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缕点亮世界的微光

2022-11-01 03:08王旻嘉
中小学德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方舱王老师困难

◎王旻嘉

“叮咚。”声音提醒收到一条微信,我如常打开。“王老师,小姚外婆检测抗原阳性!”这条简短的信息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炸弹”,拉开了这之后二十天曲折、心酸、难忘的抗疫序幕。

最初,小姚并没有意识到即将来临的困难,课堂上的他与平时并无两样,直到妈妈确诊、高烧不退。为他遮风挡雨的大树倒下了,他在课堂上不再那么活跃,发言席上也不见他的身影,作业越交越晚。虽然在微信上,他仍每日如常和我沟通,但“画风”却有了变化。他不再耍宝似地“小幽默”,对我千叮万嘱的唠叨懂事地应答着,日渐稳重而沉默。

直到那一天,小姚也被确诊,他将和妈妈、外婆被分别送入方舱医院,接受治疗。幸运的是,他可以和妈妈在一起,并且身体状况良好,一直无症状。“王老师,我的小包收拾好了,课本和作业我也带上了。”“王老师,我们到方舱了。”……一如我们之前的约定,每有新动向,他总会和我报平安,就这样小姚开始了他的隔离治疗。

面对陌生的环境、不确定的未来以及对病毒的害怕,小姚的情绪开始有了波动。临时征用的大楼改成的隔离点设施不够完备,其所带来的生活不便触发了小姚的焦虑。

他开始抱怨,甚至带着点小愤怒,犹如一只委屈又受伤的小兽:“王老师,为什么会是我?”“王老师,我想回家。”……由于小姚妈妈身体不适,自顾不暇,我便自然而然成为了他的“树洞”。“树洞”要做的首先是温柔地接纳和耐心地聆听,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作为一个已有独立思想的五年级少年,他更需要能让他接受的理性分析,让他更平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在安抚他的情绪的同时,我也和他梳理正在好转的现实,比如妈妈的抗原已经是阴性了,外婆所在的方舱条件不错,更令人高兴的是外公始终健康……

在引导的过程中,他开始平复心情,觉得一切都在往乐观的方向发展,甚至和我打趣道:“王老师,这就像在抽‘盲盒’,需要一点点小运气。”之后的每天,我们仍时时交谈,但话题慢慢转向学习上的问题,我也想借此来转移他的注意力。

在这期间,小姚妈妈做上了隔离点的志愿者,这让他很受触动。我鼓励他像个男子汉一样坚强起来,成为妈妈背后的力量。从此,他的抱怨逐渐变少,那些“小幽默”又回来了。到周末时,我们还约定一起尝试跳“毽子操”。一切都在朝着我们共同期待的方向发展。

直到有一天,小姚兴奋地告诉我,他的核酸检测已显示为阴性,很快就能符合出舱条件了。他高兴又期待,终于能回家了。然而,先等来的却是妈妈的出舱通知。这犹如快煮沸的水突然被关了气,快发动的车突然被熄了火,一切戛然而止。那天他有些沉默,他的疑惑和不解我无法解答,在照常解答一些学习问题外,我决定给他一些空间和时间,让他自己独处消化。

好在就在当晚,小姚就收到了出舱通知。他兴奋地打电话给我,语气雀跃轻松,像一只就要展翅高飞的小鸟,即将飞回他熟悉的那片天空,但谁也没想到,通往天空的那扇窗却在第二天门户紧闭。那一天里,小姚难掩失落,在谈话中总是不安地问:“王老师,我还能回家吗?”我告诉他,回家的路虽然曲折,但它一定在,就像没有一个春天会迟到,没有一个明天不会到来。为了消除他的焦虑情绪,我们一起畅想回家后想做的事,一起等待着明天的到来。

清晨,我被铃声唤醒,手机那端传来好消息,小姚和妈妈终于被安排当日出舱了。他向我请假,快乐的情绪从语音短信中飘来,让远离他们的我也感受到了那份愉悦。就在我以为他们已经顺利出舱时,小姚却发来消息,说他们又被请回了原地。

出舱的不顺利再一次触发了他的焦虑,他开始不停地上线下线,留下一些突兀的只言片语,仿佛又变回了那只不安易怒的小兽。

我敏感地觉得,这时的他可能更需要来自同伴的鼓励和关注。于是,课间时我向同学们做了动员。“我们班小姚同学遇到了困难,但我和大家都相信一切最终会柳暗花明,也请大家为他加油鼓劲!”话刚说完,同学们就纷纷在讨论框里留言:“小姚加油啊!”“小姚,我们都等你!”同学们温暖的鼓励纷至沓来,极大地宽慰了小姚不安的情绪。与此同时,我继续鼓励他积极听课,希望借此来分散他等待的焦虑。

终于,他和妈妈乘上了回家的大巴,但漫长的等待,疲惫的身体让小姚的情绪就像处于一种易燃状态,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触动他敏感的神经。“王老师,我们在一个中转站下车了。”“王老师,我们绕了很多路,为什么会这样?”他的认知被情绪裹挟着,充满了负能量。

这时候宽慰似乎已经失效了,我决定改变方式。“因为现在开着转运车的叔叔肯定是位志愿者,他们千里迢迢从其他城市来帮助我们,不熟悉上海是很正常的,要理解。”我回复道。

也许是“志愿者”三个字一下子戳中了小姚,他立刻拍了张开转运车的叔叔所佩戴的志愿者的标志,并对我的推断心悦诚服。这时,我决定乘胜追击,徐徐开解,见过妈妈做志愿者的他一下子就共不快的情理解了,情绪逐渐消散,不再钻牛角尖了。没多久,小姚就兴奋地告诉我,他们终于到家了!小姚妈妈也发来平安信息。这段曲折、难忘的抗疫经历,最终迎来了美好的大结局。

今天回想起来,这段经历不仅对小姚来说是特殊的,对我亦然。作为班集体成员的“大家长”或“大朋友”,我有责任以成熟的姿态陪伴他们积极面对困难。都说师生相处需要艺术,其实面对困难更需要。在困难中,一厢情愿地输出不能与他们的心路正确连接,他们需要真实的“共情”——在他们焦虑的时候做他们的“树洞”,在他们疲惫的时候做他们的“港湾”,在他们迷茫的时候种一朵“向阳花”。

那段时间里,我们每天的晨会课都会以一首歌开启,其中有句歌词这样唱道:“微微晨光点亮这喧嚣世界,微微温暖融化昨夜冰雪,微微很渺小却从不疲惫,微微就是我们。”我们向日葵中队的每个“微微”都在等待小姚的回归,因为我们知道,虽然我们是这世界微小的一部分,但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可以携手一起面对,奔向那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猜你喜欢
方舱王老师困难
奇妙的旅行
冰城“方舱”开建!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有趣的动物
情满方舱
情满方舱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