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2022-11-02 00:26高雪冰
福建茶叶 2022年7期
关键词:茶文化马克思主义融合

高雪冰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攀升,文化软实力是权衡与评定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若要使文化软实力得到进一步彰显,则需要不断增强文化影响力。首先,文化应具有先进性和指导性,并且可以体现出足够的民族特色;其次,文化应以本土为中心向四周进行辐射,逐渐地将影响力扩展至全世界;最后,文化的传承应具有明确的方向。对于文化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依据现实情况,必须增强文化的影响力。在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文化的包容性。多元的包容文化可以让文化的传播以及发展具有较快的速度,同时可以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进而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路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前党和国家重要的文化发展目标,民族复兴的关键是文化复兴,因此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必须充分发展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目前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世界其他文化影响较大的文化之一。茶文化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向世界发展与繁荣茶文化、传承与发扬茶文化,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建设,都是为了更好的将中华文化展示在世界面前,让中华文化名扬海内外。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通过实践的方式充分证明其理论的准确性。因此可以说,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特别是在推进文化复兴的实际道路上,马克思主义可以为茶文化的发展指明准确的前进方向,从而彰显更大的价值。

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科学的信仰。

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它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的成功问世,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自此以后,国际工人便拥有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在这种科学的理论引领下,其运动也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巴黎公社运动的开展拉开了社会主义实践的序幕,虽然它是一次短暂的尝试,但却为全世界人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此后,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启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阶段。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也开始落地生根,并且逐渐走向政治舞台。无数革命先辈们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找寻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科学理论。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与接续奋斗,最终形成了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指明了现阶段我国文化复兴的总体方向,把握了文化复兴的历史方位,成就了今日强大的中国。作为一种科学的信仰,它成为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奋斗目标。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从世界文明中寻求智慧、充分汲取营养,并参考历史现状,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信仰的支持下,共产主义运动得以顺利开展。此外,这种运动的每一次前进,都为其呈现真实的证明。可以说,它是非常完备而严整的人生信仰。

对于今日的中国而言,其经济体量位居世界前列。回顾历史,我们国家经过建国初期的艰苦奋斗、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力发展,取得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平均主义分配到现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的转变等多方面的显著成果,从而使得国家综合国力日渐强盛,在此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本土文化,我国也充分察觉到这一现象。所以在当前阶段,国家正大力发展和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期望通过与马克思主义多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从而产生具有本土特点的中国茶文化。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党的灵魂所在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除此之外,与之有关的事业和产业亦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部分。因此,新时期背景下中国茶文化若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2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特点

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总体呈现整体性发展的特点。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其发展又各具特色,因此可以说我国茶文化是一种文化综合作用发展的结果。

2.1 茶文化的多样性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茶文化具有多样性。其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茶的种类和茶叶的种类较多、茶艺多样化等方面。在我国,茶叶主要分为六大基本类型,但是具体的细分又可以形成不同品牌或者口感的茶叶系列。从普通到精品、从清淡到浓香,无论是质地还是口感都充满了多样性。茶艺和茶具在茶文化中也大有讲究,不同的人对茶具的需求不同。喜欢喝茶的人总要拥有一套自己比较喜爱的茶具,而对于讲究仪式感的饮茶者,对茶艺还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不同的泡茶和品茶方式在口感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每种茶的品味方式不同,其蕴含的人生哲理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茶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2.2 茶文化的区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和东西跨度较大,同时我国地理分区较为明显,由此形成四大自然地理区域。这四大区域中,有着明显的气候差别,这就造成了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每个区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华北地区的茶主要是绿茶,并且产地较少,经常喝茶的人也相对较少,茶通常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而在西南地区和青藏地区茶则作为一种日常饮料,他们对茶的需求等同于我们对食物的需求,是当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东南地区茶相对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茶也在这里产出。南方地区的地形多丘陵,而且雨水于北方而言,相对较多,整体环境有利于茶树的良好生长。同时当地土壤呈酸性,更加适合茶树的种植。因此这里是茶叶的重要产区,在这里茶叶的种类也丰富了许多,并且茗茶也较多。总体来看,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多角度的影响,茶文化呈现区域性的特点。

2.3 茶文化的包容性

茶作为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之一,体现出强大的包容性。茶文化的这种包容性,一方面体现在人和茶二者之间的文化;另一方面,茶文化还涵盖了饮食、文学等多方面的东西。在我国,有许多关于茶文化的研究,也有许多关于茶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合研究,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生根发芽也体现出我国茶文化的环境适应性较强。但是新时期茶文化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良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并不是茶文化的融合度越高,茶文化的发展就越好。有时错误的融合会造成茶文化的发展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从而演变为一种畸形的茶文化,影响茶文化的独立性。但是不可否认茶文化在许多领域都能得到很好的运用,也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发展,所以对于茶文化而言,包容性是一个双刃剑,因此必须合理运用。

3 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

3.1 哲学思想上的联系

茶文化可以和马克思主义二者相互契合主要体现在哲学思想上具有联系。从茶文化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茶文化不论是在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还是在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文化相互碰撞的过程中,都体现出不同的茶文化特色。这些丰富多彩的茶文化,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才得以形成的,这与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是一致的。同时茶文化充分吸收了儒家的“中庸和谐”学说,主张在饮茶过程中可以创设良好的环境,通过思想层面的深入交流,进而化解矛盾或进一步加深彼此的情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践,从而找寻合适的道路。因此,茶文化中体现的儒家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在哲学思想上的联系具有一致性。

3.2 哲学与文化的统一

在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一直是指导性的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体现出的作用不同,发展方向也不同。但从总体的发展方向看,文化建设一直是其重点方向。从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运用到现在形成完善的指导思想体系,期间经历了数代人的不断努力与奋斗。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新的实践道路,让指导思想有了实践经验,从而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我国茶文化与儒释道文化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同时两者是协同发展的,所以茶文化也体现了更多的中和思想,这也是现代哲学研究中相对推崇的思想。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茶文化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哲学的统一性。两者在这方面的结合也是一种优势齐发的结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两种文化的积极作用。同时将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进行统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完善茶文化的发展,不断地促进茶文化的社会化进程,不断地深化两者的合作与联系,提升哲学思想的合理性,让这些吸收更多的生活实践。

3.3 马克思主义能够为茶文化带来新的活力

文化的发展既需要不断的交融与创新,同时也需要文化的魄力,也就是指在与其他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其接受程度有多高。对于文化而言,文化的创新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文化的积淀有历史因素和人为因素,只有适合于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才会得到快速的发展。文化来自实践,文化只有在实践中持续创新,才能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新时期背景下的,茶文化的发展只有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可以实现茶文化的创新。目前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比较迅速,茶文化产业发展也已经具有较大的规模,同时茶文化对社会的指导作用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成功运用,激发了茶文化探索与创新的模式。所以在茶文化的发展中融合马克思主义有利于加快我国茶文化创新发展的速度,有利于丰富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4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4.1 批判性继承原则

我国历来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要以批判性为准则。首先,对茶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正确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以后,综合评估两者融合的可行性,对融合后产生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进行准确评估,从而认清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在文化传承方式上,马克思主义主要集中在哲学方面,而茶文化一方面是一种精神传播,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物质传播。因为茶文化的传播依靠茶具和饮茶的相关设备等。最后对茶文化来讲,包括传统文化在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茶文化建立精神层面分析的一种财富,能够让茶文化的灵魂得以精进和净化,同时又可以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进行融合。另外作为文化的发展融合,又因为其融合的是我国特色茶文化,因此在融合的道路上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与挑战,同时在一体化进程上面遇到的阻碍也较多。融合性发展是非常不错的一种选择,也是文化抱团发展的趋势,但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茶文化融合其他文化时,必须秉着批判性继承的原则。与时代相符的、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文化我们可以继承和发扬,但是不利于社会发展和人们健康的内容一定要剔除。

4.2 以时代为背景的创新发展

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而文化也是不断更新的,因此在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时代的发展为基准,做到茶文化与时俱进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中,实事求是是在我国本土化合理应用的一种理论,它也是基于我国当时国情的需要而建设的。因此当代茶文化的发展也要适合现阶段我国的发展国情,也就是说适用于多数人的使用理念和文化发展理念,同时不断的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茶文化发展中的指导作用,打造中国特色茶文化理论体系。

因此,在创新茶文化的进程中,只有批判性继承是不够的,还要从时代的需求出发。文化的创新固然是促进文化发展的,而文化的发展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与茶文化的结合中必须体现出茶文化的先进性。创新和继承是双向发展的,要想实现茶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就必须加强茶文化的建设,强化茶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理解茶文化。明白茶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为茶文化的创新发展扫清障碍,促进茶文化健康创新发展。

4.3 注重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

思想和文化的融合虽然就字面意思上很好理解,但是两种文化的融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对社会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指导性的思想,作为茶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必须实现茶文化的中国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或难或易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的去解决,只有这样,融合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才可以真实体现出茶文化的重要性的。

茶文化中蕴含的中和思想是文化融合的重要突破口。新时期人们对中和思想的需求更加强烈,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社会中得到很大程度的扩散,同时在网络环境中已经形成了“宅”的现象,多方面的因素极大地弱化了人们对创新和创造的积极性,所以必须要大力发展茶文化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下,茶文化理论需要综合的加以利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进行拓展,逐渐引导其与马克思主义进行统一,从而加快两者的融合与发展。

5 结语

当代环境下,要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进行可行性研究,需要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方向。切实做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茶文化二者的深入融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发展与繁荣,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让中华文化名扬全世界。

猜你喜欢
茶文化马克思主义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中西文化对比下的英语茶文化教学研究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刚柔并济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破次元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融椅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