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和密度对登海605玉米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2022-10-21 04:44贾乔华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8期
关键词:播期农艺生育期

贾乔华

(上蔡县朱里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河南 上蔡 463800)

1 研究背景

玉米是河南省上蔡县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全县境内气候条件适宜,一年两季以小麦玉米为主,常年玉米种植的面积约21 000 hm2,是河南省玉米优势主产区之一[1]。虽然河南省上蔡县玉米种植面积和种植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玉米产量不稳定和单产增长趋势乏力等问题[2],因此结合当地玉米生产的实际开展配套关键技术的研究。对玉米产量影响明显的因素包括播期、种植密度等[3]。播期适宜的情况下玉米植株可以充分利用光照、热量等资源,为丰产稳产创造条件[4]。一般在合适的播期内,播种时间越早,越利于玉米籽粒积累干物质、增加产量;种植密度合理的情况下,田间群体结构合理、透风透气性好,利于高产稳产[5]。

登海605由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DH351×DH382作为亲本选育而来,2010年获得国家审定(国审玉2010009),适合在河南省上蔡县等地区推广。该品种的综合表现好,在全县作为夏玉米种植的主要玉米品种之一。本试验基于播期、密度2个方面对登海605开展研究,选择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以筛选出适合登海605的播期与密度,进一步完善该品种在当地种植的配套技术。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安排在河南省上蔡县朱里镇双庙村种植大户朱宗仁大田地,地势平坦、肥力水平中等。经过测定,0~20 cm土层内:有机质1.29%、速效氮115.2 mg/kg、速效磷76.12 mg/kg、速效钾105.30 mg/kg。田间有着完善的排灌沟渠,周边灌溉水源充足。前茬为小麦,秸秆切碎还田。

2.2 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选择当地主推品种登海605,来源于当地种子公司;熟期中等偏晚,耐密植。试验中所需要的肥料等均来源于当地农资市场。

2.3 试验设计

2.3.1 不同播期处理的试验

试验结合当地玉米种植实际情况,选择登海605进行了不同播期处理比较,设计了5个播期的处理,分别在2021年5月22日、6月1日、6月10日、6月20日、6月30日。除了播期有所差异外,其余的管理均保持一致[6],1 hm2密度均为6×104株。各播期处理均安排重复3次,小区之间均有保护行,随机排列[7]。小区的面积为66 m2(6 m×11 m)。

2.3.2 不同密度处理的试验

试验结合当地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选择登海605进行了不同密度处理比较,设计了5个密度处理,分别为5.25×104株/hm2、6×104株/hm2、6.75×104株/hm2、7.5×104株/hm2、8.25×104株/hm2。除了密度外,其余管理均保持一致。播期均为6月1日。各密度处理均安排重复3次,小区之间均设保护行,随机排列[2,7]。小区的面积为66 m2(6 m×11 m)。

2.4 试验方法

登海605玉米的种植同当地常规,均采取全程机械化。播种前5 d整地,按照试验设计的要求进行机械开沟直播。结合种子出苗情况进行补苗。玉米进入拔节期后施入碳铵300 kg/hm2左右,进入小喇叭口期后施入碳铵450 kg/hm2,进入大喇叭口期后施入尿素300 kg/hm2左右[5]。

2.5 调查内容及方法

各小区玉米成熟后分小区计产、机械脱粒,室内考种,对登海605在不同处理下收获时的经济性状进行统计,并对株高、穗长、生育期等进行统计。各处理的重复小区的数据最后分析时取平均值[8]。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播期处理下登海605的种植表现比较

3.1.1 主要农艺性状及生育期分析

密度为6×104株/hm2的处理下,随着播期的延迟,登海605的生育期逐渐缩短,最早播种的处理与最晚播种的处理生育期缩短了13 d;随着播期的延迟,登海605的株高先稍有增加,6月1日播种时株高最高,为259.2 cm,之后株高逐渐降低,6月3日播种时株高仅为224.1 cm;穗位高随着播期的延迟而先增加再降低,以6月10日播种的处理为最高,达到103.5cm,6月30日播种的处理下株高仅为86.3 cm;穗长的变化趋势同穗位高一致,均为随着播期的延迟而先增加后降低,以6月10日播种时穗长最长,6月30播种时穗长最短;穗粗的变化趋势也同于穗位高,最粗的处理为6月1日播种,6月30日播种的处理穗粗仅为4.3 cm,见表1。

表1 不同播期处理下登海605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生育期分析Tab.1 The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growth period of Denghai 605 under different sowing dates

3.1.2 产量结构及产量分析

随着播期的推迟,穗行数、百粒质量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以5月22日播种的处理穗行数最多、百粒质量最大,分别为18.1行、36.4 g;行粒数、出籽率、产量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先增加后降低,其中行粒数以6月1日播种的处理为最多,达到36.4粒;出籽率以6月1日播种的出籽率为最高,达到了88.9%,6月10日播种的处理出籽率平均88.1%,其余播期处理的出籽率均低于88%,其中6月30日播种的处理仅为52.1%,在所有播期处理下最低;产量超过10 000 kg/hm2的处理有2个,分别在6月1日、10日播种,分别为10 012.5 kg/hm2、10 218.0 kg/hm2,排在第3位的为播期5月22日的处理,之后依次为6月20日、30日播种的处理,见表2。

表2 不同播期处理下登海605的产量结构及产量分析Tab.2 The yield structure and yield analysis of Denghai 605 under dif‐ferent sowing dates

3.2 不同密度处理下登海605的种植表现比较

3.2.1 主要农艺性状及生育期分析

在播种期相同的情况下,播种的密度对登海605的生育期没有影响,所有播种密度处理的生育期均在106 d,没有表现出差异;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株高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6×104株/hm2的密度处理为最高,在259.2 cm左右,8.25×104株/hm2的密度处理为最低,株高仅为234.1 cm;穗位高、穗长、穗粗均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排在第1位与最后一位的处理之间穗位高、穗长、穗粗分别相差了11.8 cm、2.5 cm、0.3 cm,见表3。

表3 不同密度处理下登海605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生育期分析Tab.3 The mai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growth period of Denghai 605 under different density treatments

3.2.2 产量结构及产量分析

在播期一致的情况下,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登海605收获时的行粒数、穗行数、出籽率、产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百粒质量逐渐降低;6.75×104株/hm2的密度处理下行粒数最多,为36.8粒,其次是6.0×104株/hm2的密度处理,为36.4粒,其余密度处理的行粒数均小于36.0粒,8.25×104株/hm2的密度处理行粒数最少,仅为24.2粒;穗行数以6×104株/hm2的密度处理为最多,达到18.8行,与最低的8.25×104株/hm2的密度处理下差值达到5.5行;出籽率以7.50×104株/hm2的密度处理为最高,达到89.8%,其次为6.75×104株/hm2的密度处理,出籽率为89.5%,排在第3位的为密度6×104株/hm2的密度处理,为88.9%,最低的处理为8.25×104株/hm2,仅为86.0%;产量最高的处理为密度6.75×104株/hm2,达到10 078.0 kg/hm2,其次为6.00×104株/hm2的处理,排在第3位的密度处理为7.50×104株/hm2,其他依次为8.25×104株/hm2、5.25×104株/hm2,见表4。

表4 不同密度处理下登海605的产量结构及产量分析Tab.4 The yield structure and yield analysis of Denghai 605 under different density treatments

4 结论

为了探索出登海605在上蔡县推广适合的播期及密度等2个主要的栽培配套技术,特于2021年在该县开展了播期、密度2个方面的研究,以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产量结构、产量作为指标分析,结果如下。

(1)在密度一致的情况下,随着播期的延迟,该品种的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穗行数、百粒质量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行粒数、出籽率、产量均先增加后降低,其中产量最高的播期在6月10日,其次在6月1日,均超过了10 000 kg/hm2。

(2)在播期一致的情况下,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该品种的生育期没有影响,株高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穗位高、穗长、穗粗均逐渐降低,收获时的行粒数、穗行数、出籽率、产量均表现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百粒质量逐渐降低,其中产量最高的处理为6.75×104株/hm2密度下。由此可知,登海605在上蔡县种植适合的播期在6月1日—10日,适合的密度在6.75×104株/hm2左右。

(3)本试验中仅针对播期、密度2个因素分别开展了单因素的试验,未来可开展播期、密度2个因子的正交试验,以进一步完善登海605品种在上蔡县推广种植的栽培技术体系。

猜你喜欢
播期农艺生育期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6个引进油棕品种农艺性状评价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分析
基于农业生产中农艺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4年峄城区花生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辣椒不同生育期光合作用比较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