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寻梦

2022-10-28 06:45吕亚利
延河(下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家古镇

吕亚利

十月风爽,水明山色,秋染旷野。悠悠的秃尾河蜿蜒着毛乌素沙漠的静谧与高远,将绿洲的主色调由素到浓,一笔勾勒到高家堡,镜像着古镇的神秘与深邃。古镇像一位少女恬静地依偎在兴武山下,又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瞩目叠翠山的春秋潜替与风雨变幻,越显淡然,愈发安逸。

顺着神佳高速路高家堡出口,跨过秃尾河公路桥就来到了高家堡的镇子上,映入眼帘的仿佛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平铺在河流的东岸。巍峨的兴武山一如遮风挡雨的屏障侧立在古镇的东南侧,钟灵毓秀的叠翠山则是古镇的一方山水屏风,隐秘着历史的久远,讲述着文明的深邃,而古镇却静若处子般沐浴在雨后的阳光下,吮吸着略带泥土清香的、潮湿的空气。苍老的古建筑仿佛新漆刷过一样,所有的颜色一下子明朗了起来,灰的、黄的、红的,五颜六色,夺人眼球。最显眼的莫过于修葺一新的南城门,一体灰色的城墙、一字整齐的垛口、一幢独立的城楼、一瞬亮眼的惊喜,一下子将所有的景观拉回五百年前,历史的风雨再次于频想中联翩不绝。

相传明正统以前高家堡城在镇东山梁上,据志书所载属于弥川县治所。明正统四年(1439),陕西巡抚陈镒择秃尾河与永利河交汇处的永兴川开阔地的高家庄构筑堡城,属葭州领辖。成化巡抚余子俊、万历巡抚涂宗浚、清乾隆葭州知州祖德宏历次修葺。环城女墙整饬,垛口齿列,数十米处必有马面突出,俗语戏称“城小拐角大”,实际纯为军事防御所需而设置。不难想象地处长城沿线三十六营堡之一的高家堡曾经有过多少金戈铁马的交响,又有过多少烽烟骀荡的洗礼。驻足城中,领略眼前的繁华与时尚,又有多少岁月更迭的感慨,多少民族融合的铁血场景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一一书写。

高家堡古镇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划归神木,复经知县方万年续建,始有如今之规模。中兴楼骑街分野,十字街与棋盘巷互相勾连,石板墁街,字号林立,垂柳掩映。明代建有楼铺十五座,四合院飞檐踞兽,廊腰漫回,所用砖、瓦、木、石雕绘极尽工巧,遗韵至今不逊,京城风格浓郁,时人雅号“小北京”。驻足古镇街巷,那些别具历史韵味的“同心巷”“扇门院”等名称会让人倍感古人之于家园美好的期许,品读“丹凤亮翅”“八卦扶鸾”“太极两仪”的建筑格局,会让人感慨五百年前古镇先民的文化之内涵、对艺术追求之精湛。侧耳聆听老者的讲述,会对衙署的屡多废置而顿感战火的无情、岁月的峥嵘。遥想明清两代那些都指挥署、参将署、都司署、阜益仓署、驿正站署等官邸,在当年是何等的威严。历史丰腴的文化沉淀和方正的道德品质就这样历久弥新,世代传承下来。

走进南三道巷,置身于明代巷子,古朴的大门、精致的戗檐扑面而来。移步换景之间,一朵镂雕的牡丹枝叶繁茂地盛开在山石之上,明暗交织的光影赋予了牡丹更多的骨感和丰润,与大门口荷叶吞口、卷草纹雀替、向阳花门簪和雕刻细致的四方形门簪底座,别致地组合在一起。月牙形门钹,如意纹和钱币纹镂空雕刻的护门铁,显得更为灵动与美丽。门后的影壁看上去很是简洁,土地神龛上“永佑一方”的岔角花雕刻显得大气非凡。然而几近完整的大门却永远也护佑不了残破的院落,卷草纹雀替木雕的厦子廊柱支撑着屋顶筒瓦覆盖的破败,多半脱落的猫头滴水苍苔黝黑,感慨着院落几易主人、最终荒草丛生的空旷与寂寥。

巷结同心,名副其实。同心巷整条巷子自下而上排列着四条巷子,看上去当年每家住户的门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岁月无情地剥蚀了同心下巷一号院落大门的雀替龙纹雕饰,火纹龙的图腾早已淡去昔年的艳丽和庄严,但却凸显了“毛主席语录”在《平凡的世界》拍摄时的功用。同心下巷三号院却显得深藏不露,典雅神秘。戗檐上清爽的荷花饰纹静静地绽放在墙角,一种孤芳自赏的境界跃然其上,仿佛几百年一直来告诫着院落的主人一定要洁身自好、心行同修。檐上的猫头滴水依然奚落着秋雨过后瓦檐上的结水,数落着时空的得失,滴答着岁月的静美。下巷四号的大门花鸟戗檐,大门平栏上雕刻着卷草如意纹,平栏两侧莲状垂花头和向阳花雕刻古朴典雅,花朵锦簇,相互映衬。门墩石刻线整齐、纹络流畅,与寂静的方形门钹和谐有致地组合在一起,相映成趣,对应着大门外侧墙壁上“鹤鹿头”福字,静沐斜阳,细揣光阴。

转出巷口一直向东就来到了古镇东大街。沿街两侧,20世纪70年代的电影布景历历在目,一种时光穿越的冥想油然而生。因电影拍摄而蜚声全国的古镇又仿佛回到了当年的繁华,时隧的通道上蜂拥着烤红薯、烙月饼、打油旋和粉汤的镜像,映衬着古玩、纸火、麻糖、豆腐、粉条摊位前的吆喝。能想到的就能在东大街看到,想不到的也能在不经意间发现。留恋其间,穿越的不仅仅是时空,而是自我经历的检索与回味。每至此刻,自己所有的苦难经历与对现实的不满会在顷刻间消弭成一种人生的顿悟,那些艰辛与不易只在昨天,当下的时光显得无比珍贵,顿觉幸福满满。

走出块石垒叠、形制犹存的东城门,寻梦古镇的惬意渐次弱减,眼前高耸的兴武山再一次将寻幽的兴致点燃。高家堡古镇记有八景,据清道光《神木县志》载:“兴武横云”居“丰州八景”之首。此山属于道教名山,山上的无量寺庙宇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文革”遭毁,后经各界爱心人士捐资修建,庙群复原规模。

顺着山脚牌楼下笔直的阶梯爬到山腰,便见“峻极天”山门外碧空万里,浮云悠悠,一如天宫拜谒,急不可耐。石崖有榆阳王兴榜书摩崖石刻“塞北蓬瀛”,书法浑厚有力,力透石上。放眼望去,古镇全貌尽收眼底,秃尾河流一览无余,风过处,中兴楼的风铃声依稀清晰,古镇内外阡陌纵横,房舍整齐,一派繁盛景象。喘息少许,转身瞬间,只见参差的石崖兀立眼前,宛若歇脚的老人端坐山腰,满脸密集的皱纹刻画着岁月风霜,讲述着人生旅程需缓行的哲理:

塞北蓬瀛幻彩云,清流侧畔洗寰尘。

登高逸兴闲庭步,美景当需静处寻。

转眼眺望,兴武山与山南叠翠山和山北万佛洞遥遥相对,无量寺依山叠建,成上下两院。下院石窟的外面搭建彩色门廊,上悬雕花匾额“发育雄秀”,门楣刻有浮雕花卉。崖壁石窟外一面素洁凤凰影壁雕工精美,寓意古朴,窟内四壁彩绘,神龛雍容典雅,穹顶八卦纹饰莲花藻井,周围雕刻龙凤麒麟等瑞兽图案。整体结构严谨,装饰美观大方,造型古朴淡雅。整座下院以佛殿为中心,大雄宝殿、三官殿、娘娘庙、玲珑塔、禅堂、石碑等见着浑然一体,庄严中渗透着神秘。

高家堡古镇的文明不仅仅囿于一城一山,历史的根脉也不绝于一窟一庙。始凿于北魏年间的千佛洞和万佛洞石窟,历经隋唐,承接元明,千余年间风雨洗礼残损严重,但不减其声播塞外的美名与影响。万佛洞外残存的石壁上刻有明清遗迹“须弥胜景”“小江南”“别开天地”等摩崖石刻和多处依稀可见的楹联和诗句。佛洞门楣上龙凤瑞兽雕刻栩栩如生,雕工颇为讲究,洞内四面墙壁、佛龛及两根石柱与洞窟一体刻成。大小两万余尊佛像排列有序,施朱着彩,千佛千面,作禅定印,双手合十,通肩袈裟,袒臂半露,叠坐莲台,神态安详。窟内藻井穹隆祥云瑞兽,多尊背光佛像或坐或站,或彼此交谈,或深思禅定。置身其间,足以窥见古人造佛工艺之精妙。

古镇一日,恍若千年。人生一世当如修真,名利百年全在悟道。成佛何难,成仁何难,唯向善可也!

猜你喜欢
高家古镇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1942年年三十的饺子
赴七里张家塆村采风有感
赌大的
周庄古镇
赌大的
同里古镇
赌大的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