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22-11-04 03:24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王银祥
华夏教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三中等职业学校 王银祥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学生失利,是一群容易被学校、家长、老师忽视的群体,很多人自暴自弃,还有一些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自卑心理明显,具有较强的反抗意识。由于学习成绩长期不尽如人意,被家长和老师指责,被优秀的同学歧视,他们内心饱受煎熬,再加上得不到他人的包容、理解及关爱,抑郁自卑心理快速形成,甚至开始仇视社会。

二是缺失学习动机,没有学习动力。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意识极为活跃,兴趣爱好十分广泛,但由于缺乏自控意识,缺失刻苦学习精神,他们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进而成绩变得越来越差。

三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懂控制情绪。部分中职学生具有固执、多疑及对抗心理,有时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就能使情绪失控,甚至处于暴怒状态,与他人大打出手。同时知识水平低,语言表达能力差,人际交往中不懂照顾他人的情绪,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费力不讨好”等情况,进一步加剧了交际恐惧感和憎恶感。

二、在中职班级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倡导人们利用积极阳光的态度解读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并从中汲取积极品质和正能量,摆脱和克服心中的负面能量,最终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中职学校渐渐认识到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中职班级管理以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目标,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加强教育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应用积极心理学管理班级,有助于升华教师的形象,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特别是以积极正向的角度分析学生心理,从分析成果中提炼教育方法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对于学生来说,有了积极阳光的心态,他们能深刻认识挫折和失败是人生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在挫折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挑战和解决问题,才能使人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有了阳光积极的心态,学生也能勇敢地面对学习与生活,在不断的努力中找寻自信心和满足感。

三、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实例

(一)改进管理模式,明确心理教育目标

改进当前的班级管理模式,将积极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技能应用在班级管理中,以快速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心态,消除学生不良心理和情绪的教育环境。

首先,教师注重观察班级风气,加强正思想、正能量的宣传。通过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生活与学习中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端正生活与学习态度,促进良好班级风气的形成。

其次,教师注重观察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认真分析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与生活中形成的不良习惯,及时向学生讲明这些不良习惯对其成长与发展所造成的危害。特别是教师依托先进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充分挖掘学生的优势、天分及潜能,逐步唤醒学生的积极认知,使学生利用积极的想法看待各种问题,增进积极情绪情感体验和感受快乐与幸福。

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素质发展、能力构建及心理健康等,合理科学地设定教育目标,始终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班级管理的重点内容。特别是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鼓励及关爱,针对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避免学生产生不良心理,消极生活与学习。

(二)开设心理课程,增强班级管理规范性

中职学校应加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资源构建专业化的教室,营造良好的教育空间,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及班级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组织教师学习积极心理学知识,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使其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研究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并充分结合自身经验,制订积极心理学教学方案。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引路人,应当善于借助心理课程教学加强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的指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和排泄不良情绪,使学生自主找寻积极情绪,建立积极有效的自信,进而达到让学生听从教师管理,养成乐观积极、阳光向上的学习与生活态度的目的。

例如,班级里有一类同学,他们叛逆心理极强,上课不遵守纪律,对教师的管教置若罔闻,且经常与其他同学打架斗殴,不仅荒废自己的学业,也严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为了改善这类学生的品性,引导这类学生努力学习,在心理课上,教师以心理医生的身份,主动找他们谈心。需要注意的是,谈话内容要从学生的视角和感知出发,谈话方式要让学生感觉到轻松,引导学生表达想法和抒发情感。比如,教师先从家庭谈起,让这类学生说出对父母的看法,分析他们与父母之间存在的隔阂。这类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情感较为敏感,始终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教师可以让这类学生换位思考问题,让他们依托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分析其父母的情绪情感变化,深刻认识父母不好的原因。“如果你是爸爸,怎样管教孩子?”“如果你是妈妈,孩子是这样的情况,你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和想法?”一句句钻心窝的话语,让这类学生深刻体会当父母的不易,从而正确认知父母的各种行为,使大的隔阂变小,小的隔阂变无,最终达到消除怨恨和叛逆心理的目的。在学生反思自己的时候,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出谋献策,让他们用良好的表现赢得其父母的认可、支持及赞美;谈到学习时,教师还是本着和蔼可亲的态度,支持和鼓励这类学生说出对教师的看法。

针对这类学生提出的观点和想法,教师不要急着否定,而是站在他们的视角和感知上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主动结合实际承认错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真心实意的好朋友,所做的一切确实是为他们好。然后再用惋惜的语气说:“你们非常聪明,只是不爱学习,不然你们一定是班级里最棒的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失落和惋惜之情后,他们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向教师保证,以后不再扰乱课堂纪律,不与其他同学打架斗殴,会将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

(三)构建交流平台,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要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加强多边合作交流,增进师生友谊情感是前提条件。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态度,遵循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中职学校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明确学校内部各部门的权责,做好任务分工,充分发挥每个部门的专长,尽可能地减轻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教学压力,通过充分发挥所有教师及教务人员的合力效应,做好心理健康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

二是针对班级管理工作构建多部门交流平台,各部门坚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原则,在交流活动中加强对当前班级管理工作的评价与总结,从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班级管理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并结合本部门的专长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是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拉近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和育才作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困惑,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四是夯实班级文化环境基础,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潜在作用。

(四)开展主题活动,实践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技术保障,特别是针对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其教学价值作用更加明显。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再加上没有实践机会,学生不仅不能准确认识心理学,又不能锤炼心理学知识与技能。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积极心理学知识,教师应牢牢抓住心理健康教育这根主线,积极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对学生的心理指导作用。

例如,在一次心理课上,教师以“幸福能力观”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认知”活动。通过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教学情境,加强积极心理学知识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探究中找寻自身的积极优势,充分了解和挖掘自身的潜质,从而提升积极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应用能力,推动人格和心理品质的良好发展。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一是教师先结合社会大环境和个人小环境,说明当代人面临的心理问题,借机引出心理医生这一职业,使学生结合已有经验想象心理医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再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呈现心理医生工作时的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是要求学生借助网络或翻阅书籍,自主学习积极心理学知识,深化对积极心理学概念、意义及价值的理解,并围绕如何获得幸福能力展开探讨,包括学习、生活、班级管理等方面。

三是引入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案例,与学生共同剖析不爱学习、破坏课堂纪律、不听家长和教师管教、打架斗殴等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同时借机渗透自尊、自信、自律、自强、友爱等积极心理因素,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潜质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这样一来,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刻认识自己和挖掘自身潜能,又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收获更多的心得体会和智慧启发。然后再由教师和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共同提出调节心理和控制情绪的方法,以及提出如何帮助这类学生热爱学习与生活的具体措施。

四是教师组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以“心理医生”的身份分析心理病症,为“患者”提治疗建议,促进学生提升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正确运用积极心理学知识解决心理问题。

(五)实施自我管理,强化自我管理成效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主体应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管理者,生活与学习的主人,才能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参与和配合班级管理工作,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成效。因此,教师要营造友好、平等、民主的管理氛围,为学生量身创造自我管理的空间与机会,使学生深刻认识管理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带着积极健康的情绪完成管理任务。教师注重班委会建设,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选拔班委会成员。

一方面,成为班委会成员的学生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到不是手中的权力变大了,而是身上的责任变多了,必须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责,合理使用手中的权力,协助教师管理班级。同时教师要重视引导未入选班委会成员的学生发挥监督作用,绝不能让这些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而是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通过加强对班委会成员工作的监督,为班委会成员的表现打分,以此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班级风气;

另一方面,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要配合积极心理学教育,端正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态度,引导学生认清和发挥自身优势,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困难,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各项活动,使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价值,最终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应认识到班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了解学生心理健康与班级管理的关系。通过加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加强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使其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通过改进班级管理方式和明确心理教育目标,开设心理课程和增强班级管理规范性,构建交流平台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开展主题活动实践积极心理学,以及实施自我管理和强化自我管理成效,促进学生提升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
“没有用”的心理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学报》2021年度审稿专家名录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跟踪导练(二)5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