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丹: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2022-10-28 05:48庞革平韦乐
人民周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南丹县南丹特色产业

庞革平 韦乐

绿稻花海田园综合体秋色迷人 (广西南丹县委宣传部供图)

秋季是猕猴桃上市的时节,在广西南丹县的各个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村民们在猕猴桃架下来回穿梭,一颗颗成熟饱满的果实从他们手中落入筐内,拉回仓库。仓库里,工人们精挑细选,把不同品质的猕猴桃装入不同的产品包装盒里,由货车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据南丹县水果生产发展中心主任邓明光介绍,目前,南丹县的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1.3万亩,带动了3200多户农户种植,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红心猕猴桃产业,是南丹一大特色产业,也是南丹振兴乡村的强大助推器。

农民得实惠

推进乡村振兴,南丹县重点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以实际的政策扶持,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增大联农带农力度,鼓励务农群众发展种养业,壮大种养规模。

今年,南丹县分别出台了《南丹县2022—2025年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奖补办法》《南丹县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以奖代补工作实施方案》《南丹县关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政策,整合扶持资金5111.32万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扶持壮大以地标产品为主的特色产业,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养殖户(脱贫户)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脱贫户”模式带动群众实现增收,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家今年种植了2.8亩优质水稻,按照县里产业奖补的文件要求,我们可以申请到600多元的奖励。”南丹县吾隘镇同贡村脱贫户宁昌跃高兴地说。像宁昌跃这样能享受到产业奖补、被激发种植积极性的农户不在少数。

截至今年8月底,南丹县共有脱贫户和监测户3345户申报产业奖补,共发放奖补资金1310多万元。南丹已扶持全县47个脱贫村的53个新型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园)发展特色产业,覆盖脱贫户2659户,带动脱贫户覆盖率达60.02%。

产业得发展

今年,南丹县推进实施南丹2022年地理标志农产品集群保护工程,围绕做强鸡、牛两大产业,做优米、茶两个产品,盘活长角辣椒、苞谷李、黄腊李、瑶蚕平板丝四大资源等建设内容,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着重打造享誉广西区内外的农业品牌。

采摘六龙茶 麦艳梅摄

同时,陆续实施南丹县种质资源保护、南丹县肉牛产业提质发展、长角辣椒提纯复壮、肉牛品种改良、生态养殖场建设等项目,积极筹措资金2422万元,引导地方特色产业提质增量、提纯复壮,改善种养基础设施条件,千方百计为产业壮大提供支持。

目前,南丹县巴平米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量2.2万吨,产值1.65亿元;六龙茶种植面积0.45万亩,年产茶鲜叶255吨,产值2000万元;瑶鸡年出栏600多万羽,年销售额4亿多元;黄牛年出栏3200多头,产值1.3亿元;苞谷李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量0.6万吨,产值1.2亿元。

如今,南丹主导产业突出、优势特色产业明显的发展格局已逐渐形成。

乡村添活力

推进乡村振兴,南丹努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十大田园综合体,主导产业与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农耕体验、健康养生、创意农业等深度融合。

金秋时节,南丹县芒场镇“绿稻花海”田园综合体基地稻浪翻涌,万亩巴平梯田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画卷,梯田中显现的“种业兴粮安天下”巨幅稻田艺术画,引得无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拍照。

南丹巴平梯田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南丹巴平米”的主产区。目前,已连续8年在巴平梯田开展创意农业稻田艺术画制作,旨在将南丹巴平米产业、梯田田园风光与稻田艺术画深度融合,推动南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让乡村更美、游客更多、农民更富,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南丹已成功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178个,市级以上田园综合体2个,产业效益显著提升。

近年来,南丹县还连续举办农民丰收节、茶文化旅游节、黄腊李暨油葵文化旅游节、荷花节等乡村旅游休闲活动,深化农旅融合发展,为乡村发展聚力赋能。

猜你喜欢
南丹县南丹特色产业
基于Miryoku工程理论的南丹白裤瑶景区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广西南丹县秃杉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布格局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南丹县农业产业发展建议
语文(S)版第九册《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大石山区旅游精准扶贫探索
——以南丹发展旅游产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