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流FNA处理的CANON工艺恢复策略及脱氮路径

2022-10-27 01:24任志强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0024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50090
中国环境科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硝化原位反应器

任志强,李 冬*,张 杰,2 (.北京工业大学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0024;2.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50090)

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是城市废水生物脱氮的替代方案,与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相比具有无需外加碳源,污泥产量低,可节约 60%曝气量等优点[1-2].目前,该工艺已被成功的应用于污泥消化液、垃圾渗滤液、粪便沼液等富氨废水的处理.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是硝化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抑制 NOB活性对CANON工艺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3-4].多种方式可抑制NOB来启动或恢复部分亚硝化,如控制曝气时间[5]、底物梯度[6-7]、降低溶解氧浓度[8]、高温[9]、高游离氨浓度[10]和高游离亚硝酸(FNA)浓度[11-12]、缩短污泥停留时间[13]等.目前已有大量实验研究了FNA对NOB的影响[11-12,14-15],FNA在抑制NOB活性的同时,对氨氧化菌(AOB)活性也产生了抑制,导致 CANON工艺无法稳定运行,因此有必要探究 FNA处理后合适的恢复策略.Wang等[16]采用FNA彻底抑制 AOB和 NOB,然后选择性地恢复AOB 来恢复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PN/A)的短程硝化,使用 1.5mg/L的溶解氧(DO)来恢复短程硝化取得成功.但AOB活性的恢复时间长达55d,且恢复过程中影响了后续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持续的长时间曝气造成了能源浪费,55d的恢复时间在实际应用中也难以实现.Li等[17]在序批示反应器(SBR)中先利用较短的曝气时间和10d的污泥停留时间同时消除AOB和NOB,然后控制曝气时间逐渐延长曝气以选择性富集AOB,最终实现了快速部分亚硝化.但该策略并不适用于厌氧氨氧化菌(AnAOB)、AOB、NOB共存的体系.

将侧流 FNA处理后的污泥直接灌回原反应器进行恢复,若曝气强度过低,AOB活性恢复缓慢,曝气强度过高虽然能够加快AOB活性的恢复,但处于同一污泥体系内的AnAOB活性又可能受到DO的抑制,不利于厌氧氨氧化(Anammox)过程,且为系统内未排出的含NOB污泥提供了有利生存条件,造成NOB增殖[18].为了避免以上不利因素,本研究采取了非原位高曝气恢复活性受抑制后的 AOB.实验采用SBR反应器探究不同恢复方式对CANON系统长期运行的影响,及典型周期相关功能菌活性的变化,以期寻求有效的 CANON 工艺恢复策略,实现CANON工艺的长期稳定运行.

1 材料与方法

1.1 接种污泥

接种污泥为实验室运行的CANON反应器(R0)中颗粒-絮体污泥.在此之前,由于R0内NOB异常增殖导致出水恶化,因此进行了处理:R0停止搅拌1min后排出反应器顶部有效容积 1/4处的污泥,并将排出的污泥在厌氧罐内用0.6mg/L 的FNA处理12h,将处理后的污泥洗去表面残余亚硝酸盐和 R0内未排出的污泥用作本实验的接种污泥.此前的实验表明:1min的沉降时间能够有效将 AnAOB附着的颗粒污泥留在反应器内并保持活性,排出污泥中AnAOB、AOB、NOB活性分别为R0反应器的15.79%、54.55%和68.63%,而排出的污泥FNA处理后 AOB、NOB活性受到抑制,分别为处理前的38.71%、12.5%.

1.2 实验用水

采用人工配水,在进水桶中添加 NH4Cl提供80mg/L的 NH4+-N,投加 NaHCO3提供无机碳源及维持 pH 值为7.0~8.0.MgSO4·7H2O 25mg/L,K2HPO420mg/L,CaCl2·2H2O 8mg/L,微量元素浓缩液Ⅰ和Ⅱ为1mg/L.Ⅰ的组成(g/L):EDTA 5,FeSO45;Ⅱ的组成(g/L):EDTA 15,H3BO40.014, MnCl2·4H2O 0.99,CuSO4·5H2O 0.25,ZnSO4·7H2O 0.43, NaSeO4·10H2O 0.21,NaMoO4·2H2O 0.22,CoC12·6H2O 0.24,NiCl2·6H2O 0.19.

1.3 实验装置

实验采用3个由有机玻璃制成的SBR反应器,分别命名为R1、R2和R3,有效容积均为3L,每周期运行 6h,包括 10min进水,320min反应,20min沉淀,5min排水,其余时间闲置.采用机械搅拌,反应器底部安装曝气盘,使用加热带控制反应器运行温度在(30±1)℃.通过气体流量计控制曝气量.反应器的运行通过时控开关进行控制,容积交换率为70%.

1.4 运行方法

R0反应器排出的顶部有效容积 1/4污泥经0.6mg/L的FNA侧流处理12h后,平均分成3份,3份处理后的污泥分别命名为r1、r2、r3.其中r1使用反应器外部恢复策略(非原位恢复):将 r1洗净后置于SBR反应器内,配置NH4+-N 80mg/L,并连续曝气,使DO>0.70mg/L,SBR每天运行2个周期,恢复5d.R0反应器内未排出的剩余污泥平均分成 3份,分别置于SBR反应器R1、R2、R3中.R1、R2、R3运行方式与 R0反应器相同,采用同一进水桶进水.污泥 r1高曝气恢复5d后将r1灌回 R1,在此期间(1~5d)R1内由于主要是 AnAOB,仅有少量的 AOB,因此降低反应器内曝气量(曝气:停曝=30min:90min, DO=0.1±0.05mg/L),污泥r1灌回R1后(6~53d),R1采取曝气:停曝=30min:90min,DO=(0.35±0.05)mg/L的曝气方式.而污泥r2、r3在FNA处理后,洗净,分别立即灌入R2、R3,运行策略与R0反应器相同,其中R2采用曝气方式与 R0反应器相同(曝气:停曝=30min:90min,DO=(0.35±0.05)mg/L),R3采用高曝气恢复策略(曝气 :停 曝 =60min:60min,DO=(0.70±0.05)mg/L),当NH4+-N 去除效果逐渐恢复时降低至(0.35±0.05)mg/L.即 R1、R2、R3恢复方式分别为非原位高曝气,原位低曝气和原位高曝气.

1.5 分析方法

NH4+-N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NO2--N 采用 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测定;NO3--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pH值、DO和温度测定使用便携式WTW pH/Oxi 340i 测定仪测定.

FNA处理结束后进行AOB和NOB活性的测定.分别加入(50±0.5)mg/L 的 NH4+-N、NO2--N,每30min取一次样,测量NH4+-N、NO2--N和NO3--N.AOB、NOB活性分别采用比氨氧化速率(SAOR)和比硝氮生成速率(SNOR)来表征,以 FNA 浓度为0mg/L为对照组,其余各组SAOR、SNPR以对照组的比值来表示AOB、NOB活性.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恢复策略的脱氮性能

由图1(a)可知,R1在1~5d由于采取非原位恢复方式,系统内短暂的污泥流失导致出水NH4+-N较高,达到 42mg/L左右.此时 R1内保留的大部分为Anammox颗粒污泥,仅有少量的 AOB、NOB留在系统内,由于进水只配有NH4+-N,AnAOB缺少足够的底物进行Anammox反应,仅存的少量AOB也无法提供充足的NO2--N供AnAOB使用,导致NH4+-N去除率仅有50%左右.在第5d,将非原位高曝气恢复的污泥重新灌回了 R1,经过短暂的适应后出水NH4+-N显著下降,随着污泥性能的恢复,在第19d出水中几乎检测不到 NH4+-N,去除效果良好.并且在第19~55d,R1系统脱氮效果保持稳定,出水NH4+-N几乎为0,出水中的NO3--N维持在9mg/L左右.由图1(b)可见 ,实验期间ΔNO3--N/ΔNH4+-N 维持在0.11~0.12,接近 CANON 反应方程式理论比值0.11[19],此阶段反应主要为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是 NH4+-N 的主要去除途径,采取非原位高曝气(DO>0.70mg/L)恢复方式的R1经过19d重新建立了稳定的CANON工艺.

图1 运行期间R1,R2,R3氮素及特征值变化Fig.1 R1, R2, R3 nitrogen and eigenvalue changes during operation

R2、R3采用的策略是侧流FNA处理后原位恢复.为了避免高浓度DO对AnAOB的不利影响,R2采取了低曝气方式,即 DO=0.35mg/L,曝气:停曝=30min:90min的低曝气恢复策略.在初始阶段,由于大量 AOB跟随絮体污泥排出,经过 FNA处理后AOB活性同样受到抑制,活性仅为处理前的38.71%,因此,虽然R2内并没有像R1那样的污泥流失,但R2的出水 NH4+-N始终要高于R1,在恢复的前 60d,R2的 NH4+-N去除率平稳增加,但斜率明显小于 R1,因此原位低曝气对 AOB活性恢复较非原位高曝气的恢复效果差.虽然 R2的 NH4+-N去除效果经过 60d恢复成功,但R2出水NO3--N从开始至第87d实验结束有上升的趋势,而ΔNO3--N/ΔNH4+-N 从实验初期的0.12升高到了0.15.R1、R2采取了相同的曝气方式, 但R2的比值高于R1,分析原因是R1在非原位恢复期间(1~5d),以AnAOB颗粒污泥为主的r1采用很低的DO,系统内DO极低,由于AOB氧饱和常数高于NOB,AOB对DO的亲和力更大[20],系统内的DO被AOB消耗,NOB由于无法获取足够的DO逐渐被淘汰,导致R1出水中NO3--N明显低于R2.有证据表明[21],NOB一旦消除到最低水平,就很难在短时间内重新富集,这是本研究采用非原位高曝气恢复策略能够在长时间保持出水NO3--N稳定的主要原因.

R3为了快速恢复AOB的活性,采用原位高曝气(DO=0.70mg/L,曝气:停曝=60min:60min)恢复方式,该策略虽然有利于恢复AOB活性,但同时也对严格厌氧的AnAOB产生了不利影响.结果是虽然R3的出水NH4+-N在同一时间相比R2要低,但在第5d以后R3出水NH4+-N要高于R1,因为R1中AnAOB并没有受到DO影响.R3出水NH4+-N从47d开始降至 0mg/L并保持稳定,采用原位高曝气恢复的方式的R3比采用原位低曝气恢复方式的R2早13d.与此同时,较高的曝气量提供了充足的 DO,促进了系统内 NOB的活性,导致出水 NO3--N高于 R1、R2,ΔNO3--N/ΔNH4+-N从稳定后的0.12升高到0.19,高于R2运行结束前的最高值0.15,R3中NOB活性再次得到激活导致CANON恢复的失败.

随着 R1的运行,虽然出水 NH4+-N几乎为0mg/L,但 53d开始, 出水 NO3--N开始升高,在随后的几天始终处于增加的趋势,在此期间ΔNO3--N/ΔNH4+-N从0.11增长到0.13,说明此时反应器内的主要反应不仅有 CANON反应,还有全程硝化反应,威胁到了CANON的稳定运行,因此在第67d再一次排出R1内的絮状污泥进行侧流FNA处理:R1停止搅拌1min后排出了反应器顶部有效容积1/4处的污泥,并将排出的污泥在厌氧罐内用 0.6mg/L 的 FNA处理 12h ,将处理后的污泥洗去表面残余亚硝酸盐,采用非原位高曝气的恢复策略运行 5d后重新灌回R1,在随后的运行中 NH4+-N、NO3--N的变化趋势与第一次处理后的恢复过程相似,ΔNO3--N/ΔNH4+-N再次稳定在0.11左右.

以上分析表明,FNA侧流处理后CANON工艺的重新建立与恢复的策略有很大的关系.相比采用原位高曝气和原位低曝气恢复,非原位高曝气更适合颗粒-絮体复合污泥系统,能够有效快速恢复AOB活性,且有利于淘汰剩余NOB,保持AnAOB不受影响.在长期的运行中发现,FNA处理后的CANON系统在稳定运行一定的时间后,NOB会再次发生增殖的现象.研究表明[22-23],尽管 FNA 对NOB的抑制阈值范围比AOB低大约1个数量级,但NOB能够适应不利环境.Park等[24]研究表明,通过FNA抑制进行的部分亚硝化是可逆的或暂时的,NO2--N积累可能在 12~20d后恶化,并且在利用低DO控制过程中,AOB并不总是具有绝对的氧气竞争优势,因为NOB 属Nitrospira被证明能够适应持续的低DO环境,最终导致NOB群落转向内部物种结构,即具有更高的DO亲和力[25].仅依靠DO的调控无法有效长期抑制NOB,此时就需要FNA再次对絮体污泥进行处理.在传统的 CANON工艺中依靠DO的控制能够达到良好的NOB抑制效果,一旦NOB发生增殖,如有研究[26]在城市污水管道中就发现了大量的NOB,这些NOB就会随城市污水一同进入污水厂,引发系统中NOB的复苏,破坏CANON工艺稳定性,单独利用 DO调控可能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此时就需要定期进行侧流FNA处理,形成DO调控+FNA处理的双抑制.

2.2 反应器典型周期参数变化

反应器内pH值、DO含量的变化与功能菌活性和系统脱氮性能有密切的联系[27].CANON反应会产生H+造成pH值下降.选取R1、R2、R3恢复过程中第15d和R1稳定运行的第45d4个典型周期进行研究.

由图2可见,4个运行周期的pH值变化均有一个共同点,在好氧段 pH值降低后进入厌氧段,DO被消耗,pH 值发生反弹升高,出现“氨谷”,该参数可以表征AOB与NOB的竞争关系确定最佳曝气参数[28].

图2 典型周期氮素、pH和DO变化Fig.2 Typical periodic nitrogen, pH and DO changes

在恢复阶段,R1、R2、R3在典型周期初期 pH值下降幅度较大,随着反应进行,下降幅度较初期平缓.第 1次曝气时 pH 值分别下降了 0.53、0.24、0.27,pH值下降的幅度反映了好氧段 AOB的活性,在好氧条件下,AOB以O2为电子受体,将NH4+-N氧化为NO2--N,同时消耗碱度并产生H+造成pH值降低.3组反应器恢复阶段R1内的AOB活性最高,虽然R3中DO浓度高,但是AOB的活性恢复仍没有R1快,而R2由于曝气强度小,导致AOB活性最低.在周期内第2个曝气阶段pH值均发生下降,且下降幅度 R1>R3>R2,分别为0.42、0.21、0.17,下降幅度均较第 1次曝气幅度小,由于此时 NH4+-N被消耗,底物浓度降低,AOB没有充足的底物供应,AOB活性降低,pH值下降幅度减小.

典型周期内第 1个厌氧段 pH值分别升高了0.22、0.15、0.13.AnAOB在厌氧条件下以 NO2--N为电子受体氧化NH4+-N消耗H+,使pH值升高,pH值的变化反应了AnAOB活性,R1中AnAOB活性最高,R2中AnAOB理论上活性应该和R1中AnAOB相同,但由于R2中AOB活性尚未完全恢复,导致供给厌氧段的NO2--N较R1少,AnAOB无法获得充足底物,活性低于 R1.根据图2(a)、(b),第 1个厌氧段R1、R2分别产生了15.28,14.09mg/L的NO2--N,R1在前1个好氧段积累NO2--N比 R2要多.由于 R3采取的原位高曝气策略恢复AOB活性,虽然在好氧段 AOB有较高的活性,并且提供了充足的 NO2--N供厌氧段反应,但较高的 DO浓度抑制了严格厌氧的AnAOB活性,使R3中AnAOB活性低于R2.

R1稳定阶段,经过19d的运行,AOB活性恢复到最佳水平.在第一个曝气段pH下降幅度由第15d的0.53升高到了0.64,是第15d的1.21倍,说明AOB活性得到了良好的恢复.而厌氧段的pH值升高不明显,从15d的0.22升高到35d的0.25,AnAOB活性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侧面反映了实验中采用水力筛分絮状污泥策略能够有效将大部分AnAOB留在反应器内,不受FNA处理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非原位高曝气恢复策略对颗粒-絮体混合污泥系统的重新建立是合适的.

在整个反应周期内,R1、R2、R3恢复阶段(第15d)pH 值下降分别为0.84(8.06~7.22),0.2(8.13~7.93),0.37(8.09~7.72),而 R1稳定阶段(45d)pH 值下降了1.08(8.06~6.98).CANON反应生成H+使pH下降,pH 降低幅度越大,整个反应进行的越完全,恢复阶段非原位高曝气恢复策略的R1下降幅度最大,而采用原位高曝气恢复的R3次之,原位低曝气恢复策略下降幅度最小.

分析表明,非原位高曝气恢复策略能够有效恢复AOB活性.不但能够使AOB活性快速恢复,还能避免较高的曝气强度对AnAOB的抑制.

2.3 脱氮路径及功能菌活性

为探究不同恢复方式下系统内氮素反应路径,对R1、R2、R3恢复阶段(第15d)和R1稳定阶段(第45d)典型周期脱氮路径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典型周期内曝气段/停曝段氮素变化Table 1 Change of nitrogen in aerobic /anaerobic during a typical cycle

由表1可知,R1、R2、R3恢复周期内NH4+-N在曝气段的消耗总量分别是43.08,23.35,41.64mg/L,R1、R3分别是是R2的1.84,1.78倍,说明非原位高曝气和原位高曝气对 AOB活性的恢复都有良好的效果,但采用原位低曝气策略 AOB活性恢复较慢.停曝期间,R1、R2的 NH4+-N 消耗量接近,分别为27.84,26.86mg/L,但 R3消耗量明显低于 R1、R2,较高的曝气强度抑制了一部分 AnAOB活性导致NH4+-N停曝期间消耗量减少,与停曝期间pH值变化规律相符.高曝气虽然有助于 AOB活性的恢复,但抑制了 AnAOB活性,综合以上考虑,非原位高曝气恢复 AOB活性对整体反应是有利的.停曝期间,R1、R2、R3的NO3--N生成量与NH4+-N消耗量比值分别为0.265,0.257,0.265,均接近 Anammox理论比值0.26.即此时发生的Anammox是在厌氧条件下利用上一阶段曝气产生的NO2--N发生的交替亚硝化/厌氧氨氧化(ANA)[29].

曝气阶段 3个反应器积累的 NO2--N均小于NH4+-N消耗量,根据亚硝化过程反应方程式NH4+-N消耗量:NO2--N积累量应为1:1,分析原因是由于颗粒污泥内存在 DO浓度梯度,在颗粒污泥内部核心区域形成厌氧区,使曝气阶段内部仍然发生Anammox反应.造成NO2--N积累量小于消耗量,此时系统中存在着同时亚硝化/厌氧氨氧化(SNA)脱氮路径,曝气过程NO2--N积累量与NH4+-N消耗量差值可间接反映SNA脱氮路径所占比重[29].脱氮路径计算方法如下:对R1反应器,曝气阶段NO2--N积累量为36.76mg/L,由于亚硝化过程NH4+-N:NO2--N应为1:1,因此消耗 NH4+-N量也应为36.76mg/L,而实验所得的NH4+-N消耗量为43.08mg/L,多余部分消耗的NH4+-N即为SNA路径消耗.此时SNA路径所占比例为8.91%,其余部分为ANA路径消耗.由表2可知,3个反应器主要的脱氮路径均是ANA.在R3中SNA脱氮路径占比最大,推测原因是高曝气强度抑制了AnAOB活性,导致缺氧段活性不能及时恢复影响ANA路径脱氮占比,而高曝气强度对颗粒内部Anammox影响较小,增加了 SNA路径的脱氮贡献.因此Anammox颗粒污泥抵抗一定浓度的DO具有独特的优势.R1、R2中SNA,ANA脱氮占比接近.第45d时R1中SNA脱氮路径占比由第15d的8.91%增加到了19.39%,但此时系统的脱氮性能提高了,从86.49%升高到100%,两个脱氮路径的共同贡献提高了总脱氮率.

表2 脱氮路径比例Table 2 Denitrification pathway ratio

ΔNO3--N/ΔNH4+-N 值反应系统内的主要脱氮路径,恢复阶段R1值为0.118,接近CANON反应器理论比值0.11,说明恢复阶段R1中CANON工艺已经建立,NOB得到有效抑制,并且非原位高曝气恢复策略并未引起R1中NOB活性恢复.而R2、R3分别为0.140、0.151,大于0.11,R2曝气策略与R1相同,但却发生了完全硝化反应,分析原因是,水力筛分絮状污泥虽然会筛分大部分NOB,但仍有部分NOB未排出反应器.留在反应器内的NOB在适宜生存条件下会大量增殖,破坏CANON工艺,而R1在FNA侧流处理后采用反应器外部单独恢复的策略,此时反应器内降低了运行期间DO浓度, NOB在低DO状态下处于劣势,无法与AOB竞争DO,逐渐被淘汰,而R2使用原位恢复策略,为NOB创造了适宜DO环境,造成比值高于 R1.虽然 R3中 AOB活性快速恢复,但也抑制了AnAOB活性,同时还为NOB增殖创造了有利条件,造成比值远高于理论比值,为CANON重新建立造成了困难.

运行到第45d典型周期R1曝气阶段NH4+-N消耗量较恢复阶段(15d)相比由 43.08mg/L升高到52.88mg/L,AOB活性恢复到最佳水平,但此时停曝阶段 NH4+-N消耗量仅升高了 0.32mg/L,因此,在颗粒-絮体复合污泥CANON系统中,采用水力筛分絮状污泥进行侧流 FNA处理的策略可以有效将AnAOB留在反应器内保留其活性不受影响.ΔNO3--N/ΔNH4+-N的值从15d的0.118升高到45d的 0.124,比值略有升高,说明在运行一段时间后NOB活性会恢复,在2.1节R1的长期运行中观察到了这个现象,表明仅靠 DO控制无法长期有效抑制NOB活性,需要定期结合侧流 FNA处理形成对NOB的双抑制.

3 结论

3.1 侧流FNA处理后的颗粒-絮体CANON工艺污泥恢复过程中,采用非原位高曝气恢复策略虽然会短暂造成出水NH4+-N升高,但有利于NOB淘洗.

3.2 侧流FNA处理后采用非原位高曝气恢复策略重新建立稳定的CANON工艺在长期运行的过程中会再次出现NOB增殖的现象,需要定期水力筛分排出絮状污泥处理抑制 NOB的增殖,达到 DO控制+侧流FNA处理的双抑制.

3.3 在恢复阶段,非原位高曝气恢复策略能够有效恢复AOB活性.不但能够使AOB活性快速恢复,还能避免较高的曝气强度对 AnAOB产生不利影响.利用该策略成功重新建立了颗粒-絮体混合污泥CANON工艺.

猜你喜欢
硝化原位反应器
手指复合组织块原位再植20例疗效分析
烟气二氧化硫制焦亚硫酸钠反应器的优化研究
原位热脱附修复污染土壤加热效果模拟和试验研究
提高同时硝化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NDN)硝化及单级生物脱氮效率的研究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气液鼓泡床反应器中气泡行为光纤探针测量方法
上旋流厌氧反应器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中国探空火箭首获电离层顶原位探测数据
浅谈污水中脱氮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