现了玉璧底碗、黑釉敞口束颈碗、茶叶末釉折沿碗、酱色釉斗笠碗。碗的口径11.3~36.6厘米,底径5.6~14.5厘米,高4.2~12.1厘米。从寿州窑碗的碗底,也可以辅助年代推断和分期,比如隋代至唐早中期,碗底是以平底和平底内凹为主,唐晚期玉璧底,唐末、五代、宋碗底演化成窄圈足。

唐代寿州窑窑炉以馒头窑为主,也有依山而建的龙窑。装烧工具有窑棒、匣钵和各式各样的支钉。以支钉支撑套叠,并用四根窑棒夹住固定仰烧;或使用匣钵仰烧为主,可能已存在覆烧工艺。唐代碗利用辘轳拉坯成型,拉坯又叫做坯,即把揉炼好的泥料放在辘轳上,转动转盘,借助旋转的力量,用双手将泥向上拉,做成所需的形状。碗与盘等圆形器,皆需要拉坯成型。碗底足多是饼形,唐晚期出现了玉璧底,五代宋玉璧底演化成窄圈足。底足斜削自隋代青釉碗底始见,在唐代的一些器物上更加普遍,这是寿州窑制作工艺的一个显著特点。寿州窑碗注重釉色装饰,隋代多施青釉,唐代黄釉为主,中晚期出现了茶叶末釉、黑釉和酱色釉,有个别碗设计成花口和刻画出筋纹,有的在碗内壁剪纸贴花各种盛开的花卉。

寿州窑瓷器里的碗,多种多样,琳琅满目。它们既是制瓷匠人手里的泥巴艺术,又是人民百姓世代需要的实用器具。它也随着人们审美情趣和实用要求的提高,在形状、纹饰和质量上精益求精,具备的功能也更加具体多样。

猜你喜欢
玉璧底径青釉
六器之首 苍璧礼天 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鲁故城大玉璧
格物天圆
——中国历代玉璧纹饰的演变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1发掘简报
甘肃嘉峪关市峪泉镇汉魏墓发掘简报
江苏省无锡市城南遗址瓮棺墓葬发掘简报
临颍县固厢墓地M15发掘简报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
浅谈毡包青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