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反思

2022-11-04 06:21邹朝顺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9期
关键词:运动性竞技运动员

邹朝顺

(蟠龙高级中学,贵州 遵义 563203)

竞技体育是实现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健康中国的关键要素,是推动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外交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运动员后天竞技能力提升的程度,运动训练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自运动训练学体系建立以来,众多专家学者从运动控制论、运动疲劳与恢复、适应、应激等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运动训练的关键性因素,成果颇丰,这为运动训练的持续探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然而,也存在理论与现实上的困囿。首先,从国内看,我国运动训练学目前的发展状况似乎很难满足竞技体育对运动员、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需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研究与实践脱节、成果转化滞后、科研人员与教练员沟通不畅等问题;其次,从运动训练的发展看,运动训练的诸多问题目前仍然处于争论与探索中,不断追问是现实所需;最后,从体育学科的发展看,缺乏思辨、凝练、总结与提升是体育学科发展乏力的主要原因。坚持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认识论原则,才能更好地规范与促进现有科学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从训练科学与训练实践融合的角度反思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统一性,以优化运动训练过程。

1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竞技体育所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运动员竞技能力直接决定了更高的高度、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强度。如何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竞技体育要思考的核心问题,运动训练作为竞技能力提升的核心途径,探讨运动训练的重点是回答运动员竞技能力如何提升的关键。从生物适应角度看,运动训练过程是一个疲劳产生、疲劳消除与恢复的循环变化过程,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就是在这样一个动态循环变化过程中得到提升的。运动性疲劳可分为运动性生理疲劳与运动性心理疲劳。运动性生理疲劳指有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特定水平和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性心理疲劳指运动员在应对内源性压力和外源性压力时,心理资源及生理资源被不断消耗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所出现的心理机能不能维持原有心理活动水平,即心理机能下降的现象。从疲劳的源头看,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受到了训练因素的刺激,生理疲劳源于训练的负荷量与强度的刺激,心理疲劳可源于生理负荷刺激,也可源于其他特殊环境的刺激,较为复杂与隐性。从疲劳的消除看,提升疲劳的消除效率是疲劳消除程度的关键,因而,针对性地选取消除疲劳的方式有助于实现理想的疲劳消除效率。从恢复环节看,恢复时间、内容及方式的选取是恢复的重点,直接决定着疲劳恢复的效率。

2 科学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反思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目前,运动性疲劳与恢复问题是运动训练研究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其中,热点、重点问题集中体现在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给出了一个生物适应角度的解释视角;难点问题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的心理疲劳不易“掌控”,表现在实时监测、评价及消除等方面。在运动训练中,会发生一个有趣却又值得反思的现象:运动负荷刺激让运动员产生了适度的运动性疲劳,即疲劳的深度理论上达到了合理的程度,但尽管恢复做到极致,这种合理的疲劳深度却不一定能带来理想的训练效果。其实,运动性疲劳不仅要适度,而且要有效性适度,适度运动性疲劳仅表现了疲劳的程度,而有效性适度不但体现了疲劳的程度,而且还强调了这种适度性要融入一定的“压力环境”。毫无疑问,有效性与适度的运动性疲劳也让疲劳的消除与恢复变得更加有意义。

2.1 反思疲劳源头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提升的前提条件,运动员竞技能力最大化提升的前提是运动员产生了适度的运动性疲劳,适度的运动性疲劳在适时恢复的条件下让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得以“变现”。运动员的运动性生理疲劳来源于运动训练的负荷量与强度,属于稳定可控因素,运动性心理疲劳来源比较广且复杂,属于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从训练的负荷来看,训练的负荷量多,但强度不一定高,量与强度的合理安排是运动员获得适度生理刺激的首要条件。大量的实践证明,没有负荷刺激,就没有疲劳,而没有疲劳,就谈不上恢复,更不用说最大化地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了。当前认为,训练负荷的量应向强度转变,且在力量的基础上强调以速度为核心,一般心率与运动强度的关系为:中等强度的心率为150次/min,大强度的心率为180次/min。大强度的训练负荷能让运动员逼近自己的生理极限,产生深度的生理疲劳,当疲劳得到适时的恢复时,个体的竞技能力将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当然,每个运动员的负荷量与强度不尽相同,有着自己的个体特征。需要注意的是,若深度的生理疲劳没有得到适时的恢复,可能导致运动员的伤、病、 痛等不良问题。

20世纪,竞技体育领域对训练方法的青睐犹如一个“钟摆”,几次摆动于低强度持续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之间。进入21世纪,这个“钟摆”再次摆向了高强度间歇训练,但对高强度间歇训练的认识已不再像20世纪前叶那样止步于对成功运动员的追随和效仿, 而是需要更多科学层面的剖析和应用,这是训练科学与训练实践深度融合的表现,是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贯通。

身体解剖结构是运动性疲劳的客观物质基础,不同身体部位有着不同的结构特征,所具备的生理特点也有所不同。运动训练中人体的运动是在能量供应下肌肉收缩牵动骨绕关节的运动,如何让人体在运动训练中产生适度的疲劳与得到适时的恢复,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肌肉与关节协调配合的能力是运动训练的关键问题。从身体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生理疲劳特征来看,大肌肉群的运动较小肌肉群而言,更容易疲劳;单关节肌较多关节肌而言,更容易疲劳。因此,应先练大肌群,后练小肌群;多关节肌训练在前,单关节肌训练在后;前后相邻运动避免使用同一肌群;在安排训练计划时,同一部位的高强度训练应该有一定的间歇时间,一方面避免同一部位的过度刺激带来的过度疲劳;另一方面能让同一部位获得积极性休息。

2.2 反思专项疲劳特点

不同的专项特征具有不同的疲劳特点,依据不同专项的疲劳特征所制定的训练方法、内容、技术等,可以延长运动员的疲劳时间,提高疲劳的效率,进而让恢复更加有意义。“体技一体”强调对体能与技能的训练要一体化,这是疲劳与恢复有效统一的良好体现。虽然 “体技离体”也具有一定的训练效果,且在一定范围内也是训练所需,但在竞技能力的结果性表现点时,似乎缺少中间的介质,以致运动员发挥不出应有的竞技能力。

运动训练的方法、方式或手段众多,关键是要找到一种最有效的训练方法、方式或手段来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最大化的提升,如混合性多元训练手段具有难度较大、动作环节较多、练习较复杂、非周期性进行等特点,对提高运动员的协调性素质及时空感知能力具有良好效果,是体能主导类力量性、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群的主要练习手段。“体技一体”较“体技离体”能让疲劳与恢复产生的“收益”更大,并不说明“体技离体”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还要看具体的实际情况,如从个体学习运动项目的阶段看,个体在学习运动项目的初始泛化阶段,即使有良好的体能,但在技能上还是“空白”,此时“体技一体”化训练就无法发挥其作用了。从专项特征看,有些专项特征 偏重体能,而有些专项特征偏向于技能,但不管如何,对于“体技一体”化的训练方法而言,这种专项特征的差异化并不影响它“收益高”的变现,只是“体”与“技”的比重不同罢了。此外,从个体特征看,同一个运动项目,不同个体有着自己的优劣势,尽管优劣之间有一定的补偿效应,但这种效应却是有限的,运动训练在这点上就是要想方设法放大运动员的优势,并缩小运动员的劣势,“体技一体”化训练的方法或许能为此提供一个“着力点”。

科技助力是新时代引领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要想抢占科技制高点,赢得制胜先机与优势,必须加快创新的步伐。从疲劳与恢复角度看,科技助力本质上是加持了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有效性。例如,智能化的辅助训练器材、数字化的训练成果检验及数字化的技术分析等能有效提高训练成效。相对于体能主导类项目而言,器材的加持尤其表现在技能主导类项目中。“体技高质量一体”是世界竞技体育环境的必然趋势,我国竞技体育的科技化在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中还处于薄弱的部分,以科技助力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是国内外环境所需,同时也是现实所要,更是未来所求。

2.3 反思疲劳存在的环境

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性应体现在比赛环境或模拟比赛环境中,因为训练环境与真正的比赛环境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比赛环境存在的偶然性与未知性无形中制约着运动员的真实水平,或者说这些因素会让运动员的发挥处于不稳定的水平,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很多运动员在赛场上发挥不出自己平时训练的水平;相反,有一些运动员在赛场上却能超常发挥。诚然,运动员在赛场上不能发挥自己平时训练的水平有着外部环境的压力,也有着自己内部心理的原因,但竞技比赛比的是赛场上的实时表现,训练应该要强调尽力拉近与真实比赛的距离,或者说做好应对在真实比赛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毕竟,这些因素归根结底也是训练的一部分,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只有在真正的竞技比赛中发挥出来才有意义。此外,对手的情况具有隐性迷惑性特征,虽然可以做出一定程度的分析,但相对来说也是不可控的条件,相反,运动员自己是相对可控的。

在运动竞技比赛中,比赛规则、对手、运动员自己是影响比赛结果的3个因素,在比赛中,运动员不仅要克服自己的运动性疲劳,也要给予对手施加一定的压力,同时,还要避免对手对自己的影响。一方面,相较于比赛规则与对手而言,运动员自己是内在可控因素,对手是外在不可控因素,运动员自己与对手的竞技存在于一定的比赛规则中,因而,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不仅要遵守比赛规则,而且要学会主动利用规则,学会将适度的疲劳置于利用规则的环境中;另一方面,要注意对手对运动员自己的各种影响,且在训练中也应该有所体现。

运动员所产生的运动性心理疲劳不仅有劣势,从竞赛需要角度看,运动员产生运动性心理疲劳既是必要的,也是不可规避的,必要性一方面给予了运动员自我调整的空间,另一方面主动克服运动性心理疲劳也是比赛的客观现实需要。

3 结 语

运动训练的目的或初衷是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实现理想的运动竞技表现。 训练科学与训练实践的深度融合是运动训练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生物适应角度看,运动员竞技能力提升的过程是疲劳与恢复的循环变化过程,如何实现适度疲劳与适时恢复的统一是运动训练的关键问题。 反思疲劳的源头,认为高强度间歇训练是目前训练负荷安排的关键点;反思疲劳的部位,认为疲劳的有序化优于无序化;反思专项疲劳特点,认为“体技一体”优于“体技离体”,“体技高质量一体”是助力竞技能力提升的外在驱动力;反思疲劳存在的环境,认为训练环境要向比赛环境转变,“被动遵守”向“主动利用”转变。

4 展 望

在竞技体育激烈化与苛刻化的今天,任何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因素都值得反思或探讨,尤其是那些在竞技实践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例子。运动性疲劳与恢复从生物适应视角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提升的原因做出了解释,但理论与实践还有一定的距离,将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置于实践中分析,强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果性的收益表现与过程性的风险规避相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同时也突出了训练科学与训练实践的重要性,但在运动性心理疲劳及其他方面, 空间还很大,期望此反思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猜你喜欢
运动性竞技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电竞种植记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浅析影视美学中动与静的结合
“一个元素的面孔” 两位大家的灵魂
花与竞技少女
运动员
同台竞技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