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2022-11-06 10:42李柯金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9期
关键词:理论逻辑建设策略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人类交流与沟通的一种工具,承载着一定的西方文化,大学英语课程实施思政教学,在思政教学改革中优势比较明显。本文分析了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逻辑和实践缘由,探讨了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策略,以推进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建设。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理论逻辑;实践缘由;建设策略

作者简介:李柯金(1978-),女,湖南东安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塑造学生的价值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三个主要目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教师要育才,更要育人,要给学生传播思想和知识,更要塑造学生灵魂和品性,把培育时代新人当成自己的使命。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要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教学团队建设被视为一个重要途径,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更是推进今后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的一股重要力量。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其内涵是指人需要在素质、个性、能力、劳动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理论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人才体现在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坚定的信仰和健康的体魄等,技术技能人才体现在要练真本领、求真学问。从深层次意义上来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从单纯育才转向育才育人相统一,从就业导向转向学生发展导向,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增强适应性,要求高职院校高标准推进课程思政及教学团队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人才培养质量要有效提高,需要每门课程都发挥好育人作用,要大力加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英语以其工具性、人文性等学科特点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很有必要。

一、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逻辑

(一)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共同体”逻辑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个人要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这意味着,个人自由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实现”。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在共同育人目标的指引下,广泛凝聚各类教育主体的力量,把英语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构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共同体”,提升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实效,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自由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从教师道德修养、思政元素挖掘、思政方法突破、思政能力提升到协同育人机制建构,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要取得整体的教学改革效果,只是靠教师个人无组织的自发自觉是无法实现的。要提高思政效果,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思政教学需组建团队,动员、组织更多力量、更多教师加入,用团队的力量影响个体,影响教师思政教学行为和效果,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对实现大学英语课程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思政教学内容丰富、思政教学方法革新、思政教学能力提升、思政教学效果优化等。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共享体”逻辑

人人参与、资源与成果共享,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经济社会发展状态。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全社会共享财富”等蕴含共享思想的主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都在不断完善和践行“共同富裕”“以人为本”等共享思想。“共享”理念,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之一,它指明了发展的价值旨归。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与高校思政课由不同的教育主体分头推进,在育人过程中,师资、教材等资源分散,利用率不高。为此,教学团队建设,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引,各取所长、各补其短,协同构建大学英语思政“资源共享体”, 让英语知识的传授也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大学英语课程德才耦合体逻辑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思维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发现各个领域和领域之间存在着“近乎系统的形式”的内在联系,逐渐形成了科学的系统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系统观,这一重要理论在多学科研究中的运用,为不同学科、不同教育主体协同育人提供了重要依据。高职大学英语和思政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两种不同教育形态,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主要是向高职院校学生传播英语知识,思政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念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在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的指引下,把英语课的成才与思政课的育德有机结合起来协同构建育人耦合体。这种“德才耦合体”可以优化大学英语课程培育人才的实效,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缘由

(一)现有管理组织结构单一,需要团队去改善

目前高职大学英语课程的管理组织为大学英语教研室或公共英语教学部。该组织成员构成单一,全都是英语教师,英语教师从上大学开始到毕业后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是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政治领域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和研究,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不专一、不深入,不利于思政教学研究,该组织集体对课程思政的影响与带动没能很好地实现育人责任意识的有效传递。

(二)思政元素需要教学团队去丰富

大学英语课程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师需系统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必须依靠团队的分工协作。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已经过多年建设,其体系已完整且内容丰富,现在用课程思政來改进大学英语教学,首先要挖掘大学英语课程自身的思政元素,而这仅凭教师个人力量来完成是有难度的。教学团队通过分工协作来分解大任务,更利于挖掘思政元素。

(三)大学英语教师思政素养不强,需要团队去引领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师已形成教授英语学科知识的思维惯性,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研究英语学科知识及其教学方法方面,对大学英语课程“德育”的认识不深。疏于对思政方面的研究,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有待提高、思政能力有待加强,而这靠单个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团队带动。

三、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策略

(一)构建“融合式”思政教学团队,打造大学英语课程“育人共同体”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与“大思政”的姊妹系统思政课程协同并进,要求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员互补等,构建一支以大学英语教师为主体的“融合式”思政教学团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有利于开展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科研工作为原则,团队成员主要由大学英语教师构成,同时团队里应有高素质的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专家、劳模等成员,团队集聚各成员的优势和资源,优势互补,团队成员思想政治水平过硬,愿意对团队建设作贡献,有协作精神,开展深层次合作,借助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通过知识互相通融、观念互相启发、方法互相借鉴,非英语教师成员获得英语学科视野和素材支持,英语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方面得到提升,形成一股重要的“守渠力”,成为大學英语课程“育人共同体”。教师教书育人,在增进学生智慧的同时要涵养学生德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思政教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专业特点、职业要求等,了解专业、企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探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之道,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效果。

(二)培养团队思政建设能手,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共享体”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用理论指引行动,在培育学生理想目标、价值取向过程中,教导学生用社会价值来指导其利益追求。首先,团队要当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设计师,紧扣学生专业及职业发展实际,传授给学生英语知识,同时,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培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分析大学英语中能用来培养大学生信念、信仰、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等有关的内容与题材,梳理“英语元素”和“思政基因”,对思政进行合理设计,建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共享体”,努力实现“英语元素”与“思政基因”的自然融合、提高思政效果,把学生培养成既有“德”又有“才”全面发展的人才。其次,团队要研究创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要实现的是“隐性思政”教育效果,需群策群力。“隐性”具有渗透性和隐蔽性等特点。要将意识形态内容、主流价值观渗透于大学英语教学,团队需要集思广益,通过成员间的辩论与启发、反复论证与推敲,吃透公民道德素养方面的内容后作巧妙整合,再对学生进行讲授,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升学生服务社会和国家的能力,满足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三)提升团队成员思政素养,强化大学英语课程德才耦合体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因此,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应以坚定高职院校学生的理想信念为工作宗旨,自觉增强课程思政育人价值认知和实践自觉,提升政治站位,厚植团队政治底蕴,提升团队成员课程思政意识,树立共同价值观、提升团队凝聚力。团队密切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结合大学英语课程以及学生所学专业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开展思政教学,育人实效受教师团队成员人格魅力的影响,因此,团队成员要提升自身人格魅力,自觉规范职业操守,师德强、师风正,潜心育人,言传身教,用自身经历和体验影响每一个学生,关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差异性,为学生排忧解难,在教学活动中嵌入人格化的要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晓慧.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价值、目标与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7):69-74.

猜你喜欢
理论逻辑建设策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