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极拳习练方式的探析

2022-11-04 04:52仝晋年杨洁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技击习练太极拳

仝晋年 杨洁

(1.武警警官学院;2.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广州 510080)

2016 年6 月,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指出,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和乡村农味农趣运动项目。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并明确提出扶持推广太极拳。如今,世界上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已超3 亿,必须承认,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拳术,能够像太极拳一样传播得如此之广,并在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样,也没有哪一种拳术对自己的技术体系与训练方法的认知与解说,产生如此大的意见分歧。目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如何健身防疫,一时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事情,钟南山院士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太极拳不仅对中老年人有着很不错健身效果,也能够增强大众身体免疫力,对抵抗疫情有一定的作用。同样,在抗疫期间,武汉方舱医院有一段医生领着病人进行太极拳锻炼的视频在网上广为传播,引发广发讨论,将太极拳推上风口浪尖。然而,从太极拳实践角度来说,太极大师与他们的拥趸各持己见,甚至认为自己掌握了唯一的真理进而相互抨击,如有的大师和“粉丝”认为,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是太极拳的核心,是太极拳的顶峰,是太极拳的本质,而炼养不过是太极拳的半山腰。还有人认为,太极拳的本质是套路的唯美性,突出强调太极拳套路的难度与规范,完全忽视太极拳的养生效果。

长久以来,笔者一直对各类大师心怀敬意,因为笔者认为这些关于太极拳的理论和训练方法全都有理有据,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呢,究竟是有人故意将太极拳神化,还是有人在故意混淆视听,还是本身就是包容共生的关系呢?客观来讲,如果这一太极拳动作能够满足技击需要,也就能满足健身需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技击动作都能够满足健身需求,甚至有些技击动作对健康无益且有害,把以技击为目的的太极拳和以健身为目的的太极拳混为一谈,就会导致理论体系和训练方法混乱。该文不讨论技击是否为太极拳的“灵魂”,仅以笔者7年的太极拳训练(包含推手训练)经验为参考,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1 道法自然——和谐的运动方式

现在需要的是和谐的技巧,而不是争斗的技巧。需要的是和平的艺术,而不是战争的艺术。合气道创始人植芝盛平如是说,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身心训练,作为一种处理侵略的实际手段,作为一种培养无畏、智慧、爱和友谊的生活方式,合气道无疑与太极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静下心来,感受自然与身心保持高度一致的和谐“共振”,抛开尘世中的喧嚣与烦恼,可以稍微地闭上眼睛,放松、自然地开始练习,想象自己置身于一片林海,随风而动,听风而舞,觉得自己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它对话,从而达到“周游六虚”“恬淡宁静”的状态,不受限制和约束,让你的动作自然地流动,劲力亦在体内流淌,感受大自然的清净无为,从而达到畅通无阻、圆润无碍的美妙状态。

在《太极拳权论》中就有这样的叙述:“天地一大运动也,日月星辰垂象于天,雷雨风云施泽于地,以及春夏秋冬递运不已,一昼一夜循环无穷者,此天地之大运动也。至于人之一身,独无运动乎?秉天地元气以生,万物皆备于我;得圣人教化以立,人人各保其天,因而以阴阳五行得于有生之初者,为一身运动之本。”任何技术,包括太极大师使用的各种方法、手段,充其量是向和谐运动的必要过渡,在练拳中应追寻处处和谐,同时,“平正、开合、方圆、连绵、无拘无束”,让动作自然地流淌,毫无牵扯勉强之感。由此,凡是真正的太极拳运动,切不可把过渡当成目的,虽然人们并不能绕过过渡。

在太极拳中,安静而自由,使动作自然流畅,没有任何的牵连和勉强,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无为状态,实现水乳交融的无上妙境,乃是太极拳的高深境界,而这个境界,在笔者看来,其实就是人们所谓的“道法自然”,在太极拳运动中体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和谐相处,自然即我,我即万物。

万物都是由道而生,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体育运动中,“道”可以解释为最优运动方式,“自然”,即运动状态完全符合人的本性,纯乎天然。“道法自然”,就是说太极拳的最优运动方式,要以人为本,合乎人的天性,所有的技术手段,都是通向太极拳最优运动方式的过渡,而不是太极拳运动本身,切不可将手段与目的搞混。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我国古代就有重和趋同的“和同之辩”。西周末年时,国家大臣史柏已经认识到“由不同的事物互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达到和谐的效果”,五味相和,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六律相和,才能产生悦耳动听的音乐;善于倾听正反之言的君王,才能造成“和乐如一”的局面。太极拳是最具传统文化特色的一种拳,被称为“哲拳”,既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太极拳融合了儒释道等学说),太极拳必然要接受“道法自然”与“和谐”的理念与智慧,将繁忙劳碌的现代人从“不和谐”中拉回正轨,也就变成了太极拳的根本任务,那么所谓的“安静而自由,使动作自然流畅,没有任何的牵连和勉强,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无为状态,实现水乳交融的无上妙境”才是太极拳运动的核心所在,而不是所谓的“技击乃灵魂”。因此,由练习太极拳中沉得住、松得下、能屈能伸、能柔能刚,来体会人生中“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的至高境界,才是正道。

“道法自然”,是太极拳最优运动方式,而这一状态下的运动,才能使人进入一个最优体验的境界。

2 静心松弛——最佳的训练法则

“道法自然”,即“安静而自由,使动作自然流畅,没有任何的牵连和勉强,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无为状态,实现水乳交融的无上妙境”,乃是太极拳运动的最优方式与核心所在,那么掌握多少太极拳动作,对动作又有多熟练,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太极拳是否能够练好、是否已经练好与掌握多少太极拳技术动作并无太大联系,当然并不否认,太极拳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对于进入太极拳高深境界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当人们明白太极拳真正意义时,是否熟练掌握许多太极拳技术动作、是否能进入太极拳高深境界都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明白通过习练太极拳要得到什么。

假如基本掌握了一套太极拳的技术动作,或者仅仅是几个动作,只要已经掌握得比较熟练——不必再消耗精力去思考动作时,不妨寻一处“胜地”,可以是草木茂盛的森林公园,抑或一片碧蓝的湖泊,甚至一块旷野。一套拳打下来,或者几个动作重复进行,只要自己感觉极为舒坦了,就达到太极拳的目的。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固定的技术动作并不是最重要的,其只是达到高深境界的过渡手段,那么,人们怎么才能通过技术,实现“道法自然”的境界呢。笔者结合自身习练经验,以通俗的语言进行解说。

学习太极首先要做到身正体松、顺其自然,规律是一把尺子,衡量着人们的行为举止,如果不想产生反面的效果,就必须遵守自然的规律。因此,太极拳锻炼要做到物我两忘、无欲无求、不勤不怠。具体来讲,在太极拳练习中要做到体松、心静、合乎自然。拳架动作自然要合乎标准,但要以舒适自然为主,不必过分强求完美;呼吸更是要自然,不要刻意为之,慢慢去体会深远悠长、细密连绵;意念似有若无,意气绵绵,不必刻意用意,过于用意,会造成身体僵硬、精神紧张,进而动作变形,陷入恶性循环。所以,在太极拳习练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松静自在。放松包括身体上的放松和精神上的放松。身体放松主要是指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甚至内脏器官的放松,使相互竞争的肌肉和肌腱处于相对稳定和放松的状态。精神放松主要是指缓解情绪紧张和易怒心理,使心灵处于平静状态。在练太极的过程中,放松身心,不仅有利于身体气血的自然循环,减轻身体负担,减少能量消耗,降低基本代谢率,还可以减少身体的兴奋感,减少内外环境对精神的干扰,帮助引导身体休息。平静是指在练习过程中,你的思想和情绪应该保持稳定和平静,消除一切干扰。从本质上来讲,世界上的一切都在不断地运动,因此,练习时的静止是相对于运动而言的,它是通过内倾意识的运用,将无序、松散的心理活动转化为规则、单一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太极拳讲究的“松”,并非松懈的“松”,太极拳的“松”与常人所理解的“松”是不一样的。太极拳的松在于一种特殊的状态,以拳论的意思就是“似松非松”,使身心处于特定的放松之中。太极拳的“松”也不是一味地放松,“松”只是太极拳通往更高层境界的桥梁,也是修炼的一种必需的手段和必经的过程。通过体会“松”这一过程,习练太极拳的人可以慢慢消除身上的僵力与拙力,练出松而不懈、刚中寓柔、柔中带刚、刚柔并济、如棉裹铁的太极真功来。太极拳在“松”的过程中,身体不是闭合的,而是各个关节都处于开放的状态,同时四肢也在放长,拳本有言“太极拳为一项放长四肢的螺旋运动”。“松”是头脑清醒、肌肉用力、精神安逸的“松”,反观“懈”,在精神不振,肌肉无力、头脑混沌,跟“松”形成了鲜明对比。“松”并非一丝一毫的力都不用,试想一下,若人毫不用力,如何能立于地上,自然无法进行太极拳拳架的习练或推手对抗了。“松”在于习练太极拳拳架的时候,能使用一分力完成的动作,绝不使用二分力,但是因为其连绵不断的进行,总活动量也并不会少,因此说太极拳非常适合老年人练习,就在于其保持“松”(不需费力)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运动量,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要做到太极拳所要求的“松”,是有先决条件的,也就是无论如何松,都不能失去支撑之力,用太极拳专业术语来说,叫作“掤劲”,即为八面支撑的劲力“抬不动”“按不瘪”“推不应”“压不下”。“掤劲”是一种自然的支撑力,而最重要的是,在进行太极拳运动时,精神和肉体是否都进入到一种“空”的状态,即全身空空荡荡,片叶不能加身,思想一片静谧,心灵无限自由。这种“空”,其实也是人们平时常说的“静”,想要松弛,必然静心,抛开尘世的一切烦恼,微微闭上双眼,随风而动。“静心松弛”绝非现代体育所说的放松肉体,而是由内而外、由肉体到精神、由心理到灵魂的彻底放松,只有彻底放松下来,才能感受到“静”。从逻辑上来讲,并不是人们进行了太极拳这项运动而“静”了下来,而是在进行太极拳运动时,必须要主动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进入“静心松弛”的状态。

3 阴阳和谐——终身不尽之艺

太极拳属于内家拳的一种,与众多内家拳一样,要追求和谐自然,缠丝、螺旋、进步、退步、左右、开合、手眼、心神,处处追求和谐。走一遍拳架,就有一遍新的感悟,可谓是“终身不尽之艺”,天天练,天天就会有新感受。

太极拳与别的中国拳种又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太极拳更为重视内在的养气炼神之法。“以虚灵之心,养浩然之气”,“气”被中国人视为生命之源,凡是世人,都遵循生、老、病、死在规律,贯穿这一进程的就是“气”。“气”为何物,古往今来有许多智者都对其进行过精彩的描述,如《庄子》:“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管子》中把气视为人体的生命之源,“气为充身之物,有气则生,无气则死。内聚以为源,泉之不竭,表里遂通;泉之不涸,四肢坚固,能令用之,被服四固”。人之养生在于练气,在于养德,不被外物所惑,不被名利所诱,此正合太极拳之要。在练习时,恬淡自然、松弛静心,生命之“气”自然可以随着全身不断流转,把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与太极拳的动作联系在一起,把生活情趣、心态平衡融为一体,太极拳的功效则会慢慢显露,正如一位著名营养学家所说:“除非你能学会放松,否则,全世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都无法帮助到你。”放松身体、放松心情、太极拳的优秀之处就在于此,它不会给你压力,不会要求腿蹬得有多高,姿势做得有多漂亮,一切都是顺乎自然,与大自然静静地交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将一切烦恼抛出体外,体会天人合一的快乐。

4 结语

当下社会竞争激烈,然而物质水平又相对提升,两相叠加,导致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因此催生出五花八门的养生方法,这些方法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太极拳无疑是一剂“良药”,用好这剂“良药”的核心在于牢记“静心松弛,道法自然”八字,勿被“技击”蒙蔽,勿被层出不穷的理论体系和训练方法蒙蔽,少一些盲目跟随,多一些静心松弛的觉解,少一些人云亦云,多一些道法自然的感悟。

猜你喜欢
技击习练太极拳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习练健身气功的一点体会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
罗汉拳秘传技击法(八)
传统技击五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