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08 04:17叶冬青
文教资料 2022年1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设置幼儿园

叶冬青

(商丘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高质量的学前师资培养关键在于课程。因此,各类地方高校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的引领下,设置相对合理且科学的课程体系,对于新时代学前师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一)理论类课程比例大,缺乏整合

由于受传统的学术理念的影响,我国很多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师范高校仍然存在着的理论课程偏重的现象。理论课程比例较大,相应就会减少实践类课程的比重,这和当下《专业标准》中提到的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理念是相悖的。另外,很多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时缺乏内容整合,有很多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缺乏有机多维统整,导致学生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不完整、碎片化以及不联结,这既不符合课程整体化、综合化的改革趋势,也会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类课程比重小,形同虚设

相对理论课程而言,实践类课程仍然所占比例较小。很多高校教育见习和集中实习的时间为两周,校内实训为四周,仅占总课时量的5%,而国家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对学前专业学生的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规定是18周,占总课时量的10%。此外校外实习大多被安排在大四后半学期,很多学生面临毕业,校外事务较多,自然会对校外实习有所忽视,再加上学校对学生校外实习的情况采取放任的态度,从而起不到教育实践应有的作用。

(三)通识类课程门类少,形式单一

《专业标准》中明确提出学前教师应拥有相应广阔的知识体系。很多地方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时却严重忽视通识课程的开设,最明显的就是通识课程门类少。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科学领域课程的教学,同时也有助于其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养成,通识课程门类少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另外,很多地方高校并不重视选修课的开设,不仅没有对各门选修课进行科学论证,在课程时间安排上也极不合理。很多学前专业的学生仅仅把选修课作为修学分的一个手段而已。

(四)技能类课程比例小,目标有偏差

《专业标准》中要求幼儿园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念,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各项技能的培养上。专业技能课主要是指那些帮助学生获得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方法类的课程,除此之外还包括开展环境创设、幼儿游戏以及教具制作等方面的技能培训。这些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保教能力、形成专业理念至关重要。我国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受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影响,常把艺术类技能课程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而忽视了专业技能课。并且很多高校以学生唱、跳、弹、画的技巧的掌握为教学目标,对于艺术的欣赏、感受、认知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却不在课程设置范围之内。这就直接导致了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只会吹、拉、弹、唱的艺术生,而不是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并能感受美和创造美的幼儿教师。

二、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地方院校转型不彻底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很多原来的中专、大专向本科过渡,现在很多地方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由原来的幼儿师范学校和地方师范院校合并改组过来的,或者有的幼儿师范学校直接升格为专科层次或本科层次的高校。虽然体制上实现了转化,但培养理念还没有实现彻底的转变,课程设置受惯性思维主导。传统的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存在偏重理论讲授,忽视技能训练的问题。这种现象在短时期很难得到彻底改变。这种课程体系下培养的学生由于实践能力弱,无法满足一线幼儿教师在技能方面的需求,从而导致幼儿教师入职难、入职慢等问题;而原来处于中专层次的幼儿师范学校大多培养的是一线幼儿园教师,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理论课程匮乏的现象。在学校转型的过程中,为了弥补学生理论基础的不足,很多专业理论课程占据很大的比重,但因在课程设置时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合理的规划,导致很多课程课内容繁多,出现重复、交叉的现象。

(二)地方高校培养目标不明确

作为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地方高校,强调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很多师范院校由于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在课程设置中要么注重学生学术性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加大理论课的比例,要么过于追求所谓的“实用型”,加大技能课的比例。这种课程熏陶下的学生要么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技能,无法胜任幼儿教师的职责;要么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但缺少理论素养,无法进行独立思考并缺少创新能力。因此,地方高校在制订培养人才方案时,必须把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和培养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课程设置缺乏科学依据

受传统课程设置的惯性影响,以及其他同类院校课程设置的影响,很多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简单地传承或借鉴,并没有根据国家的要求和地方的需求对课程的内容、类型、比例等进行科学论证,从而导致课程陈旧、设置不合理等各种问题。事实上,对于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来讲,课程设置合理科学是实现高素质的实用型幼儿园教师的培养目标的必然保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学前专业的课程内容和设置以及每门课程对学生哪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设置何种课程类型,什么类型设置什么目标;如何合理把握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比例,每种类型的课程时数以及开课先后顺序等。然而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课程开设随意、盲目,缺乏科学论证,从而出现了轻视公共基础课,技能课和理论课比例严重失调等现象。很多高校之所以对新的专业课程设置模式抵触,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原有的课程模式较为稳定,老教师在教学中已经摸索出了比较固定的教学方法,短时间内不愿意去尝试新的课程模式。正是这种思维固化、不愿改革的思想导致陈旧的课程无法得到更新。

(四)课程设置缺乏监督机制

课程体系改革不仅需要有更新思想的魄力,打破传统课程模式的勇气,同时一定的课程监督机制也是重要的保障之一。如果缺乏一套科学的课程监督体系,任何课程改革形式都会流于形式,最终导致课程改革“换汤不换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对于学前教师培养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有明确规定,同时要求高校必须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作为课程设置和学前师资培养主要依据。然而,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由于缺乏监管体制,很多地方高校仍旧安于现状,把国家文件束之高阁,不予采纳。另外,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各个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具体办法和流程,执行的效果,存在哪些问题,很少组织专门的考核、验收,以及监督和评价,这也是导致各个高校课程改革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关于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以《专业标准》为准绳,建立最优课程体系

1.增设师德方面的课程

作为一名学前教师,除了需要具备正确的专业理念(包括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之外,还要具备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近年来,媒体上关于幼儿教师道德失范的报道时有发生。调查发现,很多学前专业的学生师德意识还很淡薄,为此加强良好师德培养势在必行。加强师德建设应首先从课程着手。为此建议地方高校要建立一系列健全的和师德培养有关的课程体系,如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增设《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幼儿教育伦理学》等课程,让学生获得必要的师德修养,从而保证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2.整合现有的专业课程

首先,针对地方高校现有的课程存在交叉重复、内容陈旧的问题,我们可以把所有课程进行分门别类整编,对于知识内容有重合的课程进行整合,适当削弱理论课的课时,并根据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删除旧知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纳入新知识、新理论,从而实现课程内容的最优化。其次,均衡专业技能课与艺术技能课的比例。我们先要转变思路,改变艺术技能的培养目标。学前专业的本科生,不应以艺术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准,而应以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了解幼儿园艺术活动的内容、懂得开展艺术领域活动的方法,具备基本的艺术修养作为目标。为此我们必须加大专业技能课的课时,同时可以适当地增设一些提高学生教育技能的课程。

(二)以能力取向为理念,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1.合理安排教育实践内容

根据调查表明,80%学生希望每个学期都有教育实习的课程安排,为此首先可以加大教育实习的比例,保证教育实习和见习在整个学习阶段不间断、持续性地开展。其次,保证教育实践递进式的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提到的“教育实践与体验”主要有幼儿活动的观摩、参与和实践,为此可以根据这个目标按不同年级分层次、有系统性、有针对性地安排。比如,一年级可以开展入门级的实践,主要侧重全方位了解幼儿园环境、观摩幼儿园课堂等;二年级以体验为主,让学生初步感知幼儿游戏、幼儿园保教活动、幼儿园环创等内容;三年级可以让学生参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并适当地组织开展一些幼儿园教学活动;四年级为研究阶段,可以组织开展校内外实习、毕业论文撰写和教学活动设计,幼儿园实践活动以及顶岗实习等活动。在整个实践的过程中,全程要求指导老师的跟踪和帮助,对于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这种密集的、分层的教育实习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教育实践和理论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对教学活动开展反思活动,在实践—反思—实践的循环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变实践教育模式

现当下很多学校在实践教学环节明显存在内容过于单一、时间相对集中、容易脱离理论等问题,为此可以拓展多种实践教育模式,构建结构完整的课程体系。首先,加大课程实践的比重。实践性课程指的是和教育理论课程讲授配合而安排的实践环节。实践性课程除了有课堂练习、实验、课堂观摩等多种形式外,在内容上还注重多项专业技能的训练,比如音乐、语言、舞蹈、美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在反复的具体练习和实际操作下,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教育理论,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相应专业技能的应用实践能力。其次,可以通过各项活动加强实践锻炼。活动实践是通过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各项专业能力的实践教学。其形式包括各类专业竞赛、综合研究、主题活动、模拟活动等。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实践等形式。总之,各种实践模式是可以穿插进行的,在课程改革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全面整合各种模式,把教育实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3.构建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调查表明,现当代地方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之所以实践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考核评价体系,或者有的学校制定了学生实践课程考核的方法,在实施时却难以保证其严谨性。因此,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时,一定要抓住《专业标准》的内容,制订多种实践教学考核的方案,规定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以及标准,并加以严格执行。方法如下:通过课程设计评比、各种竞赛活动以及论文评比等多种途径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加大教师对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对学生的实习和课内实践给出相应的成绩并做好记录;强调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以及校内实训有实习报告和成果;校外实践必须由实习单位和校内指导教师联合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并提供相应的支撑材料等。

(三)以终身学习为目标,设置开放的课程体系

1.加强通识性课程的改革

地方高校在开展通识课改革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了突出通识性课程的宽度,一定要各科门类齐全,涵盖多个方面的知识,在范围选择上不仅要包括人文学科,还要涵盖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第二,通识课程要保证一定的针对性。对学前教育专业来讲,课程要注重包括师德素养、教育素养、艺术素养等内容;第三,通识课程强调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主观体验;第四,通识课程要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设置交叉式、综合性的课程模块,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五,拓宽开展通识性课程的形式。比如,开展专题讲座、设置开放教室等。

2.加强选修课程的管理

一方面,进一步丰富选修课的课程种类。选修课作为通识课程的一部分,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要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科学论证,开设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选修课程,让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来选择。另一方面,重视选修课的课时安排。不仅要在课时上给予保证,还要注意课程的安排时段,从而保证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设置幼儿园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爱“上”幼儿园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