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土壤肥料学课程思政改革初探

2022-10-22 05:31姜冠杰赵小敏郑诗樟
科教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肥料思政土壤

姜冠杰,赵小敏,龚 霞,郑诗樟,张 嵚

(1.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继承、丰富、发展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工作是培根铸魂的有效措施,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更应该牢牢掌握。“新农科”建设的核心是要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以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充分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具有知农、爱农、学农家国情怀的农业人才,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土壤和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土壤培肥和合理施肥对作物生产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肥料学是农学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依据土壤特性,通过植物营养基本原理,合理利用肥料等生产资料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自江西农业大学建校开始,土壤肥料学课程一直是农学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的主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针对学校农学、植保、园艺、园林、农教、种科、茶学、农艺等多专业开设。内容主要涉及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肥料学,各部分内容均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传统学习过程中,土壤肥料学课程注重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缺乏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甚至有厌学情绪。鉴于以上情况,梳理原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肥料学三部分课程内容,凝练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有机融入每一部分教学内容中,对该门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为我国农业发展培养具有大国“三农”情怀的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等紧缺农林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

要实现我国教育强国、教育大国的战略任务,关键就是要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专业课程更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高校教师身兼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自己更要明道、信道,而后才能传道。因此,高校教师要坚定立场,用党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也只有如此,高校教师才有能力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才能发自内心地去提升自身的思政意识。调查研究表明,学生与专业课教师接触和学习的时间更多,因此,专业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教学实践的主体。专业教师需认清思政职责,高校教师的首要责任是育人,需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理念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因此,专业课教师身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力量,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为改变专业课程思政意识薄弱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以增加专业教师的思政素养。

1.1 组建土壤肥料学教学团队,发挥团队在课程思政中的引导优势

集中教研室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专业教师,组建土壤肥料学教学团队,发挥团队在课程思政中的目标导向性、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控制功能。团队内部定期组织学习、研讨,开展公开课,对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进行剖析。共同探究思政内容在每一堂课程中融入的时间、方式等细节,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和实施措施。在提升教师思政能力的过程中,发挥党员教师在思政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先锋模范和引领作用。重点关注团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厚植专业情怀。努力建成一支思政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科研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最终使专业教师队伍具备培养有格局、有高度,德才兼备的农业领域人才的能力。

1.2 参加学术交流,拓展教师的思政视野

江西农业大学办学历史悠久,以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而闻名全国。学校秉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办学理念。目前,学校自上而下已经形成课程思政的浪潮,思政学习氛围浓厚。学校紧跟时代步伐,以“请进来”的形式定期组织专家讲座,指导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融合的方式;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选派教师参加与课程思政相关的会议和培训,走访农林兄弟院校,学习并借鉴其课程思政的方法和模式,拓展教师的思政视野。

1.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汲取最新的思政内容

土壤肥料学教学团队内部采取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团队成员利用闲暇时间,碎片化时间,借助各种手段和途径、关注时政,多渠道获取课程思政信息。通过APP、公众号如学习强国、高校教师服务工作室、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联盟等汲取最新的思政内容和元素,结合土壤改良及修复、土壤家、环境与健康观察、土壤观察等公众号关注学科前沿,将思政元素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

1.4 鼓励教师参加课程思政主题教学比赛,以赛提能

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的课程思政主题教学比赛,通过院赛、校赛、省赛层层选拔,在比赛中发现短板和不足,扎实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在比赛中的过程中,选拔课程思政优秀教师,通过开设讲座,宣传思政经验,推广优秀做法。综合多种手段,增强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提升其思政水平和能力。

1.5 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让教师成为最好的课程思政元素

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专业课教师是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专业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可以达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目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好的教师一定是熟知自己所讲授领域的知识,掌握该领域的发展前沿和动态,是本领域的大先生。教师在传承知识的过程中,自身就起到很好的思政作用,不乏各个领域的人才因为老师对知识的精准把握和儒雅的谈吐而决心致力于某一领域。教师在施教的道路上,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够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因此要做好一门课程的思政工作,教师一定要熟悉本领域的知识。教师必须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站在时代发展前沿,不断积累储备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独特人格魅力,这是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首要条件。课程思政内容的有机融入,需要专业教师的引领和把握,只有将课程的内容如盐在水般融入,使思政内容既具有外在的形,又具有内在的魂,实现形神的高度统一,才能收到最好的课程思政效果。任教土壤肥料学课程的教师,既要熟知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肥料学专业知识,也要熟知这些专业知识的形成过程;既能精准把握各部分知识,也能使各部分知识有机融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既要让大家感受到我国在农业发展中取得的伟大进步和发展,也要正视目前我国农业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既不能妄自菲薄,又不能盲目自大,让大国三农情怀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发挥好教师在任教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2 梳理课程教学内容,凝练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有机融合

为了让思政很好地融入土壤肥料学课程内容,教研室团队梳理课程内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同时突出江西红色文化特色,凝练出以下思政元素。

2.1 大国三农情怀

在绪论中讲授我国土壤肥料科学的发展历程时,按时间的发展顺序,采用案例法植入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案例。从中国劳动人民5000 年的农耕文明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70 余年的农业农村发展历程,既有脱贫攻坚故事,也有中国对世界农业发展的贡献,既有粮食安全到绿色发展,又有填饱肚子到营养与健康,中国的三农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农业是民之根本,国之根基。中国人民有能力、有足够的智慧,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养活中国人,还能够养活得非常好,非常健康。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厚植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

2.2 追求真理、勇于斗争、不畏艰难险阻的决心和勇气

在讲授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肥力时,可以以江西土壤为例,江西是中国红色革命的起始地,也是孕育红色文化的摇篮。江西的红壤以“酸、黏、板、瘦”而被人熟知。《十送红军》《映山红》《红米饭南瓜汤》都是发生在这片红土地上的革命故事,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生产力低和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为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军民一家亲的场景如同再现。也真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努力追求真理、勇于斗争、不怕苦不怕累的可歌可敬的决心和精神,这种精神在农业领域仍然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2.3 环境保护意识、忧患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在讲授农田土壤培肥与利用改良时,可结合我国以及江西省内土壤退化和污染现状,针对江西省特有的土壤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引起学生对土壤问题的重视,重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用地养地的远见卓识,如江西红壤区土壤酸化、贵溪冶炼厂带来的土壤污染以及稀土尾矿区的复垦等问题。激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土壤中切实存在问题的决心和勇气。结合我国当今的智慧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耕地质量监测、轮作休耕等耕地保护措施进行讲解,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不能“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4 科技兴农意识和辩证认识事物的思维

讲述植物营养原理时要改变大家传统的施肥观念“粪大水勤,不用问人”,要依据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方法。肥料部分的讲授,阐述我国肥料生产研发的历程,结合所学单质、复混、缓释肥料、微生物菌剂以及新型肥料,正确认识肥料的施用问题,肥料的施用既带来了粮食产量的飞速增长,也因过量施用肥料带来了环境问题。因此需要辩证地看待肥料施用问题,要依据肥料的特性合理施用,不能因噎废食。

2.5 关注学生动态,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很多学生对学农没兴趣,对农资专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而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所知甚少。如何将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办学理念贯穿整门课程之中成为该门课程思政内容的重中之重。在课堂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状态。

实施课程教学内容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成长规律及心理特征,做到思政内容能不失时机地和专业知识内容进行有效融合,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土壤肥料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农学专业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深切感受国家农业实力的增强,带给我们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猜你喜欢
肥料思政土壤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肥料一换 技术一换 冬枣树成了“摇钱树”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土壤
改造土壤小能手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土壤的平行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