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龙蛋》中的紫砂陶刻艺术魅力

2022-10-19 03:26周作庭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貂蝉

周作庭

陶器诞生于人类文明早期,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进入到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先民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探索出用火改变天然性质的方式,显示出人类巨大的创造力。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和时代的发展,在陶器当中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纹样,以表现审美观念和思想内涵,这便是早期的陶刻,对提高陶器的艺术品质、丰富作品的内涵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此件《龙蛋》当中就包含了一幅杰出的陶刻装饰,或者说陶刻才是创作者所要表现的重点。创作者利用紫砂泥的特性,追求精益求精,以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思路为本,达成了诗、画、陶、刻四种艺术形式完美融合的境界,充分展示了紫砂陶刻的技巧性与文化性。

一、紫砂陶刻的发展与演变

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有一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名为陈曼生,曼生极为擅长书画、雕刻等艺术,并十分热爱紫砂壶设计,由他亲自操刀设计而成的十八件紫砂壶被称作“曼生十八式”,对中国紫砂壶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因就在于曼生开创了诗、书、画、印与紫砂壶艺术结合的先河,不但提供了新的紫砂壶创作思路,增强了紫砂壶艺术的文化韵味,更将紫砂陶刻艺术推到一个高峰。

在不断的发展中,陶刻也逐渐从紫砂壶艺术中独立出来,开始呈现在紫砂盘、紫砂陶瓶等其他紫砂艺术品当中,融合的内容依然以诗歌、绘画、书法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为主,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紫砂陶刻的艺术表现力也更强,成为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中的代表形式之一。

二、“貂蝉拜月”的陶刻艺术特征

《龙蛋》是一件紫砂壶作品,其壶型与命名一般,形似一圆润龙蛋。作品泥料呈近似于灰白的颜色,气质较为清丽,泥料被制作得十分细腻,砂质纹理明显,朴素、自然。壶身为椭圆形,弧度适中,造型挺括饱满。壶盖与壶身嵌合完美。椭圆形的壶钮镶嵌在壶盖中央,形制精巧。壶嘴与把手线条柔和,对称镶嵌在壶身两侧,壶嘴根部与把手上端作出装饰,状如龙鳞。壶的整体形态简约、整洁,有利于凸显出陶刻装饰。

创作者运用陶刻工艺在壶身处打造了一幅“貂蝉拜月”的景象。“貂蝉拜月”是中国的传统典故,暂且避开文化意义来看,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月亮也是美好的事物,二者的结合体现出中国传统的美学态度。创作者参考了中国古典绘画的格局和表现技法,首先对画面中的各个元素进行结构安排,貂蝉立于画面左侧,周围有低矮的山石与草丛环绕,粗壮的树木向上生长,姿态苍劲、挺拔,松枝茂密。树木与貂蝉的姿态是平行的,使画面的布局更加整齐。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于夜空当中,松枝掩映,具有朦胧的意境美。石台上放置有一小香炉,更衬托出貂蝉拜月的虔诚。

这幅陶刻雕刻得十分细腻,无论是山石的纹理、细密的松枝,还是貂蝉的衣饰,都相当精美,尤其将貂蝉的姿态美处理得极佳,显示出东方古典美人的魅力。貂蝉体态瘦削,腰肢芊芊,而臂膀又是十分的丰腴,让人能感受到肤如凝脂的美感,骨肉均匀,仪态万千。貂蝉头部微仰,冲着月亮,双目紧闭,虽然只是侧脸,也可见五官之小巧精致。乌云一般的发髻梳理整齐,又有几分慵懒。貂蝉的服饰比较简单,亮点在于服饰的花纹,显示出中国古典服饰的美感,而花纹的复杂更体现出陶刻工艺的水准。整幅陶刻人美、景美,更有诗美,创作者以刀为笔,展现了陶刻技艺及中国传统绘画的境界。

三、陶刻的文化内涵

貂蝉并不是“花瓶”,更具有智慧与伟大的献身精神,是人们赞美的对象。貂蝉拜月是为了祈求早日与吕布团聚,这种小儿女的情感更显示出这一人物的丰满性。“貂蝉拜月”的文学寓意即为祈求团圆,这也是创作者选择这一画面进行表现的根本原因。通过这幅陶刻装饰,创作者也将团圆、吉祥的美好祝福送给人们,让人们感受到陶刻艺术中的情感性与文化性。紫砂陶刻根植于中国悠久、优秀的历史文化命脉当中,在提升工艺技巧的基础上,始终不忘文化内涵的融入与呈现,才能在不断的发展中展现陶刻的艺术价值,弘扬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神。

四、结语

陶刻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充分展现了中国工匠精神,并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本文从阐述中国紫砂陶刻的发展入手,对“貂蝉拜月”这一陶刻装饰进行了具体分析,说明了陶刻工艺的技巧与水准,并深入到文化的层次,揭示了紫砂陶刻的文化意义。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貂蝉
紫砂陶刻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闭月羞花
“关羽斩貂蝉”是否是传说
漫话貂蝉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
浅析宜兴紫砂陶
浅谈紫砂陶刻艺术
浅谈紫砂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