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错别字纠正方法探析

2022-11-06 00:19成亚英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18期
关键词:字义错别字字形

成亚英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倘若出现了一两个错别字,而这些错别字又在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这篇文章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为了纠正学生在作业中反复出现的错别字而煞费苦心。有些字结构并不复杂,笔画也不多,但在学生的作业中出错率偏偏很高,究其原因,是这些字的错误写法已固定在学生的头脑中。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实用而巧妙的方法。

一、直观图画,辨析字形

图画直观形象,让人一目了然,也便于记忆。文字是形象和意义的结合体,图画与文字的字形结构有着密切的关联。图画可以用文字来表达,文字也可以用图画来描绘。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常常会发现学生将“日”字旁的字写成“目”字旁的字,如将“晴天”的“晴”写成“眼睛”的“睛”。为了让学生明辨字形,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在手心里画图,用直观的图形来引导学生记住字形,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具体操作:1.指导学生用左手指着太阳,用右手捂着眼睛。2.让学生在左手心里画一个太阳,在右手心里画一只眼睛,然后比较两幅简图的不同之处。3.在太阳与眼睛的图画下面分别写上“日”与“目”,以区分“日、目”二字的不同字形和不同字义。最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与“日、目”二字相关的汉字有哪些?它们所表达的意义是什么?通过简单的演示、直观形象的绘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并在书写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这两个字的印象,使其能够结合字义区分易错字,避免再出现把“日”字旁的字和“目”字旁的字相互混淆的情况。

二、分类归并,整合字形

在纠正错别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如“真”字里面有三条短横,有类似字形的还有“直、置、具”等字,学生在书写时经常会少一横。纠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手心里写出与“真”字形相近的“直”和“具”。通过“直”引出“植、值、置、殖”等字,通过“具”引出“惧、俱”等字。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对其归类,在书写时就不容易混淆。为了加强记忆,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区别与“具”字相近的“且”字,由“且”字再引出“姐、粗、租”等字。学生通过分类归并整合字形,牢固掌握相互关联的一串字,书写时也就不容易出错了。

三、动作演示,区分字形

汉字的结构主要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和全包围结构以及独体字。学生书写时容易在字形上出现错误,其中“落、满”二字比较有代表性,学生常常将上下结构的“落”字写成左右结构,将左右结构的“满”字写成上下结构。在纠正学生的这一错误写法时,笔者拿来三根小竹竿,搭成两个连着的十字架悬空竖着,让学生在手心里照着样子写出“落”的草字头,然后,笔者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并将悬空竖着的小竹竿慢慢松开,竹竿瞬间落地,接着,笔者要求学生在草字头下面写出“洛”字。学生在这个简单的演示过程中对“落”的字义有了直观理解和记忆,并注意到了“落”字是上下结构。

四、区分字义,识记字形

1.读顺口儿歌巧记字形

儿歌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学生记忆。大部分汉字是形声字,不仅读音一样或相近,字形也十分相似,学生遇到这类字时也很容易出错。教师不妨根据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编几句简短的儿歌帮助学生识别易错字。例如,笔者让学生分别在五个指腹上写“晴、清、蜻、情、请”,并出示儿歌:“今天天气晴,外出看风景,河中流水清,河上飞蜻蜓,祝你好心情,说话常用请。”笔者一边念儿歌,一边指导学生认识这些字。学生在动手、动口的情景中一一认字,不仅能区分字形的差异,而且能辨别字义的不同。

2.借风俗习惯认清字形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所在地区的风俗习惯,帮助学生认清字体,提高识别字体的能力。

比如“初”和“礼”这两个字的偏旁学生很容易写错。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无锡的民间风俗:大年三十晚上要将所有锋利的刀具、利器用红纸封口包扎藏起来,大年初一后方能拿出来,意为新的一年逢凶化吉。然后一边口述“正月初一穿新‘衣,不用‘刀子讨吉利,喜出家门访亲友,表‘示心意行大‘礼”,一边在黑板上范写,接着让学生在手心里写上“初、礼”二字,并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识别。通过耳听、口说、脑记、手写的学习活动,学生能迅速高效地纠正错别字。

五、重点标记,透析字形

学生识记文字一般是由整体到局部,通常根据局部的特点来区分差异,就很容易因为粗心大意而忽略细节,从而出现书写错误。比如,“竟”字“口”中的一横会漏写,“迎”字中會多写一点,“游”字右边的偏旁会写成反文旁。教师不妨在重要的、易错的笔画上加深笔墨力度,或者重点标记出来。例如,在书写“德”字时,笔者会把最容易被忽视的“心”上的一横加重书写力度,提醒学生注意,这样他们在书写时就不容易漏写了。

汉字笔画之间的关系不外乎三种:相接、相交、相离。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错别字,主要是因为没有弄清汉字笔画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细微变化。如“寓”字中最后三笔不能连接着写;“专”字中第三笔“竖折折”要一气呵成,与两横互相交叉;等等。因此,笔者会将学生易写错的字放大显示,标注出易错笔画,以此提醒学生注意细节,确保书写准确。

实践证明,教师巧妙运用以上方法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简单快捷,省时省力,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字义错别字字形
诗嘲错别字
错别字的自述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啸”的历史与字义变迁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添一笔变个字
我与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