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吃茶”与“吃茶去”源头考析

2022-11-01 03:03张进波
农业考古 2022年5期
关键词:禅师

舒 曼 张进波

“吃茶”和“吃茶去”词语究竟源于何时?不得而知,但禅门最早出现“吃茶”和“吃茶去”词语是源于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佛教灯录《祖堂集》,这是一部研究禅宗早期的珍贵史料。《祖堂集》之后几十年,《景德传灯录》问世。《祖堂集》早于另一部禅门典籍《五灯会元》约三百余年。

唐代是中国茶文化重要的发展阶段,寺院饮茶之风亦极为兴盛。《封氏闻见记》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这说明饮茶在寺院和僧人中已是广为流传。由于禅宗不断发展与兴起,作为僧人的一种禅修形式,寺院僧人吃茶之风盛行,促进了大唐茶文化的发展。

关于禅门“吃茶”和“吃茶去”词语的由来,主要从《祖堂集》《景德传灯录》记载而来,后为《五灯会元》所依用。

禅宗传法世系,历来是以禅宗南宗为正统,主张自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一作惠能)六代一脉相承。佛教发展到了唐代,禅宗六祖慧能门下出现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菏泽神会、南阳慧忠和永嘉玄觉五大宗匠,其中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为最,故出现南岳怀让(南岳第一世)、青原行思(青原第一世)两大法系。这两大法系又衍生出禅宗五家——临济、曹洞、沩仰、云门和法眼;而临济又分出杨岐、黄龙两派,所以禅宗有“五家七宗”之说。其中临济、沩仰两家属于南岳法系,曹洞、云门、法眼三家属于青原法系。

由于有太多禅师涉言“吃茶”与“吃茶去”禅林法语,若从《祖堂集》和《景德传灯录》的法脉传承上看,延续至六祖下十一世均有公案所涉。碍于篇幅,本文限定只录入和简要解析六祖下六世之前;至于六祖下六世之后禅师所涉“吃茶”“吃茶去”法语,只列其名,不再作解析。

一、《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中“吃茶”一词源头考析

宗门最早“吃茶”一词在《祖堂集》可追溯到一宿觉禅师在归房“吃茶”典故,但真正把“吃茶”列入僧人清规并向丛林推广的则是百丈怀海禅师。自唐始,寺院“吃茶”逐渐普及,而由僧人“吃茶”之风助推了民间的饮茶风俗。现把《祖堂集》和《景德传灯录》所涉“吃茶”一词,按六祖慧能门下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大法系传承的先后顺序排列考析:

《祖堂集》卷三“一宿觉”记:

有一日,廊下见一禅师,号曰神策,年近六十有余,弟姊两人隔帘见其老宿。姊却向弟曰:“屈老宿归房里吃茶,还得也无?”弟便出来,屈其老宿。老宿不欲得入,见其僧苦切,老宿许之。

一宿觉禅师,即永嘉玄觉禅师(665—713),六祖慧能嗣法弟子。

在这则公案里,“屈老宿归房里吃茶”的说法,是由弟姐两人因招待神策禅师才出现“吃茶”一词。这在现存最早禅宗史料总集《祖堂集》一书中出现,再加上一宿觉辈分所在,亦算早期宗门对于饮茶的一种叫法——“吃茶”。毕竟,玄觉禅师是《祖堂集》中第一个出现“吃茶”的僧人。这仅是一次待客“吃茶”,并无禅机可言。有云门文偃禅师对一宿觉的这次“吃茶”评价说:“吃茶时不是心地印。”(《古尊宿语录》卷十六)如此评语,直接表明了与禅门心印无关。

永嘉玄觉禅师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永嘉玄觉。

《祖堂集》卷四“丹霞”记:

又逢行脚僧,与吃茶次,僧云:“秀才去何处?”对曰:“求选官去。”僧云:“可惜许功夫!何不选佛去?”秀才曰:“佛当何处选?”其僧提起茶垸曰:“会摩?”秀才曰:“未测高旨。”

丹霞禅师,即丹霞天然(739—824),青原下三世。还是秀才时的丹霞曾在考取科举时偶遇一行脚僧人,并与之一起“吃茶”。当丹霞提出“佛当何处选”疑问时,僧人则提起茶垸子(用漆和灰涂抹的茶器)说了句“会么?”这让丹霞感到迷惑不解,故有“未测高旨”之答。僧人的表达方法,意涵深远。僧人想看看这意图有没有把丹霞搞糊涂,也就是看学人临门一脚的功夫,是否已经进入“顿悟”范畴。犹如“茶”是否知道“禅”来过了没有。

丹霞天然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丹霞天然。

《景德传灯录》卷第八“松山和尚”记:

一日命庞居士吃茶,居士举起橐子,云:“人人尽有分,因什么道不得?”师云:“只为人人尽有,所以道不得。”居士云:“阿兄为什么却道得?”师云:“不可无言也。”居士云:“灼然灼然。”师便吃茶,居士云:“阿兄吃茶何不揖客?”师云:“谁?”居士云:“庞翁。”师云:“何须更揖。”后丹霞闻举,乃云:“若不是松山,几被个老翁作乱一上。”居士闻之,乃令人传语丹霞云:“何不会取举起托子时?”

松山和尚,生卒不详,南岳下三世。庞居士,名蕴,字道玄,是中唐时期的著名居士,有“东土维摩”之称。

松山禅师与庞居士同吃茶,居士举起茶橐子(茶托盘)说:“人人都有茶吃,为什么说不得?”松山说:“正因为人人都有份,所以就不要说。”居士又问:“阿兄为何就说得?”松山说:“总不能不说话吧。”居士说:“原来是这样啊。”松山便自顾吃茶。居士又说:“阿兄吃茶为何不招呼客人?”松山问:“哪有客?”居士回答说:“我庞蕴呀!”松山说:“你就不必招呼?”后来丹霞听闻此事说:“如果不是松山,几乎被这庞老头搞糊涂了。”后庞居士听到丹霞禅师所言,就让人传话:“为何不在举起茶橐子(茶托盘)之前就能领悟呢!”

有时,禅师通过“吃茶”这一媒介来表明见地,看你怎么去领悟禅与生活的关系。禅师语言,有时语为义指,有时语非义也。松山与庞居士切磋、勘验就在“吃茶”中完成。

松山和尚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松山和尚。

《景德传灯录》卷第八“浮杯和尚”记:

有凌行婆来礼拜,师与坐吃茶。行婆乃问云:“尽力道不得底句,还分付阿谁?”师云:“浮杯无剩语。”

浮杯(盃)和尚,生卒不详,南岳下三世。浮杯(盃)禅师与凌行婆一起“吃茶”引出这则公案。凌行婆的机锋很是出名,与南泉禅师、赵州禅师等均有交集,所以有“凌了浮杯又凌南泉”“凌了南泉又凌赵州”之霸气而轰动禅林,让这个凌行婆名动千古。这则机锋转语饶有趣味,可谓针尖麦芒,浮杯(盃)禅师的回答似乎有些倦意,故曰:我无话可说。实则正是禅师的高明之处,内在含义却是“没有剩下的语言”,浮杯(盃)以不变应万变。

浮杯和尚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浮杯和尚。

《祖堂集》卷十四“百丈”记:

百丈和尚嗣马大师,在江西。师讳怀海。

《景德传灯录》卷第六“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者”亦有详叙,并有“禅门规式”加以说明。

百丈禅师,即百丈怀海(720—814),南岳下三世。宗门“吃茶”一词,在其《禅门规式》(俗称“百丈清规”)中有几十处出现,本文另有考析。

百丈怀海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

《祖堂集》卷四“天皇”记:

天皇和尚嗣石头,在荆南。师讳道悟,未睹行状,不决终始之要。

天皇禅师,即天皇道悟(748—807),青原下三世。天皇说“吃茶”一词是在《祖堂集》卷五“龙潭”中与弟子龙潭崇信和尚(782—865)对答出现:

龙潭(师)问:“何处是和尚指某甲心要处?”天皇(悟道)曰:“汝擎茶,吾为汝吃;汝持食,吾为汝受;汝和南,吾为汝低首。何处不是示汝心要?”

擎茶为汝吃是谓“吃茶”,虽为极普通语言,但也道出宗门禅修之“心要”,说明佛法在于生活之日用,在于行住坐卧间,在于吃茶吃饭处,在于语言相问时。

天皇道悟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天皇道悟。

《祖堂集》卷十六“南泉”记:

师与归宗同行二十年,行脚煎茶次……归宗把茶铫而去,师云:“某甲未吃茶在。”归宗云:“作这个语话,滴水也消不得。

南泉禅师,即南泉普愿(748—834),南岳下三世。此“吃茶”之说,是否给予其弟子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启发?本文另有专题考析。此外,《古尊宿语录》卷十二亦有南泉普愿与鲁祖宝云、杉山智坚、归宗智常等禅师一起吃茶的记载:“师同鲁祖归宗杉山吃茶次。”

南泉普愿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南泉普愿。

《祖堂集》卷十四“鲁祖”记:

师云:“汝口在什摩处?”对云:“某甲无口”。师云:“将何吃茶饭?”自后洞山代云:“他不饥,吃什摩?”

鲁祖禅师,即鲁祖宝云,生卒不详,南岳下三世。“将何吃茶饭?”宗门不仅有“吃茶”一词,还有“吃茶饭”之说。从“在什么处?”到“将何吃茶饭?”说明吃茶与吃饭具有相同禅机所在,是与不是,能与不能,鲁祖禅师之意参禅亦如“吃茶饭”。后洞山禅师代云所答,亦属大彻大悟之人。

鲁祖宝云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鲁祖宝云。

《祖堂集》卷五“云岩”记:

师煎茶次,道吾问:“作什摩?”师曰:“煎茶。”吾曰:“与阿谁吃?”师曰:“有一人要。”道吾云:“何不教伊自煎?”师云:“幸有某甲在。”

云岩禅师,即云岩昙晟(781—841)。这则公案除了云岩外,还有其兄道吾禅师即道吾圆智(769—835),两人同属于青原下四世,同为药山惟俨法嗣。

云岩昙晟与道吾圆智和船子德诚三人在一起,云岩煎茶,道吾问云岩:这茶煮给谁吃?云岩回答极富禅机:“幸有某甲在。”此话既有宗门机锋之妙,又有明知故问之意。实际上这是弟弟在嘲讽为兄的一种说教方式。“何不教伊自煎?”说明禅是需要亲身体验,别人无法替代。

云岩昙晟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药山惟俨—云岩昙晟。

《祖堂集》卷十六“沩山”记:

有京中大师到沩山。参和尚后,对座吃茶次,置问:“当院有多少人?”师云:“有千六百人。”

沩山禅师,即沩山灵佑禅师(771—853),南岳下四世。有京中大师到沩山参拜灵佑禅师,灵佑请大师对坐吃茶。此一“吃茶”是为描述,只是简单问答,并无内在禅机意涵。

沩山灵佑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沩山灵佑。

《景德传灯录》卷第十一“益州大隋法真禅师”记:

问:“生死到来时如何?”师云:“遇茶吃茶遇饭吃饭。”

大隨禅师,即大隋法真,生卒不详,南岳下五世。《祖堂集》卷十九“大隨”有“将一贴茶来与师僧”记载。在大隨禅师眼中,欲谈论生死大事,也许“遇茶吃茶,遇饭吃饭”是最好的回答。这一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回答,是诸多禅师主张“任运随缘,不涉言路”的禅修态度,可谓直下承担。禅门认为,在你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时,大可不必挂在心头。所以,这一声“遇茶吃茶,遇饭吃饭”,实在是禅门修心养性的一种态度。

大隨法真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长庆大安——大隋法真。

《景德传灯录》卷第十五“澧州夹山善会禅师”记:

师一日吃茶了。自烹一碗过与侍者。侍者拟接,师乃缩手曰:“是什么。”侍者无对。

夹山禅师,即夹山善会(804—881),青原下五世。一日夹山寺的善会禅师与侍者吃茶,后自己煎煮一碗递给侍者,侍者伸出双手欲接,未曾想善会把递出去的茶碗忽然又收回来说:这一碗是什么?侍者无言以对。好一个“这一碗是什么?”大有宗门“以心传心”的机锋所在。“这一碗是什么?”是船子德诚禅师对弟子善会描述“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岩前”的禅境所在,是善会把茶吃出了一种夹山禅味。善会此意表达了禅的体悟之道,贵在了知“自性所在”,让“自性”生发起无量妙用的一碗禅茶。

夹山善会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药山惟俨—船子德诚——夹山善会。

《祖堂集》卷九“涌泉”记:

有康、德二僧来到院,在路上遇师看牛次,其僧不识,云:“蹄角甚分明,争奈骑牛者不识何!”其僧进前,煎茶次,师下牛背,近前不审。与二上座一处坐,吃茶次,便问:“今日离什摩处?”僧云:“离那边。”师曰:“那边事作摩生?”僧提起茶盏子。师云:“此犹是蹄角甚分明。那边事作摩生?”其僧无对。师云:“莫道不识。”便去。福先代云:“若不与摩,争识得道者?”又代云:“且座吃茶。”

涌泉禅师,即涌泉景欣,生卒不详,青原下六世。涌泉曾请石霜禅师指条心路,石霜则以“我道三只箸子抛不落”来启悟他,涌泉禅师默契于心,便安下心来跟随石霜禅师。

这则公案描述了康、德两位禅师在路上遇见骑牛的涌泉景欣禅师,于是便有了以牛为话头的机锋问答,后涌泉与之一起“吃茶”。此公案中出现有福先禅师代云:“且座吃茶。”福先,即福先省澄禅师。这也是晚辈表达的一种客气语言。《五灯会元》记载有南岳下五世临济义玄到三峰拜访三平义忠和尚,对话中出现过“且坐吃茶”这样语句。“且坐吃茶”可以理解为“且坐,吃茶”或“且座,吃茶”。涌泉一句“莫道不识”,显然已从康、德二僧表情上看出端倪,及至福先禅师一句“若不与摩,争识得道者?”到招呼他们“且座吃茶”,表明当下已无须多问。

涌泉景欣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药山惟俨—道吾宗智——石霜庆诸—涌泉景欣。

《景德传灯录》卷十七“澧州钦山文邃禅师”记:

师与雪峰、岩头因过江西,到一茶店内吃茶次,师曰:“不会转身通气者,今日不得茶吃。”岩头云:“若恁么我定不得茶吃也。”雪峰云:“某甲亦然。”师曰:“两人老汉俱不识语在。”岩头云:“什么处去也?”师曰:“布袋里老鸦虽活如死。”岩头云:“退后着退后着。”师曰:“奯兄且置。存公作么生?”雪峰以手画个圆相。师曰:“不得不问。”岩头呵呵云:“太远生。”师曰:“有口不吃茶人多。”岩头、雪峰俱无语。

钦山禅师,即钦山文邃,生卒不详,青原下六世。钦山与雪峰禅师关系甚好。一次与雪峰义存、岩头全奯过江西时,来到一家茶馆吃茶。三人在吃茶过程中互有问答,可谓针锋相对,一切都为固守本宗禅风。钦山禅师怪岩头、雪峰不识机锋话头,岩头则反唇相讥,大意是今日只为“吃茶”,别扯得离题太远。“布袋里老鸦虽活如死”以及“有口不吃茶人多”之言堪为经典,以钦山之见,莫怪我多“口”,但有“口”却也吃不得茶。岩头、雪峰听后俱无语。于是一场本为“吃茶”而得不到“茶吃”的“决斗”总算平息下来。其中端倪,三位禅师自有心会,很难说谁输谁赢。

除上述之外,六祖下六世以下仍有许多禅师沿用“吃茶”用语,譬如:青原下七世云门文偃、齐云灵照、惟劲宝闻、金轮可观、潮山延宗、嵇山章、保福从展、百丈安。青原下八世报慈光云、风穴延沼。以及青原下十一世龙华慧居、瑞鹿本先等等。此外,像青原下三世天皇悟道禅师“汝擎茶,吾为汝吃”之语,直接指向禅门安心法则。

二、《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中“吃茶去”法语源头考析

宗门“吃茶去”这一禅林法语,源自于归宗,成名于赵州,普及于两宋,流行于元明清,盛行于当代。

《祖堂集》和《景德传灯录》记载有多处“吃茶去”法语,最早出现在归宗禅师“归茶堂内吃茶去”话语中。现把禅宗《祖堂集》和《景德传灯录》典籍中所记载的“吃茶去”词语,按六祖慧能门下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大法系传承的先后顺序排列考析:

《景德传灯录》卷第七“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记:

僧云:“久响归宗,元来是个粗行沙门。”师云:“坐主,归茶堂内吃茶去。”

归宗禅师,即归宗智常,生卒不详,南岳下三世。有僧暗含贬义地说归宗禅师原来是个“粗行沙门”,而归宗却笑呵呵地请他到归茶堂内“吃茶去!”归宗这一句提起话头的“吃茶去”,不同寻常,充满机锋,极具丰富的想象空间。倒是这位问话之僧,脸红得不知所云。

从归宗住持庐山归宗寺的时间(806—820)算起,其“吃茶去”应该发生时间至少早于赵州“吃茶去”四、五十年。可以说,宗门最早“吃茶去”典故当属归宗禅师。

归宗智常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归宗智常。

《祖堂集》卷十八“赵州”记:

师问僧:“还曾到这里摩?”云:“曾到这里。”师云:“吃茶去!”师云:“还曾到这里摩?”对云:“不曾到这里。”师云:“吃茶去!”又问僧:“还曾到这里摩?”对云:“和尚问作什摩?”师云:“吃茶去!”

赵州禅师,即赵州从谂(778—897),南岳下四世。赵州禅师卓然屹立于五家之外而开创“不立一家家谱,独来独往”的“赵州禅”传布于天下——人称“赵州门风”,时人赞赵州“眼光烁破四天下”。赵州除了有“大难得吃茶”及“又须得吃茶”言语外,其“吃茶去”公案最为引人注目。

赵州“吃茶去”的出现,是禅茶文化抑或是茶禅文化形成的标志,也是“禅茶一味”(亦即“茶禅一味”)的肇始标志。赵州“吃茶去”的诞生,在中国茶文化史上乃至世界禅茶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关于赵州“吃茶去”的发生时间,本文推测应有三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段约在公元857—858年,即赵州从谂正式回归驻锡赵州观音院;第二时间段约在公元847年左右,《赵州从谂大师传》记录从谂曾在赵州观音院小住,那时正赶上唐宣宗继位后宣布禁止各地“毁寺驱僧”的通令。从谂离开时与赵王在口头上有十年后回归赵州之约;第三个时间段是在公元847年前,赵州从谂在游历时说出“吃茶去”。但无论怎讲,归宗“吃茶去”出现时间仍早于赵州。

关于赵州“吃茶去”禅理,中日韩学界和禅门诸贤多已有述,在此本文不赘。

赵州从谂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南泉普愿—赵州从谂。

《祖堂集》卷十七“处微”记:

师 (处微)问仰山:“汝名什摩?”对曰:“慧寂。”师曰:“阿那个是惠?阿那个是寂?”对云:“只在目前。”师曰:“你犹有前后在?”对曰:“前后则且置,和尚还曾见未?”师曰:“吃茶去!”

虔州禅师,即虔州处微,生卒不详,南岳下四世。这则公案是处微与南岳下五世仰山慧寂在一段对话中引出了“吃茶去”这一法语。这说明处微对赵州“吃茶去”内在禅机的重视和运用。

究竟是“慧”在前还是“寂”在前,回答“只在当下”。处微以为,不必执着于“犹有前后在”的关系。处微禅师的一句“吃茶去”则是对仰山慧寂回答的一种肯定,同时也让学人去领略“赵州一味”境地之欢喜。

虔州处微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西堂智藏—虔州处微。

《祖堂集》卷六“洞山”记:

师问:“从何方而来?”对曰:“从西天来。”师曰:“什摩时离西天?”曰:“斋后离。”师曰:“太迟生!”对曰:“迤逦游山玩水来。”师曰:“即今作摩生?”其僧进前,叉手而立,师乃祗揖云:“吃茶去!”

洞山禅师,即洞山良价(807—869),青原下五世。洞山是禅宗曹洞宗开山之祖。洞山在唐宣宗大中年末(859年)在新丰山建洞山寺,并在此弘法利生,故称“洞山良价”。此后,洞山也以赵州“吃茶去”在新丰山接引无数学人。后洞山良价弟子咸启禅师亦步其师之履,效仿赵州“吃茶去”机锋用语(下述)。洞山一句“吃茶去”,同样是为打破对方的纠缠,截断对方的非分所想,让学人领悟“即心即佛”的内在含义。“太迟生!”“即今作摩生?”洞山回复学人问话,往往采取答非所问,以一句“吃茶去!”其中之玄机,可谓进退有据。

洞山良价的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药山惟俨—云岩昙晟—洞山良价

《祖堂集》卷六“雪峰”记:

问:“古人道‘路逢达道人,莫将语墨对。’未审将什摩对?”师云:“吃茶去!”

另在《雪峰真觉禅师语录》中有“吃茶去”记载:

问:平田浅草麈鹿成群,如何射得麈中主?师唤全坦,坦应诺,师云:“吃茶去”。

雪峰禅师,即雪峰义存(822—908),青原下六世。有僧引五祖的话告诉雪峰禅师:“古贤说,遇到得道高人,万万不可以语言文字去卖弄,那么,用什么方法去应对呢?”雪峰和尚回答则很干脆:“吃茶去!”雪峰之意明确,禅宗的悟道方式在于自己去体验,唯有亲自体验的结果才是真实的。雪峰循赵州禅师传续下来的妙境涅槃接引学人抵达清凉世界的心境中。另外,对于在平田浅草的鹿群中如何射中麈中主之类问话,雪峰依旧回复“吃茶去”。对于问话者这种想入非非之状态,需要从根本上“截断”,防止学人思想出轨,执欲执念,正所谓“赵州一语吃茶去,截断群流三字禅”。

丛林有“南有雪峰,北有赵州”之称,这说明雪峰的禅门功夫十分了得,难怪有“绝世宗眼”之称。雪峰有一学僧对他说起赵州对于“古涧寒泉时如何”之问,是以一个“苦”字和一个“死”字回答,这让雪峰简直惊讶无比。《指月录》记载:“师(雪峰)闻得乃曰:‘赵州古佛。’遥望作礼,自此不答话。”雪峰听闻赵州之言,立刻虔诚对赵州遥望作礼曰:“夕阳西下水东流,独上高亭望赵州。”自此以后再也不回答此类问题,体现出他对赵州禅师的敬佩和赞叹。

雪峰义存法脉传承是:六祖慧能—青原行思—石头希迁—天皇道悟—龙潭崇信—德山宣鉴—雪峰义存。

《景德传灯录》卷第十七“明州天童山咸启禅师”记:

伏龙山和尚来,师问:“什么处来?”曰:“伏龙来。”师曰:“还伏得龙么?”曰:“不曾伏遮畜生。”师曰:“吃茶去。”

天童禅师,即天童咸启,生卒不详,青原下六世。咸启于847—859年住持明州天童寺。《祖堂集》无咸启入册,而晚于《景德传灯录》二百多年成书的《五灯会元》,则把咸启“吃茶去”话语写成“且坐吃茶”。这也有可能是咸启对待一样的问话作不一样的回答。

不曾降伏龙,当学人突然说出遇到那些犹凶暴、厉害之心的人该如何对付时,咸启禅师便毫不客气让学人“吃茶去”。咸启之意,无非想说明禅机的生动活泼,均源于得道者的内心世界。而能够降伏心魔与否,只在安顿自心的瞬间。所谓禅外无禅、心外无求即是。

从法嗣而论,咸启禅师应该属于南岳、青原派未定法嗣。因为《景德传灯录》记录咸启的法脉传承有两条:一条是南岳一系盐官齐安到径山鉴宗到天童咸启;另一条是青原一系云岩昙晟至洞山良价至天童咸启。但咸启作为曹洞宗传人,理应作青原一系。

天童咸启的法脉传承是:青原行思—石头希迁—药山惟俨—云岩昙晟—洞山良价—天童咸启。

著名佛教研究学者吴言生在《赵州录校注集评》(下)一书中把虔州处微、洞山良价、天童咸启的“吃茶去”法语均列入对赵州“吃茶去”的“集评”中,这说明“赵州禅”影响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除上述之外,六祖下六世以下仍有许多禅师沿用赵州“吃茶去”用语,譬如:青原下七世的罗山道闲、长庆慧棱、化度悟真、永福从徊、小溪行传、石藏慧炬、资福贞邃、荷玉匡慧、保福从展。青原下八世的福先招庆、山谷行崇、大章山契如、闽山令含。青原下九世的清凉文益、福清行钦,等等。

三、宗门《清规》中的“吃茶”一词考析

天下丛林中许多寺院大多落脚在山林深处,其寺产也包括茶园一部分,故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宗门最早对“吃茶”一词的广泛应用,得益于禅门清规的出现。禅宗有言:“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百丈怀海大智禅师(720—814)根据佛教戒律,以禅宗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礼制风俗,制定了结构严谨的丛林制度,可谓佛教中国化的典范。其中把僧人吃茶作为一项僧团生活的重要仪轨,这对佛教饮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自此以后,“吃茶”一词,通过清规迅速在禅门得以普及。

怀海编写《百丈清规》是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781)时间段。然而,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百丈清规》在北宋初期已经不存,如今最为古老的清规典籍当推宋代宗赜禅师(1053—1106)根据百丈怀海《禅门规式》的内容,修订的《禅苑清规》,至此,僧人“吃茶”规式得以延续。至元代,百丈山住持德辉奉旨重新修定《敕修百丈清规》。更为重要的是明代洪武十五年(1382)太祖皇帝圣旨榜例:“诸山僧人不入清规者,以法绳之。”这无形之中把寺院茶礼和僧人“吃茶”纳入法律层面来施行。

由于《百丈清规》在宋初已不存,所以,现有诸多学者引述《百丈清规》茶事,惟以元代《敕修百丈清规》作为蓝本。其实在年代上,离《百丈清规》制定时间最近的则是宋代的《禅苑清规》。可以说《禅苑清规》对宗门“吃茶”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本文对《百丈清规》“吃茶”一词的引述则以《禅苑清规》为蓝本。

绍圣二年,吏部侍郎杨畏知成德军(又称镇冀节度使),在真定(今河北正定)恭请宗赜回归故乡,出任真定府洪济禅院住持,历时五年,史称“洪济宗赜”。当时,为了禅宗长远的发展,宗赜决心恢复《百丈清规》的基本内容。至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写《百丈规绳颂》一文,搜集《百丈清规》残存于诸山之行法偈颂,重新编撰一部在禅宗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禅门清规在洪济禅院晚成。宗赜采用“凡有补于见闻,悉备陈于纲目”原则,完善了《禅苑清规》文字内容,保留了宗门完整“吃茶”仪轨。《禅苑清规》仅“茶”字就有210多处,几乎每一个章节都有茶事仪轨出现,而其“吃茶”一词主要出现在卷一“挂搭”“赴茶汤”,卷二“请知事”,卷五“下头首”“堂头煎茶”“僧堂内煎茶”“知事头首点茶”“入寮腊次煎点”“众中特为尊长煎点”,以及卷六“法眷及入室弟子特为堂头煎点”等章节。如:

寻行者报维那云:“新到相看。”相见各触礼三拜。吃茶罢,起身近前云:“久向道风。此者特来依栖左右。且望慈悲。”(挂搭)

吃茶不得吹茶,不得掉盏,不得呼呻(呷)作声。取放盏槖不得敲磕。(赴茶汤)

先请知事、头首、前资勤旧吃茶,茶罢,住持人咨闻:某知事告退。(请知事)

以次头首,合入前资寮抽解。只维那请吃茶汤,相送入寮。(下头首)

次请先吃茶,次问讯劝茶,次烧香再请,次药遍请吃药,次又请先吃茶,次又问讯劝茶。茶罢,略近前问讯,收盏橐。……交点洗元。然后侍者并供过行者吃茶罢,方可随意。……堂头非泛请僧吃茶。(堂头煎点)

茶遍浇汤却来近前当面问讯。乃请先吃茶也。汤瓶出,次巡堂劝茶,如第一翻,问讯巡堂,俱不烧香而已。吃茶罢,特为人收盏。……次乃行茶浇汤,又问讯请先吃茶。如煎汤瓶出,依前问讯,巡堂再劝茶。(僧堂内煎点)

然后吃茶。茶罢。(或收盏只收主人盏)。起身问讯,离位烧香,归位。问讯同前。次药遍,请吃药。次请先吃茶,茶罢收盏讫,问讯起,送客至门首。(知事头首点茶)

如请吃茶,寮内众僧坐定时,先烧香一炷云:(来日恭请寮主、首座、大众,特为点茶。伏望慈悲降重)。(入寮腊次煎点)

行茶浇汤,约三五碗,即问讯云:“请先吃茶。”汤瓶出,即於特为人处问讯劝茶,收盏罢。……次行茶浇汤,请先吃茶并劝茶,同前。茶罢,陈谢云:“此日点茶(或云此日煎汤)特为某人某人,茶粗,坐位不便,下情无任感激之至。”(众中特为煎点)

行茶遍,约浇汤三五碗,近前问讯(乃请先吃茶也)。……行茶浇汤约三 五碗(或 自下茶),又复问讯(乃请先吃茶也)。汤瓶出,复近前问讯劝茶,转身依位立。(法眷及入室弟子特为堂头煎点)

宗门“吃茶”一词的推广和吃茶的普及,与其说《百丈清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毋宁说《禅苑清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及至后来百丈山住持德辉奉旨重新修定《敕修百丈清规》,以《禅苑清规》为蓝本,继续延续“吃茶”仪轨。如:“揖坐、烧香、揖香、归位,相伴吃茶。”“烧香吃茶罢,待两序至,专使起,炉前谢茶。”此外,百丈怀海提出“农禅并重”口号,其实践层面影响最大的就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僧人“出坡”(劳动)生产活动,其中就包括了由“吃茶”衍生出来的种茶、采茶、制茶等僧人生活轨迹。

四、南泉普愿与归宗智常“吃茶”与“未吃茶”公案考析

南泉普愿和归宗智常的“吃茶”与“未吃茶”公案在禅宗诸多典籍均有记载,最早出现在《祖堂集》卷十六“南泉”,其后见于《景德传灯录》卷第七“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两处记载除个别文字有差异外,其内容大致相同。现把这两处文字记载做一对比:

《祖堂集》卷十六“南泉”:

师与归宗同行二十年,行脚煎茶次,师问:“从前记持商量语句已知,离此,后有人问毕竟事作摩生?”归宗云:“这一片田地好个卓庵。”师云:“卓庵则且置,毕竟事作摩生?”归宗把茶铫而去,师云:“某甲未吃茶在。”归宗云:“作这个语话,滴水也消不得。”

《景德传灯录》卷第七“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

师尝与南泉同行。后忽一日相别,煎茶次,南泉问云:“从前与师兄商量语句,彼此已知。此后或有人问毕竟事,作么生?”师云:“遮一片地,大好卓庵。”泉云:“卓庵且置,毕竟事作么生?”师乃打却茶铫,便起。泉云:“师兄吃茶了,普愿未曾吃茶。”师云:“作遮个语话。滴水也销不得。”

这一则宗门公案的故事主角,竟然是赵州从谂禅师之师南泉普愿。归宗与南泉是师兄弟,都是马祖道一门下高徒。马祖门下有百余位高僧,最为出色有三大高徒——西堂智藏、南泉普愿、百丈怀海,号称洪州门下三大士。而归宗虽不在“三大士”之列,然名头却十分响亮,并得马祖真传,是同代禅师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人物。《五灯会元》卷四说:“阇黎不见马大师下有八十四人坐道场,得马师正法眼者止三两人。庐山归宗和尚是其一。”

归宗智常与南泉普愿在一起交集二十余年,有一次两人在一起烧煮茶水时,南泉突然以试探的口吻问归宗师兄:“以前与师兄一起商量有关生死的观点,彼此都已知晓。但若有人问起如何超脱生死的根本大事,您是如何看待?”归宗听后,明知南泉在套话挖坑,便指了指着脚下这片地说:“这块土地极其适合筑庵舍!”南泉则不然,继续说:“筑庵舍的事情暂且不谈,而人的生死是根本大事,该如何回答?”归宗闻此,立刻打翻了煮茶炉上的茶壶,起身便走开。南泉非常佩服归宗修行功夫道:“师兄吃茶了,我还没有吃茶了呢。”归宗则答:“亏你说出这样的话,一滴茶水也不让你享用!”

归宗禅师明了南泉问话是一种试探,故当下“打翻茶铫”来应对南泉所谓的“根本大事”,可谓即事即境。而南泉也不甘示弱,以“吃茶”和“未吃茶”说明“虚无”“有无”的关系,这样既赞美归宗超人智慧,同时也给自己找一个很好的台阶下。

从归宗一脚踢翻煮茶壶之作为,令丛林拍案叫绝。然而,南泉与归宗在当时都是得道高僧,所谓高人与高人之间的较量,常常是火花四射。这段对话,完全是两人相互说教、互相考验彼此机锋“本事”。不过,南泉最后以“吃茶”与“未吃茶”来回答归宗所为,实在妙极,堪称经典,归宗已“吃茶”,南泉还未“吃茶”,暗含着却是禅机妙义的传导,悟者心开意解,沁人心脾。

元和年间(806—820),归宗禅师住持庐山归宗寺。南泉禅师在公元795年驻锡池阳南泉山。从《祖堂集》“师与归宗同行二十年”之言可以看出,这则“吃茶”与“未吃茶”公案的发生在赵州禅师游历之中与归宗住持归宗寺之前,时间应在公元806年之前,而且早于归宗“吃茶去”法语之前。

南泉“吃茶”与“未吃茶”言语,其禅机不仅影响到赵州禅师的“吃茶去”公案诞生,也影响到保福从展禅师效仿曰:“某甲斋后未吃茶。”以及南岳金轮可观禅师效仿曰:“我今日未吃茶。”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宗门“吃茶”与“吃茶去”词语的诞生,其基本顺序离不开以下几位代表性人物——从玄觉禅师说“吃茶”到百丈怀海禅师制定“吃茶”仪轨,从南泉禅师“吃茶”与“未吃茶”到归宗禅师“吃茶去”,从赵州禅师“吃茶去”到后续禅师们纷纷云“归堂吃茶”“且坐吃茶”“参退吃茶”“巡堂吃茶”等机锋用语。能够传承至今、为今日所用的唯有《百丈清规》中“吃茶”仪轨与赵州“吃茶去”公案。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赵州三称“吃茶去!”在晚唐以后直到今天,但凡天下禅师高唤“吃茶”,似乎都带着一种对“赵州古佛”的特殊情结,尤其至宋代,高僧大德若论及“吃茶”与“吃茶去”渊源时,无一例外都指向赵州“吃茶去”这样一个事典掌故,这也使得赵州禅师连同他的“吃茶去”公案迅速广布天下。就连日本茶道、韩国茶礼等,都把赵州茶作为含有直指人心深刻意蕴的一种禅修“坐标”。

宗门“吃茶”的出现,当初仅限于僧人解渴、却瞌睡、待客,后为僧人“过午不食”而“皆许饮茶”所用。及至《百丈清规》“吃茶”仪轨和南泉的“吃茶”出现,成为一种禅修悟道的重要手段,深得禅师们赏识。后来赵州“吃茶去”公案的出现,使“吃茶”成为接引学人走出心灵迷惘的应机妙方,进入到“功夫在茶外”的禅境之地,成就一种特有的禅茶文化符号,被赋予深刻的哲学内涵。

猜你喜欢
禅师
最好的纸
如虫御木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抢不走
抢不走
计较
最好的纸
命 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