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

2022-10-25 15:20严文波沈卓群
老区建设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中国式道路现代化

严文波 沈卓群

[提 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是一个多元复合命题,是多重逻辑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逻辑的分析中,蕴含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一般性特征;从历史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内嵌于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之中;从实践逻辑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格局下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人民立场遵循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内生运行过程;从文化逻辑看,中西文化的张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由“民族性”转向“世界性”成为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走现代化道路的最深刻理论总结和最高政治宣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立足于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深入探讨这一道路生成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理,有助于我们科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文化与精神相互贯通中,所展现出的内涵表征与时代要求,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学理支撑和实践指南。

一、学理依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理论逻辑

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审视和把握,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和理解。尽管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鲜少见到关于“现代化”的系统论述,但他们在对世界历史、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逻辑的探讨中,阐明了关于“现代化”的相关论点,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提供思路借鉴和实践指引。

(一)“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历史”是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命题。在对“世界历史”的理解上,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世界历史理论,颠覆了黑格尔“绝对精神”视野下的世界历史理论,深刻揭示出了封闭的民族史和零散的地域史必将转化为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内在动力就是生产与扩张,具体表现为:大工业“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由此可见,大工业生产的产品、催生的现代化交通和世界市场成为资产阶级打开世界历史大门的重要手段。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大工业在全球范围的扩张,进而掌握了社会分工和交往的主导权,左右着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世界历史正是在生产与资本的双重逻辑的统摄下孕育与成长。可以说,资本主义开创世界历史。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致使资本主义历史无法成为世界历史,因为随着资本主义自身的活动扩大为世界性活动,就会“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为了摆脱这种支配,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因此,只有现代无产阶级才能真正开创世界历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在理论上早已具备世界历史的普遍性质,内嵌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之中。同样,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实践中,从开端就被置于世界历史进程之中,构成了世界历史进程的重要内容,给以世界历史进程深刻影响,有力驳斥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只属于中国,而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融入、影响、改变世界历史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内涵提供科学依循,而且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践奠定理论基石。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配形式、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未来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对未来社会作出了科学阐释和预测设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两个必然”历史规律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到的“两个决不会”历史依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得到验证。从社会属性上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正是因为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表现出与西方资本主义模式下具体道路的本质区别。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既没有走上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没有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三)对资本逻辑的反思与批判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资本主义与现代化存在“阶段性重合”。西方资本主义作为人类走向现代化的第一个载体,一度造成“现代化=西方化”的假象。客观地讲,资本主义为人类现代化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资本的无限增殖也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苦难和冲击。从资本的进步性角度看,马克思肯定资本对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作用,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现代性逐渐成为资本无限扩张、统摄社会运行的遮掩,资本主义甚至将普遍性的现代化捏造为资本主义专属的社会样态,这正是马克思所批判的。要使现代性彻底摆脱这种桎梏,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享有的社会样态的根本出路,必须通过革命的方式,消除资本中的异化逻辑,进而实现现代文明的转型。与西方追求资本增殖为目标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贯彻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观、发展观。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资本成为了服务人民迈向共同富裕、实现美好生活的经济手段,最低程度地降低了资本的负面效应,戳穿了现代化为资本增殖服务的逻辑悖论。马克思恩格斯对现代化的描绘,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形态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深刻阐明了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

二、脉络演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历史逻辑

基于历史维度的考察,中国的现代化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其间,中国人民对现代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但均以失败告终,延误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时机。直至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现代化在中国才迎来了连续、完整、不间断的发展时机。

(一)“站起来”的历史自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发与酝酿

从现代化道路生成的“初级”层次而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站起来”的中国需要解决的是民族独立、以及独立后人民的基本温饱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同中国革命任务相结合,开始对中国现代化的目标进行规划,提出要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从经济工业化的视角对现代化进行解读和探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对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步骤和目标进行了不断研究,从最初单一的“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现代化目标逐渐清晰和明朗。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首次提出关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的现代化,初步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宏伟蓝图。1956年,“四个现代化”被写入党章。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他还提出通过“两步走”战略,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1975年,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重申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此后,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成为亿万群众为之奋斗的目标方向。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成功开辟和改革开放后提出的现代化目标和战略步骤,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二)“富起来”的历史主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与强化

从现代化道路生成的“中级”层次而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富起来”的中国主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行持续探索,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框架。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此后几天,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进一步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同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用“小康”这一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词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着重强调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此后,邓小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使用“中国式的现代化”,并不断在实践探索中丰富其内涵。作为对“四个现代化”理论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于中国发展的实际,中国共产党人适时调整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日臻清晰,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党的十三大提出“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目标,制定“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五大在对“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行细化的基础上,提出“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其中第二步、第三步的目标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重申“新三步走”战略目标,并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拓展了现代化内涵,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使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行。

(三)“强起来”的历史自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觉与坚定

从现代化道路生成的“高级”层次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强起来”的中国主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化建设进入“快车道”。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规划愈加科学。党的十九大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勾画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已开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向更加丰盈的美好未来。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条件、鲜明的民族特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走自己的路”,在长期奋斗中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守正创新中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三、换羽新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实践逻辑

实践的普遍性与现实性的双重逻辑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客观性与合逻辑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以目标需求为旨归瞄准实践方向,以问题导向为依循解决实践问题,以立场遵循为原则聚焦实践诉求,最终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换羽新生。

(一)目标需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是在对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追求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社会环境变迁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锚定既定的目标。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障。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以其自身强大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者、引领者、推动者,决定着现代化强国目标建设的前途、命运和方向。可以看到,党的领导既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需要,致力于回应实践的客观需求;也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障,是达成目标的重要因素;既体现着实践领域的工具属性,又彰显了理论领域的政治属性。第二,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生动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含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归根到底是要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完善分配体系来实现。可以说,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不仅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而且也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实践证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在中国共产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过程中的现实目标,在目标指向中衍生出坚持党的领导、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等具体步骤,保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稳、走得实。

(二)问题导向: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催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与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在破解社会主要矛盾中不断前行。“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就是大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新动力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关键,而这种新动力正是孕育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第一,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变革的客观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迈入崭新阶段。为了适应新阶段的现代化经济建设,我国提出“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仍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方面的重大挑战。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问题的解决迫切性决定了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问题意识,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第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疏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阻滞的内在规定。正确处理好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辩证关系,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为此,通过改革、开放、创新多管齐下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痛点,不断释放我国内需潜力。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做优做大我国经济的同时,积极融入世界经济,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形成内外联动的经济发展格局。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离不开社会主要矛盾的催化,是中国共产党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必然产物。

(三)立场遵循: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是人们对更加美好的生活样态的追求,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从物质满足到精神追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处在追求更好的动态过程。但不可否认的是,追求美好生活需要走现代化的道路才能实现,这是被中国的历史与实践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好生活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性生成。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美好生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更加美好、更可持续。一个国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质上是阶级性的体现,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深刻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性价值。 第二,靠人民实现的美好生活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力量性生成。“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美好生活的创造不依靠人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民不参与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无价值主体的实践。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广泛汲取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美好生活的实现才有充分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拥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秉承以人民为中心和依靠人民的必然产物,唯有通过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才能恰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实践逻辑,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真性质。

四、文化张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文化逻辑

文化的发展,从来都是各种合力相互作用的动态结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历史发展进程中中西文化发挥作用的动态效应,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生成的文化张力结构。

(一)“以和为贵”与“国强必霸”的路线张力

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和”文化影响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外交政策。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始终秉持“以和为贵”的文化理念,从未侵略过其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继承了“以和为贵”的优秀文化基因,坚持和平非暴力的交往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从根本上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依靠人民长期不懈奋斗得来的。它跳出了“国强必霸”“霸而无理”的资本主义逻辑,书写了“强而不霸”“强而共存”的大国复兴之路。首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着与生俱来的“和”文化基因。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从苦难中奋斗出来的民族,深谙和平的珍贵。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有以牺牲和平为代价换来自身发展。其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现代化要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抓住发展的宝贵机遇。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世界形成良好的互动:融入世界,共享世界发展机遇;拥抱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最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胸怀天下、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作出更大贡献。总之,中国走上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从历史、现实和未来判断中得出的客观结论,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

(二)“和而不同”与“西方中心”的方向张力

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思想文化造就出了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因子——和而不同。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论是对待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还是丰富多彩的外来文化,中国都展现出包容互鉴、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一般来说,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都不能凭空产生,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自身文化的延伸。因此,每一种文化都没有优劣、高低之分,每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也没有先进落后之分,任何生搬硬套,都只会适得其反。“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能强迫他国人民接受任何替他们造福的办法,否则就会断送自己的胜利。”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坚持独立自主,在汲取中华民族长期奋斗积累下来的文化养分中走好自己的路,又始终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同时,积极学习借鉴其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既相辅相成,又不千篇一律。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化文明的合理张力中,不断破解了发展中国家“依附”或“脱钩”发展的二元难题,证伪了只有西方文化才能使其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唯一性,打破了西方文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消解了“西方中心”的话语霸权。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从不要求世界各国按照中国模式“依葫芦画瓢”,从不要求其他国家和地区尾随其后,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够亦步亦趋地踩着别人的现代化之路走向自身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效用和意义已远远超过本国边界,对全人类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原创性贡献。

(三)“和合共生”与“零和博弈”的空间张力

和合共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有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深厚的道义力量。在这一文化理念影响下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追求的是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摒弃了“零和博弈”和“丛林法则”思维,从而超越了西方所谓“异质性冲突”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成功开辟了一条惠及自身、泽及他人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经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在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在追求本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兼顾其他国家利益,坚守全人类共同价值,自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解决发展问题,共享发展机遇。在文明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追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 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了社会主义文明由“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飞跃。人类文明新形态诞生于中国探求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也必将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断完善而日益成熟。总之,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内含“和合共生”文化基因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摒弃了“零和博弈”的一元论的逻辑冲突,在不断回应中国与历史、 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中,持续推动构建互利共赢的世界发展格局,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既遵循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般逻辑,又因其面临独特的历史条件、实践环境和文化传统而生发出特殊的生成逻辑。正是基于这一特殊的生成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集中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等特征,深刻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巨大优越性。当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成熟与自我完善的历史过程。因此,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始终不渝走自己的路,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中,继续擘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宏伟蓝图。

猜你喜欢
中国式道路现代化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道听途说
中国式民主
另类行为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中国式性感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