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延续性与扩张性在早期城市选址中的体现

2022-10-28 08:06郝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18期
关键词:延续性时期文明

郝天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延续性:文明的第一要义,即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的一切活动本质上都是服务于文明的延续。

扩张性:文明的第二要义,即文明不断增长,但一定区域内的资源总量有限,因而文明天然就带有向外扩张的属性。

早期城市:即史前至夏商时期的城市,所处时间范围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时代、龙山时代和夏商时期。

城市选址:综合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后对城市位置的选择,是自然地理位置与文化地理位置的有机统一。

2 相关问题的预设

本研究有预设习惯,即相信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中天然体现文明的延续性与扩张性,在此预设的基础上进行城市选址的论证,以文明史观的角度,解释古人的实践活动。这种预设的产生,一是存在即合理,大部分城址留存至今的事实,证明了其选址的合理性;二是延续与扩张一直乃所有文明的本能,城市建造者在城市选址时,会本能地从这两个角度出发进行考虑。

3 文明延续性与扩张性在城市选址中的体现

3.1 自然地貌

地貌上,一般择高而建,将城址选定于地势较高之处,主要目的是便于军事防御和防御洪水。早期文明体系较为脆弱,核心城市遭到军事上的陷落和洪水的破坏都极有可能给文明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直接影响到文明的延续。因此,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两种风险,就成为城市建造者在城市选址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择高建城,一方面可以在受到攻击时取得相对有利的防御态势,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洪水的侵害。

再者,早期城市的选址多临近河流与湖泊,如图1所示位于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的洛水南岸(古洛水之北)的二里头遗址。除了便于获得生产与生活用水之外,更多的是出于便于交通的考虑。早期时候,受生产力条件的限制,陆路运输的效率和稳定性极为低下,人们只有通过水路交通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活动范围和提高运输效率。换言之,城市选址临近河湖,有利于扩大自己的辐射和影响范围,从而让文明实现高效的扩张。

图1 二里头遗址位置示意图

此外,早期城市选址也会考虑临近自然屏障,如山地和河湖。自然屏障可以显著降低城市防御体系的修建成本,同时让人们可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其他防御设施的修建上,从而提高城市防御的整体强度,更有利于文明的延续。

3.2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也是城市选址中重要的考虑因素。对早期城市所处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归纳不难发现,城市选址最适宜的区域是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的区域,而非生态环境相对恶劣或极为优越的区域,如北方地区文明的基本延续会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更遑论进一步的扩张。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之余,已无更多人力、物力来构筑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聚落规模难以进一步扩张,不利于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因此北方地区的早期城市相对较少。

此外,典型代表如华南地区(今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拥有极为优越的气候条件和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但至今没有早期城市被发现。究其原因,正是因为该区域的自然资源过于丰富,人们可以较为轻易地取得生活所需的物资,从而缺乏从狩猎采集者向农耕畜牧者转变的内在动力。前者天然具有更大的流动性,难以形成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不利于文明的扩张。

因此,中原地区无疑是早期人类最佳的居住选择地之一,其早期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均领先于同时期其他地区。一方面,中原地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有利于文明的延续。另一方面,现今发现的中原地区诸多城址,周围多为大平原或开阔盆地、河谷地等,相较于狩猎采集,更适合进行农牧渔业生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天然需要更多的农民,而非狩猎采集者。在相对固定区域耕作的农民更便于统治者的管理,也能提供稳定的赋税来源来供养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特权阶级、各类专门匠人以及职业军人,从而形成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由于农业的安土重迁特征,农业文明也更愿意长时期留守定居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财富和经验得以积累,有时间也有必要修筑坚固耐用的城邑。相对而言,流动性强的以采集狩猎为主体的文明,很难也没有必要形成大型的聚居场所。

简言之,生态环境相对恶劣的地区不利于文明的生产和延续,而生态环境极为优越的区域则不利于文明的发展与扩张。生态环境相对较为优越的中原地区有利于文明实现延续性和扩张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城市选址中备受青睐。

3.3 人文因素

文明的延续性和扩张性在早期城市选址中随着时期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体现。一般来讲,越是早期的城市,其选址对自然因素的考虑就会越多,会更多地体现文明的延续性;而越是晚期的城市,其选址对人文因素的考虑就会越多,开始体现文明延续性与扩张性的有机统一。早期城市选址中对于空间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需求相对较为稳定,而对于文化地理位置的选择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明显的发展。

仰韶时期,城市多直接在环濠聚落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一时期的文明首要考虑的就是延续问题,城市也主要发挥聚落中心的功能,选址一般位于所属考古学文化的中心区域。如西山遗址,位于郑州西北郊仰韶文化聚落群的中北部,与各聚落的距离相差不大。一方面,便于对周边聚落进行政治管理、经济影响和文化辐射;另一方面,发生战事时不易被首先波及,且受到各部落的拱卫,极大地提高了军事防御的可靠程度。地理位置上,西山遗址北依黄河,东南为大平原,一方面,具有充足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便于向外进行进一步扩张。相较之下,位于聚落群东部边缘的大河村遗址显然不具备这些优点。因此,城市选址于西山一带,显然更有利于文明的延续和扩张。

龙山时期,带有浓厚军事防御色彩、选址于文化中心区域之外的城址开始大量出现。新密古城寨、新政人和寨、新密新砦、平顶山蒲城店、淮阳平粮台、郾城郝家台、安阳后岗、辉县孟庄、博爱西金城温县徐堡等龙山时期城址,在中原地区东部边缘形成一道自北向南面朝东方的弧形。相较于河南龙山文化中心区域的遗址,这些城址出土遗物集中出现有山东龙山文化和江汉地区石家河文化的因素。再加上这些城市大都建造、使用于龙山时期的晚期,可以猜测,这些城址可能是华夏集团为抵御东夷集团等外敌的侵扰,或向外进行扩张而筑城所形成的。

夏王朝时期,文明由大型聚落发展为广域王权国家,城市开始越来越多地带有政治和军事属性,《吴越春秋》:“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这一时期,除了选址于中心区域的具有都城性质的新砦城址和二里头都邑,在和周边文化的相邻地带,夏王朝还建立了具有政治和军事意义的大师姑、望京楼、蒲城店、东赵等城址。这些军事重镇一方面用以镇守四方,保卫王朝中心区域的安全;另一方面,代行了一部分新石器时代主要由中心聚落行使的对外扩张的职能,充当与东夷集团等外敌发生冲突时的前哨。这种以都城为中心,都城外围自然山河关隘为屏障,周边地区城市为军事重镇的选址模式,在有利于文明延续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对外扩张的效率。

商王朝时期,城市选址有了许多重要变化。这一时期的城市选址开始更加重视对一些重要资源的获取,如盘龙城城址,靠近重要的铜矿资源产地,城址范围内又发现有较大规模的铸铜遗迹,有利于控制铜矿资源。同时,商王朝在部分夏族人北上聚居之地设立了东下冯商城、垣曲商城、焦作府城等城市,起到了控制资源和管控夏遗民的作用,有利于统治的稳定。同时商代的都城屡迁,前八后五,也对商文明的延续与扩张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长期定都于一处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都城的迁移和重新选址有利于重新获得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都城的重新选址使王朝获得更为有利的相对位置,盘庚迁殷之后,都城在殷墟稳定下来。殷墟位于商王朝统治区域的核心地带,且地势较高,北依洹河,是综合考虑文明的延续与扩张后,商王朝统治者在屡次变更都城选址后作出的最终答案。同时,如表1所示,相较于夏王朝时期的城市集中分布于河南、山东,考古发现的商代城址分布范围更广,在河南、山西、湖北、江西、山东、江苏、四川、陕西等省份均有发现,其中商代前期13座,商代后期7座。从中可见,文明的扩张必然会伴随着城市选址的外扩,商王朝众多位于核心统治区域之外的城市正是这一时期文明扩张性的体现。

表1 考古发现的早期城市分布情况

张国硕先生提出的发轫于夏禹时期、在夏商时代开始流行的主辅都制可以说是文明延续性与扩张性在早期城市选址中最高程度的体现。主辅都制是指夏商时代在建设都城的同时,又在其他地区设立一些辅都,从而形成主辅都制。就主辅都的选址而言,主都皆位于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而辅都则大多位于周边区域。这种选址模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位于中心区域的都城越来越难以对全国实现有效地掌控,换言之单一的主都不再能实现文明延续性与扩张性的统一。主辅都制相当于将原本城市体现的文明延续性与扩张性进行一定程度的切割,主都坐镇中央,维持文明的延续,辅都则守在四方,更多负责对外扩张和维持周边区域的稳定。

4 结语

综上所述,从自然到生态再到人文,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时期,文明延续性与扩张性在早期城市选址的不同方面均有所体现,且在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自然地貌上,择高而建和依水而建有利于文明的延续与扩张。生态环境上,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的区域比生态环境恶劣和生态环境最为优越的区域更受城市建造者的青睐。人文因素上,早期的城市首要的考虑因素是文明的延续,城市主要充当聚落中心的作用,选址上多位于所属考古学文化的中心区域。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选址中的扩张色彩越发浓厚,龙山时代,选址位于文明统治区域边缘的军事重镇性质的城市开始大量出现。夏商时期,主辅都制的出现代表这一时期的城市选址逐渐实现了文明延续性与扩张性的统一,是文明延续性与扩张性在早期城市选址中最高程度的体现。

猜你喜欢
延续性时期文明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漫说文明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明过春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