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重大理论阐释报道的创新实践
——《人民日报》“领航中国”系列报道解析

2022-10-28 06:44夏康健
传媒评论 2022年10期
关键词:领航人民日报成就

文_夏康健

时代催生思想,思想引领时代。新闻报道要抓住时代脉搏,就必然要抓住这个时代最主流、最重要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巨大变化、取得巨大成就,这些变化和成就的背后就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运行轨迹和旋律,隐藏在这些变化、成就背后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个时代最主流、最重要的思想。

从9月5日起,《人民日报》头版刊登“领航中国”系列大型综述报道,紧紧围绕“十个明确”,全面系统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邃内涵,生动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深邃的战略擘画、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厚的为民情怀,充分展现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践行新思想、开创新局面的生动画卷,展现亿万群众身边可知可感的新变化、实实在在的新收获。纵览专栏文章,它们的最大特点就是突破了以往纯粹单一、表现形式有限的理论阐释模式,将理论内容、领袖情怀、历史成就等元素有机结合起来,更深入更透彻地阐释主题思想、展现时代变迁。

理论阐释与成就宣传的有机统一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理论阐释不能缺席。党报党媒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党的理论武装普通群众。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强调人民群众掌握理论的重要性:“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观察近年新闻传媒的创新演变,理论宣传已经由原来单一的评论、阐述形式转向大型综述阐释报道,近两年屡屡摘得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初期的大型综述稿比较注重对现实实践的报道,注重传递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但缺乏对理论的深度阐释。之后,大型综述报道开始融入理论内容与主题阐释。尤其是近一年来,大型综述稿开始迈向理论阐释与实践报道有机共存的状态。相较于评论、理论文章、成就报道,现今推出的大型理论综述报道其内容系统且形式与叙事活泼,更富有传播力,逐渐成为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的重磅利器。

“领航中国”系列报道便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的。这一系列的报道包括《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等。单从题目看,这些稿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同时也折射出大型综述报道的一个崭新特征——以理论宣传牵动实践报道。在内容细节的处理上,“领航中国”注重以理论阐释为主轴,实现与领袖情怀、群众情感相统一。比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文中,就有这样一处细节:“走出院门时,院外已围满了村民。老党员崔荣海挤到总书记面前说:‘总书记,您是腐败分子的克星、全国人民的福星!’崔荣海话音刚落,有人就喊‘老同志讲得好’。总书记面带笑容、语气坚定地说:‘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这包含了党的理论、全面从严治党成就、老百姓的所思所想3个要素,而且以理论作为总的概括,这样理论、领袖情怀和群众情感的有机统一就显得非常自然。

“领航中国”将成就宣传与理论宣传统一起来。比如,在《“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一文中,作者是这样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选取乌梁素海流域治理作为典型,然后沿着乌梁素海的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乌梁素海环境治理的指示要求、乌梁素海的治理过程和成效这一叙事逻辑,很自然地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阐释清楚、展现出来。这种方式要比单纯的成就宣传多了深层次的因果分析,让文章更具可读性。

历史指向与当代实践的有机统一

理论从历史中来,又在现实实践中发展完善。理论往往有着双重面向,一头指向现实、另一头指向历史。当然,现实实践也会创造理论,但其身上也往往蕴含着历史韵味。因此,一篇好的理论宣传文章,就必须重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在贯穿古今的过程中寻求真理。

以《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为例,这篇文章的题目本身就带有历史与现实高度统一的特点。“赶考”一词带有很强的历史感,“新时代”又有很强的时代感。“赶考”与“新时代”放在一起,古与今、旧与新的韵味就油然而生。文中的细节处也展现着历史与当代的对立和统一,在写中国共产党人胜利时不骄傲、始终心存忧患意识、保持谦虚谨慎的基因时,作者用了两段具体描写:1949年3月23日,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等带领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感慨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在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郑重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第一段是历史,第二段是现实,“1949年3月23日”和“2013年7月11日”两个日期形成了鲜明的历史与当代对比,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表述又形成了有机统一。文章借助习近平总书记对毛泽东同志的“进京赶考”的典故引用,实现了上下文的有效衔接,真正做到了文气不滞。

历史与当代的统一还包括“小历史”与今天的统一。何谓“小历史”?其实就是距今不久的时间点,比如10年前的2012年。“小历史”与今天的统一,一方面是通过对比展现发展成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展现发展过程。比如,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一文中,作者在阐述高质量发展时,先讲了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潮州三环集团公司调研的事情,然后倒叙讲了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新世纪以来首次滑落至8%以下、隐忧显现的问题。显然,这个倒叙是一个过渡与变化,两个时间点之间就是发展。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用成绩成就来填充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内容,而是选择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一步步将发展历程阐释清楚。由于读者基本上都经历过这十年的发展变迁,这些话又富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新形势下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不能再走大呼隆、粗放型发展的路子”“我们要重视量的发展,但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一段精简的文字就能让读者很强烈地感觉到时代的巨大变化。

新闻跳笔与论理的有机统一

跳笔,是新闻写作中十分典型且重要的行文方法。所谓新闻跳笔,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逻辑顺序进行详尽而面面俱到的思路,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段和段落省略掉,简要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从而达到特定的传播与宣传效果。新闻跳笔具有两个特点,首先是文章结构采用多段体,其次在段落间的处理上强调“跳”,即摆脱衔接、连贯、起承转合的要求,实现段落语义的较大跳跃。新闻跳笔的目标是不断寻找读者的阅读兴奋点,持续抓住眼球,让读者能够持续阅读下去。目前,大型综述稿多采用新闻跳笔的写法,虽然文章整体篇幅很大,但段落很多,且每一段文字量不大。比如,《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就这样描写习近平总书记去太行山骆驼湾村的场景:“屋内,坐炕头、拉家常;屋外,雪皑皑、黄泥墙”,寥寥几笔将场景活灵活现勾勒出来。作者随后紧接着补上:“‘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群策群力,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就将这一场景的核心信息生动表达了出来。

新闻跳笔的有效应用,关键在于与论理形成有机统一。如果将新闻跳笔用在理论宣传阐释上,势必就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跳跃”与论理的冲突。论理本身就是一个严密的逻辑过程,过度“跳跃”就会破坏论理过程,不利于理论内容宣传阐释。“领航中国”系列稿件的一大特色就是文字少但逻辑极为严密,论点与论据严丝合缝。就拿《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来说,文章在论述“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这句话的时候,紧跟了两段论据,一段是人民生活整体改善、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的改善,映射着高质量发展的推进、综合国力的提升。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18%以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另一段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历程:“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这种处理方式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作为论点,将成就作为论据,同时压缩论据篇幅、提高信息密度,从而保证论理严密性、说服有效性。可见,新闻跳笔和论理之间存在有机统一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提高信息密度、减少无用无效的叙事过渡。

新闻跳笔要和论理形成有机统一,最关键的还是要在整体布局上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阐释框架,防止文章过于跳跃以致跑题。比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一文,作者就搭建了一个类似于政论文的框架。文章的4个小标题分别为:“掌舵领航谋全局‘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深化展宏图‘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真刀真枪抓推进‘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锚定目标勇向前‘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可以看出,4个小标题分别讨论了党的领导、成就、方法论、制度4个问题,这样的整体布局保证了文章整体论理的严密性,避免了过度跳跃下的散乱、跑题问题,读来有理有据。

以文润心,关键是保持新闻创新。今天我们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是要将新的融媒基因注入到传统新闻报道中,让其焕发生机与活力。《人民日报》“领航中国”系列报道就是这个探索过程的产物。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无论理论阐释、成就报道,还是各类新闻通讯、人物报道等等都会出现更好、更优质的传播形态和新闻作品。

猜你喜欢
领航人民日报成就
领航
了不起的成就
领航
领航海外
领航海外
失恋“成就”的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