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的滋味
——评芦芙荭《雪花啤酒》

2022-10-21 07:19李建周
当代人 2022年2期
关键词:烧烤店啤酒雪花

◇李建周

正如平常喝啤酒吃烤串的日子,芦芙荭的《雪花啤酒》呈现的日常生活是颇有烟火气息的。类似顾小艳的青年步入社会遭遇挫折的故事并不少见,这给小说的写作带来很大的难度。芦芙荭以快速的叙事节奏串联起过去和现在两个时空,使得小说虽然不长却有较为充分的延展度,较为完整描摹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作者似乎有意让自己的故事和内卷愈来愈严重的生活构成一种平衡或者对话关系,因此小说读来并没有过多的内心紧张感,故事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太大波澜,读者感受最深的是一种纠结缠绕的内心体验。

作为小说重要道具的雪花啤酒,并不仅仅只是铺陈故事发生的世俗场景,而是与主人公顾小艳的情感世界一直在发生着共振。它既见证了顾小艳和田浩享受美好爱情生活的过去,又提示着他们被生活挤压而日益窘迫的现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集中表现在两人的爱情关系中。从校园爱情走向社会生活,必然面对种种历练和考验。尽管他们非常努力且小心翼翼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却还是因为事业的挫折和家庭的负累而感到力不从心。雪花啤酒承载着他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渴望。顾小艳非常喜欢啤酒开花的样子,它既美好无比又短暂易逝,像极了和田浩日渐脆弱慢慢幻灭的爱情。连避孕套都买不起的窘境终于让顾小艳瞬间爆发。而负债为女朋友生日买手链成为压死田浩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好的爱情如啤酒泡沫一样转瞬即逝不堪一击,虽然曾经的回忆借助雪花啤酒这个道具反复重现,但是却已经慢慢走向了记忆深处。

总是与雪花啤酒一起出现的胖子烧烤店更多意味着现世的安稳。左小北和其女友的现在,多么像顾小艳和田浩的曾经。面对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小世界,读者会忍不住要追问,除了还原生活小说还能干什么。正如雪花啤酒的激情和浪漫为胖子烧烤店增添了不少风景,生活中如果没有了那一抹让人沉醉的爱情的亮色,人们的情感世界又该是多么荒凉和无助。相比田浩,曾经陶醉于雪花啤酒的顾小艳是更有面对现实的能力的,但是在重要抉择面前又似乎少了些必要的勇气,所以对于未来总是充满迷茫。金洋送给她的两罐雪花啤酒,成了她最好的“钓饵”,雪花啤酒所承载的情感世界一直是她的软肋,她被这个钓饵引诱着,兜兜转转不由自主走向胖子烧烤店的方向,似乎是终点回到起点,生活画了一个完整的圆圈。这对于顾小艳来说是幸运也是不幸。幸运的是熟悉的小店将再次见证她的喜怒哀乐,不幸的是她会一直和这个地方捆绑在一起,获得熟悉的安全感的同时也失去了惊喜的可能性。

因为小说的重心一直在顾小艳身上,所以田浩和金洋的形象基本都是模糊的,他们只是作为符号性的存在,成为顾小艳思考人生反观自我的契机。田浩是一个缺乏个性的行动者,一直在想方设法满足顾小艳的需求,但是眼高手低的他处处受制于圈层固化的社会,在世俗的较量中始终无法获得自己的位置。在精神层面,他的存在似乎是在印证顾小艳的彷徨和犹豫。可以想见,即使离开田浩后顾小艳的人生也不会有太大改变。而金洋的出现对于顾小艳来说绝对是个意外。在阅读过程中,我曾一度猜测这个金洋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但是作者并没有将这个线索展开,而是将重心放在了顾小艳的心理感受上。由于生活境遇的差异,顾小艳不能理解金洋为何把好不容易钓上来的鱼放走,小说也没有过多交待。或许是金洋看出顾小艳的心里并没有自己而不想纠缠,或许是金洋享受的只是看鱼上钩的过程。问题是对于顾小艳来说,并没有足够的勇气做出更多的改变,所以金洋注定只是她生命里的一个过客,是顾小艳与生活和解重返自身的一个触发器。

小说是在极具生活化的细节中展开的,而且细节的设置直接推动着人物心理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家关于人与物关系的处理。当代作家已经逐渐意识到一味沉浸在个人内心情感的危险,于是开始向自己所见的一切事物学习。通过与周遭事物的对话充分敞开自己的视界,再经由内心直观达到“存在”的深度。内心向外物的转换给当代作家很大启示,使他们的作品在先锋和写实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芦芙荭已经意识到在小说处理人与物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故此有意设置了顾小艳与飞机相遇的细节。顾小艳看到的两架永远也不会起飞的飞机的场景,画面简单却让人物的内心想法发生了巨大转变。曾经在天空飞过的铁疙瘩终于出现在面前,让她感受到了梦想变为现实的可能。在与飞机相遇的那一刻,顾小艳的精神世界和以前不一样了。如果不是飞机醒目地出现,一切似乎也还过得去,不就是每个人都面对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吗?可是当飞机这一物象闯进顾小艳的内心后,“飞起来”的梦想成为顾小艳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标识。然而生活的演进似乎成了与这个“梦想”不断阻隔的过程。“男友田浩就像是老家县城的飞机,总是停在那里飞不起来。”遗憾的是梦想着“飞起来”的顾小艳也并没有一直坚持下去,而是自然滑行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主人公的犹豫和作者的踌躇纠缠一体,可见在小说与生活的关系上,作者的态度是暧昧的,虽然有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但又与之保持着过近的距离。

小说虽然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叙事,但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觉更像是顾小艳的自我叙述或者内心独白。也就是说叙述声音和主人公的声音是基本一致的。顾小艳的心理感受和自我探求的过程也是作者最想探究的。当代人的精神状态对应着碎片化的现代城市经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作家面对欲望化都市,要么是对现实规矩的无条件认同,要么是充满底层苦难的悲壮抗争,通过放大个人与时代的疏离感,将自我绑定在消极自由主义的大旗下面。与此不同的是,顾小艳却始终在各种夹缝之中踌躇摇摆。或许作者并不想给生活一种行动的启示,而是让人物和芸芸众生一样在各种境遇中浮沉。尽管它可能无法召唤出治疗和拯救的力量,却可以在现代都市叙事展开的过程中,呈现一种新的生命状态。

需要强调的是,现实强大的渗透性和分裂性,要求作家与笔下人物之间保持足够的张力关系。《雪花啤酒》过于关注营造一种特殊的滋味了,导致一些情节的处理略显仓促,虽然读者能够看到顾小艳生活的跌宕起伏,但是这种起伏更多是在故事层面上的,而不是在性格层面上。正是这种人物性格以及作家对这一性格的模棱两可的态度,使得小说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张力没有充分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小说本来应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烧烤店啤酒雪花
烧烤店暴力打人案,我们该如何看待
Doooo度·世界精酿啤酒博物馆
CRAFTY CONGLOMERATESBY CARLOS OTTERY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雪花
淘气的小雪花
小雪花
另类烧烤店
囧版三国之烧烤之行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