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电影美学新动向探析

2022-10-31 06:25黄永胜廖璇
声屏世界 2022年13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大众现实

□黄永胜 廖璇

在技术推动下,电影的呈现方式、视听语言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拓展,VR、3D电影、虚实交互、全息影像等不仅大大改变了传统制作电影的模式,还进一步提升了电影艺术美感。沉浸式交互之所以被大众喜爱,最重要的原因是充分结合思维感受方式与信息获得充实感。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沉浸式交互设计致力于贴近用户,只有把沉浸式的设计融入其中,电影的发展新动向才会更加具有群众性和社会性。

电影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电影艺术作为影像的传递,它所承载的功能就是记录、创作、再现。它之所以被称之为艺术,是因为它在发展中将艺术的表达融入到创作中,而现实作为电影的重要取材,它所反映的现象也会以客观的形式呈现在电影银幕上。电影艺术与现实两者的关系就是相互给予,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双方会相互配合以最优化效果进行表达呈现。

电影经典现实主义的表达。纵观电影发展历程,在传统表达上,经典的现实主义理论首要原则就是去还原现实中的生活,要求准确、真实、完整地去表达社会环境所发生的真实现象。经典电影理论认为“照相技术体现出的真实性是电影的本质”。早期现实主义作家都曾提出有名的“镜子理论”,而左拉也曾经用镜子来形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他认为古典主义是一个放大镜,浪漫主义是三棱镜,而现实主义是平面镜,因为它很真实地照进了现实。

在现实主义电影的带领下,创作者在创作上一直遵循真实的场景和简单的电影语言,而没有实现真正的创造电影。电影的发展一直在追寻突破,但是并没有抓到并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我的摄像机不撒谎”,是第六代导演的真实写照。现实主义影片所传达出来的就像是镜子的投射,依据大众的生活需求进行真实的呈现。它不会在影像上做出很大的改变,因为影像稍微偏离了大众这一参照物,就会被认为是不真实的。因此,创作者在进行艺术表达的时候都尽可能地去规避这些问题,因此经典主义影片看起来更为严谨、更为真实,但是也往往忽略了创作者本身的风格。经典现实主义所反映的真实性体现在作品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对现实世界客观的反映。在电影艺术创作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文本真实,再者就是社会真实,两者之间需要相互配合。

电影艺术与技术的表达。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电影经典现实主义这一理论,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电影的创作与现实之间出现了错位。数字化技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凭空想象”,可以架构出所需要的任何场景,以往拍摄过程中摄像机所拍摄的都是以实物为准,而现在则可以随意创造出所需要的画面内容。PR、AE、达芬奇等多种技术合成软件都给艺术的画面增加了质感,通过这些技术实现了二次加工和创造,这些技术完全打破了以往经典现实主义拒绝创造的一个原则。如《1917》《三峡好人》等这些使用长镜头拍摄的影片,它们都借助技术进行表达,才呈现出了如此华丽的长镜头。正是技术的不断推动使得电影打破了“镜子理论”,开始走向“假设理论”,如假设场景、假设人物、假设情节等,这都给电影带来了极大的创造性。

电影艺术与现实并不冲突,技术发展给电影带来“假设理论”,但也并没有完全否定“镜子理论”。艺术发展同文化发展是同步进行的,都要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两者要在彼此之间优中取优,只有这样社会大环境才会有所进步。可见,两者之间非但不冲突,还紧密结合与相互促进。一部合格的影片离不开真实的表达,也缺少不了假设性的表达,缺少其一,都会使影片缺少真实。因此,要把握好两者的统一性,争取实现“1+1>2”的表达效果。

电影艺术数字化发展进程

进入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电影技术的创新,至今数字化技术发展也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绿幕技术在电影中开始运用,20世纪初,绿幕技术越发成熟,广泛运用于影视创作;第二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3D技术广泛运用;第三个阶段是VR、AR技术广泛运用;第四个阶段是CG技术广泛运用;第五个阶段是“元宇宙”科学技术开始兴起与应用。

绿幕技术。绿幕技术又称“抠像技术”,简单来说,绿幕技术就是把演员或者某一物体从现实场景中分离出来,然后根据剧情需要进行合理编排。绿幕技术的出现与运用促进电影艺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一技术使得大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大场景科幻大片,如20世纪90年代的《泰坦尼克号》和新世纪的《黑客帝国》等。绿幕技术为影像艺术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可以说绿幕时代是电影艺术数字化发展的萌芽期。

3D技术。3D技术基于人的双眼视差原理来呈现。拍摄时,仿造人双眼间距安装摄像机,然后来记录画面内容,最后通过人的心理作用来形成3D立体影像。这一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近70年历史,但是一直不被观众所认可,直到2009年《阿凡达》大获成功才再次颠覆大众对3D技术的认知,开始被大众所接受。该部电影在3D技术支持下还涉及到了AI技术应用,它是一种“表演捕捉”的技术,即通过人的演绎勾画出影片中所要呈现的虚拟人物形象。绿幕技术呈现出的高科技质感与科幻感,在3D效果的配合下给观众带来了影像画面内容的更多可能性。随着数字电影技术的不断推广,3D技术开始焕发生机,迎来了电影艺术数字化发展的起步期。

AR、VR技术。在“互联网+”时代,VR、AR技术逐渐应用在电视、电影、游戏行业,一开始该技术大多应用于工业领域,纵观现在影像传播现状可知它们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娱乐与交流的方式。AR技术与VR技术的应用场景是不同的,AR当下的发展更注重用户与虚拟场景的交互,而VR大多是游戏领域。在快速的社会发展中,受众对影像艺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想要通过影像接收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如电影《头号玩家》《失控玩家》等使VR技术进一步运用到电影中。VR、AR技术的广泛运用,使电影艺术数字化发展步入到冲刺期。

CG技术。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影像艺术的呈现方式也是越发多样化。S.E.Anderson1970年提出用图形控制台制作计算机动画电影,计算机图形技术也因此开始受到关注。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Computer Graphics)。后来CG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大多运用到建筑行业,21世纪20年代影视领域从二维动画发展到三维动画,大大提高了CG呈现水平。1995年世界上第一部完全用计算机动画制作的电影《玩具总动员》,给电影打开了一条新道路;2010年上映的《阿凡达》,让受众真切感受到了CG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2016年上映的《爵迹》更是中国第一部全CG真人电影,这一真人与CG的融合,大大拓宽了电影的形式与内容,也使电影艺术数字化的发展迎来了高潮期。

“元宇宙”下的科学技术。信息化数字技术发展下,大数据、区块链、AI、物联网等技术的使用,使得虚实交互成为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所承载的信息表现为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也正是因为这些信息载体,让大众接收信息不再单一化。虚实交互技术打破了以往影像艺术传播的方式,这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将给电影艺术数字化带来一个繁荣发展期。

技术与电影融合促进美学新创作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使得大众在认知世界方面拓宽了视界。从艺术层面看,艺术的创作往往与技术形影不离,技术的应用拓宽了艺术家的眼界,让他们能够大胆创作,不用拘泥于现实环境。从技术层面看,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对各行各业都有影响,科学领域在技术推动下也不断有重大突破。技术的更新迭代给了艺术家一个广阔的创作空间,艺术家运用新技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将作品内容呈现给大众。从大众层面看,技术的不断进步,一方面让大众对艺术有了更多的选择,从古代岩石墙壁的艺术到现代虚实空间的艺术,使得大众有了个人化的选择。当然,技术也让艺术更加大众化,技术使得艺术传播得更加迅速。总之,艺术与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技术时代下的艺术正在发生变化,对未来艺术影像的呈现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电影创作者也一直尝试运用新技术提高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同时也在追求营造极致观影体验,目前艺术美学发展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阶段。新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电影中的现实主义重新被提出,弘扬和传承现实主义成为了目前文化领域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如近年来推出的《我和我的祖国》和《我和我的父辈》等一系列电影都在重新注重对现实的表达。

虚拟技术与电影创作。虚拟技术所注重的是“非现实”的影像创作,科幻类型的题材适合运用虚拟技术的表达,而在现实主义表达运用中,数字技术难以发挥其凭空虚构的优势。科学技术是一种影像表达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一些奇幻类型的电影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数字化影像的魅力展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实主义的电影与数字化的电影是绝缘的。在现在的电影创作中,不难发现很多数字化技术应用到了现实主义的影片中,如很多现实生活中需要花大价钱去架构的场景,可以借助数字化虚拟技术进行模拟和重构,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还原真实的场景,甚至说比现实架构的场景更有表现力。数字化虚拟技术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还原真实或再现真实的一种效果。比如《长津湖》中很多场景都是借助数字化虚拟技术去完成和表达的,它巧妙地利用数字化技术真实还原了历史场景。由此看来,数字化虚拟技术在现实主义表达中可以成为很好的强力推手。

数字技术与现实表达。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应用,大众对电影的审美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大众追求屏幕上呈现出来的特效、大制作、大场景等,会认为这是高级虚拟的艺术美,可当该类型片层出不穷地涌现时大众又会思考现实主义的真实艺术美。一直以来,对于电影的虚拟与真实是很难界定的,以好莱坞和中国电影做对比,好莱坞大多电影都是虚构的,但其手法和手段的运用让人信以为真,而中国电影大部分恰恰相反,明明是很真实的作品改编,拍出来后就是很难令人信服。两者的对比又给电影在数字技术与现实表达上出了一大难题。这不仅需要大众主动提升审美体验,还需要创作者把握好现实主义的表达。

艺术来源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很多现实题材作品来源于日常生活,但是如果原汁原味地将日常生活照搬上荧幕,给大众的感受就是过于生活化,不具有艺术表现力。要想做好一部作品,还是要对作品进行加工。如影片《你好,李焕英》采用的是一种穿越式的虚假设定,但是给人的感受是真实的,这就是影片的魅力——用小细节去冲击人的心灵。虽然穿越这种事情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但大众在影片中却获得了真实的感受和体验,那么这部影片就取得了成功,而很多时候数字技术所追求的也正是画面与影像的真实。

数字与电影融合显现美学新动向

电影作为影像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技术融合后能够很真实地呈现出电影新的现实主义表达,如近年来兴起的动画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哪吒重生》等,它们的收视率和票房也再刷新高。虽说是根据神话故事改编,但在艺术手法上却大大提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尽可能地追求真实。纵观现在的电影创作,创作者在“逻辑真实”与“影像真实”之间难以平衡,有时候一部影片想要呈现真实效果,必须在逻辑上是真实的,否则很难令人信服。但往往逻辑真实后紧接着就会出现影像失真的现象,可见一部好的影片必然是很好地平衡了“逻辑真实”与“影像真实”的关系。在现在的电影创作中,创作者都会力争“去伪存真”,这就给电影现实性提供了有效的创作指南,如《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等电影都是很好的诠释。它们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影像再现,而是借助技术加以修饰与创造,不仅呈现出了真实性的效果,还给影片增加了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

结语

综上,电影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再到技术的进步,打通了电影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壁垒。在电影艺术前进的过程中,观众从参观式到沉浸式的审美体验,大大提高了大众的审美水平。经历很长一段时期,在作品的呈现上,电影从真实表达到虚构表达再到现实主义的表达,21世纪以来的电影较好把握住了现实与技术之间的运用。现在,电影现实主义的艺术呈现在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新的技术、新的环境、新的时代,这些都需要得到更好的呈现。传统电影艺术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而演进,从技术、内容、形式等一次次的变化,都是电影美学新动向的有益探索。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大众现实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新法律现实主义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