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试验的水泥_铁尾矿胶凝材料最佳配比

2022-11-04 07:29李建刚董学超杜昊
中国公路 2022年17期
关键词:龄期红蓝尾矿

李建刚 董学超 杜昊

(1.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2.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3;3.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铁尾矿是铁矿石经过选别后剩余的固体废弃物。我国现存铁尾矿数量巨大。其中不稳定的铁尾矿较多,大量堆积形成了尾矿库,危害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本文基于山西省红色和蓝色铁尾矿,探究一种新型铁尾矿使用方法,即作为水泥活性混合材料。通过机械研磨法活化铁尾矿,开发出一种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并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得到最佳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的配比,分析了各因素对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

一、原材料与试验方案

本文研究的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是由红色铁尾矿粉、蓝色铁尾矿粉、水泥、水及机制砂构成。

(一)铁尾矿

本文所用两种铁尾矿取自山西省忻州市繁峙镇东山底村。由于这二者样品在颜色上有明显特点,因此将其分为红色铁尾矿与蓝色铁尾矿,记为SXH和SXL。

红色铁尾矿颜色较深,细集料含量较多,颗粒粒径分布范围较广,集料表面附着大量泥灰,大粒径碎石的颗粒形状接近立方体,集料形态较好;蓝色铁尾矿颜色较浅,多为粗集料,集料表面较为洁净,但针片状含量较高,矿石种类杂乱。

(二)水泥

本文采用朔州金圆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042.5型号水泥,水泥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三)标准砂

本文采用的标准砂由厦门艾斯欧标准砂有限公司生产,符合标准:GB/T1764-1999。每次试验为一包标准砂1350±5g,粒径范围分布从0.08mm~2mm。

(四)试验方案

本文首先利用球磨机将铁尾矿研磨30min,然后设计正交试验,影响因素为A(铁尾矿总掺量)、B(水胶比)、C(红蓝铁尾矿比值),每个因素取4个水平,其中A因素水平设置为10%、20%、30%、40%和50%,B因素水平设置为0.35、0.4、0.45、0.5和0.55,C因素水平设置为3:1、2:1、1:1、1:2和1:3,具体的每项正交试验的配比如表1所示。最后对正交试验25组试件分别进行3d、7d、28d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试验结果,并通过极差分析比较得到最佳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配比。

二、结果与分析

(一)力学试验结果

对养护龄期为3d、7d、28d的水泥-铁尾矿凝胶材料试件分别进行抗折、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该正交试验中使用水泥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而在定义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时可将其定义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由表2可知,其抗折强度可以满足《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对于水泥强度规定,而抗压强度只有T2与T8满足矿渣硅酸盐水泥规范要求,即铁尾矿总掺量在20%左右时满足要求。

表1 水泥-铁尾矿正交试验配合比

表2 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抗折、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表3 各龄期抗折强度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

(二)极差分析

如表3和表4所示,为3d、7d、28d各强度试验值计算所得的极差分析。

由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表可知,在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抗折强度的三个影响因素中,按照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排序:3d、7d龄期顺序:因素A(铁尾矿总掺量)>因素B(水胶比)>因素C(红蓝铁尾矿比值);28d龄期顺序:因素B(水胶比)>因素A(铁尾矿总掺量)>因素C(红蓝铁尾矿比值)。

表4 各龄期抗压强度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

根据抗折强度试验结果,龄期为3d时强度比较好的一组是10%掺量的铁尾矿总量+0.4水胶比+1:1红蓝铁尾矿比值,龄期为7d时强度比较好的一组是20%掺量的铁尾矿总量+0.45水胶比+1:1红蓝铁尾矿比值,龄期为28d时强度比较好的一组是20%掺量的铁尾矿总量+0.4水胶比+1:3红蓝铁尾矿比值。

根据抗压强度试验结果,龄期为3d时强度比较好的一组是20%掺量的铁尾矿总量+0.4水灰比+2:1红蓝铁尾矿比值,龄期为7d时强度比较好的一组是20%掺量的铁尾矿总量+0.4水胶比+1:1红蓝铁尾矿比值,龄期为28d时强度比较好的一组是20%掺量的铁尾矿总量+0.45水胶比+1:1红蓝铁尾矿比值。

因此最佳配比为20%掺量的铁尾矿总量+0.4水灰比+1:1红蓝铁尾矿比值。

(三)各因素对水泥_铁尾矿胶凝材料强度影响分析

各因素对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3d、7d和28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影响分析如下:

因素A(铁尾矿总掺量),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随着铁尾矿总掺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说明虽然铁尾矿有活性,但是由于铁尾矿的活性而产生活性物质胶结力远不及水泥的胶结力,故无论铁尾矿总掺量为多少,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是小于单使用水泥的强度。随着铁尾矿总掺量的增加,增加活性成分的胶结力是大于减小的水泥胶结力,故强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当超过最佳掺量后,增加的活性成分胶结力小于减少的水泥胶结力,故强度呈现总体下降趋势。

因素B(水胶比),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随着水胶比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主要原因在于水胶比较小无法使水泥完全水化,在拌和胶砂试件时振捣过程中过于干硬无法振捣密实,成型时产生较多空隙甚至裂纹,使得强度较低。随着水胶比增大,胶砂有了较好的流动性,成型的试件更加密实,试件的强度也得到了提高。当超过最佳水胶比,即用水量过多,虽然使得胶砂流动性更好,但是过多的水会游离在胶砂之间形成水泡,并可能在养护过程中形成气孔结构,这将大大减小胶砂试件在抵抗外部荷载时的有效截面积,同时可能会在空隙周围产生应力集中,从而逐渐降低强度。

因素C(红蓝铁尾矿比值),由于红色铁尾矿活性值大于蓝色铁尾矿,压碎值小于蓝色铁尾矿,所以红色铁尾矿作为填料的强度不及蓝色铁尾矿。因此当红色铁尾矿多于蓝色铁尾矿时,随着红蓝铁尾矿比值的降低,由红色铁尾矿量的减少而降低的强度较小,而由蓝色铁尾矿作为填料而增加的强度较大,故整体强度逐渐增加;当蓝色铁尾矿的量多于红色铁尾矿时,随着红蓝铁尾矿比值的降低,由蓝色铁尾矿作为填料对强度的增长已趋于平缓,由红色铁尾矿量减少而降低的强度较大,故整体强度呈下降趋势。

四、结语

基于正交试验,利用极差分析法分别研究了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的最佳配比和各因素对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强度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由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得出,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最佳的配比为20%掺量的铁尾矿总量+0.4水灰比+1:1红蓝铁尾矿比值。

2.分析各因素对水泥-铁尾矿胶凝材料强度影响得到: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随着铁尾矿总掺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随着水胶比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随着红蓝铁尾矿比值的降低,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呈现先增加再下降趋势。

猜你喜欢
龄期红蓝尾矿
煅烧高镁磷尾矿制备硫氧镁胶凝材料
最爱红蓝饭
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与探讨
铁尾矿表面改性研究
尾矿资源化利用制造绿色建材
国槐尺蛾幼虫毛序及龄期特性观察
美国白蛾幼虫期特性观察
高温后长龄期在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微观分析
红蓝饭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