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的少年情怀

2022-11-04 13:14杨舒雅
大众文艺 2022年20期
关键词:李商隐全诗诗作

杨舒雅 沐 远

(1.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云南大理 671003;2.滇西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3;3.大理大学文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是诗人李商隐在唐朝中后期的政治压迫下的愤懑之作。清人何焯曾在他的著作《义门读书记》中评说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称其为“诗史”,并认为其可“与少陵《北征》并传”。李商隐此诗在语言和结构方面自出新意,读之即有严整简练的意味,却又不乏自我剖白的真切与细腻。在李义山的诗作中,无疑他的爱情诗最为人所知,语词秾丽缠绵,情感蕴藉朦胧且哲思颇深,而这篇《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作为一篇叙述抒情诗,却以质朴的语言,深切直露的情感让世人纷纷为之惊叹。作者由“旁观叙述”到真正“身临其境”的畅意表达,全诗三个部分递进式的表达和变化,为世人呈现了一副壮阔却又悲凄的唐代历史图景。

一、《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篇章结构分析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不仅抒发了诗人对现世污浊的摒弃以及对往昔盛唐风光不再的惋惜,在整体篇章结构的安排之上也有颇多技巧。全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诗人简单介绍自己的写作背景及缘由,运用起兴的手法,从所见之“景”引入所述之“情”与“事”。第二部分,诗人记录了自己在路途中的所见、所闻,并与以往的鼎盛时期相联系、对比。第三部分,诗人大力抒情,将自己对当时政治污浊的愤懑与无奈在诗作的最后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作的第一部分,从“蛇年建午月”到“无衣可迎宾”。诗人首先交代了创作的时间以及缘由,“蛇年建午月”点明时间为开成二年十二月份,“我自梁还秦”半句则是交代了诗人的状态,“南下大散岭,北济渭之滨”说明诗人的具体行程,从梁州回到长安的途中经过了大散岭、渭河等地。随后,诗人又运用起兴的手法,并没有对“所咏”之物直接引入,而先是婉转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感,“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诗人借这四句,表面上是在描绘言中万物生长的情况,草木皆已萌发生长,似是脱离了冬季的严寒,但笔锋一转,借草木引入正题,时令异变,干旱炎热,草木枯蜷,此处“草木”之比于百姓,诗人运用此四句引入自己真正的所思、所想、所述。自“高田长檞枥”到“无衣可迎宾”句,展现了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境况,气候极端导致农民有地不可耕,农具纷纷弃之田旁,无粮食供养导致耕牛饥死路旁,“十室无一存”更是深刻描绘了农民生存的艰辛。以上是文章的第一大部分,即作者在返回长安途中的所见所闻。其中有四句诗,格外引人注目,“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将百姓比喻为草木,将政局与国家命运的变迁比作节气的变化,草木的生长从好到坏,也暗示国家局势也由平和到混乱。

诗的第二部分,是从“始若畏人们”到“此地忌黄昏”。“始若畏人们,及门还具陈”两句过渡,由作者眼前之景的描绘转到乡民的诉说,叙述人由诗人自己变成了一位乡民,叙述人称由第一人称变为了第二人称,叙述视角也从旁观的角度而渐渐融入,再到第三部分的置身事内。而在这一部分的开头,“使若畏人们,及门还具陈。”这处隐晦的一个“畏”字,暗示对政治的批判意图,是作者设立的一个伏笔。然后“右辅田畴薄,斯民常苦贫。”高度概括了当时人民的处境。

接下来便是从“伊昔称乐土”到“此地忌黄昏”,叙述了五个时期的内容,从“伊昔称乐土”到“征入司陶钧”是开元中期之前百姓安乐、国家太平、吏治清明的局面;而从“况自贞观后”句到“未知何日旋”指的是自玄宗失政到安史之乱玄宗西逃这段时期;从“诚知开辟久”到“人稀役弥繁”句,指的是藩镇割据后所导致的泾原兵变;“近年牛医儿”到“但欲死山间”句是指甘露之变;“节使杀亭吏”到“此地忌黄昏”是指甘露事变之后萧索凄凉的境况。

其中,五个时期之间对部分内容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主要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在吃食和储粮方面,所描绘的初唐时期的百姓生活富足,“盈”“烂”“堆”表明初唐时期吏治清明下,平民生活的安定与富足,这与玄宗乱政时期的奢靡生活“奴隶厌肥豚”形成对比;二是将官员的任命升迁、品行等方面作出对比,从贞观年间“命官多儒臣”到开元年间“奸邪挠经纶”,甚至出现任命混乱无序的现象,“杂牧升平民”将边将任命至地方官,逐渐替代儒臣的地位;三是在统治者的施政上作出对比,侧面通过官员的任命来体现,“列以贤牧伯”等句表现了唐初政治环境的清明以及统治者的贤明,而对唐玄宗的描述,“或出幸臣辈,或由帝戚恩”则对比表现出了统治者对官员的任命方式上“荫庇”与“恩戚”比例大大增加,而国君这种昏庸无常的行为也必然导致国家动荡;最后一方面,则是民生的种种表现:吏治、百姓生活等。从初唐的“官清若冰玉”到“衰翁舐童孙”四句,对比“晋公忌此事”四句以及“少壮尽点行”四句,以及后面“破者以族灭,存者尚迁延”“人稀役弥繁”等,突出了开元中期之后战乱、失政、乱政所导致愈加困苦艰辛的百姓生活。这一部分,除了对玄宗失政、安史之乱、泾原兵变、甘露之变的铺开描绘,还突出了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观者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底层百姓生活的不易。

在第二部分里,不仅有对几大重要历史事件的叙述,也有对一些权臣——李林甫、安禄山、郑注等人的控诉,也是诗人极力批判的对象,这正好对应当时唐王朝藩镇割据,统治者昏庸无常,宦官当权等重大政治问题,诗人通过对当时权臣的控诉与揭露,进一步表达了对唐朝政治问题的批判与反思。

而全诗的第三部分,应为在诗境中诗人真正的“置身事内”,在经历了亲眼所见及乡民描述后,作者发出了“冤愤如林焚”的慨叹,“又闻理与乱,系人不系天”这更是诗人对国家如此现状所感到悲愤的根源,同时诗人在自己的行为和认知中表露出了他所认为的、造成国民如此境况的最突出原因:统治者的无常。“使典作尚书,厮养为将军”这种反复无常、昏庸无状的行径,与初唐之时贤主任用清正廉明的官员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对此是达到了不忍闻听的程度,此处的敏感性,也与第一部分的“畏人言”相照应,突出了诗人对政治局面及统治者的批判与贬斥。

二、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4]《北征》与李商隐《行刺西郊作一百韵》对比分析

首先,这三首诗的宗旨都是对统治者昏庸行径的批判,以及对广大穷苦百姓的同情,卒章显志。其次,叙述形式都是对历史事件铺开式的描绘,且对情节的把控,详略得当,并且《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两诗中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例如杜诗中“葵藿倾太阳,物性故莫夺。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四句,诗人以“葵藿”自比,将“蝼蚁”比作胸无大志的小人,是对自我的褒扬,也是对这类小人的贬斥。以上是三首诗作的相同之处。而三首诗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对历史事件的叙述长短之上,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中描写的时间及时间线更为全面,即从初唐到中晚唐时期,叙述了唐王朝的兴亡演变。而杜甫的《北征》是描述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自己探家途中的见闻,《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则重点是对安史之乱前期的描绘,即对唐玄宗骄奢淫逸生活的描写。故在这一点上,杜甫的《北征》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两诗侧重于时间段的描述,而李商隐的诗作明显在事件的因果发展与时间线上更加流畅全面。

第二,在两位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核心上,偏重不同,李诗更侧重语对现状的猛烈批判与期望,而杜诗更侧重于对家国的深沉感怀与哀叹。三篇诗作中皆是两位诗人对所见或所闻的描述,三首诗歌均卒章显志,故从诗歌的结尾部分来判断,《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里诗人结尾表现自我强烈的、坚决的反抗与不赞同,矛头直指君主荒诞的行为,可见更侧重于对统治者的批判,以希望其能修政纳谏,回归政治清明的强烈愿望。而《北征》中的结尾是对玄宗造成悲剧,有所美化,对肃宗举政,有所不言,这样便构成了全诗回忆——反思——希冀的情感历程,这是杜甫爱国情怀的高度体现,但此处却不似李诗的大胆揭露,而是婉转劝谏,仅提及太宗时政治清明、河清海晏的局面,隐晦地表达出对唐王朝能够重新兴盛的美好期望。在李杜二人诗歌的末尾,更是表现出不同的抒情方式与思想情感,《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将担忧民生疾苦作为了其情感核心,这也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似,结尾部分从自身联系到穷苦大众,展现了诗人“大爱无私”的圣人形象。

第三,语言风格特点不同。对于这个问题,仅在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其中两句上提出异议,“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这两句语言风格与全诗并不相符。《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全诗语言朴实无华而韵旨颇深,但唯有这一句运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在读者的脑海中幻构出一幅极其血腥诡异的场景,叩头之血染尽整个宫殿,不仅仅有对诗人自我决心的抒发,而且表明诗人的内心情感已经达到了一个极点,而对极点之上所喷涌情感的书写,这也是我认为较之杜诗,李诗的新颖之处。

第四,在记叙方式上,三首诗歌将所述所讲皆圆融贯通,也同样运用了不同的记叙手法。《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运用了插叙和顺叙两种方式,意在突出唐朝残酷现状与以往强盛情景的对比,更能体现作者内心的无奈与愤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则是按时间顺序进行叙写,呈现了诗人一路上所经、所历以及所思、所想;而《北征》主要采取了顺叙的方式,中间插叙了安史之乱时的场景,结尾追忆了唐太宗的功绩,较之李诗多次的时空转换与对比,更显杜诗的委婉与深沉。

三、《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中沉痛的少年情怀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是诗人由亲历之景转为幽愤情思的深沉之作,全诗磅礴大气而又不失作者细处神思的体现,其中更是表现了诗人李商隐的少年情怀,故以杜甫的《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两首诗作为铺垫,用以过渡体会,详细论述在此篇言辞恳切、意蕴深沉的诗作之中,诗人李商隐的少年情怀如何体现。

杜甫诗作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尤其中晚年的诗作,所反映的内容多为忧国忧民,且多从现实的底层百姓生活取材,抒发的精神深刻而现实,例如“三吏”“三别”。于此论说,类似《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诗作,诗人以现实的残酷出发,描绘对家国境况的哀婉沉思,应与“少年情怀”四字所予人的感受,相去甚远。但我们从杜甫这两首诗作的只言片语中去揣测杜甫其人,不难发现,拨开其现实深刻的诗作外衣,对家国矢志不渝的守护与关怀,体现了一颗坚守少年理想的赤子之心,从这方面来看,杜甫的“少年情怀”也是极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肠内热”“浩歌弥激烈”等句中,以及《北征》中“臣甫愤所切,”中“愤”字之用,所突出的不仅仅是对理想的执着,更是历经沧桑而不减、不灭的热情,从杜甫的诗作再论及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最后几句中,“我愿为此事,君前刨心肝。叩头出鲜血,磅沱污紫宸,”描写虽夸张诡异,但其中诗人的坚持与杜甫的两首诗作中的情感相合,直白大胆、坚守理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少年之气。

唐朝诗人的少年情怀,不仅是如同李白那样的飘逸自由,极富想象力,还有对理想的坚守及大胆追求,这是属于唐代众多诗人穷极一生对理想的讴歌与纯洁,他们求仕失败,并不从此隐于世外,不似阮籍“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的放荡,也不同于左思“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悲愤,若生在三国时期的曹子建因求志不得、郁郁而终,那么这个独特的时代——唐朝,落举士子相互邀游,自我调节,“亦官亦隐”中所体现的希冀与坚持,他们不是没有低谷,而是时刻拥有从低谷中重新站起来的热情与信心,这是独属于唐朝士子的“少年情怀”。

结语

综上所述,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不仅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长篇诗史型著作,更是李商隐强烈、大胆、直白的一篇“自白书”,其中对政治善恶褒扬批驳感情的直露,是诗人浊世独立的高尚情操与历久弥坚的赤子情怀的深刻体现。且本文通过与杜甫《北征》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两篇同类型的著作进行对比,展现了李商隐诗歌中独特的语言特色与篇章结构,其以较长的历史背景作为依托,实现了从“旁观描述”到“置身事内”的视角转变,其中夸张、比喻、联想、想象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为读者呈现了一篇生动而又完整的“史诗”著作。

猜你喜欢
李商隐全诗诗作
现象
石榴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劝学
李商隐:道是无情却有情
录唐?李商隐《无题》诗(草书)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
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