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上京城的渤海因素探析

2022-11-03 09:19刘露露
北方文物 2022年2期
关键词:门道东门皇城

刘露露

(福州市委统战部)

〔内容提要〕 辽上京城是辽代最为重要的一座都城,平面呈“日”字形,北部为皇城,南部为汉城。其中皇城内又有宫城,两城相套形成“回”字形的平面布局。辽上京城的形制布局特点及其营建规制,对后世都城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认为,辽上京城的整体规划布局、宫殿形制及其排列布局、城门形制和规制、门道基础做法、瓦当等都受到渤海因素的影响,这些渤海因素在辽上京城形制结构的完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体现了辽上京城的都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辽上京城始建于辽太祖神册三年(918年),是辽朝营建最早、使用时间最长、也是最为重要的都城,在辽代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2011年以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对辽上京皇城进行了大规模勘探与发掘,不断取得重要收获,开拓了辽上京城历史与考古研究的新局面。在这一学术背景下,关于辽上京城的规划理念、形制布局、建筑风格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认识。笔者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试就辽上京城的渤海因素进行探讨。

一、辽上京城的营建和整体规划布局

辽太祖神册三年(918年),在汉人官员康默记、韩延徽等人主持下,开始营建皇都。但此次营建的时间比较仓促,《辽史》记载“百日而讫事”①,仅修筑了辽上京皇城的城墙,尚未在城内大规模营建宫室建筑,南部的汉城也暂未修建。此时,只是辽上京城的初创,其整体规划布局尚未完善。

天显元年(926年)平渤海归后,开始大规模扩建皇都,“乃展郛郭,建宫室”②,新建了皇城南部的汉城和皇城内的宫城。此时,皇都的平面布局开始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北部为皇城和宫城“回”字形相套的模式,南部有汉城,皇城和汉城南北相接形成“日”字形的规划布局。至此,辽上京的整体规划布局基本完成。这种布局模式,可称之为“辽上京规制”③(图一)。其形制布局特点,显然是融合了多种文化因素才形成的。辽上京皇城的形制。根据调查资料,辽上京皇城平面略呈方形,城墙整体保存较好,今地表仍清晰可见,残高约5~9米。其中东、南、北三面城墙呈直线,东墙长约1492.3米,南墙长约1619.6米,北墙长约1513.4米。西墙中部以自然土岗为基,夯筑在土岗的顶部,长约1072.6米。西墙南北两端向内曲折,形成两个折角,北段斜折墙长约430.3米,南段斜折墙长约358.1米。总计皇城城墙周长约6486.3米。东、西、北三面城墙保存较好,南墙因沙里河的冲刷,局部塌毁。四面城墙中部各有一座城门,东、西、北三面城墙的城门缺口清晰可见,南墙中部(实际略偏东)的城门被沙里河冲毁。皇城四面城墙外侧均设马面,现存共43个,每两座马面之间相距95~105米,恰好在古代弓弩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内。考古钻探成果揭示,皇城的东、西、北三面城墙外还存在护城壕,护城壕多紧邻现存马面的底面,宽约16~19米,深约1.5米④。

图一 辽上京城平面及其宫殿形制和排列布局复原示意图

辽上京宫城的形制。根据考古钻探和发掘资料可知,宫城位于皇城中部略偏东处,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770米,东西宽约740米,总面积约占皇城面积的1/5⑤。宫城城墙保存较差,在地表上已经基本无存,绝大部分掩埋在地表以下。南墙中部略偏西处辟有南门,东墙和西墙中部各辟一门,北墙没有发现城门。北墙、南墙外局部还发现了壕沟遗迹,推测当时宫城外围可能设有护城河(或壕)。宫城城墙上未发现马面痕迹,推测当时宫城城墙可能未设“楼橹”。

南部汉城的形制。汉城位于皇城南侧,平面略呈方形。其北墙即皇城南墙,由于受自西南向东北流的沙里河的反复冲刷,北墙塌毁严重,地面以上所剩无几。其他三面城墙也受沙里河反复变道的影响,以及后期农耕的破坏,残存无多,地表以上仅局部残留。根据1962年的勘探资料⑥,并结合20世纪90年代的航拍照片⑦,可以断定汉城只是借用了皇城南墙作为其北墙,其他三面墙体是扩建部分。《辽史》记载,“天显元年,平渤海归,乃展郛郭”,即指扩建的汉城⑧。残存北墙(即皇城南墙)部分似有马面痕迹,但由于损毁严重,需考古发掘予以确认。东、西、南三面城墙残存无多,残高约2~4米,城墙上无马面和瓮城等设施,为夯土版筑而成。其中东墙残长约1223.4米,南墙长约1609.1米,西墙残长约1220.9米。《辽史》记载,汉城东、南、西三面城墙各开两门,但地表已无法识别,有待后续考古工作予以确认。与皇城城墙相比,汉城城墙的体量要小的多,《辽史》记载,“城高二丈,不设敌楼”⑨,与实际情况相合。

二、辽上京城整体布局体现的渤海因素

天显元年(926年)宫城的营建,使得辽上京皇城由单城制转变为大城、小城相套的“回”字形模式。辽上京皇城“回”字形的平面布局特点,与中原地区都城内城和宫城两城相套的平面布局相一致,显然是继承汉唐以来都城布局传统的体现。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成果,其直接模仿对象应为渤海上京城。

天显元年(926年)春正月,契丹大军攻陷渤海上京城——忽汗城。《辽史》记载,“己巳,諲譔请降。庚午,驻军于忽汗城南。辛未,諲譔素服,槀索牵羊,率僚属三百余人出降……丁丑,諲譔复叛,攻其城,破之。驾幸城中,諲譔请罪马前”,二月甲午,“复幸忽汗城,阅府库物,赐从臣有差”⑩。这是契丹统治者第一次驾临一座王国都城。之后,又改渤海国为东丹国,忽汗城为天福城,并“以大諲譔举族行……卫送大諲譔于皇都西,筑城以居之”。再加上《辽史·地理志》明确记载的辽上京“展郛郭,建宫室”是在平渤海归后,时间上的契合,说明此次灭渤海之行,对契丹人的都城规划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促使契丹统治阶级想要在皇都的规划布局上做出一些改变。

渤海上京城由郭城、皇城和宫城三部分组成,其整体规划布局仿自唐长安城。皇城和宫城位于郭城的北部正中,是渤海上京城的核心。郭城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北墙中部正对宫城处外凸。郭城南部连接皇城正南门和郭城正南门的一号街道为全城的中轴线。南北中轴线两侧分布坊市。宫城位于皇城之北,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主要宫殿建筑位于宫城中部,南北中轴线上共排列五座殿基。宫城东部是禁苑,其南部有门与皇城横街相通,西部正中有门进入宫城的核心建筑区。宫城北墙与郭城北墙之间有“圆璧城”,南可通过宫城北门进入宫城北部的夹城,北可通过郭城正北门通往城外(图二)。

从实际布局情况看,辽上京皇城和宫城的“回”字形平面布局,在继承渤海上京城的汉唐系都城布局传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改变。确立了“折中而立”的居中思想,更加突出了“皇权至上”的统治理念。据此,与其说这一阶段辽上京皇城的“回”字形布局特点承袭自渤海上京城的都城布局传统,不如说它吸收的是中原汉唐以来的“皇权至上”的封建儒家文化,并在其实际表现上做了一些改变。在此过程中,渤海上京城起到的是汉唐都城规划理念间接载体的作用。

三、辽上京宫殿、城门、建筑构件等的渤海因素

根据近年来辽上京城的考古发掘情况看,辽上京城的宫殿形制及其排列布局、城门形制、门道基础做法、瓦当等的风格都受到渤海因素的影响。

(一)宫殿形制及其排列布局

辽上京宫城东门内的一号殿院落,坐西朝东,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院落四周均围有廊庑,东面中央设门,西面正中为一座大型建筑基址。该建筑基址夯土台基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48米,东西宽约27米。台基四壁包砖,其南北两端与院落的廊庑相连。二号殿院落位于一号殿院落西侧,经考古勘探与发掘揭示,二号殿院落的四周也有廊庑围合,整体形制结构与一号殿院落基本一致。在宫城二号殿院落的西侧,还有三号殿院落。三号殿院落共发现三座大型建筑基址。其中一号建筑基址的早期属辽代,其朝向为东向。三号建筑基址位于一号建筑基址的西北侧,是一座东向的长方形宫殿建筑基址,始建于辽代早期,废弃于金代初期。从辽上京宫城内各宫殿的排列方式来看,宫城东门内一号殿院落、二号殿院落、三号殿院落第一号建筑基址自东向西一字排列,与宫城东门和皇城东门在一条东向轴线上(图一)。

辽上京宫城内一号殿院落和二号殿院落的廊庑式宫殿形制,在渤海都城中也有发现。渤海上京城二号宫殿基址,其北部为正殿,正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掖门。南部的东西南三面有廊庑围合,其中南廊庑中部设门。渤海上京城三号宫殿基址及一号宫殿基址,主体结构均由正殿和两侧的廊庑组成,同样形成院落式的宫殿形制(图二)。此外,渤海东京故址八连城内城的第一号建筑基址和第二号建筑基址之间也有廊庑连通,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宫殿院落。这种以正殿、廊庑,以及廊庑围合成的大型广场组成的宫殿院落形制,在汉魏洛阳城的宫殿建筑中也有发现。北朝时期的太极殿遗址即由居于宫城核心的主体宫殿建筑、周围宫院、廊庑,以及廊庑围合成的广场空间、宫门等部分组成,形成一个大型的宫院建筑群。显然,辽上京城的廊庑式宫殿院落,是对汉魏以来,特别是北朝时期宫殿形制的继承。而直接模板,应是渤海国的宫殿建筑。

图二 渤海上京城宫殿形制及其排列布局复原示意图

在宫殿的布局方面,渤海上京城的宫城内共有五座殿址,自南向北一字排列,与宫城正门、皇城正门、郭城正门在一条南向轴线上。与辽上京城的差别,主要突显在宫殿的朝向上:其中渤海上京城的宫殿朝向为南向,而辽上京城的宫殿朝向为东向。关于宫殿的规模,渤海上京城一号宫殿及其两侧廊庑所围成的空间最大,其北侧的二号殿址次之,三号殿址再次之,规模由南向北呈逐渐递减的趋势。与之相比,辽上京宫城东门内一号殿院落的面积也最大,西侧的二号殿院落次之,由东向西呈递减之势。可见,辽上京城宫殿的形制布局,与渤海上京城一脉相承。辽上京城宫殿建筑朝东的做法,则体现了都城本身在继承契丹东向旧俗方面的坚持。

(二)城门形制

根据文献记载,辽上京皇城共有四座城门,宫城有三座城门,即“其北谓之皇城,高三丈,有楼橹。门,东曰安东,南曰大顺,西曰乾德,北曰拱辰。中有大内。内南门曰承天,有楼阁;东门曰东华,西曰西华”。皇城城门中除了南门被沙里河冲毁外,其余三座城门均在地表可见,且皇城西门(乾德门)和皇城东门(安东门)已经被考古发掘所确认,其形制基本明确。宫城由于整体保存较差,城墙在地表上基本无存,因此,城门位置不明确。经过辽上京考古队2014年至2016年的大规模勘探,已经明确了宫城西墙、东墙、南墙各开一门,北墙无门,与文献记载相合,并分别对宫城西门、东门和南门遗址做了考古发掘,基本明确了宫城诸城门的形制结构。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可知,辽上京皇城西门(乾德门)和皇城东门(安东门)均由城门和瓮城组成。其中皇城西门(乾德门)的城门遗址由单门道、门道内的路面、门道南北两侧的夯土墩台等组成,为单门道的过梁式城门。皇城东门为木构过梁式城门,呈一门三道格局。宫城城门均无瓮城。其中宫城西门和宫城南门均为单门道的过梁式城门。宫城东门为殿堂式城门,殿址面阔7间、进深2间,其中有3间作为出入通行的门道,门道东侧各有慢道相连。

根据城门整体形制结构的不同,辽上京经过发掘的这五座城门可分为木构过梁式城门和殿堂式城门两大类。木构过梁式城门又可分为单门道城门和一门三道城门两类,单门道的城门包括皇城西门、宫城西门和宫城南门,一门三道的城门仅皇城东门。这种过梁式的城门,承继自汉唐以来的城门结构传统。其中一门三道的城门形制基本形成于西汉时期,不见于都城以外的城市,具有较高的政治礼仪功能。

殿堂式城门仅宫城东门一座,同为一门三道格局,显示了较高的政治等级(图三)。这种殿堂式的城门,在汉魏洛阳城北魏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中也有发现,为其形制渊源找到了源头。此外,渤海上京皇城南门和渤海东京故址八连城的内城南门也是这种殿堂式城门。从城门的形制上看,北魏宫城正南门阊阖门的殿堂式建筑为面阔7间、进深4间,中部有墩台式隔墙,将门址分为三个门道,南北两侧各有慢道与门道相连,且其门前还有双阙,这是阊阖门与其他几座殿堂式城门最大的不同之处。渤海上京皇城南门的殿堂式建筑为面阔7间、进深2间,共有三个门道,台基南北两侧均有斜坡慢道与门道相连,其柱网布局及门道分布与辽上京宫城东门基本相同(图四)。渤海东京故址八连城内城南门的殿堂式建筑为面阔5间、进深2间,共有三个门道,台基南北两侧各有三个踏道与门道相连。与渤海上京皇城南门相比,八连城内城南门的规模更小,与其作为渤海国陪都的地位相符。值得注意的是,渤海上京郭城正北门(图五)和宫城正南门(图六)均由中央门址及其两侧的侧门组成,中央门址为殿堂式的城门。这种以中央殿堂式城门和两侧的侧门组成的城门系统,基本不见于其他都城,应是渤海时期都城城门的特殊规制。

图六 渤海上京宫城正南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五 渤海上京郭城正北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四 渤海上京皇城南门平面示意图

图三 辽上京宫城东门遗址平面图

与辽上京宫城东门略有不同的是,渤海上京皇城南门址和郭城正北门中央门址的台基中部还有短隔墙,这种在殿堂式门址中部设短隔墙的做法,在唐长安大明宫内重门中也有发现,性质应与北魏洛阳宫城正南门阊阖门台基中部的隔墙相同,起到分隔门道的作用。渤海上京皇城南门址的台基有四道东西向隔墙,将其分为三个门道;渤海上京郭城正北门中央门址和大明宫内重门只有两道东西向隔墙,显示为单门道,并与南北两侧的踏道相对应。

综上所述,辽上京宫城东门殿堂式城门的形制渊源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洛阳宫城正门阊阖门,但具体形制布局与渤海国的都城城门更为相似。据此,该种类型城门在辽上京城的出现,可能是受到了渤海国城门制度的影响。

(三)门道基础做法

关于辽上京城诸城门的门道基础做法,有研究根据其具体做法上的差异,将其分为A、B两种类型。其中,A型,石柱础,上置木地栿,立排叉柱,以宫城南门、皇城西门瓮城门遗址为代表;B型,石地栿,上置木地栿,立排叉柱,以皇城西门、皇城东门和宫城西门遗址为代表,此外,辽祖陵黑龙门的门道基础也是B型做法。这种在门道基础中置木地栿的做法,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如汉长安城直城门的门道基础,即在底部铺石柱础,石柱础上置木地栿,木地栿之上竖立排叉柱,做法与辽上京城A型门道基础基本一致。略有不同的是,汉长安城城门门道基础底部的石柱础排列较为紧密,而辽上京城门门道基础底部的石柱础数量较少,彼此间距较大。从已发掘的汉魏洛阳城城门和隋唐长安、洛阳城门的情况来看,门道基础均不使用木地栿。唐代城门的一般做法为,底部置方形石柱础,石柱础上表面凿榫眼,上立排叉柱。据此可知,辽上京城诸城门中使用木地栿的做法,是对汉代城门门道基础做法的恢复,是一种复古行为,而直接模仿对象,应该是渤海上京城。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渤海上京城诸城门的门道基础普遍使用木地栿。如渤海上京外城正北门西侧门的门道基础,门道两侧底部各有一排土衬石,上置木地栿,木地栿之上竖立排叉柱。渤海上京宫城第2、3、4号门址,其门道两侧底部均置土衬石,木地栿直接放置在土衬石上,其上再立排叉柱。渤海上京宫城北门址,为双门道,东西门道两侧底部均有土衬石(原报告称为“门道石”),土衬石上置木地栿,再立排叉柱。这种以土衬石、木地栿、排叉柱相互结合的门道基础做法,是渤海都城城门的典型风格。

按《营造法式》所载的“造城门石地栿之制”:“先于地面上安土衬石,以长三尺,广二尺,厚六寸为率,上面露棱广五寸,下高四寸。其上施地栿,每段长五尺,广一尺五寸,厚一尺一寸;上外棱混二寸;混内一寸銎眼立排叉柱。”明确指出石地栿的形制为长条形,上面凿出榫眼,用以立排叉柱。石地栿之下一般还要安置土衬石,土衬石的形制为近方形。1984年在洛阳发掘的一座宋代的门址,其门道两侧安置的石地栿的形制为:将条石顺砌一排形成条形石面,在石面上依0.55米的间距凿出一排长方形柱孔,用以立排叉柱。这一形制,与《营造法式》和梁思成所作“城门石地栿图样”中关于石地栿的描述基本一致。而辽上京皇城西门、皇城东门、宫城西门及辽祖陵黑龙门的门道基础中所见的石地栿,表面均无榫眼,形制和功能与《营造法式》中所载的“土衬石”更为相似。此外,河南洛阳隋唐城宣仁门的门道基础,做法为在门道两侧各置一排土衬石,其上有石地栿,石地栿平面呈长方形,石面上凿有长方形榫眼,用以立排叉柱。宣仁门的年代可能为唐末至宋初,门道基础做法与《营造法式》的记载基本相合。值得注意的是,宣仁门遗址门道两侧底部的土衬石,形制和排列布局与辽上京城诸城门及辽祖陵黑龙门的门道石地栿非常相似。据此分析,辽上京皇城西门、皇城东门、宫城西门及辽祖陵黑龙门遗址门道底部所谓的“石地栿”,其形制和功能更接近于土衬石,因此,称其为土衬石更合适。综上可知,这种以土衬石(辽上京城,以及辽祖陵报告中称之为“石地栿”)、木地栿、排叉柱相互结合的门道基础做法,应直接继承自渤海上京城,是典型的渤海因素。

(四)瓦当

在辽上京城的考古发掘中,还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其中莲花纹瓦当具有典型的渤海风格。

2014年,对辽上京宫城城墙的勘探与发掘中,出土一件莲花纹瓦当残件(G11∶3)。形制为当心一高凸大乳丁,外饰一圈凸弦纹,再外饰一圈小乳丁,中圈为莲瓣纹,间饰以点线纹。辽上京宫城南门遗址也出土两件莲花纹瓦当。其中,MZ1②∶16的形制为当心一大乳丁,周边饰莲瓣并与当心乳丁相连,莲瓣呈凸起的枣核形,外围饰小乳丁;H98∶2的形制为当心一大乳丁,外有一圈凸弦纹,凸弦纹外有一圈小乳丁纹,中圈当面饰莲瓣纹和附属图案。

莲花纹瓦当是渤海国的典型瓦当,渤海上京城、中京城(西古城)和东京城(八连城)遗址中均有大量出土。一般认为,渤海莲花纹瓦当是在继承唐代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莲瓣一般为六至八朵,少数有四五朵,均为复瓣,当面制作较为规整。辽上京宫城南门遗址出土的H98∶2的莲瓣为四朵,莲瓣数量及附属纹饰与渤海上京城第2号宫殿基址和第3、4号宫殿建筑群基址出土的A型四瓣莲花纹瓦当相似,但当面制作较为粗糙。这种四瓣的莲花纹瓦当,应当属于渤海遗民的技术传承及发展。辽上京宫城南门遗址出土的MZ1②∶16,莲瓣呈凸起的枣核形,单瓣,属传统莲花纹瓦当的一种变体。这种变体的莲花纹瓦当,在渤海都城遗址中基本不见。但在唐长安大明宫遗址中出土较多,在辽祖陵黑龙门遗址中也有发现,应该继承自唐代风格。据此可知,在辽上京城的营建过程中,徙居辽上京地区的渤海遗民、工匠等可能曾参与其中,因此其瓦当的风格受到渤海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保留了一些唐代的风格。

四、余 论

辽上京城的营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渤海因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通过前文所述,可知辽上京城的整体规划布局、宫殿形制及其排列布局、城门结构和门道基础、瓦当等都带有明显的渤海因素,体现了辽上京城的都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是与辽代社会多民族融合的实际情况相一致的。辽上京城对渤海因素的吸收,也为其都城形制结构的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日”字形平面布局和皇城“回”字形环套式规划的“辽上京规制”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注 释:

①《辽史》卷74《康默记传》,中华书局2016年,下同,第1356页。

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辽上京城址勘查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第531页。

⑦ 中国历史博物馆遥感与航空摄影考古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东南部航空摄影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82—95页。

⑧ 关于辽上京“郛郭”的问题,虽仍存争议,但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证明辽上京皇城和汉城外围还另存一圈外城,多数学者仍倾向于汉城即郛郭的说法,笔者也认同这一观点。

⑩《辽史》卷2《太祖下》,第24页。

猜你喜欢
门道东门皇城
东门
大宋皇城司兴衰
章宏伟
东门老街
山西皇城村:从挖煤炭到“挖”文化
沅澧大地楚城文化遗址新探
中俄南海联合军演的三个“门道”
果汁里的“门道”
我要吃冰淇淋
苏幕遮(般涉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