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砖吸水率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2022-11-01 07:57杨松林
佛山陶瓷 2022年10期
关键词:砖体陶瓷砖吸水率

杨松林

(南安市质量计量检测所,南安 362300)

1 前言

吸水率是陶瓷砖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衡量陶瓷砖质量优劣的重要参数。吸水率是陶瓷砖开气孔率的间接度量,与陶瓷砖的微观结构有关。吸水率越大通常表明砖体的结构孔隙越多,强度越低,反之表明结构致密,强度越高。我国现行的陶瓷砖吸水率检测方法为GB/T 3810.3-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1],该标准等同采用ISO 10545-3:1995。标准中规定了吸水率的2种检测方法:真空法和煮沸法。

而在最新版的ISO 10545-3:2018中吸水率的测定只保留了真空法。美国标准ASTMC373-2018标准中规定干压陶瓷砖的吸水率测定采用真空法,而煮沸法适用于挤压陶瓷砖。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得出结果可能相差较大,历年陶瓷砖质量的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都有吸水率这个项目。根据GB/T 4100-2015陶瓷砖产品标准规定,陶瓷砖分类是按照陶瓷砖吸水率大小进行的,不同的分类对应不同的性能指标。因此为提高陶瓷砖吸水率测定的准确度,采用适当的测试方法至关重要。

2 试验步骤

2.1 主要仪器设备

电热鼓风干燥箱DHG-9070B,上海培英实验仪器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HH-4,金坛市华峰仪器有限公司。真空吸水率装置CXK-A,宁夏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天平(精度0.01g)ES225SM-DR,普利赛斯。

2.2 样品

选取三种釉面干压陶瓷砖,将样品切割成100mm×100mm大小,每组5片,分别编号为产品A、产品B和产品C,产品A标称的吸水率及类别为0.5%<E≤3%(BⅠb类),B为3%<E≤6%(BⅡa类),C为6%<E≤10%(BⅡb类)。选取一种挤压陶瓷砖(0.5%<E≤3%(AⅠb类)),工作尺寸为60mm×240mm,切割成60mm×200mm 5片,编为产品D。

2.3 试验过程

将4组样品放入(110士5)℃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根据GB/T 3810.3-2016煮沸法测定吸水率的要求,将干燥后的样品浸入去离子水中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2小时。然后关闭加热系统,将样品浸入水中自然冷却4小时(浸水时间)以达到饱和。在此过程之后,用拧干的麂皮去除样品表面上多余的水分,并再次测量它们的质量。

根据ASTM C373-2018煮沸法测定吸水率要求,将上述样品重新放入(150士5)℃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冷却后置于在沸水中浸泡5小时。然后关闭加热系统,样品在水中再浸泡24小时(浸水时间)以达到饱和。在此过程之后,用拧干的麂皮去除样品表面上多余的水分,并再次测量它们的质量。

GB/T 3810.3-2016真空法测定吸水率的样品处理同煮沸法,上述样品重新干燥后竖直放入真空吸水率装置中,使砖互不接触,抽真空至(10士1)kPa并保持30分钟,后停止抽真空,加入足够的水将砖覆盖并高出5cm,让砖浸泡15分钟以达到饱和。用拧干的麂皮从样品表面去除多余的水分,并再次测量它们的质量。取水的密度为1g/cm3,吸水率E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m2表示湿砖的质量;m1表示干燥后砖的质量。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真空法测定陶瓷砖吸水率按照GB/T 3810-2016、ISO 10545-3:2018和ASTM C373-2018三本标准的要求压力设置为10kPa,保压30min,浸泡15min。煮沸法1按GB/T 3810-2016要求,煮沸2h,浸泡4h。煮沸法2依据ASTMC373-2018标准规定,煮沸4h,浸泡24h。表1为样品A在三种不同方法下测得的吸水率数据。

表1 样品A吸水率测试结果(%)

由表1可知,煮沸法测得的吸水率会明显小于真空法,煮沸法1测得的吸水率比真空法小42.8%,延长样品煮沸时间和浸泡时间有利于水的进一步浸入砖体孔隙,偏差缩小至21.4%。样品B的数据如表2所示,趋势基本跟样品A一致,最大偏差为13.8%,增加煮沸和浸泡时间缩小至9.7%。这是由于样品A为瓷质砖,坯体成型压力大,结构致密,对水属于低渗透性材料,水分注满气孔需要一定的条件及时间。

表2 样品B吸水率测试结果

样品C经真空法测得吸水率达到11.01%,如表3所示,超出其标称值范围,按GB/T 4100-2015要求属于陶质砖。陶质砖由于其坯体颗粒较大,结构相对疏松,孔隙大,砖体中孔隙大多为开口气孔,水比较容易注满开口气孔。因此三种方法测得的数据相差不大,延长煮沸时间和浸泡时间对结果影响不大,最大偏差只有1.2%。

表3 样品C吸水率测试结果

样品D为挤压陶瓷砖,坯体采用挤压方式成型,图1为本次实验所用样品D。由图可以看出,该款挤压陶瓷砖表面布满大小不一的孔隙,颗粒粗糙,结构疏松,在同样条件下,水分可较快注满其开口气孔。该样品采用三种方法测得的吸水率基本一致,最大偏差只有1.3%,表明其内部气孔较大,透水性好,水分容易注满。如表4所示。

图1 样品D所用挤压陶瓷砖

表4 样品D吸水率测试结果

为进一步研究煮沸法测定吸水率的适用条件,通过调整煮沸时间和浸泡时间重新计算样品吸水率,图2为样品A在不同煮沸时间和浸泡时间下测得的吸水率。由图可知,延长煮沸时间至8h对吸水率基本没影响,浸泡时间对吸水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当延长至48h时,测得的值已接近真空法测定的数值。样品B调整浸泡时间至48h时,其测的值为4.61%,甚至超出真空法数值。

图2 煮沸时间和浸泡时间对样品A吸水率的影响

采用煮沸法时,样品在沸腾过程中,砖体中的孔洞和通道中的空气膨胀后部分被水分取代,停止加热后,往往会残留部分空气。样品在水中冷却时,孔隙中剩余的空气收缩,产生负压,成为流体水浸入该孔隙的驱动力。而利用真空法时,砖体中的孔隙会发生更为有效的抽气行为,会显著减少孔隙内残留的空气量,产生更大的负压,当水浸入砖体时,间隙会更快更容易地被水填满。

因此,在标准设定的条件下,低吸水率的陶瓷砖真空法测得吸水率明显高于煮沸法,吸水率越低,其达到水饱和所需的时间越长,Angela Waterkemper Vieira等人利用煮沸法检测吸水率小于0.5%的瓷质砖,其达到饱和所需时间约为2500h,而同样的条件下,细炻砖(3%<E≤6%)约500h后即可达到饱和。

4 结论

通过比较陶瓷砖吸水率不同标准的检测方法,目前国内外标准中都明确可以采用真空法,其试验测出的数据相对准确可靠,而煮沸法则对实验条件和样品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吸水率越低,其煮沸法测出的吸水率值偏差越大,通过延长浸泡时间可以增加其水饱和度。煮沸法可适用于高吸水率的陶制砖及挤压陶瓷砖,而我国现行标准GB/T 3810.3-2016中只明确煮沸法适用于陶瓷砖分类和产品说明,同时其规定的煮沸法浸泡时间仅有4h,可能导致瓷砖无法达到水饱和度。因此建议对标准中的煮沸法适用对象和实验条件做进一步修改完善,提升陶瓷砖吸水率测试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砖体陶瓷砖吸水率
城市污泥园林景观砖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我国陶瓷砖行业发展与质量分析研究
一种白釉与陶瓷砖及陶瓷砖制备方法
一种透光陶瓷砖用底浆及其制备方法
古城墙古砖的病害分类★
西安钟楼基座表面污损及其成因分析
养护条件对矿物掺和料混凝土吸水率和电通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