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中刻板印象的隐性危害及其应对策略探究

2022-11-06 18:52徐涵
艺术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刻板印象自媒体时代

摘要:刻板印象作为人类快速、及时、有效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机制,一直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种快速的认知反应机制,因其先天具有的生物性、快速性、惯习性,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常常会陷入反应错误的窘境。在新闻媒体的报道实践活动中,刻板印象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往往被作为一种新闻惯例,且被制度化、理论化为“新闻框架”的形态来看待。因此,新闻学界、业界更多看到的是其积极作用,而忽略其负面作用以及可能造成的隐性危害,如新闻伤害、新闻公信力流失等,在自媒体时代更是如此。鉴于此,文章以“病媛”反转事件为例,对刻板印象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探讨能够有效应对媒体刻板印象隐性危害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刻板印象;公民新闻;新闻失实;新闻核查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20-00-03

在新闻传播领域,“刻板印象(Stereotype)”最早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舆论》一书中提出,意为“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判和好恶的感情”[1]。其后,这种效应一度发展为新闻传播实践活动的操作惯例,并被制度化、理论化为“新闻框架”“框架理论”,流传于新闻传播学界。但这种认知框架在为新闻记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容易束缚他们的思维方式。心理学研究认为,刻板印象是指“对现实某一方面的一种相对僵硬的和过于简单化的或有偏差的理解或概念”[1]。因此,刻板印象作为人类快速、及时、有效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机制,因其先天具有的生物性、快速性、惯习性,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常常会出现反应错误的“误差效应”。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在新闻媒体的报道实践活动中也是如此。

“病媛”事件新闻报道的反转,就是一例非常典型的刻板印象造成隐性伤害的案例。继“拼单媛”“佛媛”之后,网上又出现了一批“病媛”。她们在社交平台上声称自己患上甲状腺癌等病症,然后表示已经痊愈并开始推销相关产品,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新闻媒体通过对“病媛”的报道,按照刻板印象将这类人划归为假借生病在医院带货的“病媛”。但事实上,“病媛”与“拼单媛”“佛媛”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在由健康时报报道的几名“病媛”博主遭到侮辱和谩骂之后,相关新闻报道出现了反转:多位事件当事人出来发声维权,向大众证明清白,并表示媒体曲解了她们的行为和意图,本意只是为自己打气加油,顺便与网友分享术后恢复经验,被污蔑带货,实则连产品品牌都没有露出。

心理学中的“心理捷径”对于解释大众乃至专业媒体对这一群体所持有的刻板印象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人类的认知系统是快速而简单的,这是因为其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于是形成了一条认知捷径[2]。当事人以健康的形象出现时,启发了媒体人员的思维,自动将其定位成带货“病媛”,这样形成的判断轻易带动了自身及周围人的情绪和态度,忽略了最基本的事实核查,不仅伤害了普通民众,也损害了媒体公信力。

鉴于此,本文以“病媛”反转事件为例,对刻板印象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进而探讨能够有效应对媒体刻板印象隐性危害的方法、策略。

1 “病媛”反转事件中刻板印象带来的社会问题

1.1 报道含情绪性倾向,新闻反转削弱媒体公信力

媒体由于自身的固定认知结构,容易在新闻报道中形成相应的刻板印象,继而出现新闻反转。《社会心理学》表示社会判断既包括有效且不容易出错的信息加工过程,也包括人们的感受:情绪会影响人们的判断[3]。新闻本不应该具有倾向性,但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赋权下,公民表达权、话语权在得到强化的同时,情绪、情感等也附着在公民话语上传播开来。媒体“为了热度,放下态度”的做法,不顾事件的具体真相和线索的真实性,助力了虚假信息的传播。

后真相时代,真相让位于情绪的现象在新闻报道中并不罕见,部分新闻媒体过度追求新闻时效性,使得不少新闻未经证实便流传出来。失实新闻的产生对新闻行业造成沉重打击,不实的报道既是从业者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背离,长此以往也会消解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事件的反轉会使媒体的公信力不断降低,受众对媒体的不信任程度也会日趋上升,关注度的下降会导致整个新闻行业式微,形成恶性循环。

报道中具有倾向性的情感态度、反转的真相都暴露出媒体自身的问题,逼真的图片、指向鲜明的控诉成功地煽动大众情绪、引爆事件话题,这在无形中慢慢消解了媒体长期经营下形成的口碑和信任。香农提出了“信息熵”这个概念,本意为大众传播的信息可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当新闻反转现象层出不穷,大众本是依靠媒体提供的“信息环境”进行认知、判断、行动,信息环境与真实社会不相吻合,人们作出的错误判断会直接作用于现实环境。而这一结果会不断冲击客观现实,客观现实随之逐渐带有拟态化的特征。

1.2 “白板”受众跟风转载,把关能力弱化引发事态恶化

洛克的“白板说”表明人类的心灵本来是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观念,在实践中利用感官不断熟悉生活的物项,形成的知觉成了人们的观念[4]。大众出于对新闻媒体的信任,本能地与之保持一致。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点赞、转发功能赋予大众分享的权利,受众被刻板印象误导,与报道内容站在统一战线对部分群体搞“一刀切”,无形之中扩大了事件的影响范围。身处信息乌托邦的受众,变成了被大数据、算法推荐等智能化媒介技术“喂养”、失去思考能力的“巨婴”。同时,处于同一圈层的其他新闻媒体也忽视了新闻把关能力,盲目跟风转载由健康时报第一时间发布的内容,导致后续新闻反转、网络暴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

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完全开放的信息生产模式导致“把关人”的地位降低,不实信息的广泛传播容易导致事态恶化,产生恶劣影响。在“病媛”的报道和转载中,网民对事件的讨论升级到了网暴几名博主的程度。把关能力的弱化加剧了事情的恶性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一股促进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网络言论的影响力会被无限放大,一些负面新闻会发展成网络暴力的导火索,有时甚至间接“谋杀”了网民。

保障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存在于新闻初次采写过程,还应该存在于新闻产品从诞生乃至消亡的每一个阶段。然而在新传播语境中,“把关人”的作用被明显削弱。“把关人”的缺位,导致失实新闻不断被跟风转发,因此在多元传播过程中,舆论也千变万化,在“群体匿名性”心理的作用下,人们宣泄内心的情绪,从对事件问题的讨论发展到人身攻击、对部分群体的网络暴力。舆论生态的恶性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1.3 公众媒介素养降低,污名化现象频发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在界定媒介素养时,强调了人们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生产和思辨的反应能力[5]。数字时代,媒介素养的维度被不断拓宽,而大众却在言论自由的支持下、在“群体匿名性”心理的作用下,抱有法不责众的心态,宣泄内心的原始冲动,成为造成个人隐私泄露的“利器”。

仅凭刻板印象进行新闻传播,加剧了词语的污名化现象。社会学家沈奕斐指出,所谓“污名化”,就是将一个小众群体中的个别特征无限放大,然后强化这种负面特征,再将其扩散到一个更大的群体里,这会导致舆论生态被污染[6]。因为拥有一些相似的特质,媒体创造出“心机婊”“绿茶婊”“腐女”“拼单媛”“助教媛”等污名化的集合名词,新闻报道使污名化词汇的传播、影响更加广泛,“媛”字由原意里的“美好姿态”变成了具有低俗含义的代名词。

网民利用媒体发布的照片“人肉”出当事人的更多隐私信息,恶意中伤当事人及其家人,对其身心造成伤害。媒体笔下的“佛媛”“病媛”,是造人设、赚流量的网红带货乱象,是不被社会认可的形象;衍生到微博评论区,“媛”字甚至与妓女挂钩,网民明嘲暗讽她们在从事卖身行业,对她们进行恶意评论。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和影响是惊人的,舆论场中的“某媛”快速完成从“造人设”“赚流量”到“卖身体”的三级跳。这场“造媛”狂欢,不只是对部分群体的网络暴力,而是对整个女性群体的污名化。

2 应对媒体刻板印象隐性危害的策略

2.1 合理应用框架效应,进行事先核查

框架理论虽然提供了一套处理问题的简洁模式,但所造成的刻板印象会导致固有看法影响人们对新事物的判断。《社会心理学》表明,人类一旦形成了某种信念,这个信念就会影响其对其他所有相关信息的知觉[3]。新闻媒体要严格遵守报道规则,即使案例类似,事先也应该进行核查。具体而言,媒体人员要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和方式获取新闻素材,以确保新闻要素及情节的准确性,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及细节要素是新闻工作中的充分必要条件。

报道框架固然有效,但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具体而言就是进行事前事后核查,不断改进报道逻辑框架,不可被框架“框”住,忽视对新闻真实性的审核。媒体人员因刻板印象中的报道框架而忽视了新闻核查,这是应该避免的。媒体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能舍弃,无论何时都应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核实新闻信息来源等,在共同的坚守下,减少不实新闻造成的社会危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出,“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是人民千呼万应的喉舌”,网络新闻媒体不应该沦为挣钱的工具,而忽略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2.2 强化法律法规约束作用,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颁布过的四部宪法都对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作出了明确规定,《民法总则》中明确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刑法》第253条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了利用网络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由此可见,言论自由与隐私權的法律地位明显不同[7]。网络空间作为一个公共空间,以规范的公共规则对其进行有效引导,可以保证其健康、有序发展。因此有必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社群进行督促、约束。

目前国家已经针对网络暴力行为完善了法律法规的建设和规定,使网络乱象得到了有效规制,但是新闻媒体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正确引导舆论,就可以在第一道防线降低网络暴力发生的概率。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媒体是大众心目中近似完美的“意见领袖”,面对网络暴力事件,应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使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网络时代,众口铄金、三人成虎,舆论场中谣言四起,导致是非混淆,正所谓人言可畏,言论在自媒体时代有了更加强大的作用,也需要更加强大的舆论引导能力。

2.3 坚守职业道德,重塑社会瞭望功能

“病媛”事件中,多名当事人发文澄清之后,多家媒体仅仅将相关图文、转发的内容删除了事,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甚至还有一些媒体保留了不实报道,既没有删除报道并道歉,也没有核查、澄清事实。专业新闻媒体随意搪塞错误,暴露了新闻职业道德素养缺失的问题。只有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才能在新时代承担起“社会瞭望者”的职能。CGTN(中国环球电视网)针对发布袁隆平院士去世的失实新闻的错误,公开发表了严肃的道歉声明。在这一方面,CGTN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面对价值观领域的不良现象敢于发声,好作品、好作风彰显好记者的优良品德,但勇于承认错误也是从业道德操守中的重要内容[8]。新闻作品是为了给更多公众、社会发展提供一种积极的价值。如果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也能对社会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3 结语

文章对以“病媛”反转事件为代表的反转新闻进行考察后发现,此次事件中反转新闻造成的隐性伤害在社会中时有发生,要克服报道中的刻板印象需要众人齐心协力。因此,在新闻实践活动中,我国新闻媒体应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在新闻生产过程中坚持进行事实核查,时刻把握好风向标,承担起作为“社会瞭望塔”的职责与担当。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刻板印象的发生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和新闻伤害。

参考文献:

[1] 沃尔特·李普曼.舆论[M].常江,肖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36-237.

[2]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15-130.

[3] 宋夕.新闻报道应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J].青年记者,2015(23):18-19.

[4] 杜晶,傅长吉.试论洛克白板说思想的得失[J].理论界,2014(12):107-110.

[5] 王琦铭.探索培育新媒体素养新路径[J].新闻文化建设,2022(14):81-83.

[6] 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98.

[7] 侯尚鹏.论网络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J].法制与社会,2020(30):17-18.

[8] 尹培泽.后真相时代新闻事实核查的困境、反思及提升路径[D].西安:西北大学,2021.

作者简介:徐涵(1999—),女,江苏泰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传播、影视作品欣赏。

猜你喜欢
刻板印象自媒体时代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发展研究
污名视域下“屠呦呦获奖事件”解读
自媒体时代下广播的发展现状
刻板印象对“反转新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