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羟基磷灰石植入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的效果

2022-10-27 10:27王旭彬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下颌骨颜面羟基

王旭彬

(广州睿斯医疗美容整形美容外科,广东 广州 510000)

半侧颜面短小(hemifacial microsomia)为颅颌面外科常见的一种先天性颅颌面发育畸形现象,下颌骨发育不良是该类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多数患者还伴有软组织发育不良现象。因下颌骨位于面下部,是连接颅底、与上颌骨建立咬合的重要解剖结构,一旦下颌骨出现发育不良畸形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整体面部轮廓美观,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相关口腔功能,给患者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困扰。因此,采取有效方法治疗半侧颜面短小,对促进患者面部轮廓对称性恢复及实现正常口腔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羟基磷灰石植入术在改善半侧颜面短小患者病情状况中能发挥较为积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结合2018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半侧颜面短小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分析,旨在探究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羟基磷灰石植入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广州睿斯医疗美容收治的20例半侧颜面短小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6~28岁,平均年龄(21.05±0.99)岁;Pruzansky-Kaban分型:Ⅰ型13例,Ⅱa型7例。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确诊为半侧颜面短小;②均接受下颌骨外板费开珊瑚轻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同时行健侧下颌骨截骨手术者;②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⑤合并精神疾病,不能正常沟通者;⑥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1.3.1 术前检查 20例患者均行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轻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治疗,术前做好详细的检查及准备工作,了解患者发病原因及过程,给予患者专科检查,对患者面部对称情况、面下部及下颌骨发育情况、颞下颌关节发育情况、上下牙齿咬合关系等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做好常规血液检查、胸片检查、尿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等,将伴有基本脏器疾病者排除在外;同时给予患者X线检查,了解患者下颌骨髁状突、下颌升支发育水平等情况,评估患者下颌骨发育不良畸形情况。此外,术前还需给予患者头颅三维CT重建检查,以明确植骨充填厚度及充填范围。

1.3.2 手术方法 给予患者全麻处理,麻醉起效后,于患者患侧下颌牙龈及唇颊侧粘膜交接部位下方的前庭沟处,沿颌平面水平到第一磨牙远中部位的龈颊沟稍偏颊侧黏膜处做3 cm长的切口,然后以手术刀将口腔黏膜切开,再以电刀切开至下颌骨体部表面,之后以手术刀切开粘骨膜。然后以脱套法剥离骨膜,充分暴露骨面。利用长裂钻于患侧咬合领面截透外板骨质,利用牙科钻将下颌骨外斜线、颏孔后方1 cm处下颌骨体部骨质钻透,待有鲜血渗出后停止,随后以弯形骨凿将下颌骨板劈开,并以剥离子翘起劈开的外板,形成空隙。之后以明胶海绵填塞下颌骨体部下缘及升支后方,并在内外板间的空隙内充填珊瑚轻基磷灰石颗粒,压紧后,根据手术情况调整下颌骨外板位置,利用钛板钛钉进行内固定处理,最后以稀释碘伏进行创面冲洗,止血后,逐层缝合创面。术后进行加压包扎,并给予患者洗必泰漱口液(吉林省力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445,规格:100 ml/瓶)含漱及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1.4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患者下颌骨厚度及咬肌体积。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给予患者MRI平面扫描,扫描范围自下颌骨下1 cm到颧弓上1 cm处,对整个咬肌区域进行扫描,扫描层数为26~28层。咬肌体积:于核磁控制台上直接测量全部咬肌平面截面积A1~An,计算咬肌体积,体积=(A1+A2+...An)×(层厚+层间距),以双侧体积平均值为咬肌体积,记录患侧体积、健侧体积数据,并计算患侧体积/健侧体积比值。下颌骨厚度:测量咬肌宽度,即左右侧颧点间的直线距离。

2 结果

2.1 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下颌骨厚度比较20例患者术前下颌骨厚度为(9.90±1.26)mm,术后即刻下颌骨厚度为(15.90±1.88)mm,术后6个月下颌骨厚度为(15.12±1.18)mm;术后即刻下颌骨厚度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56,=0.000);术后6个月下颌骨厚度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23,=0.000)。

2.2 手术前后咬肌体积比较 术后患侧咬肌体积、患侧体积/健侧体积比值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咬肌体积比较()

3 讨论

半侧面短小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现象。半侧面短小修复重建是当前颅颌面外科中较为有挑战性的一个课题。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半侧面短小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患侧下颌骨发育不良、畸形为主,使得患者出现下颌骨升支区域在长度、宽度、厚度方面存在程度不同的缩减,甚至造成下颌升支缺失现象,从而容易给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式,使患者患侧下颌骨恢复至正常形态,并和健侧下颌骨构建起良好的对称性,实现颞下颌关节正常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也有研究表明,半侧颜面短小会随生长发育有所加重,这关系到治疗时机的选择。早期治疗畸形的下颌骨,可以阻止和减轻继发畸形的形成和程度,促进颅面骨骼的协调发育。

以往临床上对于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治疗多以正颌外科治疗、牵张成骨术、正畸治疗等方式为主,该类治疗方式在矫治影响口腔功能的骨性畸形方面均能起到较好的疗效,但是在改善患者面部不对称性方面的作用较为有限。分析原因主要在于该类治疗方式难以有效增加发育不良的下颌骨厚度。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上逐渐开始将材料充填移植方式应用到半侧颜面短小的治疗中,用以扩展患者下颌骨厚度。然而,实际应用中对于移植材料的选择存在较大局限,无论是自体骨移植或者是异体骨移植都具有一定的不足和问题,如自体颅骨外板或下颌骨外板是临床上公认的较好的骨修复材料,但其同时具有骨吸收率高等问题,影响最终修复效果;而人工材料如高密度多空聚乙烯、个性化钛合金修补体等,虽也能达到增加下颌骨厚度的效果,但应用的同时也存在感染、外露风险高、价格贵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临床上仍需要探索更为科学、安全的骨修复材料,以期满足半侧颜面短小患者的治疗需求,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

近年来,珊瑚羟基磷灰石逐渐在临床上得到推广使用,该材料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和生物硬组织的羟基磷灰石有较高的相似性,且珊瑚羟基磷灰石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降解性及骨传导性高等特点,故而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当前,临床上已经将珊瑚羟基磷灰石植入应用到颅面部植骨治疗之中,且应用方法多以贴附移植为主。但临床实践也发现,无论选用何种形态的珊瑚羟基磷灰石进行植入,都只能实现植入骨和植入部位单一一个面的贴附,植骨效果仍然不够理想。随着研究的深入,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指出了下颌骨外板劈开治疗方法,即在将下颌骨外板劈开后再将珊瑚羟基磷灰石植入到相应空隙内,以达到增加下颌骨宽度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下颌骨厚度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患侧咬肌体积、患侧/健侧咬肌体积比值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明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羟基磷灰石植入治疗半侧颜面短小能够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下颌骨厚度,增加咬肌体积。分析认为,通过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不仅能够取得增加下颌骨宽度的效果,同时劈开下颌骨外板后,还可为珊瑚羟基磷灰石提供两个骨质接触面,从而可取得更好的贴附效果及成骨条件。天然珊瑚羟基磷灰石作为一种有较好组织相容性及较高骨传导特性的材料,应用到半侧颜面短小的治疗中能够安全地实现骨替代再生的外源性移植骨源,可解决骨组织重建修复当中移植骨源选择问题。此外,相比于个性化铁合金修复体、高密度多孔聚乙稀等修复材料而言,珊瑚羟基磷灰石还具有成本低的优势,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加之下颌骨外板劈开手术的操作方法较为简单、安全性较高,两种联合应用能够为半侧颜面短小患者提供良好的矫治效果。另外,为了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术前还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需在组织无感染的情况下使用,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下颌骨外板劈开珊瑚羟基磷灰石植入治疗半侧颜面短小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下颌骨厚度,增加咬肌体积,从而有利于矫正颅颌面畸形,提高患者面部美观度,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下颌骨颜面羟基
等闲
清场
保留下颌骨下缘的成釉细胞瘤游离髂骨移植重建板固定的临床应用
学会从化学键角度分析有机反应
个性化钛修复体在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CT在口腔恶性肿瘤侵犯下颌骨中的定量诊断价值评价
种植体植入下颌骨内生骨疣的临床观察
素颜
羟基化合物比较与例题剖析
对《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0)的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