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下的数学建模思政课探究
——以不同防疫措施对新冠病毒扩散影响的分析为例

2022-11-03 06:01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29期
关键词:建模防疫口罩

马 芬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它强调教师对作为主体的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与帮助,无论教学活动的具体形态如何,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活动。[1]

学科思政课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学科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教育理念。这要求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将数学与思政相结合,有意识地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和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真正触及他们认知和实践的隐性根源,从而对之产生积极的影响。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将数学建模列为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

2020年年初,新冠病毒开始肆虐全球,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制度优势,在短短三个月内控制了国内疫情的发展,国际舆论一片哗然,有人说我们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有人说我们的防控措施侵犯了人权。中国的疫情防控宏观决策是否合理呢?如何借用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鉴于此,笔者组织了一节“不同防疫措施对新冠病毒扩散的影响”的数学思政课,将数学建模与思想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主题

疫情大考,彰显制度优势——用数学建模理性分析制度优势。

(二)教学目标

包括:通过数学建模实践思政育人,构建完善的数学建模过程;在建模及展示过程中,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认识党在抗疫中的英明、科学决策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做到“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

(三)课前分析

1. 影响因素

一种传染病的传播共有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 研究方法

依次控制这三个要素,对我国三种不同防疫措施(患者隔离、戴口罩、减少外出)分别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措施对疫情的影响程度。

3.模型假设

经搜索、查阅新冠疫情资料发现,每名感染者在14天内可传染5人,假设在每一天内该感染者所接触的人数没有巨大差异,因而测算其每天感染其他人的数量为;假设可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足够多;假设所有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相同;假设天数为n,n= 0时已经感染新冠病毒的感染者人数为t,画图时假设t=1000人。

4.教学环节一:小组展示汇报

(1)展示自然增长和控制传染源模型(将确诊患者隔离)

①自然增长模型:不采用任何防疫措施,称自然增长。求得第n天累计感染人数。第n天新增感染人数。②控制传染源模型:经查阅文献发现,从人体携带病毒具有传染性到被确诊,大约是5~7天,取最快确诊时间隔离,即假设第5天一早被隔离。

模型假设:患病第五天早晨被确诊隔离。当0≤n≤4时,因没有确诊隔离,与自然增长相同,当n≥5时,

所以由每日新增An=Zn-Zn-1即可求解得到每日新增感染人数。

为了直观地将控制传染和自然增长情况对比,假设t=1000,通过Python编程画出了累计感染人数与天数关系的函数图象进行对比,如图1所示,自然增长是指数型增长,速度非常快,采取隔离患者措施后,发现累计感染人数分段增长,但由图1对比发现采用措施1比自然增长的速度慢,措施1曲线的切线斜率也比无措施曲线斜率要缓,以第6天为例,自然增长人数接近6500人,采用措施1的增长人数为5200人左右,后期差异会更加明显。由此可见,措施1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疫情的措施。

图1

教师总结:有效但效果不够理想,因为在患者检测出来前,该患者已经携带病毒具有了传染性,在这期间会传染其他人。目前,我国防疫管理要求一经发现患者就要立即进行“流调溯源”,隔离密接和次密接者,从而更好地控制疫情的扩散。

(2)展示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戴口罩)

模型假设:因为2020年初武汉疫情暴发期,口罩有一段时间供应紧张,我们假设只有50%的人戴口罩;考虑到人们佩戴的方式不是特别标准,所以我们假设戴口罩完全防御病毒的效率为80%。

则原始患者传播人由t人降为(1-50%×80%)t,平均每天每个患者传播由降为(1 - 50% × 80%)·(1 - 50% ×,第n天累计感染人数Zn的函数关系及新增感染人数An的函数关系:

为了能清晰对比,我们在同一坐标系下画出自然增长与措施2的累计感染人数与天数关系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

图2

由图2对比发现:采用措施2戴口罩比自然增长的速度明显减慢,仍以第6天为例,自然增长人数接近6500人,采用措施2的增长人数不到2000人,由此可见,戴口罩可以有效地控制疫情传播速度。

教师总结:这里假设的50%与80%比例有点主观性,我们可以用字母代替,设m%的人戴口罩;口罩的防御病毒效果为

从而进一步研究:改变模型中m、n的值,从图象上对比m、n的值对疫情扩散的影响。

由研究发现:戴口罩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利用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武汉疫情期间,党中央调集各方资源加大口罩生产,号召外出佩戴口罩,这种决策的合理性。

(3)展示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每两天出门一次)

模型假设:假设患者在家与在外传播的可能性相同,如果每两天出门一次(平均每天外出总人员减半)。

所以,第n天累计感染人数第n天新增感染人数为了清晰对比,在同一坐标系下画出自然增长与措施3的累计感染人数与天数关系的函数图象。

由图3对比发现:采用措施3比自然增长的速度明显减慢,到第6天时,当天自然增长人数接近6500人,采用措施3的增长人数为2200人左右,由此可见,措施3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疫情的措施。

图3

教师总结:借助数据具体分析,发现减少外出可以规避被感染的风险,而且效果显著。

5.教学环节二:改进模型

【思考】在2020年疫情防控中,我国综合运用了多种防疫措施,如果还在我们的模型假设下,三种防疫措施同时使用,应该如何改进模型呢?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问题1:综合采用3种措施,对比单一使用措施1(隔离患者),哪些量发生了改变?变成了什么?

假设患病第五天早晨被确诊隔离,50%的人戴口罩,口罩的防御病毒效率为80%,并且每人每两天出门一次,即将降为(并画出图象进行分析,如图4所示。

图4

问题2:通过图象你能发现什么?

由图4可以看出,当三种措施同时使用的时候,累计患者人数增加比较缓慢,说明疫情很快就会被控制。

问题3:为了更方便地看出不同防疫措施对新冠病毒扩散的影响情况,我们将四个图象放在一起来进行对比观察,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画图象(图5所示),得出结论。

图5

结论:结合图象我们发现:戴口罩在三种防疫措施中贡献率最大,措施4的效果是最好的,并且切线的斜率逐渐接近于0,也接近于控制住了疫情。

6.教学环节三:模型检验

【思考】在我们做出合理假设的情况下,构建了数学模型,这种模型是否合理?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呢?

回溯武汉疫情数据,2020年2月13日公布新增数据为13436人,按照我们的假设:这部分新增人数是在2月9号感染病毒且具有传染性,所以我们选择初始数据t=14000,利用Python编程画出三种措施同时使用下的每日新增人数函数图象,画出第5天到第19天的分析图象,如图6所示。

图6

从2月9日起计,19天后,大约3月1日或3月2日基本可以达到当日无新增。而当日实际新增数据为:2月28日,420人;3月1日,193人;3与2日,111人;3月9日,17人。

问题4:你能分析一下模型数据与实际数据不完全吻合的原因吗?

从3月1日起,新增比例明显减少,但并没有到0。原因是我们研究的模型是理想化的,而实际情况比较复杂。

(四)课堂小结

通过数学建模,利用数据理性分析表明我国的防疫措施是正确的,中国的抗疫维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体现了对每一个生命最好的尊重,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人权、真正的尊重人权,借助数据有力回击了“侵犯人权”的歪曲事实的说法。

三、教学反思

(一)引领深度学习,注重知识生成过程

本节课通过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和有效的学生动手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课前组织学生成立研究小组,讨论、分析影响疫情扩散的相关因素及模型假设;二是课前模型建构的指导,比较复杂的模型建构,学生的思维层次难以达到所要求的高度,需要教师引导点拨;三是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模型检验,利用真实数据验证自己构建模型的可行性。

(二)引领深度学习,提升建模素养

深度学习在于帮助学生去“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现和建构过程,本节课教师引领学生经历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在经历了选题、开题到做题这一较为完整的建模过程之后,每个学习小组对自己的建模过程进行了完整的梳理和反思。学生梳理研究成果,表达、展示研究成果,是对数学模型、模型求解进行陈述,需要学生完成对实际问题的合理刻画,掌握简洁性、准确性数学语言;对模型求解的检验和形成结论,需要学生有自主性分析和适用性解读。在此过程中能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

(三)引领深度学习,实现立德树人

深度学习是以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度学习的“深”,是触及学生心灵深处,与人的理性、情感、价值观密切相连。本节课从社会热点、实际问题入手,通过数据理性验证我国防疫措施的合理性,进一步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体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防疫抗疫政策措施的正确性、科学性,学生自己用数据辨明了网上的不实谣言,达到了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思政育人境界。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深在学生的精神,深在学生的心灵。

猜你喜欢
建模防疫口罩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在经历中发现在探究中建模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防疫、复工当“三员”
戴口罩的苦与乐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求距求值方程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