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视野下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实践

2022-10-20 00:41江苏省溧阳市罗湾路实验幼儿园夏林园区邱求花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社会性开放性环境

江苏省溧阳市罗湾路实验幼儿园夏林园区 邱求花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是“以人创造美,以美塑造人”为办园特色,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理念和美育视野融合的生态幼儿园,从而提升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品质。一所幼儿园就是幼儿的另一个家,家的感觉是给人以舒适、温馨的,像家一样的生态环境,是以自然、优美,给人以归属感存在的环境,既能提升幼儿的审美感,又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一、学习文献——梳理核心概念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自然、和谐、美好、充满好奇的,幼儿能在一日生活中亲近自然、与生存的环境去互动,并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去获得心灵感悟,对美好事物的鉴赏美。

社会性发展: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就已经是踏入了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学习社会交往技能、能主动表达社会情感,成长为一个社会人,这样一个逐步的过程就是社会性发展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幼儿在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实现的。

在这种开放、多样化的环境尤其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更会激发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和情感上的表达。

二、调查计划——打造生态环境

(一)调查需求

大班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动手能力也强于中、小班幼儿,在换了新教室后,教室里的环境由谁来布置?区域有谁决定?大班幼儿都在谈论……于是,在改造室内环境前,教师针对新班级做了问卷调查,幼儿关注较多的就是在人和班级的两个层面上。

从数据分析(图1)看马斯洛需求理论(图2),幼儿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感。幼儿只因为喜欢才可能在这种舒适的、家一样的环境里生活、学习、游戏,才会被尊重,达到自我表现,最后超越自我,获得记忆和身份认同。

图1 数据分析

图2 马斯洛需求理论图解

(二)计划目标

随着年龄增长和心理各方面发展的大班幼儿,在经过两年的幼儿园生活后,已经开始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因而他们活动时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也提高了;活动时更加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指导自己的行动了;活动后的评价能力也从原来的个别性评价发展到多面性的评价,为此,年级组审议计划目标后制定了改造目标(表1)。

表1 改造目标

续表

(三)探索实践

创设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一日生活环境,在“生态美”的前提下,满足幼儿生理、心理、归属与爱的需求,这样幼儿才能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发展。

第一,根据室内外空间整体规划活动区域。根据室内空间进行区域布局划分;根据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领域目标、班级活动室的格局以及区域活动的特点等进行区域规划;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以安全、真实、自然生态、有趣为主的户外环境。

第二,室内外生态环境创设的策略。把自然生态元素融入教室的每一个空间,让幼儿融入自然,让每个区角都是一个大自然课堂;打通室内到户外,利用南走廊开辟富有灵动性的花园环境,多一份自然生态与幼儿互动、探究。把好奇心放大到户外各个自然场,满足“好玩”“有趣”“好美”,做到“安全”“运动”“自然”;把生活资源引入幼儿生活学习中。

第三,合理设置、创设公共环境,拓展幼儿与环境互动的空间。

三、给予支持——促进社会性发展

(一)户外空间场地支持

园区户外场地(含绿化草地)达3500平方米,足以满足全园159名幼儿游戏、运动。基于幼儿成长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园内因地制宜,现户外场地有3块不同形态的场地:东操场泥地围着水泥地,刚硬中露出一些柔软;南操场将滑滑梯建造于沙池上方,探索中带着一些挑战;西操场人工草坪、天然草坪、小池塘相平行,舒适中散发一种柔美。其中,包含山坡、水系、隧洞、沙池、树丛、花卉、种植园等,也有开阔的、适宜幼儿跑步的软质场地。因此,“我可以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吗?我可以想和谁玩就和谁玩吗?”幼儿在“户外自由时光”里找到了答案。想玩什么,想和谁玩,都可以由幼儿自己做主。专业的幼儿教师让幼儿身心健康快乐地发展,并对事物的认知、社会性情感、技能等方面得到发展。

1.户外场地安排

教师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等制定晴天和特殊天气户外活动方案。

2.户外活动模式

因园区班级只有6个(小班4个,中、大班各1个),因此户外活动模式:晴天,小班进行户外混班活动,中、大班进行混龄活动;特殊天气实行整班活动,地点选用教室、走廊和公共区域。

3.户外活动机制

户外活动由组长负责制,每周五进行年级组审议,审议内容有:场地周期更换、材料增添、教师站位、幼儿护理等。

案例1,养殖区的故事。

一天,幼儿发现,兔子窝里为什么小棕兔不见了?带着问题教师查看了录像,找到了小棕兔失踪的原因。随即幼儿产生了共同的想法——改造小兔子的家。于是兔窝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整个工程分为三期,一期围网,抵御夜猫来袭;二期打桩、固定,提高安全系数;三期为小兔打造专属活动场,历时两个月的时间。

分析与策略:户外区域让幼儿在更加宽广的范围内探索、学习。本次改造工程完全是根据幼儿都感兴趣的话题生成,所以大家的目标很明确,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非常高。教师没有去干预幼儿的想法,而是依据他们所提出的要求准备了相应的材料,然后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因此,教师除时间上给予保障外,顺应幼儿的需求提供相关材料和工具,在满足兴趣基础上保护了幼儿的卫生与安全。在这样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教师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幼儿自然而然地就通过分工合作来进行活动。

案例2,种植园的秘密。

幼儿园每年春、秋季都会迎来种植大事件。种什么?草莓、茄子、西瓜……怎么种?自己种、喊爷爷奶奶种,还是和教师一起种等诸多问题。大家带着共同的问题开始商讨、研究起来。清理场地—动手翻土—主动增肥后,开始设计图纸。地怎么分?中间小路设置在哪里?……在确定图纸后,幼儿忙着挖洞打桩,给自己的地盘做上记号。

分析与策略:从规划场地、商讨种植内容,亲自播种、浇水、拔草、施肥到收获是一个漫长、神奇、有耐心的过程。种植现场是有任务的,幼儿每次都会带着目的前往现场,在观察中发现遇到的问题,教师会及时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除提供材料和工具外,邀请有种植经验的家长和相关专家支持幼儿持续探究。种植现场是开放的,幼儿可以选择一日生活中的环节参与种植活动,如入园、区域、户外、散步、离园等,照顾班级种植地的植物。种植现场是动态的,种植活动会让幼儿动起来,真正学会种植方法,掌握种植技能,获得种植经验。

(二)室内空间与材料支持

1.保持室内空间灵活性

班级要为幼儿提供长期作业以及各种区域,并满足他们的身体需求。因此,教室里的区域允许一小组的幼儿一起活动并且不受干扰,在相应的区域里都设置了材料库,做到幼儿看得见、拿得到、取放自由。

2.材料投放开放性

材料是指幼儿在游戏时可以移动、操作、控制和改变得吸引人的、很好找到的物品。幼儿可以用几乎无穷尽的方式来搬运、组合、重新设计、排列、拆开、复原开放性材料。

如自然角,有幼儿自做的水培;有根据季节变化,收集的一些树叶、树皮、蔬菜和水果;有幼儿亲手制作的微型动物农场。有了它们,幼儿的想象可以自由翱翔,激发出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开放性材料是充满魅力的,幼儿天生就对树脂、木片这类新颖材料感到好奇,被它们吸引;开放性材料是完全开放的,没有固定玩法,没有操作说明;开放性材料是可以随时随地移动的,当幼儿游戏需要时,他们可以轻松移开材料,在益智区摆放、在美工区制作、在积木区搭建、在自然角等各个角落随意创作。

丰富、多元的开放性材料支持着幼儿的好奇心和尊重他们学习了解世界的方式,为感官参与提供了多种机会;另外,开放性材料极大地满足了幼儿游戏的愿望,他们自主选择,自主创想,兴趣得到全面培养,也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

(三)表现与表达的支持

大班幼儿在小班和中班的基础上对美术创意的各种工具与材料及其使用已经比较熟悉,他们的视野也更加开阔。因此,对美工区重新改造,怎么改造,改造成什么样才能使幼儿喜欢并倾注于此,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事物和艺术的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促使教师马上付诸行动。

1.提供感受与欣赏的作品(表2)

表2 问题与策略1

2.支持表现与创造的策略(表3)

表3 问题与策略2

环境的变化改变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他们更像在家里一样放松、自由、自主。环境改造是由幼儿亲身体验的,材料的摆放与分类更能引人注目,他们很容易看到自己想用的材料与工具,并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

猜你喜欢
社会性开放性环境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小学低年级构建开放性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the Walking Dead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基于开放性历史教学的学生独立探究品格之培养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