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创伤急救护理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2022-11-07 07:16周江涛尚雪莹刘婵婵张玲玲
全科护理 2022年31期
关键词:发文图谱热点

周江涛,尚雪莹,郭 英,刘婵婵,张玲玲,杜 浩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等的快速发展,各种意外创伤事件的发生日益增多,创伤病人数量也随之增加[1-2]。

创伤病人通常发生突然,且多属于严重创伤,具有高致残率与致死率[3-4],所以针对此类病人尽快开展救治至关重要。目前创伤急救护理已逐渐成为全球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5-6]。近年来,国内对于创伤急救护理的相关研究正在不断增多,但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7]。CiteSpace软件是一款技术成熟的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可通过数据处理了解特定领域的研究热点[8]。本研究以CiteSpace 6.1.R 2为工具,对近5年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收录的创伤急救护理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文献来源于CNKI和WOS核心合集,采用主题词检索,中文检索词包括创伤、损伤、急救护理;英文检索词包括trauma、injury、emergency care、emergency nursing。检索时限为2018年1月1日—2022年6月26日,文献类别为研究论文和综述。研究者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必要时阅读全文,排除会议摘要、经验交流等非研究型文献、灰色文献和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文献。最终,CNKI检索获得中文文献609篇,WOS检索获得英文文献677篇。

1.2 数据分析方法 将来源于CNKI检索到的中文文献信息以Refworks格式导出,WOS检索到的英文文献信息以全记录与所用的参考文献纯文本格式导出,文件命名均以download开头,并分别保存至提前建好的文件夹中。利用CiteSpace 6.1.R 2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时区跨度均设为2018年—2022年,时间节点均设置为1年,其他均为默认设置。节点类型分别选择作者、国家、机构和关键词生成可视化图谱。

2 结果

2.1 发文量情况 通过CiteSpace分析2018年—2022年的年发文量,并导入Excel生成折线图。结果显示,2018年—2020年国内年发文量呈现增长趋势,2020年往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2020年—2021年的年发文量始终超越国外,2022年与国外相对持平;国外发文量在2019年达到峰值187篇,之后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

图1 2018年—2022年国内外创伤急救护理发文量分布

2.2 研究国家共现分析 通过CiteSpace对创伤急救护理相关研究的国家进行共现分析,结果共得到88个节点,345条连线,见图2。节点的大小代表发文的数量,连线代表国家之间是否存在合作关系,连线的粗细则代表着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分析图谱可知:图中排在前4位的节点依次是美国(USA)256篇、澳大利亚(AUSTRALIA)59篇、英国(ENGLAND)58篇和德国(GERMANY)58篇,其中美国发文数量远超越了其他国家。国家之间的连线比较细,说明其相互之间的合作较少。

图2 创伤急救护理研究的国家合作共现图谱

2.3 发文机构分布 通过CiteSpace对创伤急救护理相关研究的机构进行共现分析,结果发现国内机构发文量均少于国外,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国内机构是沈阳急救中心(4篇)、泰州市人民医院(4篇)、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三科(3篇)、大连市急救中心(3篇)、南通大学附属医院(3篇),国外机构是美国布朗大学(21篇)、南非开普敦大学(18篇)、美国科罗拉大学(18篇)、哈佛医学院(16篇)和美国密歇根大学(16篇)。见表1、表2。

表1 国内机构发文量前5位分布

表2 国外机构发文量前5位分布

2.4 作者共现分析 通过CiteSpace对创伤急救护理相关研究的国内作者进行共现分析,结果共得到156个节点,43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3 6,见图3。图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作者,有名字标注的是发文量在2篇以上的作者,其中姜丽娟(4篇)、刘娟(3篇)及杨小丽(3篇)是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作者。国内作者较为分散,相互之间的合作较少,缺乏跨地区的合作。通过CiteSpace对创伤急救护理相关研究的国外作者进行共现分析,结果共得到205个节点,51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24 7,见图4。图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作者,有名字标注的是发文量在7篇以上的作者,其中WALLIS L(17篇)、SAWE H(12篇)、KPUPPERMANN N(11篇)是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作者。相较于国内作者,国外作者的合作较紧密。

图4 创伤急救护理国外作者合作共现图谱

2.5 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CiteSpace对国内创伤急救护理相关研究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形成14个聚类,见图5。国内关键词聚类的模块值Q为0.842 2,轮廓值S为0.961 0,说明聚类出来的结构显著,聚类高效。由关键词聚类结果可知严重创伤、一体化、绿色通道、预后、满意度、应用效果、护理干预、护理体会是国内的研究热点。由排名前10位的高频关键词可知该领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严重创伤、多发伤、颅脑损伤病人。急救措施主要是急救、急救护理,急救效果的评价主要是并发症、预后、满意度,见表3。关键词突现主要用于分析某研究领域中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通过CiteSpace对国内创伤急救护理相关研究的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结果显示预后、神经功能、满意度、急症护理、抢救时间、效果是近5年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见图6。

图5 国内创伤急救护理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

表3 国内创伤急救护理研究高频关键词前10位

图6 中文文献前沿热点突现词图谱

通过CiteSpace对国外创伤急救护理相关研究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形成15个聚类,见图7。国外关键词聚类的模块值Q为0.764 4,轮廓值S为0.823 9,说明聚类出来的结构显著,聚类高效。由排名前10位的高频关键词可知该领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急救措施除了护理,还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检查、镇痛和急诊住院,急救效果的评价主要是死亡率,见表4。通过CiteSpace对英文关键词进行突现,结果显示检验结果、就诊、急诊护理、严重程度、创伤护理是近5年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见图8。

图7 国外创伤急救护理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

表4 国外创伤急救护理研究高频关键词前10位

图8 英文文献前沿热点突现词图谱

3 讨论

3.1 发文量分析 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国内创伤急救护理相关研究的总发文量低于国外,年发文量2018年—2020年呈现增长趋势,2020年往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2020年—2021年的年发文量始终超越国外,2022年与国外相对持平。这代表我国在创伤急救护理方面的研究虽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国内外相关文献在2020年左右均呈一定程度的下降,这可能与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关[9-10]。目前,国家间的相互合作较少,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在创伤急救护理相关研究中占主导力量,其中美国发文量最多,国内机构发文量均较少,这可能与我国创伤急救护理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投入的科研力量较少有关。此外,创伤急救护理研究中的作者分布较散,作者相互间的合作较少,故建议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加大我国各省份、各机构的科研力量,扩展作者间的合作关系,重视创伤急救护理相关研究,促进我国创伤急救护理相关研究的开展。

3.2 研究热点分析

3.2.1 创伤急救护理的对象 本研究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严重创伤、多发伤、颅脑损伤病人的创伤急救护理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共同的创伤急救护理对象是颅脑损伤病人。相关研究表明,颅脑损伤因其病死率、致残率较高,康复治疗难度大,已经得到全球急救护理的关注[11-13]。除此之外,国内还重视严重创伤、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有研究表明,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病人病情危急,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可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14]。尽管国内外创伤急救护理的对象不太相同,但急救护理的目的大致相同,均在重视对各类病情危急的创伤对象展开及时有效的救治。建议我国学者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继续开展颅脑损伤、多发伤等严重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研究,尽可能地保证各类创伤病人的生命健康。

3.2.2 创伤急救护理的模式 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一体化的创伤急救护理模式是国内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中文关键词突现结果显示,整体护理最早出现在2019年。国内相关研究表明,一体化的创伤急救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抢救效率和效果[15-16]。王秋狭等[17-18]研究表明无缝隙急诊护理新模式可实现急救过程的同步化,将急诊抢救时间压缩至最短。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急救护理模式,我国学者可继续探索一体化的整体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并尝试探索不同模式下急救护理的效果,以寻找更高效的急救护理模式。

3.2.3 创伤急救护理的流程 由关键词聚类分析可见,院前急救、绿色通道是中文文献的主要研究热点,而急救护理单元是英文文献的主要研究热点。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和急救护理单元均属于创伤急救流程中的两个阶段。随着创伤伤者数量不断增加,要求医院能够建立健全的创伤急救护理流程,以便对伤者进行有效的创伤急救护理,提高伤者的治疗效果[19-21]。有研究表明,院前急救对严重创伤病人至关重要[22]。也有研究表明,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室以及其他专科治疗护理工作相互结合,为病人开辟绿色通道,将会诊和检查同步进行,缩减各环节流程,能使救治工作更加流畅和全面[16]。建议我国学者未来继续探索更优化的创伤急救护理流程,以提高创伤急救护理的效率。

3.2.4 创伤急救护理的质量 本研究关键词聚类、突现分析结果显示,创伤急救护理质量中的并发症、死亡率、抢救时间、不良事件评价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护理质量评价是指引临床护理质量的关键元素,是有效判别护士在改进临床质量中可测算的科学指标[23-25]。从创伤急救护理热点研究趋势图可以看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创伤急救护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现阶段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创伤急救护理的质量。提示我国学者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创伤急救护理的质量,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使我国创伤急救护理更高效。

4 小结

本研究基于CiteSpace软件对CNKI和WOS数据库收录的创伤急救护理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分析,运用清晰、直观的知识图谱真实、客观地呈现了当前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有利于快速、直观地了解当下研究动态,为我国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本文的局限性在于仅纳入了2个数据库的文献,可能会影响对研究热点的预测。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热点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图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4月高考热点关注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