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进展

2022-10-28 03:08刘娇妹
铁道建筑技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断面流域

刘娇妹

(1.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2600;2.北京中铁生态环境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2600)

1 引言

黄河流域是横跨我国北方东、中、西三大地理阶梯的重要生态廊道,在我国生态安全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社会经济发展,国内外开展了诸多关于黄河流域治理与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工作[1]。经多年治理,人民治黄取得了伟大成就。但黄河流域仍面临很多问题,如水资源衰减明显、供需矛盾突出,干支流断面生态水量亏缺形势严峻,部分支流水系污染严重,流域内部发展差距较大等[2]。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标志着黄河流域发展进入新阶段。

响应习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3],深入解析幸福河的内涵要义与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统筹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科学研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及限制因素,明确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向,对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现状

2.1 水资源现状及演变

近63年来,黄河流域气候和环境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气候变暖、下垫面变化、人工取用水等区域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水循环造成了强烈影响。历史上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逐步减少,而人类活动导致地表水消耗持续增加。在双重影响下,黄河干流关门实测流量显著减少。以河南省为例,三门峡水资源现状如图1所示,黄河干流主要断面实测径流量统计成果见表1。可以看出,与1956-2000年均值相比,2001-2019年时段,黄河流域河南省段主要断面实测流量均明显减小。龙门断面2001-2019年平均201.1亿m3,较1956-2000年均值减少26.3%;三门峡断面2001-2019年平均237.8亿 m3,较1956-2000年均值减少33.6%;花园口断面2001-2019年平均272.9 亿 m3,较 1956-2000年均值减少30.1%。

表1 1956-2019年黄河干流主要断面分阶段实测径流量

2.2 水环境现状及演变

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质呈好转态势,但问题仍较为突出,2012-2019年黄河水质状况如表2所示。流域地表水Ⅰ~Ⅱ类水质断面比例呈上升趋势,Ⅴ类及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虽亦呈减少趋势,但劣Ⅴ类水质占比较大,其比例均在8.8%以上。黄河流域干流水质总体较好。

表2 黄河流域不同类型水质变化情况

2.3 水生态现状及演变

黄河流域重点河流断面近年来面临生态流量保障率偏低的问题,干支流断面生态水量亏缺形势严峻,在下游断面表现尤为突出。根据黄河干流及重要支流50个代表断面,对断面近10年(2009-2018年)生态基流达标情况进行分析,50个断面中有40个断面达标年份占比低于90%,即10年中生态基流达标的年份低于9年,无法保证生态基流90%的保证率要求。

黄河流域湿地比例低,且总体呈萎缩趋势。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加剧了对湿地资源的破坏,尤其是滩地种植、沼泽开垦等对湿地破坏严重。湿地面积减小,鱼类等野生生物栖息地受到破坏。

2.4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滞后,产业构成以第二产业为主体,其中初级加工业占比较高,能矿资源采掘业特色突出;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显著低于沿海地区;第一产业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流域内部发展差距较大[4]。

3 内在联系与本质内涵

3.1 内在联系

实践经验表明,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矛盾共同体[5]。生态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底线,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道路。

幸福是主观感受,幸福河湖是造福人民的河湖,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首先要力求维护河湖自身健康,这是幸福河湖的前提和基础;又要追求更好造福人民,支撑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具有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这是对幸福河湖的功能需求和本质要求。因此,人、水和谐是幸福河湖的综合表征。

河流是生态保护、环境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对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以水为脉,维护好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以水为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提升了河流生态系统的质量与稳定性,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又反哺夯实城乡防洪除涝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人的节水意识责任和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

3.2 本质内涵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环境全方位的、协调的发展[6]。目前,很多研究学者从资源配置、产业、产品和服务、技术水平、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关系、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理论等角度去解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7]。可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包括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系、资源节约型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战略等方面。高质量发展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产品中高技术含量增加,发展方式从高污染、高耗能向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转变等。

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升级内需和提升创新能力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包含多维度的增长和提升。从广义角度来看,高质量发展内涵具有多维性、系统性、动态性和长期性的特征。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解决保护与发展、分异与平衡、竞争与协同的矛盾为核心,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不断创新。

4 发展战略

4.1 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高质量发展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对内涵的理解不同、测度方式和评价角度不同,所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李梦欣[8]等基于“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了五个维度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陈晓雪等[9]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从六个维度构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张钓瑞[10]等基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对黄河流域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

总体来看,在全国、流域、区域等不同尺度上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为黄河流域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但针对经济社会维度的指标多,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少;对环境要素特别是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水与生态系统中其他要素的关系梳理不够。多数研究引入了绿色发展理念,从环境污染治理能力水平、绿化建设、资源消耗等角度构建生态状况指标,但是缺乏对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系的阐释,选取指标具有一定主观性和片面性。

综上所述,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中,较少有文献针对黄河流域自身特点,从黄河流域的关键制约因素出发,从水战略支撑的角度系统梳理水资源、水环境、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关系,进而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多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2 实施路径

有研究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需要从流域治理的整体层面入手,统筹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11]。周立新提出高质量发展路径亟需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和节约利用、突出城市群都市圈的核心引领作用[12]。张贡生提出应该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提升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经济带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现代经济发展步伐、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13]。

同时,以绿色发展开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格局,以分类发展、联动发展破解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和高质量发展难题,以协同发展同步解决生态保护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综上所述,黄河流域的发展有多种实现途径。但未来一段时期,宜将黄河流域视为生命共同体,利用国内外科学和先进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改造,开展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动黄河流域发展。

4.3 发展战略及对策

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开展了对黄河流域的洪涝灾害综合治理、点源污染和水土流失治理、水沙治理、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列为国家重大战略政策以来,学术界涌现出很多关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路径、对策及建议等的研究成果[3],提出黄河流域须加快顶层战略设计、建立区域协同治理框架、完善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刚性约束机制、健全水沙调控机制、推进生态保护市场化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建议[14]。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引领,以“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新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推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完善生态保护与治理体系建设,加快流域协调机制的制度建设,遵循社会、自然科学规律,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生态环境、水安全、水土保持、水沙等重大问题开展技术研究,推进要素数据化,完善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支撑机制。除了国家财政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外,利用市场机制,构建多元化金融平台,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流域不合理开发已威胁了流域的生态安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促进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4.4 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首先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相互关系,而识别其关键问题及制约性因素成为重中之重。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限制因素。有学者指出地区产业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所面临的胁迫因素,农业发展、流域经济等是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15]。刘昌明[16]等认为缺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水资源短缺、水沙关系不协调、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差异、创新水平低等成为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黄河流域人口众多,多数地区重二产、轻三产,产业比例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依赖程度高,不仅降低了流域经济发展速度,而且限制了流域经济发展质量,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给黄河流域的环境和资源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黄河流域的综合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尚缺乏流域空间管控机制。

目前黄河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上游植被退化问题、中游水沙比例严重失衡、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破坏以及下游遭受洪水的威胁等。黄河流域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禀赋差异、环境承载力弱、水沙关系不协调、洪涝灾害、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实现黄河流域的生态、经济、社会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

5 展望

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目前尚缺乏统一完善的管理机制进行监管,没有明确提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体制与机制。

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需加强区域协同发展,需完善流域现代化治理体系;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与体制,参与流域治理,推动黄河流域水资源全过程优化管理;坚持绿色发展,倡导低碳节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黄河保护与治理中。

基于流域整体资源环境的差异,需做到系统治理、分区施策、统筹兼顾、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基于高效、绿色、新发展等理念,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协同发展,走生态与社会、经济和谐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断面流域
小断面输水隧洞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点及对策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高深度大断面中深孔一次成井技术探索与应用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流域灿烂的齐家文化——陶器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茂名市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行动!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