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莲塘客家话的复数包括式“自家”

2022-11-03 09:40黄欣欣赵敏兰
梧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莲塘客家话南康

黄欣欣,赵敏兰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广西贺州市语言生态复杂,客家话是贺州的第二大方言,其人口数量在37万以上,占贺州总人口的21.4%[1]。贺州客家人主要是明清以来陆续从广东的梅州、五华、揭西、河源等地搬迁至贺州的客家人后代,现主要分布在莲塘、黄田、桂岭、公会、沙田、鹅塘等乡镇。贺州客家话的口音按来源可分长乐、河婆、河源3种,长乐声通行最广。莲塘是贺州市八步区下辖镇,其客家话语音与黄田、桂岭、鹅塘等镇及八步市区的基本一致,都通行长乐声。

在缺乏构词形态的汉语中,人称代词是可以讨论数和格的词类,因此客家话人称代词的复数标记、单数领格的来源也是学界非常关注的话题,研究成果也很丰富。而对代词“自家”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历时层面的研究成果有: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的“自家”一节内容[2]93-97、吴福祥的《敦煌变文的人称代词“自己”和“自家”》[3]33-37、叶雪萍《客家方言词语源流考》的“自家”一节[4]35-38,这些研究主要关注“自家”在文献语言中的意义演变。在共时平面上,“自家”通常只是作为方言的反身代词被描写和记录,“自家”表示“咱们”义的情况很少得到揭示和说明。唐七元的《广西客家话人称代词复数标记的类型及来源》[5]一文,对广西106个客方言点的人称代词复数标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但也未曾提到“自家”有表示“咱们”义的用法。莲塘客家话“自家”表示“咱们”义的情况对于“自家”意义的历时演变、人称代词复数包括式的类型研究都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记录的客家话以莲塘镇新莲村为代表,村内1/2以上皆是客家人口,笔者是该村的客家话母语者,文中语料主要源于笔者自拟,亦曾向村中长辈核实。文章例句,未考知本字的音节以同音字代替并下划“”,无同音字或有音无字者用“□”代替并标注国际音标。例句和论述会用到莲塘客家话的三身代词,现将其汇总见表1:

表1 莲塘客家话的三身代词

一、“自家”的意义判断

莲塘客家话的“自家”既是反身代词,又是第一人称复数包括式,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将前者称为“自家1”,后者称为“自家2”,两者语音形式相同,都是“[hi2 1 2-2 1ka3 5]”。理论上,“自家1”和“自家2”有相互混淆的可能,但当地人却可以分辨清楚,因为可以从语法功能和语境两方面来判断“自家”的意义。

(一)根据语法功能判断

“自家1”和“自家2”的语法功能见表2:

表2 莲塘客家话“自家1”和“自家2”的语法功能对比

由表2可见,“自家1”和“自家2”的语法功能非常相似,区别只在于“自家1”能做状语而“自家2”不能,如下面的例句(1),“自家”只能理解为“自家1”:

此外,虽然“自家1”和“自家2”都能做同位语,但两者做同位语时所处位置不同,因此也可以区分,如下例:

(3)渠自家想要又唔声。|他自己想要又不说。

(4)自家几隻行路去。|咱们几个走路去。

(5)自家客家人唔贯三月三地方节日嘅。|咱们客家人不过三月三的。

(6)自家两老表冇使客气。|咱们两表兄弟不用客气。

例句(2)(3)为“自家1”例句,例句(4)(5)(6)为“自家2”例句,由以上例句可以看出,“自家1”和“自家2”做同位语时所处的位置不同、搭配的同位成分有差别:“自家1”通常与名词或人称代词连用,构成同位语,其连用格式是“名词/代词+自家”,例句(2)(3)“阿兰妹自家、渠自家”皆是;“自家2”通常与数量短语、表示身份或关系的名词连用,构成同位语,连用格式是“自家+数量(名)/名词”,例句(4)(5)(6)“自家几隻、自家客家人、自家两老表”皆是。

另需注意,有时“自家1”在做状语和同位语时“形似而实异”,应根据“自家”与其他成分的结构关系仔细分辨。如例句(1)和(3),“自家”都处于代词后、动词前,但例句(1)的主语是“你”,谓语是“跌倒”,“自家”做“跌倒”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是未受他人干扰、独立实现的,与前面的“你”没有直接的结构关系,而例句(3)是同位结构“渠自家”做主语。

(二)根据语境判断

“自家”做状语和同位语时,其意义容易确定,但“自家”做主语、宾语、定语时,则只能通过语境来确定“自家”的所指。这里的语境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两个方面,前后语句、句子语气、语句中词的意义特点等都归为语言的语境,对话双方关系与身份地位、社会文化常识等都归为非语言的语境。客家话是没有文字的交际方言,语言表述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大,语境又包罗甚广,难以穷尽,以下举3组例句进行说明。

做主语:

(7a)自家去买冰条□[ʃia5 5]|自己去买冰棍吧。

(7b)自家去买冰条去□[ʃi5 5]。|咱们去买冰棍吧。

(7c)自家问清楚先。|自己/咱们先问清楚。

做宾语:

(8a)女子人要保护好自家。|女性要保护好自己。

(8b)渠唔曾请自家。|他没有请咱们。

(8c)你算自家唔曾?|你算自己/咱们没有?

做定语:

脑外科为医院的重点科室,患者以危重症者居多。围术期,患者多伴随焦虑及恐惧等负面情绪,且感染等并发症较为常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临床应对护理模式进行改革。可以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到脑外科患者的护理中,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本文以本院患者为样本,观察了改革效果。

(9a)自家老婆都唔信。|自己的老婆都不信。

(9b)渠想租自家田来种。|他想租咱们的田来种。

以上3组例句的“自家”,例句a都是“自家1”,例句b都是“自家2”,例句c的“自家”在不同语境中却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这3组例句来看,“自家”的意义有时明确,有时模糊,这是因为例句a和b都有足够的语境可以帮助确定“自家”的意义,而c句则存在语境信息不充分的问题。如,例句(7)这组,(7a)和(7b)的区别在于句末语气词,“□[ʃia5 5]”源于“去啊[ʃi5 3a5 5]”的合音,“□[ʃi5 5]”源于动词“去[ʃi5 3]”,“去+NP/VP+□[ʃia5 5]”表示奉劝对方去做某事,一般用在劝导小孩子的时候,“去+NP/VP+□[ʃi5 5]”表示倡议某人一起做某事,所以(7a)和(7b)的“自家”意义明确。(7c)句子信息有限,“自家”究竟包括对话双方,还是只指代受话人一方,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确定,可以是A请B做某事时,B叫A先问清楚C再来找B,也可以是A和B要做某事时,A对B说“咱们俩先问清楚C再行动。”

又,(8a)和(9a)的“自家”只能理解为“自家1”,这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的[(8a)是因为社会文化对女性的要求更多的是自我保护,(9a)是因为当前社会是一夫一妻制];(8b)和(9b)的“自家”只能理解为“自家2”,因为“请”和“租”一般是向外的动作,不能施诸己身。后者的影响因素是句内的语言语境,前者的影响因素则是句外的非语言语境。可见,语境几乎是包罗万象的,难以穷尽。同时,也正是丰富的语境信息使我们能够确定“自家”的具体所指,使得“自家1”和“自家2”共存于莲塘客家话中,不相妨碍。

以上例句c的“自家”在实际语言使用中只能有一种意义,加上会话需要遵循准确原则,当发话人有意识地追求表述的清晰准确时,“自家”的不同意义通常用同位语标明,如(8c),“自家”的两种意义可分别用“你算你自家唔曾”、“你算自家两隻唔曾”表达。以上3组例句的c句一般是发话人在对话情境中,对话双方比较了解时说的,即使不用同位语标明,双方也能够会意。并且,当对话双方是共同的利益或责任体时,“自家”的意义并不影响所要陈述的事件,如例句(9c),如果是妻子对丈夫说的话,理解为“你自己的活儿”还是“咱们的活儿”都不影响所要表达的“活儿没干完”的事实。

另外,“自家1”和“自家2”也可以在同一句子中共现,例如:

(10)自家可以自家想办法。|咱们可以自己想办法。

例句(10)“自家2”做主语,“自家1”做状语。将例句(10)的“可以”去掉,按理说,“自家自家想办法咱们自己想办法”也是能成立的,此时仍是“自家2”做主语,“自家1”做状语,但实际会话中不可能说出这样的句子,即“自家1”和“自家2”可在句中共现,但不能在语流中连续出现。

二、“自家2”在少数客方言点中的保留和衰落

一是“自家2”在南方方言中非常少见,可能是第一人称复数包括式的特殊类型。笔者查阅了以下客、赣、粤、湘、闽、吴等南方方言的人称代词资料(见表3):

表3 南方方言的人称代词资料

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发现,南方方言的第一人称复数包括式大多由第一人称加复数标记构成,例如,翁源客家的“等”、宜丰赣语的“阿人”[6]420,或者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联合短语表达,例如,清流客家的包括式是“我各尔我和你”[7],总之,大多以第一人称为基础构造复数包括式。而莲塘客家话的“自家2”与第一人称“”无关联,似乎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复数包括式。

二是,“自家2”目前仅见于客方言点。刘纶鑫《客赣方言比较研究》中曾提到,客家方言一般用“自家两个人”表达包括说者和听者[8],但未说明具体是哪些方言点,也没有说明“自家”是否可以脱离“两个人”而单独表示“咱们”义,因此也无法确定“咱们”义是不是“两个人”带来的。除此之外,目前笔者只找到4个方言点有“自家2”,这4个点也都是客方言点,具体如下:

①广西来宾市凤凰镇。据方嫏嬛[9]63-64,凤凰镇客家话第一人称代词是ai2 1 3,复数是ai2 1 3li4 4,方嫏嬛文未提到凤凰镇有表示“咱们”意义的代词。但提到凤凰镇客家话还有“人家、大家、自家”等代词时,“自家”有一个例句:

“人家嘅田比自家嘅大。(别人家的田比我们家的田大。)”[9]64

例句中“自家”的普通话释义用“我们”而非“自己”,说明凤凰镇客家话的“自家”是可以表示第一人称复数的,凤凰镇的这个“自家”很可能与莲塘客家话的“自家2”是一样的,但无法确定例句的“自家”究竟是包括式还是排除式。文中“自家”也仅举了这一个例句,成为一条孤例。

②广东河源市贝岭镇。邬明燕将贝岭客家的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和反身代词都记作“自家hu3 1ka4 5”[10]9,并明确提出:

“在北部,‘自家’既是反身代词,又可表第一人称复数,相当于普通话‘咱们’,如‘自家去’。如果没有语境的话,‘自家去’这句话有‘你自己去’和‘我们去’两个意思”[10]11-12。

邬明燕既说“自家”表第一人称复数时相当于“咱们”,贝岭的“自家”应该也是一个包括式,但在解释“自家去”这句话时又用了“我们”来解释“自家”,这很可能是邬文的疏忽,毕竟,“咱们”的口语色彩重,而“我们”又可以兼表包括和排除意义。

③江西赣州市南康区。据刘汉银[11]10-11,南康客家第一人称代词是“涯”,复数有“涯人、涯兜、涯些”等,“自[s3 1]家自己”“大自家大家”两词是其他类人称代词。刘文未将“自家”列入第一人称复数中,并称“南康话中没有与普通话‘咱们’相对应的人称代词”[11]11,但据其论述,我们将南康客家“咱们”义的表达方式概括为3种:

a.涯人/涯兜/涯些

b.涯人/涯兜/涯些+自家/自家两个人/自家几个人

c.自家/自家两个人/自家几个人

刘汉银认为,a式相当于普通话的“我们”,需根据语境确定其为包括式或排除式,c是b的“省略式”,比b更常用。如果我们仅仅把南康的“自家”理解成“自己”,b式和c式翻译成普通话是不能成立的(b式:*我们自己/我们自己两个人/我们自己几个人;c式:*自己/自己两个人/自己几个人;“我们自己”和“自己”可说,但那已经不表示“咱们”义了)。与莲塘客家话相比,南康有a式和b式、莲塘无,南康c式则与莲塘的“自家2”相当,c式的“自家”应视为“咱们”一词。

此外,c式很可能是表“咱们”义的原式而非b的“省略式”,b式这种不成话的表达则是后起的。受普通话或其他因素影响后,c式的“自家”表示“咱们”义衰落了,南康客家人已经不认为“自家”能表示“咱们”了(这也解释了刘汉银否认南康有表示“咱们”义的代词的原因)。为了表达出复数意义,南康客家人又在c式的基础上前加第一人称复数排除式“涯人/涯兜/涯些”,造成了不成话的叠架结构b,这也是c式更常用的原因——c是原式而非“省略式”,表达上不经济、对译成普通话又“不像话”的b才是后起的。

④广西贵港市武乐镇①(1)注:① 该点信息为发音人提供、笔者调查所得。发音人刘小溢(1998),女,当地客家话母语者。。武乐客家第一人称“”,复数“啲”,反身代词用“自家”。经笔者调查,武乐“自家”也有“咱们”义,但“咱们”义做主语和同位语时,武乐用“啲自家”或单用“啲”;“咱们”义做宾语时,武乐只用“啲”;“咱们”义做定语时,武乐可用“自家”和“啲自家”,且前者比后者更为常用,两者都要后加领属标记“嘅”。也就是说武乐“咱们”义的表达方式有以下3种:

c1:自家(定语)

可以看出,武乐表“咱们”义的手段和南康客家十分相似,区别在于:排除式的复数标记不同,a式用“人、兜、些”,a1式用“啲”;武乐的叠架结构b1比南康的b式更简单,“啲自家”后面不能再加数量结构“几隻”;武乐一般“省略”叠架结构b1的“自家”,保留“啲”,即a1式更为常用,而南康一般“省略”b式的“涯人”等,即c式更常用。

顺着南康“自家2”衰落的思路来看,莲塘、南康、贵港3个点的“自家”实际上可构成一条“自家2”的衰落链,或者说是“兜/啲”取代“自家2”的替换链:

莲塘 南康 武乐

莲塘保持“自家2”的语法功能最丰富,表示“咱们”义基本不受限制。南康和武乐的“自家2”都处于衰落过程中,“自家2”已经衰落到语言使用者感受不到其复数意义的地步,叠架结构“兜/啲+自家”便作为表达复数的补偿手段应运而生。南康的叠架结构常常可以“省略”排除式“兜”,单用“自家”,武乐则“省略”叠架结构的“自家”,单用“啲”,可见武乐的“自家2”衰落得更快。从以上语料看,“自家2”仅在少数客方言中保留,且已呈现出将要消失的趋势。

三、“自家2”的来源

本研究在共时层面上说明了莲塘客家话的“自家2”和“自家1”的区别、“自家2”在南方方言中的使用情况,知道“自家2”是比较特殊的复数包括式,且只见于客方言点,但这么特殊的包括式是如何产生的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历时层面去考察“自家”一词的历时演变。本研究借鉴了前人对“自家”的研究成果,将“自家”一词的历时演变梳理为图1(大写字母表示所处的阶段,小写字母表示演变链,箭头表示历时演变方向,圆括号内的文字是对结构、词义或音读的解释说明):

图1 “自家”的历时演变

演变链a:“自家”从词组变为反身代词[4]35-38。“自家”大概较早见于北朝文献,表示“从家里、由家里、自己家里”这样的介词结构和偏正结构。在南北朝末期到隋朝的文献中,有少量用例的“自家”出现了理解为介词结构或“自己”两可的情况。到了初唐的白话诗里,“自家”则确切无疑地表示“自己”,“自家”的词汇化完成。表示反身义的“自家”在后面的演变中一直保有一席之地。

演变链b:“自家”衍生出表示第一身的意义[3]33-37。敦煌变文中的“自家”大多单用,独立性强,已经开始向第一人称代词转化。在唐五代文献中,“自家”多用于反身或复指,表示第一身非常少见;而到了宋代,“自家”既可以表示反身意义,又可以表示第一身,两者并行,且后者占绝对优势。

演变链c和d:“自家”由表示第一身进一步演变为表示“你我”,进而又演变为表示“咱们”[2-3]。吕叔湘曾提出“自家”有过3个意义:①跟“别人”相对,跟“自己”同义;②等于“我自家”;③表示“你我”和泛指[2]。吴福祥也指出,敦煌变文中“‘自家’多单独使用的特点和称代第一身的用法为宋代人称代词‘咱’的产生奠定了分布和语义基础”[3]34,广泛用于复数称代也是宋代“自家”表示第一人称的特点之一。可见,吕叔湘、吴福祥二人的看法基本一致,吴福祥文对“自家”表示“你我”义的举例有所补充,下面摘录2例:

①且言:此是契丹男媳妇,且教与自家劝酒,要见自家两国欢好。[2]96

②良嗣谕以:“……未若自家两家本无相争,便通交和,万世所无,乃是好事。”[3]35

这2例与莲塘客家话的“自家2”做同位语的情况相同,都是同位语的前项。语用上,本研究认为,这里的“自家”起到拉近关系的作用,现代北方方言中的“咱”指代“你我”同样具有表示亲密友好的作用。不过,这里“自家”和“两国”“两家”连用,其表复数的数范畴还限于表示双数“你我”。

再来看“自家”表示泛指的例句:

③人生天地间,都有许多道理,不是自家硬把与他,又不是自家凿开他肚肠白放在里面。[2]96

④又如说“非礼勿视”,自是天理付与自家双眼,不曾教自家视非礼。[3]35

吕叔湘认为,这里的“自家”,与《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吾”类似,“吾”并不实指说话人,而是表示“你或我或任何人”这样一个虚泛的概念[2]95,这里的“自家”也并非实指说者和听者,而是“咱们或者任何人”这样的虚泛概念。吴福祥认为,“这些例句中的‘自家’非‘你(们)我’所能涵盖,其所称代,除交际双方外,还包括他人。”[3]35吕叔湘、吴福祥的论述略有不同,但可以看出,这时“自家”的表数范畴已经扩大,超过双数。本研究认为,吕叔湘所谓的“泛化”也是促使“自家”的表数范畴由双数扩大为多数的原因之一,吕叔湘也是因为“自家”表示“你我”和表示泛指的意义密不可分而将两者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意义的。

演变链e和f:“自家”合音为“咱(tsa)”,“咱(tsa)们”再合音为“咱(tsan)”[2]97-103。吕叔湘曾提出“咱”为“自家”转变而成,主要依据有两方面:语音上,“咱(tsa)”是“自家”的切音;文献上,吕叔湘提出的“自家”的3个意义“咱(tsa)”都有相应的用例。宋代文献中“你们、他们”的用法已经较为普遍,受类推作用还出现了“自家们”的用法。“自家”合音为“咱(tsa)”以后,“自家们”就成了“咱(tsa)们”,“咱(tsa)们”可能早在元代口语中已经出现读为“咱(tsan)的情况”,元代剧曲也写作“偺/昝/喒”。“咱(tsa)们”合音为“咱(tsan)”后,也有再加上复数标记“们”的,就是现在北方口语的“咱(tsan)们”。

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只有形成于B阶段的“自家”和G阶段的“咱(tsan)、咱们”保留了下来,其他都已经消失了。形成于B阶段的“自家”作为方言词广泛保留在南方方言中,G阶段的“咱(tsan)”则主要保存在现代北方方言中,从《汉语方言地图集语法卷》看,大多数南方方言至今未见与之相应的代词[12]4。

莲塘客家话的“自家1”和“自家2”分别与“自家”在B阶段和E阶段的面貌相吻合。其中,E阶段的“自家”,吕叔湘认为已经消失,变成了G阶段的“咱”和“咱们”[2]97。吴福祥根据文献语料总结出宋代表示第一人称意义时,在《朱子语类》等东南方言系文献中主要用“自家”,在《刘知远诸宫调》等北方方言系文献中都用“咱”,两者在功能和用法上没有区别,这说明了“自家”由第一人称向“咱”转变的进程呈现出南北不平衡的局面,南方比北方慢[3]36。而从莲塘客家话的情况来看,E阶段的“自家”并未消失,目前仍保留在莲塘客家话中,“自家”仍未向“咱”转变。

以往研究方言的学者已经发现了客家话“自家”表示“咱们”的现象,但未能说明缘故;研究文献语言的学者注重历时演变情况的说明,而对活语言材料的挖掘和关注则较少;莲塘客家话的“自家”恰以活语言材料的身份将两者贯通,从共时平面印证了“自家”历时演变的两个阶段的面貌。特别是,目前南方方言极少见到“自家”用为第一人称复数包括式的情况,莲塘客家的“自家2”就成为能够验证“自家”历时演变E阶段用法的、非常珍贵而富有说服力的一份活语言证据。

猜你喜欢
莲塘客家话南康
广西客家话持续体标记的主要类型及历史演变
南康区:“三融合” 振兴美丽乡村
南康水厂超滤膜池自控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误西风
南康漳州龙
有趣的客家话
王光先国画作品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老年大学校歌
厦门 厦门市老促会到翔安区老区莲塘村考察调研
客家围屋的文化寻绎及其保护策略——以贺州莲塘江氏围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