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探索

2022-10-29 11:32金文琴蒋元平叶赟罗晗予陈渝洁
成才之路 2022年27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金文琴 蒋元平 叶赟 罗晗予 陈渝洁

摘要:为了能够匹配教育的变革,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高校应创新教育模式,打造阶梯式的新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文章以普通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体系为依据进行分析,通过结合大学生在各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身心特点以及课业特点,提出“摆渡人—引路人—指路人—精英训练营”生涯阶梯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旨在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阶梯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7-0037-04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辅导员专项课题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政体系建设。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高校应创新教育模式,打造阶梯式的新思政教育体系,构建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让学生在第二课堂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一、大学生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构建的依据

1.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思维模式具有阶梯性

根据认知行为理论研究,人的学习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发展的心理结构就是认知结构,大学生的年龄基本都处于18岁~23岁之间,是人生角色转变最关键的阶段,因此大学四年的成长是具有阶梯性的。大一是大学生兴趣期与适应期交融之时,他们需要去适应全新的大学生活,学会自我管理和培养终身兴趣。大二是大学生探索期与规划期,属于比较平稳的过渡期,但大部分大学生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大二阶段也被称为分化期。大三是大学生开始与社会接轨的时期,他们基本能够对自己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因此这一阶段是他们提升综合能力的最佳时期。大四是面临毕业和就业两件人生大事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会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其人生发展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是大学生新的适应期和探索期。

2.大学生学业计划具有阶梯性

近年来,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普遍化的教育时代。随着这种情况的出现,基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因而“单层次、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不可取。对于大一学生而言,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因此其学业的开展也应匹配这些目标。在大二和大三的课程学习中,高校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大四这一年,因为即将面临毕业,高校主要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习,逐步与社会工作接轨。这一系列的阶梯式课程计划安排,为思政教育的更好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3.大学生群体共性和个性问题并存

学生的本职任务是学习,但学习不仅存在于课堂之内,还存在于课堂之外,高校要培养学生群体的慎独意识,让他们相互协作、共同发力,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部分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由于大学教育管理模式与高中存在着诸多差别,因此他们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诸多不适应的问题。学生刚进入大学,会对很多方面不适应。其次是人际关系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健全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再次是动力问题。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家长,会逐渐养成遇事没有主见的习惯,过度放松自己,对很多事情都缺乏兴趣与动力。

二、大学生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学术界和思想政治教育者都积极开展实践育人相关问题的研究,获得了一些理论成果。目前,全面落实、整体推进、多种措施并行实施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王帅结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大学生的鲜明特点,建立四步探索法和四级教育法阶梯式生涯规划模型进行应用。朱金艳等人提出“因材施教和统一要求相結合”可作为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指导性方针,基于大学生的学习共性,在立足于教学对象不同基础的现实情况下,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并通过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进行精准式人才培养。赵波等人以实践教育时长不低于40周以及“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作为整个人才实践培养的基本框架,改进了过去相对封闭的教育形式,建立实践模块与目标相一致的分项目、分层次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很好地将课内教学与课外第二课堂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了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提升了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活动的热情,激发了更多的学生主动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达到各类竞赛成绩不断提高、获奖率不断提升的目标。

三、大学生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框架构建

1.体系构建模型

根据不同大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成长需求,本团队推出“摆渡人—引路人—指路人”体系,面向全体大一至大四学生。

“摆渡人”体系主要面向大一新生。大一年级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采用角色转变的方式。大一学生面临的是环境改变带来的问题,教师要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树立科学的学习目标,自主安排课余生活,从而有效完成生活角色与学习角色的转变。而阶梯式教育体系主要通过习惯培养、始业教育、指导性讲座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职业规划能力。教师应通过各类活动形式、各个前辈切实的亲身经验,帮助新生们合理规划好大学四年的生活,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大学目标,为他们保驾护航。

“引路人”体系主要面向大二、大三学生。这一阶段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成熟心智、思想的重要阶段。在实际的教育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并且要保证其能够对相关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在这一阶段,可以邀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与师生开展主题交流,并解答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的各类问题,让学生感受优秀思想,了解成功人士的成长之路,提升个人修养。该阶段的学生,其对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人生方向、未来就业等比较迷茫。这时,教师可针对学生们的不同兴趣开展走访实践活动、面对面式教育活动,并借助社团开展不同形式的趣味活动和特色教育活动,对他们进行针对性教育,以夯实他们的专业基础,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为他们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指路人”体系主要面向大三、大四学生。大四学生面临着毕业与就业,为了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主要围绕毕业与就业问题开展思政教育。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准确定位自我,明确发展方向。教师要搭建实习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加强专业实践,培养其社会参与能力,以便提前适应社会,加快与社会接轨的步伐。如举办创业性讲座,强调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开展“简历制作”“模拟面试”“面试培训”“全真职场体验”等专题指导,帮助应届生在求职生涯中少走弯路,走得更快、更稳、更扎实。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建立能够与毕业生进行心理沟通的桥梁,进而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特别是这一时期的学生面临未来就业甚至是人生选择,很容易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应对这一挑战,这一阶段教师应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与职业观,并且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协助学生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为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实际需要,开设“经”英训练营,培养学生的专项能力,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经”英发展需求。如针对学生干部群体开设“领导力训练营”,针对各类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人才开设“研学训练营”,针对新闻媒体爱好者开展“记者训练营”等多个训练营计划。再如根据学生不同兴趣与需求开展各项启蒙运动,如礼仪培训、采访培训、文本培训、路演培训等。为了保证思政教育与培训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应采用分组讨论、即兴演讲、情景演绎、团队辅导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方式,以保证教学与培训效果。这样的针对性培训,能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点与优势所在,为将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奠定基础。

2.體系构建模型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四分图模型进行论证,四分图模型又称为重要因素推导模型,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诊断模型。它先通过调研列出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所有绩效指标,并设置需求度和满意度两个属性,根据本院学生对该绩效指标的需求程度与满意程度的打分,将影响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各类因素纳入四个象限内,按分类结果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意见。

本文分析中,四分图模型以满意度和需求度为两级指标,根据得分高低划分为四个象限。根据不同年级对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满意度,以得分高低情况为横轴;根据不同年级对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需求程度,以得分高低情况为纵轴。在本次研究中,横轴表示本院学生对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满意度情况,纵轴则表示本院学生对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各指标需求度的评判情况。满意度和需求度的得分均比较高时,该因素处于A区———优势区;满意度得分较低、需求度得分较高时,则该因素处于B区———修补区;满意度和需求度的得分均比较低时,该因素处于C区———机会区;满意度得分较高、需求度得分较低时,则该因素处于D区———维持区。

(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本文主要从摆渡人、引路人、指路人、“经”英训练营4个维度,整理了13个评价指标,初步确定学生对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满意度与需求度的测评指标体系,简述如下。大学生对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满意度指数(A)为一级指标,对适应需求的满意度指数(B1)、对规划需求的满意度指数(B2)、对求职需求的满意度指数(B3)、对自我实现需求的满意度指数(B4)为二级指标,主题班会(C1)、新生破冰活动(C2)、团学活动(C3)、学术性讲座(C4)、学科交流会(C5)、座谈会(C6)、求职主题分享会(C7)、模拟面试(C8)、企业家论坛(C9)、领导力训练营(C10)、记者训练营(C11)、礼仪训练营(C12)、研学训练营(C13)。

(2)测评各项指标需求程度的确定和指标的量化。确定每一个评测指标需求程度对于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起哪些作用、是否需要以及满意程度。为突出学生对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评价,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决定各个指标的需求程度,利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各测评指标的需求程度,从而确定其需求度。要确定每一个评测指标需求程度对于学生日常学习及生活起哪些作用、是否需要以及满意程度。同一指标的需求程度和满意程度,分别采用李克特5级正向度量法,对每个指标的需求程度和满意程度进行赋值,程度由低到高逐渐增加,满意程度包括“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5个程度,需求程度包括“不需要、不太需要、一般需要、比较需要、非常需要”5个程度,分别给予1分、2分、3分、4分、5分。

其中Si为学生对第i个指标的满意度,xj表示指标对应为j时的分值,yij表示第i项指标满意程度指标为j时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Vt为学生对第t个指标的重要度,Sj表示指标对应为j时的分值,ttj表示第t项指标需求程度指标为j时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

(3)实证结果研究。根据四分图中满意度与需求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学生对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满意度以及需求度。教师还利用统计软件对满意度与需求度进行标准化处理,主题班会(C1)、新生破冰活动(C2)、团学活动(C3)、学术性讲座(C4)、学科交流会(C5)、座谈会(C6)、求职主题分享会(C7)、模拟面试(C8)、企业家论坛(C9)、领导力训练营(C10)、记者训练营(C11)、礼仪训练营(C12)、研学训练营(C13)的标准化满意度分别为-0.412、0.073、-0.317、0.135、-0.274、-0.166、0.162、0.402、-0.193、-0.031、0.401、0.324、-0.008,标准化需求度分别为0.015、0.382、0.197、0.120、0.297、0.116、0.286、-0.050、0.181、-0.116、0.243、-0.193、-0.34。根据标准化后的数据,以学生对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标准化满意度为横坐标x,以学生对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标准化需求度为纵坐标y,绘制学生对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满意度的四分图。

优势区即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满意度和需求度均高的区域,最让学生满意的学术性讲座(C4)、记者训练营(C11)、求职主题分享会(C7)、新生破冰活动(C2)落在该区域,这也说明了学生对这4个系列课程不仅需求多同时满意度较高。修补区即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满意度较低、但需求度高的区域,其中有5项活动落入了该区域,分别是主题班会(C1)、座谈会(C6)、企业家论坛(C9)、团学活动(C3)、学科交流会(C5)。因此,高校应当在提高学生满意度的角度发力,通过完善活动体制以及优化活动管理模式等手段,使之成为受学生喜爱的活动。维持区即第二课堂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阶梯模式的满意度较高,但需求度较低的区域,有2项指标落入了该区域,分别是礼仪训练营(C12)、模拟面试(C8),说明学生对这2个系列课程满意度较高、但需求度较低。高校应进一步分析活动需求度低的原因,思考该项活动对学生的意义,从而决定继续进行还是逐步放弃该活动。育人体系的满意度和需求度都相对较低的区域,有2项指标落入了该区域,分别是研学训练营(C13)、领导力训练营(C10)。高校应思考开设活动的初衷,并反思其不受学生欢迎的原因,分析其继续进行的可能性。

四、结语

总之,课业设计与学生身心发展都具有阶梯性特征,高校要推进思政体系建设,使学生的能力获得提升,以实现毕业后的高质量就业,就需要合理、系统化地构建思政教育阶梯模式的框架。阶梯式思政育人体系的最大功效是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被动性为主动性,帮助大学生寻找目标主动实踐,在每一次实践中有所进步。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育人,高校在坚持教育的同时要结合自我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分层次的阶梯式思政教育体系能够结合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当个人供给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时,即可实现更高效、高匹配度、高质量的就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王帅,隋立民.利用阶梯式生涯规划模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辅导员,2013(06).

[2]蔚垚辉.EMS教学模式研究———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6).

[3]朱金艳,独立学院分层次教学的基本理论矛盾分析[J].科教导刊, 2017(11).

[4]赵波,赵康,徐冬平,地方工科院校学分制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8(07).

Exploration on the Ladder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Second Classroom of College Students

———Take Hangzhou Business School of Zhejiang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Jin Wenqin1, Jiang Yuanping2, Ye Yun1, Luo Hanyu1, Chen Yujie1

(1. Hangzhou Business School ,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1508, China; 2.Ping An Life Insurance Zhejiang Branch, Hangzhou 310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atch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nnovate the education mode, create a ne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of ladder type, and build a ladder mod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This article tak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of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basis to analyze, through combining the unique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work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t all sta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ladder mode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of "ferryman guide guide guide elite training camp", which aim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curriculumsystem; collegestudent;ladder mode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