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恒宇信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案例

2022-11-05 03:36陈国荣朱传辉唐雨甜刘骏恂
渔业致富指南 2022年2期
关键词:投饵斑点水体

○陈国荣 朱传辉 唐雨甜 胡 振 刘骏恂

一、案例简介

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技术符合我国渔业对节水、节能、生态、高效的发展要求,在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及渔业增效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够解决渔业养殖模式在转型方面遇到的诸多问题。本案例企业是湖北省最早引进并开展池塘循环水养鱼的单位,曾对设施进行过三次技术改造,试养过斑点叉尾鮰、鳜鱼、黄颡鱼等名特优品种,有着六年的养殖经验,模式中品种单产40-100kg/m,效益100-240 元/m,是武汉市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的优秀典型,为武汉市推进高效生态养殖,增加渔民收入具有典范作用。

二、企业概况

武汉恒宇信科技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1500万元。现有种养殖面积1501.18亩,基地选址蔡甸区张湾街白湖,水源良好,交通便利。在职管理人员12人,具有硕士学位1人,本科学历2人,是武汉市第一批水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并与五名水产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签有服务协议。另外合作社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市水科所等科研单位开展了多项业务合作,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智力储备资源。

基地内部经过升级改造,实现了道路硬化、水电网全通,物联网监控全覆盖。建有标准精养渔池1000余亩,1000m的温室大棚育苗车间一栋,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设施2000m,以及水质监测、水产品质量检测试验室各一间,自备150kW发电机组一套,生产、生活用房800m。

合作社自建成之初起,就致力于渔业高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与科研团队一起,先后参与了《黑尾近红鲌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细鳞斜颌鲴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等项目,成果分别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蔡甸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自主投资在湖北省率先开展了280亩的《池塘南美白对虾温棚双季养殖技术示范》和2000m的《池塘循环水流水养鱼技术示范》项目,累计向省内推广面积近1000m,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被评为“武汉市农业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荣誉称号。目前,合作社已注册“双牛湖”商标一个,2015年被农业部授予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荣誉称号。

三、养殖效益

以养殖斑点叉尾鮰为例,饲养时间160天左右,养殖槽斑点叉尾鮰鱼种规格达0.1236kg/尾,达到商品苗种规格,成活率平均达83.3%,平均每个养殖槽产量达12950kg,单产达 103.6kg/m。外围净化池塘收获套养的鲢鱼、鳙鱼、草鱼、鲫鱼、鳜鱼共计13820kg。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综合成本共计49.7万元,实现产值106.22万元,利润达56.2万元,单位利润1.41万元/亩。

四、技术简介

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技术是在池塘中的固定位置建设一套面积不超过养殖池塘总面积5%的养殖系统,主养鱼类全部圈养于系统内,系统外的池塘面积用于净化水质,以供主养鱼类所需。养殖系统前端的推水装置可产生由前向后的水流,结合池塘中间建设的两端开放式隔水导流墙,使整个池塘的水体流动起来,达到流水养殖的效果。主养鱼类产生的残饵、粪便随着系统内水体流动,通过废弃物收集装置,将残饵粪便从系统中移出,转移至池塘之外的沉淀池并循环利用。此外,池塘其它区域用于套养滤食性鱼类(鲢、鳙等),达到增产和净化水质的目的。

(一)系统组成

本基地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系统的组成主要包含三大块,即养殖槽系统、外围池塘水质净化系统及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

1.养殖槽系统:选取相邻两个池塘,面积分别为200m×40m,200m×90m,水深2-2.5m,在两个池塘相连处修建五个水泥养殖槽,大小均为22m×5m×2.5m,水泥养殖槽用于斑点叉尾鮰养殖。在养殖槽上游建设推水池,大小2m×30m×2.8m,池底水泥硬化,推水池口建高0.6m挡水墙。养殖槽下游建设集粪池,大小4m×30m×2.5m,末端建80cm的矮墙拦集粪便,池底和养殖池池底为同一平面上。推水池安装一排5.5kW的气推式推提水机,产生循环流水,将水槽残饵及排出的粪便向后部(下游)推动,并在水槽后部拦出2-3m的集污区,水槽的残饵、粪便通过网眼后沉淀在集污区,集污区呈漏斗状,底部连一部11kW水泵用于吸走粪便残饵用作肥料。在每条流水养殖槽底部平行安装微孔增氧管。

2.外围池塘水质净化系统:外围池塘栽种部分沉水或挺水植物,放养花白鲢、螺蛳等水生动物净化水体,并在外围池塘水面上设置气提式推水设施,使整个养殖系统的水体形成大循环。

3.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控系统采集信息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足不出户,看看手机或仪器就能获知养殖槽里的水产品生产情况,并能及时发现问题。

(二)技术优势

1.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通过气提水装置,在增加水体溶氧的同时带动水体循环流动,养殖废弃物随着水流不断沉积在系统末端并及时排出,使养殖水体得到了净化,大大降低了池塘养殖的药物使用率,在保护水环境的同时提高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2.在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同时,可将水产养殖中大部分的残饵粪便及时收集并排出,被植物再次利用,实现了池塘的低碳生态养殖。

3.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系统能够在室外静水池塘中达到工厂化循环流水的养殖效果,使池塘养殖实现了低碳高效、环保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环境友善,不向养殖系统外排放养殖废水,对环境无任何负面影响,最大程度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5.因为超高密度养殖,日常管理和捕鱼都很方便,而且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鱼都能同时进行养殖,有利于全年均衡上市,而非集中上市。

五、养殖过程

(一)前期准备

池塘在冬季进行干池、整修和曝晒,翌年6月,用生石灰100kg/亩进行干法消毒。6月中下旬注入新水,水深2.0m左右,以后主要依靠降水补充水源,养殖期内不换水。

1.苗种投放

鱼种体质健壮,体色鲜艳,规格整齐,鳞鳍完整,游泳活泼,体无外伤。7月初,每个养殖槽投放斑点叉尾鮰夏花鱼种10万尾,规格3-5cm,平均1.67g/尾。7月中旬,外围净化池塘分别投放4000尾 0.25kg/尾 的 鲢 鱼 、2000 尾0.25kg/尾的鳙鱼、2000尾0.5kg/尾的草鱼、5000尾50g/尾的鲫鱼、100尾0.75kg/尾的鳜鱼鱼种。鱼种下塘时均用浓度为50mg/L的10%聚维酮碘溶液浸浴鱼体10分钟左右。

2.投饲管理

斑点叉尾鮰鱼种在下塘前经驯食养成摄食习惯,若在养殖槽中再行驯食,则饲料浪费较多。饲料选择斑点叉尾鮰专用饲料,每个养殖槽配备一台投饲机,位于养殖槽上游,调整投饲机,使得饲料能够分布到水槽上游至中心区域,正确掌握投饲节奏,坚持“慢、快、慢”的方法,即开始投喂时,要少投、慢投,当鱼大部分上浮抢食时,则要多投,当绝大部分鱼不再上浮抢食时应少投、慢投,使鱼吃到八成饱即可。

投饲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根据鱼种生长情况分三个阶段进行调整,第一阶段7-8月投饵4次,投饵率3%-5%;第二阶段9-10月日投饵3次,投饵率2%-4%;第三阶段10-11月份以后,日投饵2次,在中午和傍晚投喂,投饵率1%-2%;第四阶段11月份以后日投饵1次,投饵率1%-2%。阴雨天和闷热高温天气减量投喂或不投喂。

3.设施管理

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的关键在于养殖槽内充气增氧机械推动提升水体形成水流,养殖槽内高密度集约化养殖,需保证溶氧充足,在生产周期内充气推水机需24小时不停运转,且需备发电机,以防停电。将流速控制在适宜范围(以3-5cm/秒为宜),流速过大,鱼类顶水耗能增加,影响生长;流速过小,底部粪便残饵难以冲到集粪池。

养殖槽斑点叉尾鮰代谢物、粪便及残饵随水流被冲到下游集粪池,集粪池连接水泵,每天投饲后半小时开启水泵10-15分钟清除。

4.水质调节

养殖槽流出的废水含鱼类代谢物粪便、残饵,虽经集粪池收集清除,仍含较高浓度的氮、磷及有机物,为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通过放养适量滤食性鱼类摄食浮游生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池塘水质的调节主要采用化学、物理、生物方法进行综合调节,使得池水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水色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控制在35cm左右。

物理调节:养殖槽内分布微孔增氧管,根据水体溶氧变化,适时开启。池塘内设有增氧机,根据天气和水质变化情况,在凌晨和午后定时开增氧机。利用增氧机械的搅水、增氧、曝气作用,消除、减少水体环境中部分耗氧因子和“氧债”。

化学调节:每月用生石灰20g/m化水全池泼洒1次,对水体进行消毒,池水pH值保持在7-8.5之间。遇极端天气,适量投放化学增氧颗粒。

生物调节:高温季节8-9月份,每10-15天左右泼洒1次微生态制剂(含枯草芽孢杆菌、链球菌、酵母菌等),选择晴天上午激活泼洒。通过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增加水体的溶解氧,降低水体环境中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5.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并记录天气、水温、水质、投饵、病损及鱼的活动等情况,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防止浮头、泛塘事故。

六、技术创新

1.水体环境的改善

由于在循环水流水养殖中,斑点叉尾鮰生活的水体在不断的流动更新,带来的是养殖槽外的富氧水,带走的是养殖槽内已被鱼体呼吸利用后的低氧水,使得斑点叉尾鮰始终能够利用到较为优质的水源。而传统池塘的静水养殖,水体没有流动,易形成分层现象,包括水温分层及溶解氧分层,严重时出现“倒藻”现象,导致有毒有害物质累积、水体缺氧等现象,对养殖品种产生威胁。而在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中,通过提水、推水和增氧,能够有效破除水体分层,避免出现水温、溶氧分布不均。本基地在斑点叉尾鮰鱼种养殖过程中,没有发生大面积缺氧泛塘,氨氮、亚硝酸盐等关键性水质指标始终维持在合理水平,整个养殖环境保持优良。

2.养殖尾水的利用

在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中,集粪池收集的斑点叉尾鮰粪便及残饵经过水泵统一吸走,排放到外围净化池塘里,作为外围池塘套养鱼类及水生植物的营养来源,尾水经过净化池塘中水生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的利用,将多余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净化吸收,达到无害化,然后进入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系统,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达到了充分利用的目的。另外对于过盛的粪便代谢物及残饵经过水泵也可排放到池埂边上的农田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增加了综合效益。

3.劳动效率的提升

利用机械化设备及物联网智能管控系统,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系统极大的减少了人工,实现了对生产过程中的水质、水温、饵料、防疫、吸污、分选、起捕、污水处理等各因素或环节进行人工控制或自动控制,提升了劳动效率,使养殖品种在最佳环境下达到最快生产速度,从而使单位面积水域生产量提高。

4.养殖效益的提高

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实现集约化养殖,将养殖密度大幅提升,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短周期的特点,单位产量是传统池塘养殖的3-4倍。同时,在循环水流水养殖中,鱼始终处于流动水体中,增加了鱼体运动量,对预防肝胆综合症具有积极作用,鱼体肉质较好。

七、未来展望

循环水流水养殖技术是养殖技术进步的成果,是由多种技术聚合而来,作为一项具备生态高效特点的技术,今后通过不断发展,不断探索,必将有所作为。

(一)产业融合

由于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实际养殖槽占用水域面积比例小,外围池塘作为养殖槽配套的净化池放养了花白鲢等鱼种,同时栽种有水生植物,池塘边的池埂也栽种有农作物,如何利用这些特点促进整个系统效益成为关键。现阶段乡村休闲旅游日益火热,若将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系统与周边环境打造成集观光、垂钓、采摘、餐饮于一体的渔业庄园,不但能提高经济效益,还能推广自身品牌,为后续扩大生产提供助力。

(二)持续开发

池塘循环水流水养殖面积仍然有限,养殖过程仍然有值得改善的地方,研究、探索和推广更加科学的养殖技术、更加适宜的养殖品种是一项重要工作。此项技术来源于国外,在适用于本地品种的过程中需要更多挖掘里面的潜力,进行本土化改进,适应当地生产需求;相信在广大水产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取得成功,最终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投饵斑点水体
斑点豹
观赏鱼喂食须知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复合纳米材料Cu2O@Au对水体中罗丹明B的检测应用研究
Finding beauty in your scars Alexandra Heather Foss
摆脱病毒
高效养鱼投饵技术要点
淡水鱼苗放养与饲养管理技术
光伏自动投饵机的研制与应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