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思南示范烟区综合防控技术集成效果初报

2022-10-21 09:19熊承飞崔进国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9期
关键词:叶斑病损失率夜蛾

张 军,熊承飞,敖 韵,任 竹,崔进国

(1.贵州省烟草公司铜仁市公司,贵州 铜 仁565200;2.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81;3.贵州省烟草公司黔南州公司,贵州 都匀 558000)

烤烟种植生产过程中,容易引发烟草病毒病和根茎性病害等病虫害,烟草病毒病发生的原因有烟苗带毒、蚜虫传播、土壤污染、气候异常、田间管理水平低等,传染途径广泛[1],因此烟草种植时必须做好系统防范、综合防治。

贺海斌等[2]分析研究了烟草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阐述了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几种对烟草病虫害防控有效的技术手段;王晋军等[3]等分析了综合防控技术的要点,综合采取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减量化精准用药等措施来进行绿色防控。大力推行绿肥压青技术,改善田间微生态,缓解连作障碍,改善烤烟生理生化活性[4]。赵建勋等[5]研究指出,做好田间卫生、清除病残体,可有效减少青枯病和黑胫病等病害的初侵染源。同时采取规范栽培与平衡施肥可以抑制赤星病等病害的发生。李想等[6]研究认为,运用综合防控技术,能够消除单一措施带来的短板效应。单雪华等[7]研究结果表明,从烤烟苗期到大田期全程采取综合措施,做好土壤保育、田间管理和营养调控等基础保健技术,实时做好烟草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并根据当地烟区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农民防治习惯等,建立一套烟草病虫害防控系统,通过生物防控技术、化学防控技术、微生物防控等技术来减少病虫害对烤烟产质量带来的影响,保障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8]。

为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或减轻其病害程度,实现烤烟的高质高产。本研究采用综合防控手段在烤烟生产区展开试验研究,积极开展烟草综合防控技术集成的探索与实践,以期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确保烟叶生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本情况

试验区域为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张家寨镇林家寨村、双联村、李家寨村53.33 hm2耕地。其中试验区21.33 hm2,对照区32 hm2。该地区土壤类型主要以黄砂壤土为主,土壤肥力中等,供试品种为品种云烟87号。于1月20日前烟地翻犁全面结束,深翻炕冬比例100%,于4月20日—25日移栽,行距110 cm,株距60~65 cm,每0.067 hm2施纯氮量6.5 kg,单株留叶数16~18片。

田间劳作主要为:优化掉根茎性病害及涝灾严重的烟地;及时清除、集中处理废弃叶、病叶、烟花、烟杈等残体;及时拔除当季烟杆,于苗期施用微生物菌群制剂。平衡施肥、及时处理底脚叶、合理打顶,早采下部叶,确保“烟株早生快发、营养协调”,增强烟株自身抗性,延缓中上部叶斑病始发期。

1.2 试验处理

(1)土壤保育:试验区及对照区100%烟地深翻炕冬,100%烟地施用有机肥。试验区100%推行绿肥压青技术。

(2)蠋蝽防治蛾类幼虫示范技术:试验区于烟株团棵期(5月下旬),根据害虫量一次性将蠋蝽释放到寄主作物上,蠋蝽若虫释放量30头/0.067 hm2左右。对照区无处理。

(3)蛾类成虫性诱技术:试验区于4月下旬按棋盘式布局安放。诱捕器间距30~50 m、悬挂高度1.5 m,整个生育期内不更换诱芯。对照区无处理。

(4)叶斑病防控技术:试验区于下部叶成熟采收前15 d左右,用相关药剂统防统治,做好始发期监测。

(5)基质拌菌及拮抗菌群防技术:为促进烟苗的早生快发,于烟苗大十字期施烟草专用促生功能菌,施菌浓度为0.4 mL/L。于移栽时和封井时(移栽后20 d左右)灌根施用,每0.067 hm2每次各使用1 000 mL本菌剂。

(6)减量精准施药技术:试验区全面推行“低容量连杆多喷头组合喷雾技术”,以减少农药用量。针对害虫,当虫量高于防治指标时(烟青虫或棉铃虫6头/百株、斜纹夜蛾30头/百株、烟蚜60头/株),可进行必要的补救防治;针对病毒性病害,在做好苗期防控基础上,于移栽后20 d内用宁南霉素、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等普防1次。对于叶部病害,于发病始期开始,开展农药协同增效配方,连续喷施杀菌剂1~3次,同片区联防。

1.3 田间试验病害调查及相关性状测量

(1)田间试验病害调查:按《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GB/T 23222-2008)调查病虫害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病情指数与防控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2)烟草产量测定:烟草移栽后约60~70 d,叶片开始自下而上逐渐成熟,根据烟叶成熟情况由下至上分次采收并放于烤房中烘烤,烘烤后计算其产值量[9]。

2 试验结果

2.1 蠋蝽防治蛾类幼虫示范技术

通过调查,试验区烟蚜虫相对防效为50.52%,斜纹夜蛾相对防效为42.86%。利用自然天敌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斜纹夜蛾等害虫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的要求,可降低对烟叶的危害。

2.2 蛾类成虫性诱技术

通过调查,烟青虫诱捕7头,棉铃虫诱捕8头,斜纹夜蛾累计诱捕1 638头。试验区百株虫量较对照区低2头,烟青虫/百株虫量较对照区相当,斜纹夜蛾百株虫量较对照区低2头。总体上,斜纹夜蛾等主要成虫诱虫总量较常年明显偏低,这也与大面积上斜纹夜蛾幼虫发生数量较常年明显降低是一致。

2.3 基质拌菌及拮抗菌群防技术

在成苗期,试验区较对照株高增加0.74 cm,茎围增粗0.053 cm,主根长增加0.61 cm,根鲜质量增加0.14 g,总鲜质量处理较对照增加0.71 g。为促进烟株的生长,降低病害发生率,在苗期和大田期同时施用促生功能菌为最佳选择。

2.4 主要病害综合防控效果

由图1可以看出,试验区病毒病病情指数较对照区低0.06%,根茎性病害病情指数较对照区低1%。由图2可以看出,试验区赤星病病指较对照区低0.13%,试验区白粉病病指较对照区低0.15%。说明通过开展综合防控,在试验区对各类病害的防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赤星病等中后期主要叶斑病。

图1 病毒病、根茎性病害发生情况对比图Fig.1 The comparison of occurrence of virus disease and rhizome disease

图2 主要叶斑类病害发生情况对比图Fig.2 The comparison of main leaf spot diseases

2.5 试验区防治效果

由表1可以看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试验区防治费用较对照区低49.36元/0.067 hm2,试验区病毒病的相对防效达15.79%,根茎性病害的相对防效达38.30%,主要中后期叶斑病赤星病的相对防效达57.58%,中后期叶斑病的相对防效相对较高。试验区产量损失率较对照区低0.5%,其中:病毒病产量损失率低0.04%,根茎性病害产量损失率低0.12%,赤星病等中后期主要叶斑病的产量损失率低0.07%,主要虫害的产量损失率低0.35%。试验区产值损失率较对照区低1.01%,其中:病毒病产值损失率低0.05%,根茎性病害产值损失率低0.31%,赤星病等中后期主要叶斑病的产值损失率低0.18%,主要虫害的产值损失率低0.47%。试验区产量损失较对照区低0.71 kg/0.067 hm2,其中:病毒病产量损失低0.05 kg/0.067 hm2,根茎性病害产量损失低0.15 kg/0.067 hm2,赤星病等中后期主要叶斑病的产量损失低0.09 kg/0.067 hm2,主要虫害的产量损失低0.42 kg/0.067 hm2。试验区产值损失较对照区低38.47元/0.067 hm2,其中:病毒病产值损失低2.09元/0.067 hm2,根茎性病害产值损失低11.58元/0.067 hm2,赤星病等中后期主要叶斑病的产值损失低7.10元/0.067 hm2,主要虫害的产值损失低17.7元/0.067 hm2。总体上,试验区21.33 hm2,实现增收2.63×104元,均增收87.6元/0.067 hm2。

表1 试验区防治效果统计表Tab.1 The statistics of control effect in core area

3 结论

试验区生产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保健栽培技术、病虫监测预警技术为基础,主攻关键防控技术措施落地、落实、落细,有效降低病虫损失,试验区防治费用较对照区低49.36元/0.067 hm2,实现产量损失率较对照区低0.58%,产值损失率较对照区低1.01%,尤其在叶斑病的防控上达到了一定的成效。

根据当地烟区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斜纹夜蛾连续几年均未对烟叶形成危害,均未产生损失,根据诱虫结果,诱捕成虫的数量相对较少,可能与虫源基数的持续降低有关,建议生产上适度减少蛾类成虫性诱技术示范面积,以便降低生产投入。在试验中,部分区域营养调控不合理,存在施肥量过高、打顶过低的情况,增加了叶斑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建议注重营养调控,有效增强烟株的抗病能力。

同时,为了提高烟农的防控意识和相关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可构建“宣传+培训+演练”模式,让技术真正实现落地,运用到烤烟日常规范管理当中去,以技术集成试验区为“点”,辐射带动周边的推广区,形成以点带面的推广模式,抓好烟叶病虫害的综合防控,实现烟叶的生产安全。

猜你喜欢
叶斑病损失率夜蛾
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
湿法炼锌除铝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农业农村部印发《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不同油菜品种机收损失率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忻府区: 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员培训会
侯马市 采取果断措施开展对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菩提树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