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困境与思考

2022-11-04 06:21王思积王慧琳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9期
关键词:体医融合体育

王思积,王慧琳

(1.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09;2.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1617)

20世纪的医学旨在治病愈人,20世纪的体育则主要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出现,旨在维持和发展人们的身体,二者在20世纪便出现相互交融的现象,“医疗体育”由此诞生,其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为了帮助患者治愈疾病,还能促进人体各脏器机能的快速恢复,对全身以及局部器官的恢复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在临床医学以及康复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21世纪,医学除 治病救人外更加注重如何帮助人们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体育则主要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的,二者在21世纪都有了共同的目标:促进个人健康,提高个人健康水平。这为二者的深入融合发展带来了契机。在政策上,2016年,“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进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发展,形成二者相互配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在理论研究上,健康促进理论认为健康促进所涉及的内容不仅是卫生学范畴的个体的疾病危险因素,而是扩大到社会学范畴的个体、群体与社会影响健康的各类危险因素,这为体医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涉及多领域学科,各学科的侧重点均有所不同,导致二者的融合在理论指导方面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而目前体医融合还处于宏观政治层面,要实现微观层面的实践发展,还需要中观理论作为支撑。

目前,实践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与临床医学紧密相关的术前状态提升,即科学合理的术前运动能够提升患者的状态,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术后身体恢复,即有效的运动强度、运动形式能够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降低其再患病的风险;以及疾病的治愈,即运动能够治疗某些特定的疾病。(2)与公共卫生紧密联系的疾病预防(主要为慢性病),即经常参与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能够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健康促进,即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能够有效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体医融合逐渐成为建成“健康中国”的必然之需并在众多相关领域中展开。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21世纪学校体育旨在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体育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这与体医融合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观念不谋而合。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体医融合发展现状、必要性等内容的分析,探讨体医融合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困境与思考,以期推动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 学校体育贯彻落实体医融合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1.1 学校体育是国家健康政策实施的重要途 径

步入21世纪,世界各国由以往的抵御饥饿、追求饱腹逐渐过渡到寻求健康、梦想长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各国政府也开始着眼本国国情制定长期的健康战略,如我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都从长远角度出发结合各国实际为人们的健康发展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与布局,其涉猎群体广泛、内容丰富,且还会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群体提出相应建议和具体的健康指标要求,其中学生便是各国重点强调的健康促进对象之一。其中,我国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实施手段,从各方面维护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也对学生群体的在校健康促进行动提出了约束性的指标要求。

相关健康政策对学生群体的重视以及对学校体育相关内容的整改足以说明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学校体育贯彻落实体医融合是实现国家健康发展规划的必由之路。

1.2 学校体育是学生慢性病防治的“主治医生”

2012年,我国成年人由于慢性病引起的死亡率为10万分之533,占总死亡人数的86.6%。2019年北京市居民体检异常指标检出率排名靠前的为血脂异常(32.43%)、超重(26.71%)、脂肪肝(22.30%)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的指标,各项数据与2018年相比无明显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公民健康的主要原因。

就全球来看,目前由于超重和肥胖导致的死亡人数远多于体重不足,而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也有2.13亿人处于超重状态,很多高收入国家儿童和青少年的BMI指数不断攀升,由于肥胖所引起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循环系统等机能下降已成为阻碍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极大的隐患。在我国,青少年健康水平不增反降一直是学校、家长的心头诟病,北京市2015年发布的《健康白皮书》中指出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5.6%,部分学生已经表现出严重的慢性病体征,我国慢性病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青少年群体中较突出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在近几年的慢性病研究中,体育运动对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影响及作用,成为当今医学保健的热门研究问题。部分研究表明慢性病的发生与人类的年龄、肥胖度、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此外,也有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证明了运动对许多疾病,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而学校体育作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进行身体锻炼的主要途径,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减缓慢性疾病的发作,因此,学校体育是学生防治慢性疾病的“主治医生”。

1.3 学校体育是学生健康促进的重要助推器

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是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之一。21世纪的学校体育更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旨在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体育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而健康并不仅仅是指身体的健康,还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的综合表现。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良好的道德。

长期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个人对身心疾病的控制作用,还对个人心理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价值观、竞争意识和竞争手段,促进学生形成社会适应的健康观。因此,学校体育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养成运动习惯的有效渠道,还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2 体医融合的内涵及其在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关键

目前,学界虽就体医融合的概念尚未给出统一的定义,但是体医两界的多数学者都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二者融合的内涵进行了阐述,认为体医融合并非体育与医疗简单 地相加或合并,而是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互为主体,共同为个人健康服务,因此,“健康中国”视角下的体医融合要做到体中有医、 医中有体。

体医融合是在“健康中国”战略大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对于医疗体系来说,体育能够作为医学手段的辅助措施,预防疾病的产生、加速患者的康复,使患者的身体机能水平从术后的由负到零变为由零到正甚至更高。对于体育来说,医疗手段能够帮助人们治愈疾病、恢复损伤,维持公民身体机能处于正常水平。二者融合使体育锻炼更加科学,使医疗更加实用,即医疗是维持健康的有效手段,体育是促进健康的必由之路。体医融合则以公民健康为基点,通过体育锻炼等方式发挥体育对疾病的预防、救治和康复的作用,促进公民身体健康。

当前,通过专业人士与机构为公民进行身体诊断,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已经成为体医融合在社会层面应用于实践的重要形式,然而受制于学校人才、技术设备、场地以及学生基数过大,个性化的运动处方想要普遍性地应用于学生层面目前还较为困难。但是从其主要作用来看,体医融合则主要是为了填补健康教育服务工作的空缺,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而学校体育作为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主体,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生活方式与习惯的责任。 因此,体医融合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着眼点应集中在学生健康知识的传授、健康技能的掌握以及健康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培养3个方面。

3 体医融合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境

3.1 学校体育中健康教育环节缺失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体育课程重新命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了健康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地位,各项政策中也明确规定学校要定期开展并开足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习惯与行为,但是,就目前相关数据来看,学校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活动开展情况并不乐观,虽然体育教师普遍认为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课程,但是由于师资配备不足、社会各界的不重视、辅助教具的缺少等原因导致我国各学段学校体育中严重缺乏健康教育的内容。各中小学体育课程仍以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学习体育运动技能与方法为主,很少进行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基础健康知识普及课程,此外,多数学校还以自身学校特色和教师运动专长为主进行教学设计,忽视了学校体育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以及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学校、家长、社会都惯性地认为运动即健康,实则运动只是促进学生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并非全部,而合理健康行为则是在一定理论指引之下产生的,换言之,没有教师健康知识与运动技能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与合理的自发式运动行为,学生若想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就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将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传授给学生,而学校体育所承担的对于学生健康促进的责任包含了以上所有要素,缺一不可。

3.2 学校体育中健康认知的偏离与缺失

学生认为体育课即运动技能的学习,又或是体育兴趣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对于体育课的重视仍偏向于学业成绩,对于体育技能的传授以及健康促进的认识还较差;学校教师认为体育即身体活动,认为学校体育主要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缺少对健康知识传授的意识,即使部分体育教师有该方面认识,也会由于自身所具备的健康教育能力不足而减少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家长认为健康即没有疾病,学校只需确保学生的在校安全即可,虽然多数家长认为学校体育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很重要,但多数家长认为学校体育应建立在不影响孩子文化课学业的前提之下发展健康教育。

从学校定期组织的体检、体质健康测试中更能直接体会到健康认知偏离的存在。学生定期参加的体检、体质健康测试分别从医学与体育学角度出发探究学生个人内在与外在的身体健康情况,为学校、家庭、社会提供了学生当下较为准确的身体机能情况和身体素质水平。但是面对诸多内在问题,家长所想的不是为什么学生的心肺功能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如何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而是单纯地考虑如何快速解决这种情况,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面对诸多外在问题,学校所想的不是为什么学生的耐力素质较差、视力低下,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预防视力下降,而是想着中长跑成绩较差就多进行中长跑训练,视力较差就提高对眼保健操的重视程度。家长和学校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当前的问题本身,而忽视了产生问题的源头以及解决问题和预防再次发生的有效措施。此外《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家长、学校、教师还没有较好地意识到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关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形成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的重要作用的观念意识还较为淡薄。这种健康认知的偏离与缺失不仅影响了学校体育各项课程与活动的开展,且受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健康认知偏离和缺失的影响,学生自身的健康认知也会产生偏移与缺失,从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及学校体育中其他组织部分的认知产生变化,最终导致学校体育中整体健康因素的缺失。

3.3 学校体育中健康促进行为的缺失

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健康,不论是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兴趣的培养、健康知识的传授、健康习惯的养成,其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健康的行为习惯与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健康素养以及体育素养,但是学校体育所蕴含的这种健康促进的理念如果无法体现在行为上那将毫无意义。

2018年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指数评估报告(2017)》中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学生日常参与体育健康活动的得分较高,但是活动水平得分较低,这说明学生在校内、校外参与体育活动的种类与形式多样,但是参与运动的时间较少、运动的强度较低,很难达到健康促进的效果。

究其原因,由于国家顶层设计不完善,导致下层学校相关政策发力方向不清晰,学校体育中健康促进的实施与国家顶层设计之间产生了鸿沟,使学校体育的健康促进行为无法达到国家的预期效果;虽然中高考都提高了对体育成绩的要求,但是多数学校采用的是突击训练的方式或单独加强与考试成绩相关的项目练习,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使学生自发式体育参与行为降低;由于学校体育中学生安全事故频出,家长认为保护学生免受意外伤害最为重要,学生安全成为学校体育活动开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出于各方压力,许多学校简化了体育课程的内容,降低了学生参与学校体育各项活动的频率以负荷要求;由于场地器材的缺失、天气的变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因素造成体育教学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学生正常的身体活动行为缺失。这一系列原因的综合,最终导致学校体育中健康促进行为的缺失,难以达到促进学生健康的效果。

4 体医融合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思考

4.1 完善学校体育中健康教育的环节

要想改善学校体育中健康教育环节缺失的问题,首先,必须从顶层设计出发,国家体育与医疗相关部门、机构应加强合作,出台可行性较强的政策,为不同地区的学校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实施计划,其次,师资力量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关键,由于体育教师不具备专业的医疗与健康知识、技能,难以承担健康教育的教学任务,因此需要国家和社会组织机构培养专业性较强的人才或对已有体育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再次,还应加强学校体育部门与校内及校外医疗卫生部门的合作,积极开展课外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健康教育讲座,通过不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健康知识、技能的兴趣,引起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重视。最后,要从效果出发,即评价学生参与健康教育活动所达到的效果,建立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评估,检查健康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反馈与改善的目的。形成如何开展(国家顶层设计)、谁来开展(专业人士与体育教师)、以何种形式开展(校内外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开展的效果如何(定期的健康教育评估)的“四位一体”健康教育发展模式,完善学校体育中健康教育的环节。

4.2 提高人们对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归根结底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即实践出真知。实践产生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即正确 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错误 的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而目前学校、家长、社会这种对学校体育中健康错误的认识不仅会导致学校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的失败,还会导致学生健康行为的缺失,造成学生健康水平止步不前甚至下降的后果。

对学生健康的论述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学校、家长、社会对学生健康促进的认识也应伴随着相关理论基础的发展而变化。学校、家长、社会等认识主体对学生健康促进的反映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目前学校体育中健康认知产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相关认识主体对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信息接收与保留的能力较差,导致各主体对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相关政府、组织机构、专业人士应积极宣传学生健康促进的信息,提高各主体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本质、内部联系认识的能力,帮助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各主体也应积极地将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完成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形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动态发展过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构成认识发展的 原动力,学校、家长、社会对健康认知的偏离与缺失实则是深入了解学生参与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实践环节的缺失,为此,学校、家长、社会应积极地了解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健康的相关动态,了解学生健康促进的本质内涵,深入学生健康促进的每一环节,从学生参与学校体育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对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的认识。

4.3 保障学校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的有效开展

“知信行理论模式”直接揭示了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本质并经常被用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该理论模式认为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首先要从传授学生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健康意识着手。

学校体育中健康促进行为的缺失实则是学校体育过于强调学生进行身体活动、掌握运动技能,而忽视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授、培养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形成的表现。学校体育工作人员缺乏体育健康知识、缺少健康促进的意识,即使国家政府做出了政策制度的安排、学生提高了对体育健康的认识、家长不再对学校施压、环境场所符合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要求,也会由于教师健康知识的不足与健康促进意识的缺失而减少学校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的开展,学生无法获得相应的健康行为体验。为了保障学校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的开展,促成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家长、教师需要提升自身健康知识储备,将学生健康知识的传授放在首位,如由于疫情影响导致居家体育课程的增多,教师、家长不应一味地寻求学生居家锻炼的有效方法与手段,应适当增多健康知识传授的环节。此外,相关专业人士、组织机构还应积极宣传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重要意义,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认识,改变学校“体育即副科,体育即办学需要”的行为,改变家长“体育即危险,体育即浪费时间”的认识,改变学生“体育即放松,体育即升学考试”的消极思想。同时,充分发挥“运动处方”连接体育与医疗的关键桥梁作用,相关体育专业人士与医疗专业人士应紧密配合,具体到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具有患病风险的学生群体,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告诉其应怎样运动,每次多长时间、多大负荷、多少频次,在什么情况下应停止或进行适当调整等内容。形成健康知识、健康意识到健康行为的健康促进模式,保障学校体育健康促进行为的开展,保障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

5 结 语

体医融合的健康促进模式为我国学校体育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体医融合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着健康教育环节的缺失、健康认知的缺失与偏离、健康促进行为的缺失等困境,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中健康教育的环节、提高人们对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认识、保障学校体育健康促进课程的有效开展,并以动态的、变化的思维不断审视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本质上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体医融合体育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大庆城市社区“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融合》
破次元
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我们的“体育梦”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