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提高大学生专项化技能的研究

2022-11-04 06:21张丽亚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9期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课外专项

颜 缨,张丽亚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外体育训练或体育活动,使课内外体育教学实现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体育的教学质量以及大学生的体育专项化技能。

1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专项选择不均衡

由于当前的大学生在选择体育专项课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因此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体育专项的选择不够均衡,出现选择羽毛球、网球、篮球、健美操、瑜伽等热门项目的大学生人数居多,而选择太极拳、太极剑、武术等项目的人少的现象。

1.2 缺少运动等级划分

虽然当前高校在体育选修课上实行男女混合上课制度,这对营造课堂氛围及同学之间互帮互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足球、篮球、排球等这些具有对抗性与集体性的项目课上,由于男、女生与生俱来的体质差异,男、女合班上课会导致体育教师的授课进度与深度难以集中统一,体育场地与器材也无法发挥同等的效能。而乒乓球、网球、瑜伽等这些个人项目则不会因学生性别而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避免“一刀切”现象的发生。

1.3 考核方式相对单一

很多高校考核大学生体育成绩的方式通常以期末体育测评为硬性指标,如专业技能与身体素质等。这种考核方式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运动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鲜有涉及,同时也忽略了不同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于身体素质和运动基础较好的大学生而言,传统的体育考核方式可以让其轻而易举地取得好成绩;而对于身体素质与运动基础较差的大学生即使付出加倍的努力,也难以在传统的测评中得到高分。

2 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2.1 提高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当下,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充斥着网络社交、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等内容,严重缺乏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单一,课堂教学过于垄断,课外体育活动十分匮乏。高校体育教师若将课外体育活动融入体育教学,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那么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则会更加系统且完整。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上开展课外活动、训练或比赛,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运动技能、改善身体素质、积累比赛经验,更重要的还能让大学生对体育学习更加热情高涨。

2.2 提高大学生体育技能应用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体育技能的运用能力。高校公共体育课所涉及的专项理论知识与技能十分复杂,由于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将全部教学内容传授于大学生。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好处就是大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将课上所学知识加以运用,这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最佳途径之一。除此之外,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需要践行自我学习、自发组织及相互合作,这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大学生要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终身学习体育知识的习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终身体育的意识。然而,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很少参与体育运动,导致其身心健康状况发展不佳,所以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尤为重要。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通过将课外体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突破传统体育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为教师与学生创造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对自身的终身体育意识加强了培养。

3 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专项化技能的构建路径

3.1 教学目标

高校体育教师在运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摒弃传统形式上对知识的单纯讲解,要将教学目标的着眼点放在发展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体育专项化技能上。除此之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以及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也要实现综合性的提高。

3.2 教学程序

其主要分以下3个部分。(1)教学前期。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师要结合大学生的体质与专项技能基础,对教学内容作出适度调整,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要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2)教学中期。高校体育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掌握体育专项化训练技巧。教师实时监控大学生的训练进程,及时对错误的技术动作进行纠正。大学生需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与训练强度,随时调整并完善不合理的训练内容;对新的训练任务要循序渐进,对已掌握的内容要多加巩固。(3)教学后期。高校体育教师在课后需要对“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成果加以总结与评价,反馈的结果可对大学生接下来的训练作出指导。大学生要根据教师对自己所作的评估进行自我评价,并以此为基准做好后续的体育专项训练计划。

(1)教学前期。高校体育教师要提前计划好体育课外专项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以及相关器械等,然后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投入训练。大学生要明确自己课外专项活动训练的内容与目标,并做好训练前的准备活动。(2)教学中期。高校体育教师要多鼓励大学生自发组织训练,当遇到困难时,要激励大学生开拓思维、勇于尝试,锻炼大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之间要平等、和谐地相处,共同为体育课外专项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大学生要合理使用运动器材,按照既定计划,围绕提升专项化运动技能这一核心目标开展高效训练。(3)教学后期。高校体育教师需协助大学生提升自主训练能力,引导大学生掌握专项训练的最佳方法,并于课后对其训练效果作出客观评价。大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评价指标,也要对自身的训练成果加以检验,找到自身训练的不足,摸清自身训练的规律,从而总结出更加完善且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训练计划。

3.3 教学形式

高校可组织成立体育专项俱乐部,如篮球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等,管理人员可由专门的教师或管理人员来担任。根据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专项技能水平的高低,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分级展开教学。因为参加同一体育专项俱乐部的大学生都有相同的爱好,所以学习氛围自然轻松、和谐。这样一来,大学生可收获较好的运动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高校的校运动队成员不仅可以参加校内外的体育比赛,还可以在校运动会或校园文化节期间自发组织开展专项化体育竞赛。虽然普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专项技能水平远不如运动队的大学生,但他们若参与其中,与运动队的大学生并肩作战,便可深刻感受到体育竞技带来的无穷魅力,甚至产生“见贤思齐”之效。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也促使大学生进一步加强了提升体育专项化技能的意愿。

高校可以建立一个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平台,开启体育专项课的线上辅导功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平台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加以运用。第一,体育教师用录像设备将每一节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录制下来,然后针对课上重点训练要点进行视频的剪辑与处理,最终将其上传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平台上,这样非常方便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课上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与巩固。第二,大学生在体育课上或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可将实时的学习感受通过文字、图表或音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发布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平台上进行分享;教师要深刻分析研究大学生发布的内容,并得出大学生在体育专项化训练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在后续的体育课上对这些问题集中展开探讨,帮助大学生作出最有针对性的专项化技能指导。

3.4 教学评价

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评价一直以评价课堂教学为主,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大学生普遍很少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就导致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备受影响。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下,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评价应以大学生在体育专项化俱乐部中的训练成果以及他们在平台上分享的学习心得作为评价的标准之一,而不能只局限于体育课堂教学。此外,在日常公共体育课上,体育教师要结合大学生的课堂表现、体测成绩、体育考试成绩等来进行教学评价;在体育专项俱乐部,体育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出勤情况及训练表现来制定评价指标;在校运动队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将大学生的日常训练状态、具体表现以及比赛成绩等纳入评价指标。待到期中或期末考试时,体育教师需要将以上所有评价进行总结,为大学生作出综合且全面的评定。这样的评价体系涵盖了大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以及课外体育活动,反馈的最终结果也更加全面、真实、有效。

4 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时,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注意课内与课外的不可分割性。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是提高大学生体育专项化技能以及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最佳路径之一,二者缺一不可且相辅相成,其地位也是平等的,体育教师应将体育的课上教学与课外活动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体育教师必须亲自参与课外体育专项活动,通过切身体会指导大学生开展专项化技能训练。体育 教师的专业化指导不仅能帮助大学生的体育专项化技能水平显著提高,也有利于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3)发挥大学生的示范作用。体育教师可以选派身体素质好、组织能力强、专项技能水平高的大学生来担任课外专项活动的组织者。在进行专项训练时,要让他们以身作则,发挥领导的作用,积极组织其他大学生展开专项化训练,并于课后将其他大学生的训练状况与成果向教师汇报。

5 结 语

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开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以及专项化技能的提高意义重大。新时代社会的发展不仅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体育专项化技能的培养,让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质量,全面贯彻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项化体育技能。

猜你喜欢
课内外一体化课外专项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高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究
开展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俱乐部式教学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影响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取经之路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