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实践路径研究

2022-10-24 06:59李彦芳马晓伟王桂波
文教资料 2022年1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应用型

李彦芳 马晓伟 王桂波

(山东华宇工学院 发展规划与国际交流处,山东 德州 253034)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在其办学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的总和,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高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工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应用型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教育的文化引领,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所以,不断加强突出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特色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对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文明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具有本校特色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进学校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用型高校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

(一)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是应用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立德树人,就必须重视学生基本人格、基本道德、基本情感的养成,大学是学生塑造人格的重要阶段,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在塑造学生过程中具有引领性的作用,是涵育学生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有效途径。因此,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研究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是应用型高校全面拓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二)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是应用型高校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都对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文化竞争是一个国家最深层次、最持久的竞争,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也是如此,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要想在新时期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实现内涵发展,加强体现应用型高校特征的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应用型高校的校园文化只有在紧密结合学校特有文化历史积淀,充分考虑学校特点,在共性中保持好个性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凝练、培育、提升,才能成为彰显学校文化底蕴、具有本校特色的新名片。充分发挥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培养特征鲜明的应用型人才,是推动应用型高校实现自身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是应用型高校实现学生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高校培养人才不能只关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该在注重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健全人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必须要有坚实的校园文化基础,因此,充分发挥应用型高校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对实现大学生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用型高校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缺乏特色

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建校时间短,不仅面临着来自老牌综合性大学的压力,而且面临着来自新型同类院校的竞争,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在建校初期更为重视办学规模、硬件设备等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寻求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很多应用型高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盲目趋从老牌综合性大学的建设思路和方式,没有与自己学校的发展历史、发展定位等文化底蕴结合起来,不能展示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精神风貌,导致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趋于同化,缺乏特色,“千校一面”的现象日益突出。

(二)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存在误区

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育人,而不是管理学生,这就决定了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精神文化建设。部分应用型高校对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制度管理,强化行为约束,虽然在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却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弱化了精神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片面地强调各种制度的约束与管理,仅掌控在形式约束上,却没有内化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动行为。

(三)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育人效果欠佳

部分应用型高校校园文化育人与学校教育教学相脱节,认为校园文化育人的意义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例如,开展学生演讲大赛、文体活动、卫生检查监督以及相关社团活动等,仍旧拘泥于陈旧的教育思维方式上,没有真正认识到校园文化的深层次教育功能,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学校办学育人过程中,高校校园文化的深层次育人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三、应用型高校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实践路径

(一)搭建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的课程育人平台,将特色校园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教育引导。首先,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一是要加强教学过程融入特色校园文化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隐含的特色校园文化教育元素和蕴含的育人功能,并将其贯穿于各门课程,将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工作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人才培养的各环节,提高第一课堂建设效果。二是要积极开设专门学习特色校园文化的相关课程,营造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的课堂教学氛围。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学生素质培养和人格健全为目标,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条件与教学资源,开发能够体现本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进而推进学校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深化与落实。其次,创新授课形式。一是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将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丰富课堂教学方法,采用个人演讲、分组讨论、小组汇报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成效。二是要改变传统的课程形式,加强特色校园文化网络课程建设。除了对课堂特色校园文化课程进行录像并上传到网站供全校学生学习外,还可以邀请专家进行网络在线讲座,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蕴含特色校园文化教育的视频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最后,将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效果纳入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指标体系和教师年度工作考核,将其作为学校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考核,确保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出成效、出效果、上水平。

(二)搭建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将特色校园文化融入第二课堂

第一课堂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第二课堂注重的是学生品质的培养和素质的养成,丰富多彩的品牌项目和形式各异的实践活动,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既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要深入研究第二课堂活动的上位文件,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做法,全校范围内征集关于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的第二课堂课程。二是要遵循育人理念,面向学生成长发展实际需求,系统设计第二课堂建设的内容,构建系统化、多元化的第二课堂体系。三是要完善推进第二课堂制度,细化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清单,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接受学校文化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四是要完善第二课堂活动的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积极搭建素质拓展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充足的个性化选择,服务学生成长发展。其次,以弘扬特色校园文化为目标,鼓励学生建立相关协会、研究会等社团组织。特色校园文化的传播和育人离不开学校相关活动,利用好学校社团、学生组织等平台,开展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如召开一次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相关的主题班会,开展一次弘扬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的主题演讲,出一期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相关的板报,举办一次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相关的辩论赛,通过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确保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效果。最后,将特色校园文化育人融入大学生养成教育,通过一系列好习惯的培养和活动的组织,促进学生优秀品质培养和综合能力提升。

(三)搭建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的环境育人平台,营造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氛围

校园环境是大学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场所,是影响学生素质提升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品格的形成具有无形的感染力和约束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帕夫雷什中学》中曾说:“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启发高校一定要重视物态环境的营造,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物质载体、人文景观的建设及维护。高校的一楼一景、一草一木的规划和设计都应注重融入育人因素,使师生置身于其中,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引发思考。首先,对学校主要楼宇群内部进行文化氛围营造,创设墙面文化、移动文化展板、文化长廊等文化设施及空间,优化楼宇内部育人环境。其次,推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整体规划校园环境,综合改造校园景观,绿化美化校园景观,提升学校环境育人功能,达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效果。最后,加强校园书香文化环境建设,使特色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师生心田,引导师生将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的内容融入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日常环境之中,使得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的引导、示范、熏陶、激励等功能在悄无声息间得到发挥和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搭建以校园网络为主体的宣传育人平台,使特色校园文化入耳入目入心入脑入行动

以网络为载体,不断促进校园文化育人工作方式的创新,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应时顺势提高校园文化育人质量的必然选择。构建以学校新闻网、广播、电子屏为主体,易班、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补充的全方位、立体化、多载体的校园网络工作格局。首先,在特色校园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生动新颖、符合现代学生的兴趣追求,展现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如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形式,避免单纯文字描述的枯燥乏味。其次,发挥传统媒体作用,加强校园文化环境载体建设。通过校报、通讯社、宣传栏、广播、电视等校园传统媒体,宣传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报道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故事,拓宽师生视野,发挥其隐性德育阵地作用。再次,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运用好网络新媒体,发挥校园“双微”平台(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传播优势。最后,整合渠道多元传播,通过考核激励,广泛发动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自觉转化为育人实际行动。

(五)搭建以为科学研究为保障的学术育人平台,培育一批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科研项目

强化科教协同,充分发挥科研工作和项目的育人功能。首先,将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研究与学校建设发展相统一、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围绕体现本校特色的内容,组织源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人才培养各环节实践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支持鼓励教师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的建设改革与发展。优化特色校园文化育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立长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调研学生反响,评估育人效果,确定特色育人培育项目;通过加强基地建设、队伍建设,优化内容和形式,培育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品牌。

四、结语

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对应用型高校育人工作开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校的办学核心竞争力,需要对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工作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不断拓展和创新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实践路径,进一步发挥特色校园文化在教育教学和学生培养中的作用,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强化育人效果,提升学校育人水平。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