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训练中青少年运动协调能力提升策略探析

2022-11-04 06:21熊志锋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9期
关键词:套路武术青少年

王 亮,熊志锋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 611844)

传统武术文化话语体系中对套路的认知,除了有强身健体效能之外,还具有极强的美学特质、承载技巧的文化属性。 基于此,武术套路训练需要高超技巧,也应重视身体各个部分的协调融合,使身体美学与训练技巧有机融合,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青少年武术套路训练要强化技巧与体态结合,展示青少年外在体态美,体现武术套路内在美,更好地表现武术套路文化境界。

1 协调性训练对青少年武术套路技术的影响

1.1 武术套路完善的连贯性

尽管武术套路存在长拳、太极拳、南拳、刀术、棍术、枪术等多元表现,但是在词源学意义上,武术套路认同具有同根属性。上述不同套路的核心属性就在于通过连贯性整合展示武术魅力。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在武术套路训练中,青少年的各个器官与各个身体系统需要在时空上进行有机配合,躯 干与身体、肌肉与神经要协调一致,才能完成各类动作。尤其是从肌肉运动的角度来说,青少年的肌肉仍处于不断强化的过程中,整体的肌肉素质尚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武术套路的训练和展示上,必须有效协调,紧密配合,感知动作相互融合,才能确保套路展示的连贯完整、流畅配合。

1.2 武术形神统一的整体性

我国武术文化历史悠久、武术辐射人群众多。武术景观生成、武术套路展示也被赋予“物”与“场”两个概念。所谓“物”就是武术套路中的形体、细节,突出了武术套路训练的结构性、完整性和展示性。所谓“场”就是武术套路中的神采、气质,强调的是武术套路训练的精神性、意蕴性和完整性。从武术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青少年从事武术套路的训练,需要协调身体各个器官的配合,更需要突出武术套路既存的文化属性与形神对弈,激发出青少年内在的情感性共鸣。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青少年借助传统武术文化内容,实现或正向或负向情感体验,达到情感上“卡塔西斯”。在情感驱动机理上,武术套路旨在立足历史意象梳理来教育启迪青少年的武术文化、升华感染武学情感、增强民族文化社会认同,进而科学辩证地看待武术文化概念表征和运作机理,增强武术套路学习意识,增加青少年武术套路学习自信与决心。

1.3 武术视觉辅助的审美性

武术训练具有社会性、生理性和细腻性等多种特质,而套路展示与武术造型统一于青少年自身。青少年武术套路训练需要肌肉的放松与紧张,在此基础上实现套路展示和审美提升。在训练展示过程中,青少年通过自身肌肉和器官的放松,展示了良好的体态,凸显出落落大方的气质,具有极强的视觉审美力和场景代入感。在武术套路展示中,青少年既要表面上松弛平静,又不能呆板紧张;既要懂得肌肉的放松,又不能过于懈怠,引发动作的僵硬。可以说,协调性训练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协调美学的基本理论,收到良好审美效果,更好地辅助武术套路展示。

1.4 内心情感的身体外化性

武术套路文化本质就是对情感的反射。青少年通过套路训练展示将武术内化为情感,外化为表现,从而达到卡塔西斯的效果,引发受众情绪的升华。在此基础上,青少年通过肌肉紧张与放松程度的感知来表达和传递武术套路训练者的情感,也就使自身的内心世界得以有效外化,达到与受众之间交流互动的更高境界。青少年身体作为重要立足依据,更多与素质相关联,与武术理解相联系,从而成为训练者器官延伸和协调性外化。具体来说,青少年武术套路训练通过身体来操作协调性,联动身体手指、头颈,带动整体训练素质提升,确保武术套路所内蕴价值得以完美展示。

1.5 武术协调美学的实践性

客观地说,协调美学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注重实践层面的训练与塑造。对武术套路训练而言,协调美学的实践是理论与操作的有机整合,是带有训练性质身体展示,是具有极强操作性的情感外显。一方面,它体现了身心协同性。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相对成熟的长期性、固态化的美学标准。无论是基础性动作,还是需要整体节奏感、协调性配合的技术性动作,武术套路操作技术都已经日臻成熟,这也就要求青少年在进行武术套路展示时,应更为全面地了解协调美学的基本原理,把握武术套路表现的技法技巧,体现生命不息,实践不止的实践精神,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个人特点的武学特质。另一方面,武术套路具有意图性、目的性和针对性,强调身体协同性和系统性,并非纯粹理论认知,而是基于执法身段等多个器官的整体性武术操练。这意味着在武术套路训练过程中,青少年要通过实践去检验美学理论,去衡量技术指标,去体现武术境界。只有当青少年充分认知其美学特质,充分把握其武术内涵,体现身心合一的无上追求,才能将个体对身体的反应和武术追求融为一体,更好地调整身心状态,展示武术魅力,给观赏者带来更为轻松愉悦训练,实现身心合一武术套路境界。

2 武术套路训练中青少年运动协调能力的提升策略

2.1 探索“四精”训练法

青少年所在学校要立足教育改革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针对武术套路训练中普遍存在的方式单一、主体单一、执行失范等共性问题,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协调能力提升特殊重要地位,坚持从资源的优势理解协调能力提升特殊重要作用,坚持从青少年的需求把握协调能力提升特殊重要意义,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出规范“协调能力提升”系统集成的整体设计,强化协调能力提升举措、路径、方式、平台的全面升级,探索出精准专业规范化协调能力提升评价方略和标准体系,破除“一锤定音”式考核路径依赖,推动武术套路训练从“摊大饼”式的碎片化,向“点穴式”的精准化、规范化、专业化过渡。具体来说,青少年协调能力提升要坚持以套路训练为基础,以服务青少年为宗旨,以融合聚合为手段,以用心用情为基调,聚焦中心重心抓强基铸魂,聚焦出彩出圈抓方略创新,聚焦套路训练抓精准服务。

聚焦协调能力提升需求和追求两个层面,精准摸排,细致了解,建立系统台账,掌握青少年“订单”。依托专项调查、座谈交流等载体形式,全面摸清青少年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实施“一类一案”,实现日常服务到位、重点服务到家、特殊服务到人,为有的放矢开展服务提供目标方向。挖掘青少年潜在优势、独特资源,积极引导、建立青少年作用发挥的智库。明确青少年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文化水平、作用发挥意向,搭建青少年作用发挥大舞台。落实“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原则,印发《竞赛管理及奖励办法》激发师生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比赛积极性,推动高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你需我供”的原则,对照青少年需求“订单”,梳理规范服务、武术套路学习问题等4大类12项主要任务,编制协调能力提升服务规范,整合零星事项、厘清责任边界、规范服务流程、完善监督评议,为青少年提供全周期服务方案,实现一册在手,全年无忧。

围绕青少年协调能力提升推进供需有效衔接、强化闭环式责任,既明确服务责任,又实现责任闭环。梳理印发青少年精准服务文件,3~5人组建训练小组,建立一个训练团队,发放联系卡,明确姓名、联系方式、职责等工作内容。明确由学校负责牵头抓总、督导协调,对服务满意度进行电话随访,提升服务质量。依托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多方联动,健全协调机制,定期调度完成情况,督促青少年工作形成合力,确保服务无缝隙、不断档。完善“青少年一日常规”,强化武术套路学习,书写心得体会,将“一日常规”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为。

2.2 打造“学、练、赛”特色课堂

(1)完善协调能力,提升游戏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在分析青少年实际情况基础上,依托单元训练模块,设计“勇者大闯关”游戏活动计划,确保以协调性为主线游戏活动标识化,丰富青少年体能锻炼内容,培养青少年良好习惯和健康武术套路学习方式,促进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2)强化协调能力提升情景设置。研读课标、教材的要求,结合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需要,分析青少年学情,制定单元体育锻炼活动目标,设计模块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并对其进行科学实施与合理评价。例如,在协调性课程设计中,开展“春种秋收”活动,交换物必须放在指定地方,不许倒。必须击掌后第二人才能跑出。(3)突出体育课堂竞赛设置。“竞赛”是指每月一比赛,设置奖项。按照“参与—练习—创新—竞赛—放松”基本路数,通过参加教学培训、外出武术套路学习、交流互动,形成具有自我特色教学竞赛体系和理论,指导重视教学素质提高。例如,在武术套路训练中,要全面了解助跑、起跳、腾空、落地4个环节,切实提高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增强武术套路学习下肢跳跃的动作可行性和完成度。根据双脚跳跃的自创练习,按照双跳双落的要求,确定“看谁跳得好”标准进行比赛。按照双脚跳过折叠垫的要求,确定“看谁跳得高”标准进行比赛。按照双脚跳过海绵垫的要求,确定“看谁跳得远”标准进行比赛。

(1)针对普通青少年积极参与协调能力提升活动勤练。一是讲解法、示范法。除了在新授内容时通过该教学方法帮助青少年建立完整的、正确的动作概念之外,在青少年武术套路学习的过程中,该教学方法也能起到很好的纠错作用。要综合借鉴传统评价的优势,充分利用加权平均法、层次分析法等诸多评价方法,在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环节、指标构建、结果运用等领域开展多维度、多元化开拓。二是提问法。根据单元的基本问题,引出课时的关键问题。在每课时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环节问题的引领,启发青少年带着问题进行学练,提高青少年对武术套路动作技术的认知和自主武术套路学习的能力。三是比较武术套路学习法。在青少年自主练习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动作对比和相互评价,让青少年及时发现别人的亮点和自身的不足。(2)针对有兴趣爱好青少年,通过活动课勤练专项提升。通过新课程武术套路学习融入新知, 答疑解惑,并在知识习得后突破认知界限,拓展全新的能力。内容组块,是指通过大脑对于各种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差异性、相似性的分析,对相应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继而实现不同知识之间隐含联系的全面贯通。此种对于知识加工,既可以增加脑部的知识储备,也可以减少大脑运作的成本,确保信息组块让武术套路学习和生活更为高效。(3)针对特长青少年通过活动课训练提升竞技水平。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活动课训练激励措施,通过口头表扬、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特长青少年身心特点、内心需求开展相关改造活动。通过归纳、提炼与总结,引导更多青少年参与进来,做出启发性探讨。

(1)开展沉浸式训练。按照“比赛—练习—比赛”的模式,开展武术套路训练社团活动,创新教学模式,重心是把握比赛为中心、探究为主线的基本思路,将上述理念有机贯穿到活动中去,要求做到各个环节都细心、精心、认真、负责,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导青少年、启发青少年。(2)强化互联网+训练。“互联网+”新发展格局下,我们要重视线上线下两个视野,要充分挖掘武术套路线上教学,借助新媒体自媒体,充分利用线上优势,来鼓励引导青少年进行在线定制、线上活动,实现实体化、具有可操作性,推动青少年自主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发展。重视线下传播,充分利用青少年作为互联网土著创新禀赋,积极在线下将流行特色、时尚元素 融入武术套路训练课程开发。(3)创设以“能量星争章记”的武术套路学习主题情境,通过角色带入,激发青少年练习的兴趣。主教材部分是“善学章”,发展青少年个性,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引导能量星们在各教学环节中通过自主学、合作学、探究观察和反复练习等学本领。综合活动是“团结章”,设计 “智取盲盒”小游戏,采用小组探究、分组体验到个人赛和小组赛等形式。

2.3 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略

实施教师武术套路教学提升方略,需要从教师武术套路学习水平和能力提升上入手。着眼教师和青少年武术套路教学水平的提升,积极谋划建设班级武术小组和社团,满足教师和青少年武术套路学习需要。把武术套路训练作为重要内容,寻找武术套路学习标杆、抄作业,开展对标武术套路学习,采他山之石。丰富武术套路学习形式, 提效能,开展读书比赛、组织读书沙龙,积极请进来,氛围浓起来,效果活起来。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抓好片组交流、集中培训、实践教育等制度武术套路学习,用好校园通、学校App、班级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办好青少年大讲堂。

实施教师武术套路教学提升方略,离不开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教师要把协调能力提升调查研究贯穿于教学工作谋划决策、系统推进、回顾总结、深化提升的全过程,作为每名教师的常态思维、内在习惯。围绕协调能力提升教学方略实施,要结合学校各种文件及精神的武术套路学习贯彻,结合所在班级、所在岗位、教学工作,结合学校组织开展的武术套路训练“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确定1~2个深入实施的题目,深入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最终完成1~2篇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武术套路教学调查研究报告。

实施教师武术套路教学提升方略,非一日之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要反弹琵琶、逆向思维,把目标达成、效果展现、考核进位、出彩出圈。教师都要立足岗位,时时明白职责是什么、教学成效处在什么方位、优势与短板是什么、如何争先进位;不但要成为教学工作的战斗员,敢打善拼、能打会赢,而且要成为教学工作的参谋员,及时汇报沟通,提供解决方案;同时,也要积极对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武术文化传承、套路教学上支持,在教学研讨、方案优化、教学课程实施上建新功、求突破,确保年度武术套路教学各项考核,列前茅、快进位。

猜你喜欢
套路武术青少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中日青少年体质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