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策略

2022-10-20 07:18朱利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教育 2022年33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信息化数学

朱利 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中,不仅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创新,也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为教育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具体到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需树立信息化教育意识,及时转变个人教育理念,灵活使用现代科技引导学生学习,以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应努力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开展创新教学活动,构建更为有趣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优化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主体作用;也可丰富教学资源,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之在参与中提升综合素质,继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对此,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着重分析信息化与学科教学工作的融合策略。

一、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价值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和小学数学的有机融合,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整合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优化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联系,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在数学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针对性的学习与提升。

(一)有利于提升教学趣味性,保证学生的参与度

信息化技术具有强大的视听功能,能够集声音、图像于一体,呈现出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内容。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信息化技术,将各种枯燥的、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在观看、观察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理性的认知,并展开思考,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简化学习过程,增强学习趣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优化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大数据背景下使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和优化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方式。由于信息化教学技术与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的结合,可以衍生出更加多元、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在整合现有信息的基础上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促使其在探究中总结方法和经验,学会迁移应用,创新创造,培养多向思维,促使其从不同的维度分析问题,以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继而推动他们数学能力的发展,顺利实现学科育人目标。

(三)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丰富学习素材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广,教师可以随时从网络上搜集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各种素材,如教学设计、幻灯片课件、微课资源、练习题以及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等,然后根据教学需求进行加工与整理,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再将这些素材合理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丰富课堂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知识,拓宽思维,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质量。

二、信息化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主次混淆,融合失“度”

信息化技术既是一种教学资源,又是一种教学工具,但终究要为教学工作、学生服务,所以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与教学的需求,适时、适度地使用,确保其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融合信息化与教学工作时,很容易主次混淆,有的教师在所有教学环节都使用该技术,以至于学生常常将注意力放在信息化技术衍生的各种素材上,如画面、色彩等,忽视了需要记忆或理解的知识,或是将所有展现出来的信息都当作重点,十分不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二)流于表面,缺乏实效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在具体应用时,教师要根据需求将信息化技术与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很多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功能等了解比较片面,在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只能发挥出该技术的浅表功能,加之,设计的教学活动之间衔接性不强,所以导致教学活动流于表面,难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进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三)形式单一,不够灵活

信息化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融合可从不同角度入手,且具有多种方式。然而,很多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受个人思维制约,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总是习惯于使用单一的方法,或是常常应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这虽然可保证教学进度,便于教师更加从容地施教,但时间一久,就会因缺乏新鲜感而导致学生审美疲劳,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与配合度,进而产生负面效应,不利于教学成效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与小学数学学科的融合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融合度把握不足、融合情况流于表面、缺乏实效、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灵活性等问题,会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使两者之间实现有效融合,教师需要借助信息化的优势构建翻转课堂,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同时,借助信息化的技术展开分层教学,丰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实践,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教学。

(一)发挥信息化优势构建翻转课堂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积极构建翻转课堂,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探究中提升自我,切实提高数学素养。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本中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章为例,在讲解这部分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设计导学课件,明确指出学习目标,列出详细的学习流程和任务,插入基础练习题,便于学生预习之后进行解答,及时检验个人学习成效,总结学习成果。在课堂上,教师需邀请几名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到讲台上分享,或是让学生按照提前分好的小组落座,在组内分享,从而在良好的互动氛围中促进信息流转,便于学生对照个人的学习成果与他人展开深入探索,以挖掘更加丰富的知识,完善自身的认知,掌握更多学习方法,不断强化自身能力。教师还可以使用信息化技术展示提前设计好的检测作业,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在小组中对照答案,共同分析解题的方法,及时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后在班级、小组中互相评价,进一步完善个人的学习成果。通过构建翻转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习兴趣,使之掌握更加多元的学习技能,实现全面发展。

(二)运用信息化技术创设生动情境

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习起来往往有些枯燥。为了改善这种状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的“确定位置”一章为例,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图片或视频情境,准确还原周一升旗、做课间操时全校师生的位置,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作答。如“假如将每个班看做一个点,从升旗台的方向进行观察,那么图中第3 排第2 列的位置上是哪个班级的同学?如何用数对表示?咱们班级在哪个位置?又该怎样用数对表示呢?”以此促使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进行分析和思考,获得更加直观的信息,继而提升学习效率。此外,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创设游戏情境,即根据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将其组合起来设置成“通关游戏”,并根据不同关卡中问题的难度设置合适的分值,要求学生运用学习所得完成游戏任务,最后计算其所得分数和所用时间,评选出获胜者。通过创设多元情境,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兴趣的驱动下更加主动地探究,这样可降低其学习难度,让他们直观地获取信息并形成感性认知,进而顺利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依托信息化技术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使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分层教学,确保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各有所得。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圆”为例,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使用信息化技术设计分层教学课件,然后在课上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即后进生主要观看标注了数字“3”的课件,结合具体的目标与任务展开探索,中等生和学优生则要分别认领标了数字“2”和“1”的课件,依据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后进生主要研究课本中的概念、例题,从中挖掘对应的信息,然后将其整合起来,据此完成课件中的任务,形成稳固的认知;中等学生需要准确把握基础知识,围绕课件中的要求进行深入探索,以便挖掘更加丰富的知识,顺利解决教师设计的新问题;学优生需在了解章节要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同时完成教师设计的需要逆向思考、灵活应用的任务,以此强化其综合素养。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提升教学针对性,并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思路,使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助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利用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结合课堂教学的需求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拓展教学活动,通过补充优质的资源来训练学生。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中的“正比例和反比例”一章为例,教师在讲述该部分内容之前,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搜集网络中优秀教师分享的教案和教学课件,从中提取合适的素材,以完善个人的教学设计,还可以及时搜集相关的练习题,并按照题型、考查点、难度进行排列,建立习题资源库。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来展示自己整理好的各种素材,如教学案例,以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探讨,使之从中挖掘要点,通过思考和整合得出完善的结论,还要在“小练习”和“大练习”环节打开题库,选择合适的习题指导学生练习,以便拓展其思路,使之掌握更多题型及解决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应用信息化技术补充数学故事,在其中穿插相关的条件、数据等,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度探索。通过丰富教学资源,扩充课堂容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加多元的知识,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五)借助信息化技术引导学生实践

数学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借助信息化技术创设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亲身感知的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把握知识内涵、知识规律,辅助完善其知识结构。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多边形的面积”为例,教师可利用几何画板指导学生分解多边形,如将平行四边形分解为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再将其拼凑起来转化为长方形,据此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的机会,要求他们依照此方法来推导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如利用剪刀与白纸制作三角形和梯形的模型,再通过割补、拼凑等将其转化为自己熟悉的图形,即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或梯形都可以拼凑成平行四边形,并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推导计算。通过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将数与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得出相关的结论,使之准确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形成过程,然后进行灵活应用,进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另外,在引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在有限的课堂内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将数学理论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下整合信息化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不仅可以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提升师生互动效果,还可以拓展教学空间,打破时空限制,为他们搭建广阔的自主学习平台,使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而推动其数学核心素养的稳定发展。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素养和专业水平,主动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流程,同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以便提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灵活性、开放性以及探究性,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丰富的知识,形成良好的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信息化数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