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融媒体时代省级党报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
——以河北日报系列融媒产品为例

2022-11-04 06:55高原雪卢旭东
传媒 2022年14期
关键词:时政党报日报

文/高原雪 卢旭东

时政报道是传播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人民群众生活信息的新闻,是党报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检验媒体发展成效的标尺之一。以河北日报的时政新闻报道为例,主要包括全国两会、省两会,以及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等部门召开的会议和领导活动。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融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报道既要“守正”又要“创新”,既要坚持“内容为王”,又要追求形式创新。因此,以提升内容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创新报道形式为重点,不断加强融合传播探索,是提升新时代主流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主要趋势。

一、 融媒体时代,党报时政新闻创新的必然性

时政新闻是党报的立报之本,是其传递“政声”、解读党的政策、引领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喉舌”作用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全国各地党报深感压力,纷纷尝试进行新闻改革,并取得一定成绩。然而,传统媒体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当前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普遍存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传播渠道狭窄等问题。想要改变当前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顺应融合发展趋势,创新报道方式,贴近民众需求,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时政新闻报道。

当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既渗透交融又竞争碰撞。媒体深度融合,既改变着传媒市场,又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模式与理念。

新媒体出现以前,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在市场上具有决定性话语权,并占据垄断地位。党报因其官方属性,在时政新闻报道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个时期,党报常常从中立、客观的角度报道时政新闻,新闻形式以消息为主。加之,传统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报道采写编周期较长,需要经过采写、编辑、出版等流程,受众往往无法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这也大大削弱了时政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新媒体出现后,因其个性化、主观化、碎片化、即写即传、多渠道发布等特点,可为观众带来新鲜感十足的报道内容。与之相比,以纸媒为载体的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劣势与短板尤为凸显。在这种情况下,如仍然囿于固有模式,将导致已有受众逐渐流失。因此,谋新谋变成为当务之急。

融媒体时代,广大受众群体在信息传播中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

新媒体未出现之前,党报对受众的新闻消息输出是单向度的。受众一般处在“有什么看什么”的状态,几乎不会对消息内容、写作形式提出要求。但是,随着互联网媒体环境的变化,人们已经进入“想看什么就有什么”的状态,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可以任其按照自己的职业、喜好等检索想要阅读的新闻内容。

如此一来,党报如果没有紧跟受众多元化需求,没有形成自身独特、鲜明的风格,没有在报道内容、形式、渠道等方面进行创新谋变,或将逐步被市场淘汰、被大众遗忘。

二、 坚持“内容为王”,赢得竞争优势

一家媒体能否吸引受众、留住用户,关键看内容好不好、优不优。党报作为主流媒体,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内容优势。

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一般来讲,重大主题报道承担着宣传党的重点工作和方针政策的功能。对于党报来说,重大主题报道是核心内容。能否让重大主题报道叫好又叫座、出新又出彩,考验着党报的策划能力和报道能力。

优秀的重大主题报道往往能够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切入点、创新点,用更新的风格、更活的形式、更有趣的传播方式,把新闻里的故事讲出温度、讲出品质、讲出思想。同时,丰富报道手段,综合运用线上加线下的传播方式,紧紧抓住受众注意力,让重大主题报道“飞入寻常百姓家”“键入用户掌心里”。

例如,在建党百年之际,河北日报推出一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循着家书访家乡”,一批以“90后”为主的年轻记者,从烈士出生地、战斗地到牺牲地、安葬地,历时两个多月,采访了近百人,从青年视角追寻、解读烈士在家与国之间选择的思想轨迹,深入挖掘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和烈士家乡的巨变。整组报道以文字、图片、视频融媒体形式,在河北日报的报、网、微、端等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经学习强国河北学习平台等转载,累计阅读量超过亿人次。既得到烈士后人的充分肯定,又收获了广大读者和网友的热评点赞。

此外,河北日报2021年1月进行的特别报道《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也是利用融媒体手段做好重大主题报道的范例。2021年初,石家庄市突发疫情,全市多个地区实行封闭管理。河北日报多数记者也被封闭在小区。河北日报疫情宣传报道小组及时调整报道方案,将“战斗”阵地第一时间搬到了线上。除供纸媒的稿件外,还同时利用河北日报客户端、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实时短视频、直播连线、记者探访等,发布权威声音,讲好抗疫故事,发挥出河北日报作为舆论引导主阵地的重要作用 。

领导活动报道长期以来都是时政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也是颇受群众关注的报道。政治正确、新闻安全,内容无差错,是其首要考虑的。但是,谈起对时政报道的印象,多数读者反馈往往是:板着面孔多,鲜活有趣少;规定动作多,新闻价值小。上述问题一直被大众所诟病。由于领导活动报道的政治性强、局限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模式化、套路化的倾向。

如何增强领导活动报道的可读性?笔者认为,首先应转换语言风格,用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的亲民语言进行报道。其次,调整报道视角,身子要往下沉、眼睛要向下看。只有更贴近基层,挖掘更实用、更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才能激活受众的共情力,对时政新闻报道拥有更多的认同感。

例如,2021年9月23日河北日报刊发题为《三位“书记”一本账》的稿件,报道了河北省委书记在调研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时,与村里两位村干部算强村富民这本账的新闻,以小切口展现当地推进乡村振兴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此外,《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对改进新闻报道作了明确规定,提出精简务实、注重效果的原则。对此,省级党报应严格对照《细则》要求,深化改进和提升报道策略。一要严控稿件数量、严控字数,对各级领导的宣传报道要严格按照规定,不得随意发稿、不得随便延长或缩减字数。二要整改文风,严禁套话、空话,更不能说假话,文辞简练整洁,朴实亲民,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会议新闻报道富含大量民生信息。各级党报的时政新闻记者往往有独家报道的优势。会议报道如果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没有任何加工,常常会枯燥无味,可读性差。创新会议报道,要改变认知、进而改善形式,从受众最直接的需求出发,善于从中挖掘民生信息,同时精心打磨标题和导语,让报道更抓人眼球、更引人入胜。

党报记者在进行会议新闻报道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一些优秀的会议报道能从繁杂的信息中抽出群众最关心的进行宣传。例如,2022年7月3日河北日报刊发的《7月起全额留抵退税政策扩围实施 新增7个行业可享退税利好》和河北日报客户端刊发的《河北出台若干措施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看看都有哪些……》,这两篇报道无论从标题还是内容,都巧妙设计,前者是直接摆干货、后者是设悬念,有助于吸引受众注意力,更好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讲清楚。

三、创新表现形式,让时政新闻报道更接地气

在融媒体时代,党报想要提升影响力、增强传播效果,必须让时政新闻报道生动起来、鲜活起来。党报要不断进行改革,在满足广大受众基本信息需求的同时,更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尝试更多、更新的表现手法,丰富时政报道形式,让时政新闻报道更接地气。

如今,短视频是热点,是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如何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做好时政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要面对的一道“必答题”。用短视频做载体,让时政新闻报道更直观生动、更有亲和力,更能增强受众的互动体验。而且当下受众喜欢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浏览新闻信息,短视频的形式正好符合人们的习惯。

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新闻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近年来,河北日报勇于探索实践,在全国两会、省两会等重大报道活动中,充分利用短视频提高传播效能,提升新闻到达率。例如,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北日报推出的3D微视频《你我的期待!换个方式“读”报告》,运用3D建模技术搭建9个动态场景呈现报告内容,深受年轻网友的喜爱;创意微视频《振奋人心!报告里的河北元素》,以动画形式将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声与“三件大事”进展巧妙结合,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全方位解读。这些视频在河北日报融媒体平台进行推送,迅速引发受众关注。

融媒体时代的显著优势就是能够打通线上线下、打破“场内”与“场外”,同时运用多种手段打破传播界限,最大限度扩大新闻传播范围,让新闻直达每一位受众。

对于时政新闻报道来说,新的传播方式与新闻内容融合,一方面能让重量级权威信息,一经出炉,就能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让传统党报时政新闻报道更具时效性。之前,备受关注的全国两会、省两会报道,人们只能通过第二天的报纸才能了解会议内容。现在,各家党报在全国两会、省两会报道中充分利用融媒体手段,通过直播、现场视频、实时新闻等让受众即时了解会场内容,这就实现了新闻发生和新闻传播的同步进行。

例如,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北日报推出了代表委员抵京、河北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代表委员走上“代表通道”与“委员通道”等多场直播,全景展示了我省代表委员履职风采。同时,根据两会现场线索,前方和后方团队一起采访、推出了《一堂高铁上的农技课》《坐上高铁聊高铁,钢铁材料专家畅谈科技创新》《“现实版许三多”西西玛走上“委员通道”》等多篇现场新闻。

另外,在全国两会这个竞技场上,各家媒体把融媒体报道,联动报道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围绕乡村振兴主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考察调研的足迹,河北日报联合贵州、福建、河南、陕西等地省级党报,推出整版报道《沿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考察足迹看巨变话振兴——向总书记汇报乡村振兴新答卷》,同步推出手绘长图《冀黔闽豫陕鲁六省党报联动——向总书记汇报乡村振兴新答卷》,被省委网信办全网推送,点击量达426.8万。从“独唱”到“大合唱”,让报道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在这个“唯快不破”“速度就是一切”的时代,时政新闻报道要逐步从重报纸、电视向重互联网、移动端转变。坚持移动优先,让新闻更快抵达受众,这是党报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这也对报纸版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新媒体迅猛发展和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报纸面临生死考验。对于党报来说,做好版面,既是满足读者需求、适应市场变化的重大举措,又是每日每时不断创新实践的探索过程。做好时政新闻报道,首先要统筹好报纸版面和其他新媒体平台,坚持移动先行,把信息及时通过新媒体传递出去,同时做精版面,用可视化的呈现、设计感的编排吸引受众,激发读者阅读欲望。

例如,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北日报紧跟两会议程,安排充足版面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新闻报道,妥善安排省领导和全国两会要闻报道。同时,严格把关、认真编辑每一篇稿件,巧妙构思、精心设计每一个报纸版面,为读者呈现了疏朗通透、精美大气的报纸版面。

此外,还要坚持深度报道。刊发在报纸上的时政新闻报道还要有别于移动端的内容,不同载体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报纸上的新闻必须回归深度,通过深入采访、深入思考、深挖背景、深度整合,在提升速度的同时,提升时政新闻报道的深度品质,在突破中有所坚守。

四、结语

当今时代,新媒体不断涌现,媒体融合浩荡前行。做好时政新闻报道首先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同时,也要顺应时代的变化,立足自身优势,勇于改革实践,在媒体融合方面下功夫,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更好地将时政新闻的权威性发挥出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猜你喜欢
时政党报日报
以《进步日报》看中央音乐学院初创历史原貌
打了疫苗还感染,为何还要打疫苗
My Hometown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时政要闻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灵感日报
时政
时政
预言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