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的革命史迹保护传承研究

2022-10-23 12:02鑫,翟飞,孙
中国名城 2022年9期
关键词:史迹叙事性革命

易 鑫,翟 飞,孙 骜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此过程中,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断加强,革命史迹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9年国家文物局新设置了革命文物司,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革命史迹的重视程度。近现代革命历史遗迹(以下简称“革命史迹”)是中华民族百年来进行民族解放、民族独立、追求自由平等斗争的历史遗存,是中国人民百年反帝反封建伟大革命精神的文化载体。本文将从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的视角出发,结合相关案例探讨革命史迹保护传承工作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革命史迹的关联网络特征

作为革命活动的物质空间见证与环境承载场所,革命史迹是与广大革命先烈推动的各种革命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区域。随着革命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革命人物、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各个革命史迹产生了复杂的关联。从这个层面上看,革命事迹保护工作具有明显的关联网络特征,这也成为把握革命史迹遗产价值、促进其保护传承的关键途径。

1.1 革命史迹的价值特征与史迹间的时空关联

革命史迹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党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旧居、活动地,重要事件、重大战役战斗遗址,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牺牲地或墓地等,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建的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类纪念馆、展览馆、纪念碑等纪念设施,以及反映革命时期党的重要历史活动、进程、思想、文化的各种遗迹等。

随着中国遗产保护体系的不断扩展、内涵的不断深化,革命史迹越来越受到重视,革命史迹的保护、利用与传承成为一项新的国家战略。2021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史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加强革命史迹保护传承,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方面,革命史迹本身存在布局分散、数量众多、规模多样、类型复杂等特点;另一方面,现有的保护传承工作仍然以点状革命史迹为主,并且存在保护传承不平衡、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等问题。例如,在2018年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公布的南京市域范围内168处红色革命史迹中,仅有45处被列为各级文保单位或不可移动文物。通过研究革命史迹的时空关联特点,为革命人物、革命事件、革命史迹三大要素的一体化考察和量大面广的革命史迹保护传承提供了关键思路,帮助突破了现有点状革命史迹的保护模式,同时构建起革命史迹保护传承的时空关联网络:(1)基于关联性视角,在强调革命遗产本身真实性、完整性的同时,文物的价值认定还应强调时间、空间与事件的对应性及信息的准确性,并关注过程性。相当一部分革命史迹获得了超越其本体价值的内涵。(2)不同的革命史迹通过一定层级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可以形成特定历史断面下的叙事主题。复合遗产时空关联网络可以进一步经过可视化处理,以结构化的形式展现真实的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

1.2 城乡建设背景下的革命史迹关联网络

2021年9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并指出当前体系建设中的三项重点:一是补全价值缺项,“坚持价值导向、应保尽保”;二是重视活化利用,“推进活化利用,坚持以用促保”;三是“融入城乡建设,统筹城乡空间布局”。

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通过强化革命史迹的关联网络特征,将革命史迹的保护传承与城市环境整合形成一个大系统,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成为本研究的难点。

如何合理确定保护范围:基于关联性视角,对革命史迹的物质遗产进行全面发掘和整体保护。对事件、人物进行系统发掘和完整把握,以此来统一革命活动及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维度,尽可能无遗漏地发掘相关物质空间要素,全面掌握保护对象的物质载体。如何充分挖掘传承利用价值:充实相关革命史迹的展陈内容,并发掘旅游活动等各种利用潜力。结合红色旅游对象的深层次含义,充分发掘革命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革命史迹关联网络在展示利用方面的多样性。

2 多元时空数据关联支持下的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对革命史迹关联网络的关注及对其特征的理解,依托实地调研、数字技术和规划实践的经验总结,制定基于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的革命史迹保护传承规划。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从场所、人物、事件三大要素互动的角度出发,揭示实体空间和革命信息之间的关联模式及其展示利用的编排策略,从而有效构筑起革命史迹之间在社会文化方面的语义联系。

2.1 革命史迹的价值特征与史迹间的时空关联

在历史城市研究与遗产保护领域,应用多源数据与GIS结合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近年来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局面。

对于革命史迹的保护传承而言:(1)由于其历史信息主要源于20世纪,研究中可以获得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不同于以前主要依靠手工方式处理、只能选取有限数量的历史文献,随着“数据挖掘”应用技术的成熟,数据库方法可以穷尽所有能够搜集到的历史文献并服务于时空数据关联的多源数据分析。(2)其中的关键手段是引入知识图谱相关技术,用于揭示不同实体之间关系的语义网络,对革命史迹在场所、人物和事件三大要素之间的时空关联进行形象化描述,并总结其中的结构性联系。(3)在梳理出革命史迹框架的基础上,在三维GIS系统中载入历史地图、文物监测信息、市政设施、革命史迹展示利用等相关的大数据,搭建革命史迹关联网络的数字可视化系统,针对结构化时空关联网络提出由点及面的保护传承措施,进而应用到历史城市保护、城市历史街区更新领域。

2.2 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模型构建

在多源时空数据关联技术的支持下,基于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的革命史迹保护传承规划聚焦于场所、人物和事件三大要素之间的结构性联系。通过一系列主题引导,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将场所实体空间和人物、时间等信息关联起来,构筑起场所空间之间在社会文化方面的语义联系,即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模型。

2012年,Google正式提出了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的概念,其初衷是优化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增强用户搜索质量与体验。作为一种语义网络,领域知识图谱由相互连接的节点和边组成(节点表示概念或对象,边表示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侧重于描述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知识图谱由一条条知识组成,每条知识为一个SPO三元组(Subject-Predicate-Object)。

结合知识图谱的相关技术与内涵,通过对海量文献数据的发掘,可以对革命史迹的场所、人物和事件属性进行描述,从而搭建起一系列的SPO三元组,帮助横向发现革命史迹在场所、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起革命史迹的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模型(图1)。

图1 知识图谱工作流程

2.3 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的内涵与特征

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是指历史城市中的遗迹遗址、历史地点、历史建筑、街区、城市环境与历史叙事要素在时空坐标中构成的网络。该网络通过彼此关联的历史文本、历史要素、物质遗存在时空中的映射,构成一系列具有主题线索和时空坐标的结构性联系,并可以通过历史城市知识图谱加以可视化。

对于革命史迹保护利用工作,人们可以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和调研情况,对人物、事件历史信息再组织,建构起一系列不同主题的叙事性空间,进而与历史遗产的本体内涵进行比较,明确各种事件映射下革命史迹的价值构成,再对其进行精细化、网络化、有针对性的保护与更新。

基于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的革命史迹保护传承规划在既有的点状革命史迹保护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吸取了保护更新的整体化和网络化思想,通过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将革命史迹的场所、人物和事件进行一体化整合,因此特别强调从城市整体层面开展革命史迹的保护传承工作。概括起来,其存在的关键任务包括:

(1)围绕革命史迹之间的联系,从时空数据关联的角度出发,革命史迹的保护、利用与传承亟需进行理论总结。研究革命史迹涉及的多时期阶段、多城市空间、多历史文献。有必要强化革命史迹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以及各个时期革命运动的系统叠合。

(2)革命史迹的保护往往局限于对遗产本身这一“点状资源”的保护,对历史风貌区这些“面状资源”进行风貌保护和引导一直是保护工作中的难点。迫切需要研究保护和维持区域历史风貌的控制体系和技术手段,缓解城市风貌保护和城市快速更新之间的矛盾,将保护工作由“点”推向“面”,同时探索和研究综合评价体系与方法。

(3)革命史迹见证了革命先烈与人民群众的互动,是一系列重要革命事件的物质载体。有必要深入挖掘革命史迹的多方面价值,同时研究、提供新的观察与感受革命史迹的角度和方式,着眼于现代人对史迹的参与感与代入感,提出更为多样性的保护传承方式。同时加强群众对革命历史的体验,让革命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3 基于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的革命史迹保护与传承实证研究

南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特殊且重要的地位,它承接了中国近代史的起始,是中国近代革命思想与斗争最早的实践地。作为南京近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史迹的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构成了连接南京民国城市空间的一条隐形线索。研究南京革命史迹是理解、保护、利用南京近代建筑、近代城市历史景观的重要途径。

本次研究聚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的革命史迹遗存及其历史环境,共分为4个时期:(1)革命崛起(1919-1927年);(2)土地革命(1927-1937年);(3)全民抗战(1937-1945年);(4)解放战争(1946-1949年)。

以南京老城范围内革命史迹的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为例,课题组通过整理包括《南京红色印记》《青春壮歌》《南京百年风云》《二野军大与南京》《南京地区抗日战争史》《初心与使命》《南京抗美援朝运动》《王荷波纪念图文集》《雨花魂》等一系列文本共计约160万字,创建知识关系链共1 268条,知识节点近900个,其中包括革命史迹的场所节点199个,事件节点183个,人物节点300个,从中筛选出“学生进步运动”、国共合作政治博弈、南京地下党组织发展等一系列主题。下文将重点围绕“学生进步运动”主题的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进行讨论。

3.1 “学生进步运动”主题的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特征

3.1.1 资源构成

在空间分布上,与“学生进步运动”有关的革命史迹集中在老城北侧(图2)。该片区内高校及其旧址众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南京进步青年多生活、学习在这个区域内。随着革命的推进、首都局势的变化,学生进步意识高涨,许多进步运动由青年组织领导,在学校内发起,街道、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了学生游行示威的主要场所。与此同时,南京地下党组织也纷纷在高校成立支部。该片区革命史迹资源的价值评估如表1。

表1 研究范围内革命史迹的价值分析

图2 “学生进步运动”相关史迹空间分布

3.1.2 空间网络特征

在主题定位上,“学生进步运动”的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重点聚焦青年的进步运动,突出场地作为进步青年发声的历史舞台的革命文化特色,以点带面地重塑历史空间风貌。片区内的各处高校、校园、游行街道以及纪念碑、纪念地是当年先烈为新中国付出青春、热血乃至生命的历史见证地,成为讲述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植民族自豪感的理想场所(图3)。

图3 “学生进步运动”主题的革命史迹场所网络

围绕南京“学生进步运动”的活动特点,通过梳理革命场所、人物和事件的脉络,可以发现中央大学本部及二部在南京“学生进步运动”叙事性空间关联网络中是关键节点(图4)。

(1)革命场所

中央大学是民国时期南京红色革命,尤其是“学生进步运动”的核心组织点和发起者,与南京重要大中小学校有着普遍的密切联系。

(2)革命事件

中央大学是南京党团组织,尤其是南京沦陷后、解放前的组织核心,数次召开南京党组织会议,向内向外发展党团组织。“学生进步运动”大部分由党团组织带领,或由学生自发组织,规模较大的活动往往向校外发展成为南京大中小学校的集体活动。

(3)革命人物

观察中央大学人物的主要特征,分析其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活动经历,对其所属的史迹单位的纪念类型进行定性分析,以确定其革命史迹保护的类型。

3.1.3 空间网络语义联系

中央大学作为民国时期学生运动的中心,其领袖作用重点体现在3个时期:(1)民主反帝革命运动(1919-1927年);(2)抗日救国运动(1931-1937年);(3)人民解放运动(1946-1949年)。其中,在抗日救国运动时期,南京进步学生开展了大量的进步运动,包括成立进步组织、大规模游行抗议、传播进步思想等,成为叙事性空间的主线。另外两个时期,则作为整条中央大学学生运动叙事线的补充。基于以上分析,中央大学本部及二部的核心节点在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中具有以下特点:

(1)南京进步运动组织核心:

中央大学本部及二部在南京“学生进步运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领导了一系列游行示威活动和其他革命活动,包括五二〇运动、反帝爱国游行等,是南京革命史迹研究中核心一环。

(2)在南京地下党支部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

中央大学党团组织十分活跃,是南京地下党支部发展建设的重要环节,有力帮助党组织发展进步力量。在中央大学及二部的革命活动中,最活跃的人群是未入党的师生,其次为学生党员。地下党支部对吸引进步师生加入共产党和党的外围组织有重要作用。

(3)南京革命血泪史的重要一环:

中央大学发起的革命活动斗争激烈,发生了多起军警入校抓捕进步师生、游行队伍遭到反动势力攻击的情况,牺牲遇害者数量较多,多名中央大学地下党支部成员遇害,有让当代学生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价值(图4-6)。

图4 学生进步运动的历史叙事

图5 中央大学相关的历史叙事

图6 中央大学的进步人物

3.2 南京“学生进步运动”史迹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根据2021年9月颁布的《意见》,有必要将革命史迹的保护传承与城市环境整合形成一个大系统,一方面基于叙事性空间的关联性视角,合理确定保护范围,从城市整体、片区和革命史迹的不同空间层次出发,对革命史迹的物质遗产进行全面发掘和整体保护;另一方面充分发掘革命史迹的传承潜力,创新多样性展示利用的形式。

3.2.1 革命史迹与城市空间的融合

在研究中,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和“学生进步运动”具体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将相关革命史迹导入经纬度坐标。依据相关事件的主题进行分类,并结合当时的道路进行连接,可以得到不同类型事件中学生运动活动轨迹的整体范围。再分析不同路径的共同途经点,进而得到相关的核心史迹片区,促进革命史迹保护与南京城市空间的融合发展(图7):

图7 各个历史时期学生游行示威活动轨迹叠加分析

(1)整体保护:整合片区内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大学旧址历史风貌区,以街区、传统巷道、活动线路梳理、强化片区保护结构,建立点、线、面多层次复合的整体保护系统。

(2)“面”——基于体现街区历史层级的保护。场地所在历史风貌区具有建设时间跨度较广的特点,且街区的建设进程深受历史环境背景的影响,除根据划区制定有梯度的保护要求外,应着力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城市物质环境中的历史影响。

(3)“线”——基于结构与路径的串联式保护。将历史街巷作为第一层级的空间规划结构,在空间上串接不同风貌片区,连接城乡居民从古至今的业态和生活;片区内的革命事件活动线路形成第二层级的保护结构,包括革命惨案发生的历史地点、成贤街、珠江路等街道。

(4)“点”——对法定的革命史迹与非法定历史遗产的保护利用。除了法定保护的革命史迹外,对作为历史环境背景的革命建筑及作为风貌提示的传统建筑物提出特色保护利用要求。

3.2.2 由点及面推动片区风貌的保护与城市更新

考虑到大量点状革命史迹以及曾经作为“学生进步运动”(爱国游行示威、集会活动)重要场所的大量街道、广场等公共空间尚未被列入保护目录范围,在坚持保护“点状资源”的同时,有必要探索对历史风貌区这些“面状资源”进行风貌保护和引导,缓解城市风貌保护与城市快速更新之间的矛盾,将保护工作由“点”推向“面”,同时探索和研究综合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将原中央大学二部(丁家桥地区)周边区域作为示范区,开展相关工作。

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为原中央大学二部,是进步运动时空关联分析的重要代表区域。丁家桥地区位于南京城北,在历史文献记载中并无大规模建设,直至清末在此举办南洋劝业会,才得以进行开发建设。至今校园内依然保留有劝业会时期重要的空间和场所。位于场地南侧的操场,以操场为中心的中轴线设置,与北侧模范马路的连接关系,场地内的道路骨架、空间格局、肌理基本延续了劝业会时期的形态(图8)。尽管该地区在南京的城市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是由于现有历史遗存很少(仅有校园内部的行政楼被列为历史建筑),未被列入南京市历史名城保护规划中划定的历史地段。该地区周边保存着大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群,包括原国民政府参议院、立法院等机构旧址、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等(图9)。

图8 丁家桥地区历史沿革

图9 丁家桥地区周边重要的历史建筑群

丁家桥地区的空间发展及革命活动概况如下:

(1)南洋劝业会时期,大型建筑的功能主要以展览为主,并伴有少量仓储建筑。居住建筑散布在线形沿街空间两旁及农田周围。

(2)1935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决议原中央大学筹建医学院,任命内科专家戚寿南为院长。同年,丁家桥校区建设办公楼,为医学院校址。

(3)1937—1946 年南京沦陷期间,丁家桥校舍成为敌军仓库。

(4)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央大学从重庆迁回南京,并在丁家桥地区设立分部,称为中央大学二部,当时二部共有师生2 000多人。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大学二部的党员和两个党的外围组织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第二条战线的斗争。1945—1949年,基本建筑格局与功能保持不变,北侧新增大量仓储建筑以应对战时需要。

(5)此后至今,该校区几经更名并校,但校址一直作为医学院教学及其附属医院的用地,其校园的空间形态已经融入各时期的城市建设中。原中央大学二部的校区内现仅存当年中央大学医学院住院大楼,现为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行政和后勤办公楼。

该地区周边保存着大量与革命活动具有重要关联的公共空间(图10),包括:

图10 各个历史时期学生游行示威活动轨迹

(1)承载革命活动事迹的历史街巷

丁家桥地区的丁家桥路、湖南路、中山北路、中央路等百年老街,在民国时期承载着丰富的红色革命活动,当今仍是地区文化活动的核心街区,需要对其进行历史格局与风貌保护和特色街道建设。

(2)具有重要价值的街区地段

丁家桥校区本部是南京进步学生运动的核心发生地,是包括两栋革命史迹历史建筑的街区,宜建立以革命史迹为核心的重点保护区,对革命史迹进行修缮和利用。湖南路狮子桥步行街片区,是历史上学生游行示威、集会等革命事迹发生的空间载体,虽然街区风貌已经发生颠覆性变化,但仍具有建设成为红色主题街区,对地段承载的红色历史进行宣传、利用的价值。山西路市民广场是街区百年延续的公共空间,见证了学生的集会、游行,并且是周边居民进行户外社交活动的空间,较为开敞,适合进行展陈纪念活动(图11、12)。

图11 丁家桥地区学生游行示威活动轨迹

由点及面推动片区风貌的保护与引导需要坚持以下原则:(1)风貌完整性原则:根据校园的空间特色和历史结构,遵循空间形态、空间肌理、工业景观风貌、公共空间的完整性原则,保持整体感的空间序列,在此基础上整合周边城市要素,进行功能和系统的优化。(2)风貌复原原则:在改造中尽量对富含历史记忆的节点及空间结构进行适当的复原性重塑。对保留的建筑进行复原性修缮和适当的改造,使得丁家桥校区及周边重要城市节点的空间风貌能够令人联想起特定的历史时期,让居民感受革命精神。

图12 丁家桥地区革命史迹关联网络的可视域整合

基于以上认识,课题组提出了分层次开展革命史迹保护的要求(图13):(1)重点保护区:以校区内的两栋历史建筑和校区操场为重点保护对象,宜建立保护体系完善、管理修缮全面、展陈内容丰富、面向社会分时段开放展览的革命史迹重点保护区。(2)建设控制地带:以校区、湖南路商业街区、狮子桥步行街区为范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宜对街区整体风貌、高度、容积率进行整体协调控制,与历史环境相适宜,并对重点街道、地块进行立面修缮、还原。(3)风貌协调区:以丁家桥路、中山北路、湖南路等沿线为范围的风貌协调区,应对沿街立面进行整体修缮,对建筑风貌、色彩作出较为协调的控制,恢复历史街巷沿街立面。

图13 丁家桥地区革命史迹保护图则

3.2.3 传承与利用

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片区,丁家桥地区的革命史迹见证了革命先烈与人民群众的互动。基于多源时空数据分析手段,课题组希望通过对南京地区文化活动的精准画像,深层次解析、挖掘典型城市中人的真实时空需求,着眼于现代人对史迹的参与感与代入感,同时研究提供新的观察与感受革命史迹的角度与方式,提出更为多样性的保护传承方式。

研究该地区的文化活动类型、参与人群的主要特征,并了解文化活动时空分布特征,进而制定更加精细的传承与利用策略,实现人群需求与城市空间的匹配,拓展丁家桥地区革命史迹叙事性空间传承与利用的路径。此外,还要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对旧建筑的再利用,即反复、循环使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充分挖掘历史建筑中剩余的价值和能量,并且使其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持续发挥作用,从而减少改造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在节省能源消耗、缩短工期的同时,又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1)文化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项目组根据豆瓣网站的南京文化活动数据,分析南京主城文化活动的特征以及丁家桥等周边地区在文化活动方面的类型特征,为通过文化活动植入进行历史价值活化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分析文化活动POI数据,分析南京当代文化活动所承载的空间特征以及人们的精神活动需求,并分析其与当代史迹遗存空间之间的关系,对各类文化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总结,为丁家桥地区的业态策划提供更科学的支持,得到以下特征(图14):丁家桥校区南侧的湖南路、狮子桥步行街和东侧的中央路沿线,文化活动较为频繁,存在与革命史迹相关的纪念活动、传统服饰展览、人文讲座等文化活动。部分文化活动热度极高,地区承载部分大型活动,应配置地区级文化活动展馆,或大规模集会广场空间。

图14 人群活动热度特征分析

在把握作为整体的主城范围文化活动特征的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梳理了另外两个典型片区(总统府片区、中山南路片区)的文化活动特征,以进一步明确丁家桥地区开展革命史迹传承利用的路径。

项目组运用词频分析工具梳理文化活动POI数据,对文化活动类型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梳理。通过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变化,可以确定热点文化活动的类型及其变化趋势。丁家桥一带文化活动以年轻人为主,社交性强、艺术感强、类型多样(图15、16)。年轻人居多,音乐会、摄影活动多,开放空间动态活跃,城市行走、爬山等户外活动丰富,社交型活动丰富,如聚会、观影、桌游活动等,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国学讲座、传统文化展览较多。

图15 人群活动热度特征对比分析区域

(2)文化活动类型分析

当代对于民国时期“学生进步运动”的纪念性活动,集中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丁家桥校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总统府等地,形式多为纪念性展览、历史讲座等,有必要引导相关活动与革命史迹进一步融合,以拓展传承利用的多样性。

基于以上文化活动特征,项目组提出了丁家桥地区革命史迹叙事性空间保护与传承策略,将北京东路、中山北路、湖南路3条百年老路作为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同时将以湖南路上的步行街、大学讲堂为主的大型聚会空间作为片区级别的重要活动公共空间载体,复现以前的一些革命活动与事件。在街区内引入街角展览空间等开放空间的同时,还应考虑公共空间的复合使用(图17)。

图16 人群活动热度特征对比分析区域

图17 丁家桥地区的传承利用图则

重点展陈片区:中央大学二部校史展览区、湖南路主题商业街区、狮子桥红色主题街区、山西路市民广场;核心展陈轴线:紫竹林路—丁家桥路—狮子桥路段、三步两桥—虹桥—龙仓巷—马家街;历史叙事轴线:中山北路段、山西路—湖南路段、云南路段。面向青年的文化活动主要由大学生参与,兼顾当代文化生活与革命精神的传承,以传统服饰展、文化讲座等方式为主。

4 结语

基于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的革命史迹保护传承规划是在借鉴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近年规划实践提出的一种针对中国革命史迹时空关联网络特点的保护与更新途径。基于一系列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网络,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保护传承规划拓展了革命史迹的关联性价值。在确定叙事性空间网络的过程中,还引入了革命事件等非物质遗产属性,可以对其进行完整保护和持续再现,这样有利于系统把握保护主题,并对明确保护对象、充分展示保护对象产生重要积极意义。

课题采用时空数据分析和知识图谱技术,梳理南京老城革命史迹框架,开展相关史迹的系统性调研,在时空维度上关联历史文物、建筑/设施、革命人物、事件。在此基础上,在三维GIS系统中载入历史地图、文物监测信息、市政设施、革命史迹展示利用等相关的大数据,搭建南京革命史迹文物的数字可视化系统。将知识图谱、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到历史城市保护和城市历史街区更新领域,对比分析国内外相近的历史街区,进行城市风貌和城市功能指标评估。

在基于历史城市叙事性空间网络的革命史迹保护传承规划的实践方面还有待通过更多具体的保护更新实践进行探索和总结,以进一步推动中国革命史迹的保护传承工作,为现阶段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史迹叙事性革命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从陈璘史迹看其功绩与影响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战国中山“图存”与“争雄”之史迹考述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杭高台籍校友名人史迹考——林木顺与李苍降
上海市测绘院编制的《上海抗战史迹导览图》正式推出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高校初任英语教师身份构建的叙事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