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固定钛板数量对颈椎管扩大形成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颈椎曲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2-10-26 01:55甄广强
颈腰痛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钛板曲度椎板

甄广强

(临清市人民医院骨科,山东临清 252600)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的重要手段,可通过解除脊髓压迫有效缓解症状,阻止病情恶化[1]。与采用丝线悬吊椎板的传统术式相比,后路钛板固定椎板可降低术后颈椎曲度丢失、术后再关门和轴性症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微型钛板使用数量和临床疗效的关系尚未达成共识[2-4]。本研究旨在分析固定钛板数量是否影响颈椎管扩大形成术治疗MCSM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3月~2020年6月临清市人民医院骨科行颈后路单开门钛板固定椎管扩大形成术治疗的7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微型钛板使用数量,分为部分固定组(n=28)和完全固定组(n=44)。部分固定组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38~67岁,平均(55.86±8.62)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3.25±1.10)年。完全固定组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40~70岁,平均(57.05±10.16)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3.58±1.25)年。两组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后,俯卧位固定头部;屈颈,经后正中切口,剥离椎旁肌,暴露棘突、椎板和关节突,在C3~C7棘突基底部打孔备用,将症状较重的一侧及其对侧作为开门侧和门轴,门轴侧的椎板上以磨钻磨制“V”形槽,作为铰链;开门侧磨透椎板内侧皮质骨,暴露硬脊膜囊;将椎板缓慢掀开,清除黄韧带与硬膜间的粘连带;于开门侧将微型钛板确定位置后,采用自攻螺钉固定以支撑椎板。部分固定组固定3枚钛板,固定在C3、C5、和C7三个节段;完全固定组固定5枚钛板,固定在C3、C4、C5、C6和C7五个节段。止血后,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留置引流,缝合。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费用;测量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统计术后并发症;采用VAS评分进行疼痛评价,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患者的颈椎功能,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SF-36 health survey scale,SF-36)评价其生活质量;以JOA评分评价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神经功能状况,以(术后1年-术前)/(17-术前)×100%表示神经功能改善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手术费用

部分固定组手术时间为(2.45±0.38) h,术中出血量为(311.52±91.26) mL,住院时间为(10.36±3.12) d,手术费用为(46953.25±13235.42) 元;完全固定组中,上述指标分别为(2.57±0.62) h、(351.68±112.47) mL、(10.20±2.35) d、(73758.15±15736.28) 元。与完全固定组相比,部分固定组患者手术费用明显降低(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JOA评分和VAS评分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

2.3 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和NDI评分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NDI评分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颈椎曲度均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颈椎活动度的丢失程度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和NDI评分比较

2.4 SF-36评分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SF-36生理评分和SF-36心理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F-36评分的比较

2.5 典型病例影像资料见图1。

图1A-B为42岁男性患者,术中5块钛板固定(C3~C7)术前与术后侧位 X 线片,A图显示颈椎骨质增生明显,B图显示术后1年钛板内固定位置良好,无偏移断裂;C-D为48岁男性患者术中3块钛板固定(C3,C5,C7)术前与术后侧位 X 线片,C图显示颈椎骨质增生明显,D图显示术后1年钛板内固定位置良好,无偏移断裂图1 典型病例影像资料

2.6 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脑脊液漏、脊髓损伤和再关门现象,完全固定组中发生2例切口感染,1例颈椎后凸,1例轴性症状,总发生率为9.09%;部分固定组中发生1例切口感染,1例颈椎后凸,1例C5神经根麻痹,总发生率为14.29%;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后路椎管扩大形成术是临床治疗MCSM的常用手段[5-6],临床上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方式主要有完全固定(即C3~C7)和部分固定(C3、C5和C7)两种,但两种模式的临床疗效是否相同尚不完全清楚[2-3]。

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部分固定组患者所需手术费用明显降低(P<0.05)。该结果与季威等[7]研究相似。结果表明,相对完全固定而言,部分固定在手术费用方面有优势。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VAS评分和N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Wang等[2]研究相吻合。另外,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SF-36生理评分和SF-36心理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术中采用部分固定和完全固定均可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均能够对开门侧形成刚性支撑,临床疗效显著。此外,本研究发现,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颈椎曲度和活动度丢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因为患者术后均在相同时期进行了颈部康复训练,减轻了颈部肌肉的萎缩,促进了力量恢复,保持了相似的颈椎曲度与活动度[8-9]。同时,完全固定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09%和部分固定组的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相对部分固定模式而言,完全固定模式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优势。

总之,在颈椎管扩大形成术治疗中采用C3、C5和C7三个节段部分固定和C3~C7五个节段完全固定,均可改善MCSM患者的脊髓功能、维持颈椎曲度,部分固定钛板的模式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和经济的方式。

猜你喜欢
钛板曲度椎板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颈椎不宜太直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全椎板切开复位技术治疗脊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