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立足教学实践找准科研课题

2022-11-05 10:04郭杰莫菲北京汇文中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科研课题五育创新性

郭杰 莫菲 _ 北京汇文中学

参与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有效开展课题研究,选题是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本文针对学校部分教师在申报项目上存在选题较为空泛、针对性不强、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在基于学校教科研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1.寻找课题:立足教学实践

申报教育科研课题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能力升华的过程。一线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所学的系统的新时期理论知识,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包括自我反思和对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反思,进一步强化对于理论的理解。一线教师要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本文统计了2017~2021年获批立项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共2104项,做出课题名称词云图(如下)。

图中,在近五年获批的教育规划课题名称中,关键词“实践”所占比重最大,数量统计为729项,约占近五年获批课题的34.6%。可以看出,获批课题在选题时都是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而不仅仅是依靠各级科研部门提供的选题范围来确立课题。虽然,很多教师对日复一日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看到的现象熟视无睹或习以为常,但是,一个具有敏锐思维的教师往往可以看出其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多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例如,城区教学资源丰富的学校,选题“基于北京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发初中研学课程的实践研究”;结合低幼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儿童视角下幼儿园‘游戏故事’开展的实践研究”。

寻找课题不能盲从,更不能盲目,要结合实际情况,以自身工作为根本,以教育教学问题为着眼点开展研究,为某一问题提供现状数据,提出可能影响的因素,并提出建设性对策,从而为政府决策部门的相关问题解决提供理论依据。

2.选择课题:找准创新点

创新性研究是对某一研究领域的开拓性研究,而这一研究领域未必是当前人们所关注的“热点”,但其研究成果却突破了原先研究上的藩篱,获得了新的结论,加深或拓宽了人们对这一领域的认识。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有许多新的问题可供研究,也有的问题现在研究不够,还有的问题已经发生变化,其中,我们可以选择能驾驭的问题来研究。具有创新性的选题,可以表现在新材料、新方法方面,也可以是新问题、新视角。其中,提出新问题最难,运用新方法和新视角次之,而新材料是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能够做到的。

通过统计2017~2021年获批立项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我们发现,课题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的时代特点。如“新高考改革下北京高中高校协同发展研究”“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时评专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等。二是传承中的创新。如“京剧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依托‘非遗’花钹大鼓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特色课程建设研究”等。三是新技术、新概念下的新视角。如“颠覆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哲学基础与实践案例研究:双重时间视野中的新工科新文科”“HPM视角下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概念理解的实践研究”。四是具有区域和学校特色的研究新角度。如“乡村学校变革:乡域本土教育优势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三山五园’校本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等。

总之,课题研究切忌“炒剩饭”,选题要有新意。但是,创新性是个相对的概念,随着时间推移,创新的界定也会有所改变,课题申请人只有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教育现实和教育改革发展状况,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创新,才有可能找到高质量的选题。

3.确定课题:依从教育发展新趋势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要依从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要有贴切性、融合性。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另一方面,要从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中找到与实际教学的切合点。例如,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据我们统计:2017~2021年,有164个名称中包含“核心素养”的相关课题获批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至此,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全体教育者的共同目标。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明确提出“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目标。2019年,“五育”作为课题名称关键词开始出现在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根据我们统计,2017~2021年,有91项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及‘五育’”相关的课题获得批准立项。

由此可见,由国家和地方行政部门发布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政策、条例、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的要求或精神,应该成为一线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这样,既能帮助研究者有清晰的研究视野,又能使研究者的课题与当下的教育背景相契合,体现时代特点,符合发展趋势。

从教育教学实践中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研究课题,不仅是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其教育科研能力的具体体现。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过程,也是研究者对研究主题以及整个研究领域的思考过程。成功的选题不仅可以使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升自我的学术实力,增长学术研究的兴趣,还能做出较高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学科教学和教育领域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科研课题五育创新性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我校开展科研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content of IgE and the imbalance of Th1/Th2 cell function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electroacupuncture at four sacral points for 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