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的策略研究

2022-10-20 10:41丰贤胜
新闻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舆论

○丰贤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新闻媒体要直面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和阴暗面,激浊扬清、针砭时弊。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新闻媒体肩负着引导舆论、实施舆论监督的社会职责,是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信息泛滥、思潮多元的当下,如何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进行积极的舆论引导,成为新闻媒体从业者需深入思考的课题。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纵深发展,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信息覆盖面更加广泛,同时新闻舆论的影响力也更大,波及的受众更广泛,在人人皆可成为信息传播者的当下,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显得十分必要且迫切。因此,新闻媒体应该勇于担当,发挥自身优势作用,做好舆论监督工作,为社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引导广大公众理性思考、理性发声,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舆论监督的内涵

众所周知,舆论,指的是代表大多数公众意见之言论;舆论监督,指的是公众利用传播媒介对社会现象发表意见、表明态度的活动;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则是指新闻媒体利用自身的舆论监督权对现实生活、公共事务、政府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报道并推动问题的解决,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良好有序发展。

对于舆论监督,可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其一为对社会进行持续有效的观察,发现问题;其二为实施监督,促进问题解决,实现舆论引导,其实质是公众的监督。

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特点与作用

(一)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特点

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广泛性特点。新闻媒体所开展的舆论监督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既涵盖政府工作,又包含各项公共事务等,民众可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获取信息并参与监督。

第二,具有即时性特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多是在事件发生阶段开展的,对事件主体形成一定的舆论制约,形成一定的社会反响,并督促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起来。

第三,具有公开性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新媒体已成为了社会问题的“发声器”与“放大镜”,新闻事件以及公众言论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得及时且广泛的传播,这使得信息更具公开性。因此,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时也应遵循公开性原则,让广大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事件,并对公众进行舆论引导。

第四,具有真实性特点。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时要坚持真实性原则,以确保自身的公信力以及权威性,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各类媒体涌现的复杂环境下,信息来源更加复杂化,新闻媒体只有确保自身舆论监督的真实性,才能为公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揭露弊病与问题,促进社会更好发展。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对社会问题以及弊病进行揭露,可以遏制不良势头发展蔓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有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在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有助于弘扬正能量。新媒体的发展有效扩大了新闻信息来源渠道,也进一步扩大了公众的关注范围。与此同时,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范围也随之拓展,监督面更为广泛。这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政府事务的透明化,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好地为公众的知情权提供保障。新闻媒体可为人们发表言论提供平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驾护航,促进社会的民主化、法制化发展。特别是对于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新闻媒体要多开展积极正面的报道和引导,更好地弘扬正能量。

第三,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当前,我国正处于稳步发展期,意识形态问题以及文化建设工作受到高度重视,需要依托新闻媒体加强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意识形态建设,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特别是在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推动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进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策略

(一)增强监督意识,做好舆论监督工作

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要促进社会稳定、民主决策、反腐倡廉、法制建设等目标的实现。新闻媒体应明确自身职责,摆正自身定位,正确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助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一方面,新闻媒体应认识到自身在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监督意识,自觉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坚持求真务实,有效提升舆论监督的质量与效果。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可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交流沟通,通过查看受众留言信息、新闻评论信息、参与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讨论等,了解公众思想动态以及基本需求,并借助微信、微博或各类网络平台积极与公众开展沟通互动,把握或引导舆论走向,并对公众想要了解的信息进行报道与披露,提高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实效。此外,新闻媒体还应对社会中普遍存在但还未引起广泛重视的问题进行前瞻性或预警性监督,避免事态扩大。

(二)坚持新闻真实性,履行监督职责

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真实的报道是新闻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之基本立足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多不良、失实信息得以广泛传播,严重影响了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思考与辨别,影响了相关监督工作的高效开展。对此,新闻媒体应积极应对,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坚持真实性原则,使之满足新闻“五性”要求,确保新闻内容客观真实,这也是提高媒体公信力与社会影响力的关键因素。此外,在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过程中,新闻媒体还应多方核实了解,避免偏听偏信,以确保信息真实。要对事件进行客观分析,理清事件脉络,让公众能够了解事件全貌。2015 年,针对网传山东临沂重拳治污“致数万人失业”,国内诸多主流媒体便很好地履行了舆论监督职责,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该事件进行了及时全面的报道,法治日报、南方周末、齐鲁网等多家媒体也对其进行了跟踪报道,对于临沂“治污之殇”的真相进行了全面揭示,使得“数万人失业”“企业因停产面临债务危机”等不实言论不攻自破。

(三)坚持党内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提出: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党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虚心接受群众批评。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有序地开展;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站稳人民立场,做到帮忙而不添乱,以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为导向。党内监督和舆论监督应当有机结合、各展所长、高效合作,形成强大合力,发挥最大政治优势。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公开报道、新闻内参等多种形式将党内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相结合,并实现有效互补,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二者的结合还可提高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权威性,使监督工作更具建设性、广泛性与连续性。

(四)坚持建设性导向,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提高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抓手。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必须按照“出以公心、针砭时弊,解决问题、有利工作,增进团结、维护稳定”的总要求,坚持舆论监督的导向原则、服务大局原则、时机适宜原则、分寸适度原则、重在建设原则,实行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和依法监督。

舆论监督既要坚持问题导向出发,也要坚持建设性导向归宿。要站稳政治立场,立足人民视角,选题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党和政府推动工作的突破口、找到人民期盼的切入点,在解决问题中,真正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舆论监督要坚持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体现科学精神,遵循科学规律。调查采访过程中要坚持中立客观的立场,做到专业平衡报道,力求多信源互证、证据链完整,不偏听偏信、不以偏概全;要充分利用社会学、统计学及大数据等科学手段、科学方法分析问题,把握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争取舆论监督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新闻媒体还应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开展舆论监督,明确哪些内容可报道,并把握报道时机。另外,新闻媒体还应具有大局观以及政治意识,要使舆论监督与党和人民的利益高度一致,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五)营造良好监督氛围,有效开展监督工作

新闻媒体要想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需在开展各项工作时秉持客观公正、真实权威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公众更为注重自身合法权益、呼吁信息公开透明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更应该在行使舆论监督权利的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对民声民意进行积极反映,关注社会热点,进行舆论的正向引导,以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促进相关工作更好开展。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应积极与社会不良风气、不良行为进行斗争,充分履行媒体社会职责,对于舆论影响广泛的事件开展深入调查。

2020年7月,南京秦淮河受汛情影响,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在严峻的防汛形势之下,群众反映秦淮河杨家圩大堤内部有多家违建餐厅和酒吧仍在经营,可能对堤防造成隐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经过实地调查,通过暗访、查阅档案和采访监管部门等多种方式取证核实,获得权威证据后,推出专题报道《水漫河堤、防汛一级应急响应,秦淮河大堤却被挖空建高档餐厅!》,深入揭露了当地长期存在的破坏水利设施的严重问题。报道引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水利部等部委重视,当地政府迅速启动调查,最终9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安全隐患被彻底解决。这篇在关键时刻的舆论监督报道,导向正确、极具影响力,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同时,也要给被监督者申辩的机会与权利,对被监督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面对热点事件,要通过充分调查了解事件全貌,引导公众进行理性辨别与思考,避免被错误舆论引导。

(六)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道德与法治素养

当前,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发挥,社会公众对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这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是一种好现象。新闻媒体应把握机遇,做好舆论监督报道,使公众更加信任和支持新闻媒体,促进新闻媒体更好发展。新闻媒体从业者要坚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增强责任意识,如此才可充分履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职责。

新闻媒体从业者还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抵御诱惑的能力,坚守新闻伦理,确保新闻报道客观真实,弘扬良好社会风尚。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涉及面广,影响大,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总体来说,绝大多数新闻工作者不忘初心,恪守职责,但也有极少数从业人员在利益诱惑下出现一些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甚至铤而走险违法犯纪,采取威胁要挟被监督对象的方式获取利益,产生了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面对这些不良行为和现象,新闻媒体应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以及综合素养,规范其从业行为。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使其严于律己,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新闻媒体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法律法规学习等方式加强新闻从业人员培训,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的道德和法治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从业人员的综合知识教育培训,舆论监督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广,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这就需要新闻从业人员具备全面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思辨能力,从而提高舆论监督质量。

结语

总之,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与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综合素质,提升工作能力,做好舆论监督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苏建美.地方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报业,2021(23).

[2]徐维.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传播力研究,2020(07).

[3]方舟.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监督问题与优化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21(14).

[4]沈洁.做好建设性舆论监督提升主流媒体引导力——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联播调查》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传媒评论,2021(07).

[5]林裕翔.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J].记者摇篮,2020(04).

[6]郭毅.建设性新闻的认识误区与学理再反思[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3).

[7]于潜驰.主流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的“时度效”把握策略[J].青年记者,2020(27).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舆论
做自己的支配者
雪中放牧新风景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新闻媒体与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构建
河北“全覆盖式”对各级新闻媒体进行财政支持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分析
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监督的五个方面
真正让舆论监督有力量
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