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融入点初探

2022-11-07 14:05王子怡谈敏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灌篮 2022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思政育人

王子怡 谈敏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大思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融入学生的每一门课程中去,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思政课程是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思政课程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高校思政课程地进行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有利于我国的国情、党情、社情等被学生广泛而及时地了解,使得大学生的信仰更加坚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以被提升。在大思政的背景之下,高校思政融入课程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体育课程中,如何去更好地融入思政工作,也是需要考虑的工作重点。因此本文就针对大思政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融入点展开了一定的讨论研究,希望能够得到一定的研究成果,促进思政工作更好地融入高校体育课程。

一、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融入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体育课程与思政的学科融合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在高校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大部分的课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壁垒,每门课程相对较为独立,都有其单独的学科体系、学科目标、学科内容等等。对于思政和体育课程而言,同样也是如此,思政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播,通过知识的传播使得学生能够对于自身的思想进行一定的改善,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实践性,缺少一定的针对性;而体育课程注重技能的传授,通过教师的实际性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某一类运动技能,侧重于学生的身体锻炼和运动实践。这样的结构就容易使得体育课程与思政的学科融合水平较低,不利于思政融入高校的体育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存在部分体育教师认为自身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较为重要,从而忽略了育人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思政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际性,具有较为专业的能力体现,超越了体育教师的能力范畴。从而就使得二者之间的融合度较低。

(二)缺乏完善的育人机制

在高校思政融入体育课程的工作过程中,不是由体育老师自己一人承担,而是要由多个部门的老师共同承担,共同担负起育人的思政作用,但是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缺乏完善的育人机制。体育课程思政是一个较为繁杂的工程,需要体育教师、思政教师以及学工教师三方的共同努力,要分别承担教学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工作内容,而这样的工作机制,需要由学校进行牵头,教务部门负责制定监督完成,但是在实际的发展来看,其中仍然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在的情况,一方面表现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缺少必要的职责分工,体制建设不完善,缺乏相关的指导与监督工作;另一方面体现在体育教师与思政教师的交流较少,缺乏相关的部门联合,体育教师与思政教师画地而治,使得二者之间无法汲取互相的优势,无法发挥体育课程思政工作的作用,不利于思政工作在体育课程中的融入。

(三)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能力较为缺乏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始终是占据着课堂的主导作用,所以在思政工作融入体育课程之时,也是需要体育教师去承担大部分的工作内容,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体育学科思政的建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发现,部分体育教师对于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能力较为缺乏,不利于思政在体育课程的融入。体育教师缺乏思政学科教学的学习背景,因此难以深入的挖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内容,虽然体育教师掌握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思政元素的把握不够深入,从而使得思政工作在体育课程中没有科学的章法。此外在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能够掌握并且使用体育课程教学的方法,但是对于思政的融入工作却没有明确的头绪,且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处于观望等待的阶段,难以系统的开展体育学科思政工作,不利于思政工作在体育课程中的融合。

二、思政融入体育课程的优势力量

(一)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在教育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的体质更加的健康,而思政工作融入体育课程,能够使得学生的“德”更加健康,从而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侧重于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思想教育,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队伍的需要。在大学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体育课程是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思政工作融入体育课程能够使得大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能够更好地对自己的外表和内心进行武装,从而使得大学生的发展更加的健康、更加的全面。

(二)推动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

体育课程是高校最早设立的课程之一,具有较为久远的教学历史,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体育课程在近年来也在不断地进行课程改革,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满足社会的发展脚步,而思政工作融入体育课程能够很好地推动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思政课程的建设,不断地推进思政与其他学科的高效融合,充分发挥思政教学的作用,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体育课程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自身的特色作用,推动高效体育课程的思政建设,充分挖掘体育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使得高校的思政建设与体育教学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进而才能够更好地推动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为体育课程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激发出体育教学的新的教学力量。

(三)是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思政课程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程,通过思政课程可以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更加的健康,同时也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制度,但是在思政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理论性较强,加之内容较为繁杂,因此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而将思政融入体育课程中,大力发展学科思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体育课程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在体育课堂中融入、挖掘思政元素,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去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思政元素的渲染,进而促进自身思想意识的发展,更高的武装自身的头脑。

三、大思政融入体育课程策略探析

(一)深挖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内涵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着大量的思政元素在其中,要充分发挥这些思政元素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深挖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内涵。首先学校教务部门要强化部门联合,推动体育与思政部门教师的交流,促进双方教学优势的相互汲取,推进两门课程的共同发展;其次要推动体育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教师要针对体育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指导体育教师充分发掘其中的思政内涵,以便更为明确的进行二者的融合教学,推动思政更好地融入体育课程;最后要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中,立足学生的发展,对于自身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进行一定的改进,进而将思政工作的育人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也更好地促进思政在体育课程中的融入。

(二)增强课程思政的多样性,丰富课程内涵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大思政趋势不断发展,体育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所以在体育课程的改革过程中要加入思政的内涵,增强课程思政的多样性,丰富课程的内涵,更好地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若缺乏一定的文化基础,那么会使得体育课程的生命力变得更为缺乏,不利于体育课程的发展,体育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助力学生建立更加高尚的人格。因此在体育课程思政中,要将新思想、新观念、新政策等不断地进行一定的融合,使得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并且在课程中要渗入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从而丰富课程的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念,更加明显的突出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满足新时代的课程发展要求。

(三)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课程思政认识

在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只是单纯地进行体育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对于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一方面是体育教师对于思政元素挖掘的能力不够;一方面是体育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体育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首先高校教务部门要加大课程思政的强化工作,让体育教师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体育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以便之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其次要强化体育教师的思想学习,要让体育教师及时地了解新思想、新变化,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从而才能够更好地去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工作;最后要明确教书与育人的地位,教书是目的,育人是关键,体育教师要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努力传播体育文化,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认同

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大学还是小学,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在高校思政融入体育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认同。首先要对于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进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适应课程思政的发展,并且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要以多种组合、多种变化来促进单一、枯燥课程内容的学习,要让体育课程既有对抗强度也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其次要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使得学生深入了解到课程思政的内涵,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学科思政内容的学习;最后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课程思政内容的匹配,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课程思政内容,从而能够使得课程思政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完善体育课程的顶层设计,为课程思政提供制度保障

课程思政是未来高校课程的发展方向,体育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人才发展的要求,体育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其思想政治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促进思政有效融入高校体育课程,要完善体育课程的顶层设计,为课程思政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首先要将思政育人的目标写入体育教学的教学大纲,提高思政育人的地位,开展学科思政教学;其次要将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教学任务进行明确,将思政元素写入体育课程建设方案,明确课程思政的任务目标;最后要明确教学单元目标,将思政工作融入教学目标中去,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引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从而促进高校思政更好地融入体育课程中去,为课程思政提供制度保障。

四、结语

总之,在大思政的发展背景之下,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高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充分认识到思政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当前课程思政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科学地进行分析评判,根据自身的发展问题,去进行思政融入体育课程的路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手段,充分发挥思政元素的作用,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充分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