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本价值实现研究

2022-10-24 08:35刘晓红
民族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族发展

刘晓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这是西部民族地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他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整合发展思想及中国化的重要实践[4]。乡村振兴能够有效缩小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农民迈向实现共同富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具有重要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本文称之为人本价值)。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现状和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聚焦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要求,研究人本价值实现的动机主要有两点:一是为西部民族地区培育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能力服务,二是为西部民族地区提升乡村振兴服务国家需要效果服务。国外学者对农村发展与区域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5],如基于社区分析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变革性社会创新[6],用社会投资回报(SROI)方法评价欧洲农村发展规划[7]等。国内学者从多角度和多案例研究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问题[8],如从生态补偿视角探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9],从文化产业视角探讨乡村振兴的价值[10]与路径[11],从共享经济视角探讨民宿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12],从社会治理提出乡村治理创新[13],从职业发展提出乡村人才振兴[14]等。现有研究对民族地区的乡村特色产业和乡村治理等取得了较多成果。然而,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的成果却相对较少。本文依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结合笔者组织师生开展实地调研的情况,以马克思的人本管理思想为指导,探讨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本逻辑,主要分析人本价值实现的路径、投入特征与产出效果等内容,基于人本价值实现的投入与产出关系,重点阐释培育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能力和提升乡村振兴服务国家需要的主要效果。

一、马克思的人本管理思想与乡村振兴的人本逻辑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乡村的常住人口数呈现持续下降。根据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15],我国2010年至2020年期间人口分布的变化是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从全国范围讲,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总量为5.0979亿人,占全国人口数的36.11%;与2010年相比,乡村人口数减少1.6436亿人,乡村人口数比重下降14.21%。参考刘振等人[16]对我国2000年至2010年期间人口收缩的分析结论,西部地区的人口“城增乡减”型统计对象,即城市人口增加和乡村人口减少的个数为352个,占本地区县级总数的39.3%,乡村人口数减少县域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位列全国第一位。这说明西部地区乡村人口数下降的趋势比全国更加明显。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面临乡村常住人口数减少的实际情况。本文依据马克思的人本管理思想,首先探讨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本逻辑,为后续分析人本价值实现的相关内容奠定基础。

(一)马克思的人本管理思想及指导作用

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的人本思想逻辑及应用是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17]。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在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的基础上,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的主题[18],是指导人本管理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求实现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和谐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明确“生活富裕”是根本,说明了乡村振兴的人本价值。从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讲,这个根本要求有两层内涵,一是需要类型的全面富裕,指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要富裕,二是需要对象的共同富裕,指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实际上,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起步于整体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将经历帮扶发展、加快发展和同步发展等阶段,在长时期内将面临如何正确处理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如何有效保障个体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合法利益?

依据马克思的人本管理思想,从实践逻辑讲,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以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题,实现农民与自然、农民与集体,以及农民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由此可知,以马克思的人本管理思想为指导,能够有效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和谐关系与合法利益问题,能够有效解决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的路径困惑。

(二)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本逻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从振兴范围讲,包括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多领域。保虎[19]结合云南边境民族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提出在物的乡村振兴基础上,重点建立实施人的乡村振兴路径。这为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路径提供了借鉴。针对乡村振兴的主要领域,进一步梳理已有的两条基本路径:一是乡村振兴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直接目的,称为物的乡村振兴,主要涉及乡村产业和生态等领域;二是乡村振兴以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直接目的,称为人的乡村振兴,主要涉及乡村人才、文化和组织等领域。从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现状讲,乡村振兴的任务繁重——既要立足当前实际重点补齐“三农”领域主要短板,又要统筹可持续发展和迈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笔者于2019年7月至8月,组织西南民族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点、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16名学生,分别在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和甘孜州德格县、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和合作市,以及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和门源县、玉树州治多县等地,深入城乡社区开展了“社会经济生态三方协同治理研究”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收回有效问卷1083份,有效率为90.25%。问卷内容涉及当地三方协同治理的未来发展建议,其中关于进一步治理的社会问题,设有8个多选项,分别是社区服务、义务教育、医疗保障、社会治安、居家养老、邻里纠纷、劳动纠纷、民族关系等。该问题采集的备选项数有3024个,问卷选项数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医疗保健(657份)、义务教育(573份)和社区服务(428份),分别占采集备选项数的21.73%、18.95%和14.15%。整体讲,西部民族地区民生改善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快速。但是,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尤其优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供给和社区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短缺,产业基础及配套设施相对薄弱。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受自然条件差和发展基础薄弱等不利因素限制,受发展优质教育和优化人才工作环境等起步晚影响,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能力相对不足,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面临机遇与挑战。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关系再梳理。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在起步阶段,物的乡村振兴相对容易取得显性成效,从基层决策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条件讲,比较容易忽视人的乡村振兴。对此,本文梳理乡村振兴两条路径的关系,提出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本逻辑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本逻辑模型

图1中,左边虚线方框及箭头线组成乡村振兴人本逻辑的依据:以马克思的人本管理思想为指导,树立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本思想,实现乡村振兴两条路径(包括物的乡村振兴、人的乡村振兴)和两类需要(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人与社会关系的需要)的有效统一。右边实线方框及箭头线组成乡村振兴人本逻辑的关系:箭头实线和箭头虚线分别表示直接作用关系和反馈作用关系。首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直接作用关系,后者对前者是反馈作用关系。其次,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对实现农民与自然、农民与社会等和谐发展是直接作用关系。第三,乡村振兴的两条路径对促进农民自由全面发展是直接作用关系,后者对前者是反馈作用关系。第四,物的乡村振兴对人的乡村振兴是直接作用关系,后者对前者是反馈作用关系。第五,乡村振兴的两类需要对两条路径是直接作用关系,两类需要之间是相互作用关系。

二、人本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也离不开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生发展能力。因此,人本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有物的乡村振兴和人的乡村振兴,并且两条路径应实现有效统一。

(一)路径一:物的乡村振兴

物的乡村振兴为人本价值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如前所述,物的乡村振兴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直接目的,有效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需要,重点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等要求。按照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物的乡村振兴对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有前置性作用,是广大农民迈向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农民自由全面发展的“桥梁”。

首先,有效补齐乡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是物的乡村振兴的应然要求。西部民族地区面临乡村振兴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的任务繁重,其中防止各类返贫和确保稳定脱贫是首要任务。依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8年)》[20],整理四川、云南、甘肃和青海等四省涉藏地区、14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全国的农村贫困发生率数据,2011年分别为42.8%、29.0%和17.2%,2017分别为9.5%、7.4%和4.5%。就三个区域的农村脱贫整体成效而言,据2011年和2017年的统计数据可知,四省涉藏地区的农村贫困发生率减少33.3%,取得比14个连片特困地区整体和全国更为显著的整体脱贫成效。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讲,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然条件复杂,因自然灾害或其它意外返贫的风险较大,易地搬迁脱贫群众的后续生计帮扶及稳定脱贫任务重。在国家重大政策支持和对口援建帮扶下,西部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快速进步。随着乡村常住人口数及结构的变化,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较突出。从笔者组织师生实地开展调查的问卷结果看,西部民族地区参与问卷调查的群众对医疗保障、义务教育和社区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持有较大改善的期盼。物的乡村振兴能够有效补充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实现基本公务服务均等化的提质增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满足人民群众对农村向往的需要是物的乡村振兴的实然逻辑。乡村是农村居民的主要生产生活地,也是城镇居民感受自然和旅游的主要目的地。物的乡村振兴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农村向往的需要,如直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提升城镇居民乡村旅游的舒适度,有利于发展乡村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从全国范围讲,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针对西部民族地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滞后的现状,产业兴旺也是乡村振兴的难点。从产业经济学讲,产业兴旺要有必备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市场需求等要素,为获得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应努力降低产业发展的综合成本。因此,产业供应链系统和生产、销售配套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西部民族地区历史上乡村经济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今后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仍会受到自然条件、人口结构、劳动力和交通运输成本等多因素制约。西部民族地区乡村的产业兴旺应以有效保护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域为前提,因地制宜发展符合乡村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如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业等。从满足人民群众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以及促进乡村产业兴旺讲,西部民族地区要统筹加快发展乡村交通、通讯、电力、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综上所述,西部民族地区物的乡村振兴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协调性等特点,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加大对口援建在乡村振兴领域的“输血”效果,并进一步形成“造血”功能,为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人本价值实现奠定物质基础。

(二)路径二:人的乡村振兴

人的乡村振兴为人本价值实现培育内生发展能力。人的乡村振兴以满足广大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直接目的,有效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重点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要求。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的前提是积极培育内生发展能力,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从“要我振兴”向“我要振兴”“我能振兴”转变,人的乡村振兴对人本价值实现有内生性作用,是广大农民迈向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农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动力源”。

首先,阻断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长效治理是人的乡村振兴的应然要求。治理贫困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世界性难题。新中国成立后,各族群众获得解放和人身自由,西部民族地区有“跨越千年”的直过民族,从封建农奴社会或奴隶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共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各项法定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满生机活力。由于受历史与发展条件限制,西部民族地区的广义教育体系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乡村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基础整体偏弱。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21]。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相对贫困由于其相对性特点而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只能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相对贫困的区域代际传递特点更加明显,比绝对贫困代际传递治理难度更大。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阻断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难点区域,通过人的乡村振兴能够促进重视发展教育家庭和社会教育,扶教育之贫是阻断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长效治理的重点领域。

其次,培育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人的乡村振兴的实然逻辑。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各类应用型人才短缺成为制约西部民族地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问题。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学术界形成了对人才重要性的广泛共识,形成了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理论和实践。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目标,开启了我国人才工作的历史新阶段,为西部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重要机遇。按照劳动经济学观点,劳动力和资本相互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当资本边际替代收益率大于劳动力边际替代收益率时,从经济学的理性角度讲,用人单位愿意使用更多的资本来代替劳动力,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本效率。反之,用人单位则会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劳动力。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物质资本投入绝对短缺,乡村振兴起步阶段加大物质资本投入,短期内能发挥“立竿见影”的显性作用。随着国家持续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力度,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呈递减规律,并直至为零或负数;相反劳动力创造的收益会逐步稳定增加,有效展现人才资本的边际收益呈递增现象。留住和吸引各类应用型人才,是西部民族地区培育人本价值实现内生发展能力的关键策略。

综上所述,西部民族地区人的乡村振兴具有紧迫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重点是重视广义教育体系建设和统筹谋划人才工作,依靠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补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短板;进一步统筹加大人才开发支持项目,树立乡村振兴要依靠人才和发展人才的观念,建立乡村振兴领域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体制机制。

(三)两条路径的有效统一

以马克思的人本管理思想为指导实现两条路径的有效统一。物的乡村振兴和人的乡村振兴虽然有不同的应然要求和实然逻辑,但是两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支持人本价值实现的两条路径,并且有服务目标的统一性。

首先,物的乡村振兴为人的乡村振兴提供物质条件。物的乡村振兴能够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效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需要。人的乡村振兴能够衔接建立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和阻断相对贫困代际传递,这是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刘建和江水法[22]提出相对贫困是经济社会系统多维要素共同形塑的结果,研究主题不断从经济领域逐步转向社会领域。从社会关系讲,相对贫困是一种社会不公平现象,包括过程机会和实际结果的不公平。从时间讲,相对贫困发生与治理难以明确具体的节点。从对象范围讲,相对贫困具有较大的动态性,统计对象确定和退出更加频繁。总之,相对贫困长效治理难度大于绝对贫困治理。通过相对贫困的社会关系,说明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的两条路径具有统一性,如西部民族地区乡村义务教育基础薄弱,导致农村青年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较少;西部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低,导致本地乡村实际就业人数较少等。这些问题说明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面临诸多仅依靠自身能力难以解决的困难。因此,物的乡村振兴先行解决若干领域社会机会不公平的问题,人的乡村振兴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发展期望的结果公平。

其次,物的乡村振兴和人的乡村振兴本身密不可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有系统完整性,提出物的乡村振兴和人的乡村振兴两条实施路径,主要是为了有效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建立西部民族地区乡村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分析相对贫困治理的两难情形:一方面是造成相对贫困的过程是过去式,通常情况下回溯过去的原因难度大且并无实际意义;另一方面是对于尚未发生的社会机会不公平,要获得政策支持或社会理解也并非易事。这说明:依靠外部力量治理相对贫困的短期效果可能好,但是长期成本高且效果难以持续,建立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的重点是培育内生发展能力。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引进外源动力要和培育内生发展能力相结合,重点是发展优质基础教育。从实现国家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讲,扶西部民族地区乡村广义基础教育之贫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物的乡村振兴改善学校基础教育的硬件条件,人的乡村振兴促进重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两者形成密不可分的合力关系,加快发展广义优质基础教育是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

第三,生活富裕要求物的乡村振兴和人的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有系统逻辑性,其中生活富裕是总要求中的根本要求。从全国范围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表明物的乡村振兴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加快人的乡村振兴正逐渐成为重点领域。从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现状讲,物的乡村振兴任务仍然有长期性,人的乡村振兴任务具有紧迫性。物的乡村振兴和人的乡村振兴不是纯粹的前后顺序关系,而是两者应统筹规划与设计,依据实施条件和发展需要分步实施的关系,从不同领域支持农民自由全面发展和促进迈向实现共同富裕。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普遍性要求讲,随着国家持续加大投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会成批涌现乡村振兴的不同先进典型,这为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学习标杆。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区域特殊性要求讲,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聚焦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治疆方略,物的乡村振兴和人的乡村振兴才会更加协调发展,共同有效培育人本价值实现的内生发展能力。

三、培育人本价值实现的内生发展能力

内生发展能力相对不足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普遍问题,也是制约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的主要难点。西部地区乡村振兴面临乡村的普遍性问题和区域的特殊困难,加大培育人本价值实现的内生发展能力,离不开国家重大政策支持的投入,以及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奋斗。其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包含重大普惠政策支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治疆方略都包含重大特殊政策支持。

(一)重大普惠政策支持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我国乡村地域广阔,虽然东中西部的乡村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比较优势差异大,但是乡村整体上是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集中地,也是支撑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空间和主要自然资源的供给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立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依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3],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农村部负责同志的解读[24],《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蓝图和总路线图,明确了5年的重点任务,首次建立了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包括22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分别为3项和19项;细化实施了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部署26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和重大行动。鼓励不同地区和条件有差异的乡村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振兴与发展方式。

加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发〔2020〕30号)[25],明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从2021年开始设立5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都以促进农民迈向实现共同富裕为主要目标,但是两者在帮扶对象、资源投入和产出目标等多方面都有显著差异,两者的关系不是量变,而是一种质变。党和国家建立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体系和重点政策,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乡村振兴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不断改善群众生活。

乡村人才振兴是持续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26],提出“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乡村振兴的首要位置”。明确“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才,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提出“加强乡村人才振兴投入保障,支持涉农企业加大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投入”。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青壮年群体进城务工是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现象。从乡村发展的整体情况看,各类应用型人才短缺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难点。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发展能力的主要策略。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若干重大政策。其中,有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差异化政策,即体现政策的特殊性需求;又有着眼于解决我国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普遍矛盾的同质化政策,即体现政策的普遍性需求。从全国范围讲,乡村振兴主要面临农村产业提质增效的重点问题和人才短缺的难点问题。从西部民族地区讲,乡村振兴还有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特殊重点难点问题。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现状距离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相对更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压力相对更大,建立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的困难相对更多,涉及农村产业、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多领域的人才短板相对更明显。西部民族地区加大培育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的内生发展能力,要全面有效实施国家重大普惠政策。对此建议:一是用好政策的特殊性需求支持,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是脱贫攻坚时期国家确定的主要深度贫困地区,明确物的乡村振兴和人的乡村振兴对服务人本价值实现目标具有统一性,为推动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和事业发展平台;二是用好政策的普遍性需求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开展产业融合,提升第一产业的经济附加价值,重点加强乡村人才振兴;三是应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在重大普惠政策实施全过程,积极调动广大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做到重大普惠政策实施就是乡村振兴的人本价值实现过程。

(二)重大特殊政策支持

支持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基本方针。党中央和国务院为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制定了若干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向同行的重大特殊政策。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积极对接这些特殊政策支持,主要有主动融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聚焦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治疆方略等。

一是主动融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党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区域发展的纵向和横向比较讲,西部民族地区内部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繁重,整体发展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现拉大现象。从区域发展的特殊任务讲,西部民族地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生态保护的任务更加繁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点帮扶区域。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27](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脱贫、创新、产业、能源、城乡融合、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都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西部大开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意见》提出“加快促进城乡整合发展意见”,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从财税、金融、产业、用地、人才和帮扶等重要政策给予重点支持。从区域范围讲,西部民族地区属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直接对象;从培育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的内生发展能力讲,主动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民族地区提供重要机遇。对此建议:一是积极支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依据西部民族地区乡村的资源条件,明确乡村应服务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农民服务国家战略的价值认同和行动能力。二是积极借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依据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需求,明确乡村振兴和西部大开发分别是促进发展的特殊要求和一般要求,乡村振兴要大力借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此获得更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支持,重点是融入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乡村在产业和人才等重点领域的振兴,稳定本地人才和吸引外部人才,以较小的人才流动成本,有效补齐乡村振兴的人才短板。

二是全面贯彻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精神。习近平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1],“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精神是民族地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西部民族地区促进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的历史机遇。具体来讲,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重点任务,积极培育农民的五种意识:一是准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认同中华文化为主流,兼容并蓄各民族优秀文化,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积极培育农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意识。二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路上、新征程上一个也不能少”的要求[28],乡村振兴推动广大农民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积极培育农民的社会主义主人翁意识。三是全面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乡村及社区为基础,在乡村振兴全过程推动建立多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积极培育农民的社会主义大团队意识。四是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夯实乡村基层民主,全面加强乡村的组织振兴,提升城乡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积极培育农民的社会主义集体意识。五是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必须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坚决反对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和宗教极端活动,全面落实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的各项要求,积极培育农民的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意识。从国家层面讲,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精神包含支持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特殊政策;从民族地区内部讲,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普惠政策。对此建议:一是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立足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问题,全过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重点任务。二是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突出共同努力奋斗要求和共同繁荣发展目标,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统筹规划与协调实施物的乡村振兴和人的乡村振兴,持续提升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全过程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三是深入贯彻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和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治藏、治疆方略精神,全面推进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以及新疆等地的乡村振兴,是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29]。他强调“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他要求“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党委要高度重视涉藏工作,承担起主体责任,加强同西藏自治区的协调配合。”“中央将继续加大对四省涉藏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涉藏州县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生态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30]。他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领导。”从西部民族地区的内部组成讲,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以及新疆等地乡村振兴是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在国家重点政策支持下,积极培育人本价值实现的内生发展能力。对此建议:一是乡村振兴应充分用好国家重点政策支持和对口帮扶支持,在国家建设和对口援建有“输血”功能的外源动力基础上,积极培育有“造血”功能的内生发展能力,主要路径包括:以物的乡村振兴为纽带,统筹加强保护生态环境和培育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兴旺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以人的乡村振兴为纽带,积极拓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领域,加快发展优质基础教育和补齐广义教育体系短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贯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二是以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以及新疆等地乡村振兴为重要支点,辐射带动更多地区更好开展乡村振兴,提升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整体质量,增强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培育内生发展能力的实际效果,从“要我振兴”向“我要振兴、我能振兴”转变,积极促进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实现农民与自然、农民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四、促进人本价值实现更好服务国家需要

更好服务国家需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检验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的产出标志。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在促进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上,还应积极有效服务国家需要。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有更好服务国家需要的社会基础和自然条件,从促进人本价值实现更好服务国家需要的实际效果讲,主要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自201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要求“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的十九大修订的《党章》总纲,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首次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2020年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分别对西藏工作和新疆工作都提出了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到2021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并要求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这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的原创过程和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迈向实现共同富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重大部署。

自古以来,我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民族观,紧密结合国情,形成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础,以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完全正确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各民族实现了从民族解放、民族平等到各民族共同奋斗与繁荣发展的历史剧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31],“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键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是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先有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文化,再有各民族的自身利益和差异文化,为解决因历史或自然条件而产生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提供动力之源。整体上讲,乡村是我国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乡村振兴是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治本之策。乡村治理与广义认同教育体系紧密相连,是拓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领域。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具体讲,一是基于乡村振兴成果和“五个认同”教育,乡村振兴推动广大农民共同参与奋斗,支持广大农民都是人本价值实现的贡献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二是在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性政策过程中,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大家庭、各民族是家庭成员的共同体关系意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心灵相通的精神家园。

(二)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经验包含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3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在《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理》文章中指出“中国要稿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形势不行”[33]。党的十五大报告阐明了我国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34]。其中,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35]。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设计了解决民族问题和重点支持民族地区、西藏和涉藏地区、新疆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会议,分别是: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自1992年开始至2021年,已经召开五次),以及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自1984年开始至2020年,已经召开七次)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2010年开始至2020年,已经召开三次)等。这些重要工作会议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有效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经验,为促进民族地区、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新疆等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点政策支持,并对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提出明确要求。

从社会系统讲,国家社会稳定必然要求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从现实情况看,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国家社会稳定的重点区域,是西部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和中央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都进一步强调了维护祖国统一、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和新要求。长期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国家重大普惠政策和重要特殊政策的支持,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奋斗和对口援建各方的鼎力支持,已经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稳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为维护民族地区社会长期稳定服务。具体讲,一是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西部民族地区将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多领域逐步实现全面振兴,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和促进迈向实现共同富裕的显著优越性将更加充分体现,人本价值实现将有效提升农民个体、集体组织和整个社会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事业进步的综合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将进一步显著增强。二是从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治疆方略讲,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将积极推动农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奋斗,为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出新的历史贡献,以实现乡村社会长期稳定与繁荣发展为支点,为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示范,进而维护和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长期稳定与繁荣发展。

(三)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西部民族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域。如长江、黄河、澜沧江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简称三江源)在西部民族地区,2005年1月2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36],审议通过《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首次将保护三江源生态上升为国家规划,要求“建立规范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设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发挥农牧民生态保护主体作用”。2013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37],会议审议通过《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要求“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将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草原、森林、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完善生态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夯实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基础,从根本上遏制生态整体退化趋势,使支撑民族长远发展的‘中华水塔’坚固又丰沛”。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承担的重要国家责任。

西部民族地区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协同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从我国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西部民族地区等三个不同区域讲,城市化的整体水平呈现递减现象。针对我国历史形成的东西部差异和城乡差异过大现象,在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加快城乡整合发展,这是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机遇。西部民族地区既有整体上与西部地区、中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绝对差距,又有区域内部的城乡相对差距,统筹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建立社会经济生态协同治理面临重要机遇与挑战。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和国家保护“三江源”的力度可知,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服务。具体讲,一是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以“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为主,积极引导农民改变生产生活中可能影响或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习惯;增强生态环境优先意识,“产业兴旺”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硬要求,提升广大农民对“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的价值认同和行动自觉,坚决不发展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的产业。二是从促进农民的全面自由发展讲,发挥物的乡村振兴对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基本生活条件的重要作用,提供清洁饮用水、全科医生、新建和改建厕所等;协调发挥人的乡村振兴对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作用,对有条件的乡村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推动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平等交换,帮助广大农民融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增强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的法治意识。

五、结束语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是地广人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促进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有特殊重要性和复杂性。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在物的乡村振兴基础上,加快人的乡村振兴的步伐。培育内生发展能力是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的重点难点,建议加大加快对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支持力度。扶教育之贫是西部民族地区阻断相对贫困代际传递和促进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的关键策略,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契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中,全面加强和衔接“五个认同”教育,拓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渠道。服务国家需要是检验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人本价值实现的主要标志,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需要的能力,建议完善社会多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更好满足城乡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促进迈向实现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民族发展
党是民族的脊梁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MINORITY REPORT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传承 民族 文化
图说协调发展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没有希望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