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接触配送服务模式及适用场景分析

2022-10-28 07:45江云剑王思婕姚钟华
物流技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收货人隔离区货物

江云剑,王思婕,姚钟华

(1.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2.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112)

0 引言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后,全国多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人们基本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为阻断末端配送服务环节的疫情传播链条,美团、苏宁、饿了么、顺丰等纷纷探索“无接触式配送”服务模式,以期提高配送效率、减少人员交叉感染。但从当前实践看,无接触配送大多采用隔门交接、物业托管、固定点交接、自提柜临时存放等传统方式,容易产生货品损坏、丢失、错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不利于配送效率和居民体验的提升。与此同时,无人机、无人车等应用加速,“科技+”已经成为无接触配送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将推动无接触配送向更多领域拓展延伸。

当前,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无接触配送服务研究开始兴起,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探讨无接触配送服务的发展意义和可行性,如霍景东,等认为无接触配送服务在稳消费、稳就业、提效益、推动行业变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张文斌,等认为无接触配送方式能够补齐末端交通短板,且能有效避免人员接触、阻断疫情传播;宋子琪,等从经济可行性、政策支持、技术与安全和人机与交互四个方面,分析了无接触配送的可行性。二是研究无接触配送行业前景和发展路径,如沈映春,等认为无接触配送服务应重点考虑智慧校园、人机协同配送、自营配送等业务方向。三是开展特定无接触配送模式的流程和适用性研究,如无人机配送、智能快递柜、无人车配送等。

总体来看,无接触配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配送服务模式和适用场景的顶层设计研究相对不足,不利于无接触配送服务推广。为此,本文从无接触配送的概念内涵入手,提出了三个发展阶段,并对主要服务模式和适用场景进行分析。

1 无接触配送概念及发展阶段

1.1 无接触配送概念及内涵

《商品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GB/T 39451-2020)对无接触配送定义为“互联网平台根据消费者提出的服务需求,安排网约配送员从商家取商品,通过无中转、点对点的配送方式,经与消费者协商一致,将商品放置到指定位置,以保持安全距离或相互不见面的形式完成商品交付的配送方式”。浙江省地方标准《网络订餐配送操作规范》(DB33/T 2251-2020)则将无接触配送定义为“经与消费者沟通将食品放置到指定位置,由消费者自行领取,减少人员直接接触的配送方式”。虽然上述标准对无接触配送定义表述上存在差异,但其内涵大致相同,均强调以人员非直接接触的方式完成货物交付,但对具体的完成方式(如无人机、无人车、智能柜等)并未作具体规定。

1.2 无接触配送发展阶段划分

按照科技装备的应用程度,可将无接触配送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人+人”初级阶段。即双方通过指定交付地点完成非面对面配送,其配送及收货过程均由人来完成,属于无接触配送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人”的模式在疫情爆发时得到广泛应用,主要集中在疫区干支衔接运输交付以及城市外卖、快递配送等领域。如武汉疫情封城时,由外地驾驶员将车辆驾驶至城市外围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再由本地驾驶员将车辆驾驶至市内指定地点;配送员将外卖、快递等放置于前台、保安室、家门口等,再由收货人到指定地点领取等。该阶段相对传统,资金投入小,无技术壁垒,限制条件少,可大规模推广使用,尤其在疫情爆发时能够相对有效地切断病毒传播链。但该阶段也存在货物易破损、丢失、送错、超时等问题,往往需要借助第三方平台对配送员和收货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协调解决纠纷。

(2)“人+机”中级阶段。即部分流程、操作由无人装备参与,通过人机协同,以非面对面形式完成配送。在该阶段,无接触配送技术已经得到初步发展,但受法律法规、外部环境限制及投资成本等限制,仅能在部分配送场景中应用,且需要与人共同协作。当前,该模式正处于积极探索应用的发展过程中,代表性的模式包括末端智能柜、无人驿站、无人机、无人车等。这种模式是由“人+人”向“机+机”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相比于“人+人”初级阶段,该模式能够提升货物配送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配送过程中的人力成本,但无人装备应用需要一定的资金、技术投入,应用的场景也相对有限。

(3)“机+机”高级阶段。即由无人装备全程参与,完成非面对面配送。在该阶段,无接触配送相关技术十分成熟,集货、分拣、备货、配装、运输、送达等全过程均实现无人参与,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智能柜、无人驿站等设施设备共同完成,是无接触配送发展的最终目标。用户在终端下单后,由无人驾驶卡车运输至配送仓库,完成智能分拣、自动包装、自动码垛、智能出库等过程后,由无人车/无人机配送至收货人或存放至智能柜、无人快递站等。同时,发货人、收货人可实时监控货物运输情况。该阶段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参与,降低人力成本,提高配送过程的可靠性,但同时其前期研发投资和设备购置成本较高,对技术条件、实施环境等要求较高。

1.3 我国当前所处阶段分析

当前,我国的无接触配送正处在由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地区还是以“人+人”模式为主,部分居民区、写字楼、校园等已经引入了智能快递柜、外卖自提柜等无人设备,无人驿站、无人车、无人机配送等设施设备正在不断探索应用,“人+机”正在不断协同发展。

2 无接触配送主要模式分析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无接触配送迅速发展,“人+机”配送服务形式正不断丰富,具体可以分为定点式配送和移动式配送。

2.1 定点式配送

定点式配送的典型服务形式包括智能柜、无人驿站、视频交付等,需要借助无人设备对货物进行识别、暂存、监控,收货人需要到指定地点取货。智能柜通常应用于快递、外卖等领域,由配送员向智能柜录入货物信息,将货物存入合适的柜子,智能柜会自动通知收货人取货,收货人通过身份认证后进行取件。在外卖领域,智能柜还增加了恒温、保温、加热、消毒等功能,实现餐品入柜后保温存放、每天自动定时臭氧消毒等。无人驿站当前主要应用在快递领域,由配送员将货物存入驿站,输入货物信息,向收货人发送取件码;收货人身份通过验证后才能打开大门,由驿站向收货人推送货物所在位置信息,收货人凭身份码、取件码等扫描取货后,方可离开。视频交付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主要由视频监控设备参与,由配送员将货物配送至指定地点,并向视频监控设备展示货物数量、种类、质量等,收货人通过视频验收。

在这三种模式中,视频交付的技术条件成熟,资金投入小,但其通常仅为单个客户进行服务,效率较低,并且需要事先约定交付标准,货物的安全性较差;智能柜的技术条件较为成熟,需要一定资金投入,服务客户数量多于视频交付,货物安全性较高;无人驿站还处于探索阶段,技术条件还不成熟、资金投入大,但服务客户数量大、安全性能也较高。定点配送模式对比见表1。

表1 定点配送模式对比

2.2 移动式配送

移动式配送的典型服务形式包括无人车、无人机等,主要通过无人设备完成货物“点对点”运输、配送等过程。无人车主要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对路线进行规划,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的地;首先由装货人员将货物放置于无人车货仓内,并录入配送信息,无人车将实时监测当前所处位置及环境路况,根据目的地信息智能规划配送路线,到达后由收货人凭取件码等身份信息开仓收货。无人机则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航空器,能够装载货物完成物流配送;先将货物打包后放置于指定地点,并向调配站发送货物配送信息,由调配站调度合适的无人机进行装载,并运送至目的地。

在这两种模式中,无人车对周边道路交通条件要求较高,但不受天气影响,单次载运量相对较大,安全性更高;无人机则不受道路条件影响,但对天气条件要求高,单次载运量小,存在零件坠落等风险,在城市等高楼密布的情形下,其运输安全性相对偏低。移动配送模式对比见表2。

表2 移动配送模式对比

3 无接触配送主要需求场景分析

不同配送服务形式具有不同特点,需要根据不同场景下的需求进行选择。常见的无接触配送需求场景包括隔离区、居住区、城市办公楼、工业园区、学校、农村地区等。

3.1 隔离区

隔离区一般会设立在便于统一管理、相对封闭、偏离市区的区域,包括防疫医院、隔离酒店等,周边道路行人及交通路障少,外部路况及空域条件良好,人口密度较小。而隔离区内部主要为医护人员、隔离人员及患者等,人口密度相对较大。从需求货种货量看,隔离区主要需求为餐饭、果蔬、生活用品、医疗物资等以及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的回收,需求量相对较大。从需求时间频率看,餐食、果蔬等需求时间较为固定,需要从隔离区外部每天统一配送,隔离区内部按一日三餐固定配送;而生活用品、医疗物资等需求时间较为分散,需要根据隔离区具体需求确定。

3.2 居住区

居住区通常位于市区内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较为发达。由于道路行人及交通路障较多、路况复杂,在工作日市民出行时间段有时会出现交通拥堵现象。居住区内部主要为小区居民,人口密集程度较高,多数居住区外部的人口密集程度也较高。从需求货种货量看,居住区的主要需求为餐食、果蔬、生活用品、医疗用品、文体娱乐用品、办公用品等,商品种类丰富,配送货物多样。从需求时间频率看,居住区网购货品的整体需求频率较高,餐食、果蔬等外卖配送需求时间大多集中在早中晚吃饭时间段,需求时间较为固定;而生活用品、医疗用品、文体娱乐用品、办公用品等其他快递需求时间不固定,较为灵活。

3.3 城市办公楼

城市办公楼一般选择落址于城市的中心商业区或专门的办公区,周边配套服务设施较为齐全,城市公共交通发达。城市办公楼内部主要为办公人员,属于人员密度较高区域,而办公楼外部大多人流量大、人员密集程度也较高。从需求货种货量看,城市办公楼的需求主要为办公用品、文件资料等,其次为生活用品、文体娱乐用品等,且对餐食、果蔬等外卖需求量大,商品种类丰富,配送货物多样。从需求时间频率看,城市办公楼的餐食、果蔬等外卖需求多集中在午休时间段,晚上下班时间段办公人员大多回家吃饭,外卖需求较午休时间段需求量有所减少;而办公用品、个人生活用品、文体娱乐用品等配送需求较分散,需求时间灵活。

3.4 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选址通常距离城区较远,交通环境简单,路障较少,交通网络相对发达。工业园区内部主要为园区工作人员,一般工业园区都是处于半封闭或封闭状态,人员密集程度不高。工业园区外部道路主要以行走车辆为主,人员通行较少,人口密度较低。从需求货种货量看,工业园区主要是文件资料、工业样品、生活用品等快递包裹需求,需求量相对较大。从需求时间频率看,需求相对分散,时间相对不固定。

3.5 学校

学校大多处于市郊地区或市中心地段,但大多周边地铁、公交、共享单车等公共交通设施相对完善,交通较为便利。校外交通大多具有人车混行、流量大、交通复杂、阵发性拥堵较强等情况,而校内一般为封闭环境,存在交通简单、路障较少等特点。学校人员构成主要为教师、学生、行政与后勤人员、物业安保人员、校外来访人员(学生家长,外校师生)等,环境较封闭,人口密度较高。从需求货种货量看,在学校可以选择在食堂吃饭或外卖点餐,学校主要需求货种为餐饭、果蔬等外卖食物或食堂每日所需生鲜食材,且生活用品、教材、学习用品、文体娱乐用品等需求量也较大。从需求时间频率看,餐食、果蔬等外卖食品多集中在一日三餐时段,在此段时间取件易造成取件拥堵,生鲜食材的进货多为早晨时段,其他物品的配送需求根据校方以及学生情况而定,但一般在开学时间段需求量会较多。

3.6 农村地区

农村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高低不平,道路建设水平较低,交通相对不发达,且大部分农村地区人口密度低、单位面积需求量少。由于交通条件与低密度人口限制,物流企业的快递站点大多聚集在县、乡镇,农村地区设立站点较少,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仍未畅通。从需求货种货量来看,农村地区的主要需求为食品、生活用品、农用工具等快递产品,对外卖的需求量较少。从需求时间频率来看,食品、生活用品、农用工具等需求时间不固定。

无接触配送主要需求场景特征见表3。

表3 无接触配送主要需求场景特征

4 无接触配送各模式适用场景分析

智能柜已经在居住区、城市办公楼、工业园区、学校等广泛运用,对于配送需求较为集中的村镇,可探索使用智能柜配送,而隔离区临时性较强,智能柜拆建成本高,则不适用。无人驿站的特点与智能柜类似,适用场景相近,但无人驿站资金投入高、服务客户多,相比于智能柜,适用于需求规模更大的场景。视频交付的成本低,服务客户量少,适用于向隔离区、工业园区等配送,其接收客户相对单一,且每次交付货物量较大。无人机适用于室外配送,对空域条件要求较高,向远离城市的隔离区或农村地区配送时更能发挥优势。无人车更适合于在道路交通条件相对简单、需求相对灵活的封闭区域进行配送,如隔离区、居住区、工业园区、学校等区域内部。

无接触配送各模式适用场景选择见表4。

表4 无接触配送各模式适用场景选择

5 结语

本文基于无接触配送的概念内涵,根据科技创新装备应用程度,提出无接触配送发展的三个阶段,并总结了主要发展模式及其适用场景,对无接触配送服务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本文仅提出了无接触配送服务发展的理论框架,对于具有特定需求的场景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

猜你喜欢
收货人隔离区货物
传染病隔离区护理人员心理状态质性研究
中国英雄
逛超市
《海商法》下收货人提货权利义务之辨
动物园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类型化与规则设计
路遥知马力
超期重箱的处理及相关问题
由一起集装箱货损案引发的思考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