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美术课程开发的广彩文创设计课程个案研究

2022-10-26 09:16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广雅实验学校
师道(教研) 2022年10期
关键词:纹样文创传统

文/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广雅实验学校 黄 凯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印发,以及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的确立,“一校一品”的提出,很多学校都在学校范围内设计了一些非遗的特色课程。笔者所在的学校区域广彩教学资源丰富,区域内的很多学校愿意开设广彩课程。学校普遍的做法是邀请广彩项目的非遗传承人到校内开展教学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等,大体是“大师请进来,学生走出去”,期间也指导学生创作一些广彩作品。

一、广彩文创设计课程的具体实施

(一)文创

“文创”,即文化创意,从字面来看其包含了文化和创意两方面。“文创”一词由表及里,从不同维度共同构成其主旨和内涵——“以创意为核心,与其他产业融合生产出具有文化艺术元素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满足人类感性需要和理性精神需求的产业”。文创的核心是实用,精髓是文化,方式是设计。它既是地方文化、民俗风情推广的有效载体,也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

(二)广彩文创设计课程

广彩文创课程,就是将广彩这一非遗作为中学文创设计课程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而形成的美术课程。课程引导学生像文创设计师一样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有主题、有创意地利用广彩进行文化创意作品的设计。广彩文创课程的特点在于多学科融合性、课堂教学多元性,及对传统文化应用的比重较大。同时,课程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项目制学习方案和小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文创设计师调查、搜集、思考、创作、调整的过程。

(三)广彩文创课程设计的基础

在广彩的整体课程设置上,学生已经基本了解广彩的构图、纹样,体验了运用简化后的广彩颜料和工具制作小尺寸的广彩挂坠的过程。广彩文创课程在此基础上设计。

(四)广彩文创课程设计的重点难点突破

广彩文创课程创新的基础,在于“新广彩”概念的提出与界定。“新广彩”的“新”有别于传统广彩的作品,体现在其“创意实践”性质及活动结果。广彩文创设计课程与一般的文创设计课程不同,它主要针对学生自身,通过自主发掘或放大广彩的形式特征——如纹样、寓意、样式、颜色、器型等,进一步深挖广彩的商贸发生脉络,并从广彩的用途及商贸传播中提取文化、历史素材,在学习的过程中灌注新的思想,进而延伸出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这也是对前一阶段广彩体验课程学习和认识的消化与升华。

其次,“新广彩”的“新”有别于传统的广彩工艺流程,体现在其工艺材料的创新性。学生的创作不在传统的白瓷表面绘画广彩颜料,而是用白色3mm厚的热缩片代替传统的白瓷片,并在最终绘制完成后,通过涂抹透明指甲油,模仿瓷的光泽,实现技术与材料的“新”。降低了学生操作与制作的复杂程度,让学生能更好地发挥创意。此外,为了在视觉上更接近传统的广彩,本案在颜色上选择符合传统广彩的颜色搭配,并注重添加“织金”的手法,更好地呈现出传统广彩中独特金碧辉煌的效果。

以上过程与广彩传统工艺的流程基本一致,但传统广彩工艺中对颜色研磨的要求、对调和剂的运用、对颜色调和在烧制后的显色色差等问题,在替代性材料的加工与制作过程中都不需要再考虑了。而且“热缩片”轻盈,可以随意造型,大大地降低了制作的难度,学生可以不局限于白瓷的造型,让学生的文创设计与制作更自主与自由。

(五)广彩文创设计课程的目标及内容

图1 《蝴蝶耳饰》 创作者:唐心瑶(作者拍摄)

图2 作品《春意满窗》创作者:苏思齐(作者拍摄)

广彩文创设计课程的具体目标,主要涉及广彩及文创设计两方面。一方面,学生认识并掌握广彩传统特点,通过分析优秀的广彩作品形成良好的审美判断,在对广彩“文化理解”基础上进行项目化式的“创意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学生掌握文创设计的思路及方法,像设计师一样思考,对广彩进行文化创意作品的设计。在文创设计实践中,学生尝试创新体验,传统和文创相结合,并学会运用同样的设计方法,思考设计其他传统文化项目的文创作品。改变学生对“广彩”及其他传统文化的固有认识,从陌生到熟悉,从传统到时尚的情感转变。以此增强中学生的文化自信。

课程主要以分析优秀作品与文创案例为主。体现出设计应用的特征与综合探究的特色。本课程涉及的作品内容可以是追求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也可以是追求使用者情感、娱乐体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设计了相应的学案,引导学生对广彩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提炼——创作。针对广州彩瓷文化原型基因特征进一步进行建构,引导学生从造型特征、制作的过程体验、结合文化内涵与地域符号等进行素材收集、梳理和分类,从中提取有效的广彩文创设计元素,继而辅助创意产品设计开发的展开。

二、广州彩瓷文创设计教学实例

(一)文创设计与广彩纹样的融合

以广彩瓷中最常运用的蝴蝶纹样为原型,通过对多件不同时期的广彩瓷盘进行纹样收集和对比,了解虽然广彩当时是外销瓷,但对中国传统纹饰十分钟爱,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蝴蝶上下翻飞,意为欢天喜地,寄语着旧时人们对事物的美好愿望。因此,从对蝴蝶纹样进行提取,并对其进行创新式解构重组,再将蝴蝶纹饰融入到现代耳饰设计中。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见作品1《蝴蝶耳饰》。

在生活应用的拓展方面,尝试着各种可能性。广彩不仅有继承,活化传统。在设计中考虑了时下年轻人的喜好和使用习惯,一方面善于运用传统的元素,另一方面大胆拓宽传统工艺的生活日用范围。

(二)文创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

我校所在地域文化被称为“岭南文化”。“新”广彩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融合现有岭南文化进而重塑。在文创设计与广彩纹样的融合的基础上,对地域文化做进一步挖掘。

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发现岭南文化众多艺术形式。作品《春意满窗》从工艺上广彩瓷作品(画心)+热缩片(边饰)的组合。在造型上结合了满洲窗和广彩常用的“斗方”形式,保留了满洲窗方形的特征,并通过切割的八边形增添了造型的棱角感。作品边缘模仿满洲窗的玻璃质感衬托画心,用开光的手法突出画面的中心,绘以广彩作品。

学生创作过程中分析出满洲窗的艺术规律、广东醒狮的特点、学校历史文化等,结合广彩的艺术特点进行综合装饰,对岭南文化精神进行传承及创新,进而达到传播岭南文化的目的。同时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的五个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三)文创设计与广彩体验流程的融合

从广彩的传统技艺流程出发,协同多种传播媒介,营造推广广彩传统文化氛围,增强区域学校内非遗文化传承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文创设计不仅仅以单一作品的形式呈现,而是从作品的体验过程考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了不同的广彩技艺,清晰地了解了工艺的流程,并从体验者的角度思考,关注不同体验者的不同需求,设计体验方案。通过‘线上了解+线下体验”的交互模式为校园内创设良好的非遗环境,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模式。而设计的学生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提高。

猜你喜欢
纹样文创传统
陶溪川文创街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