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文思维?

2022-11-09 03:35李华平陈剑泉刘小芳
中学语文 2022年28期
关键词:本质属性上位本质

李华平 陈剑泉 刘小芳

语文思维具有影响的综合性特点,有的思维方法不只适用于语文学科,还广泛用于其他学科,我们称之为基础语文思维方法,如概括、铺展、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类、归纳等思维方法。有的思维方法是专门用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如阅读思维、写作思维等,我们称之为专门语文思维方法。本文主要交流基础语文思维方法之中的概括思维。作为“由具体到本质共性的思维桥梁”[1],概括思维常常融合其它语文思维方法,贯穿语文活动始终,在语文思维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将语文概括视作语文能力的基础,将数学概括视作数学能力的基础[2]——数学概括实际是语文概括的延伸应用。

一、什么是概括思维[3]

1.对“概括”含义的研究述评

“概括”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是动词,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二是形容词,指“简明扼要”。第一个义项强调了抽取不同事物的共同属性,但并未强调要把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放在一起;第二个义项强调了“概括”的语句应是简洁的。这正体现了语文思维的特点,既指向思维内容,也指向言语表达形式。比如,“概括段意”,既要求抓住一段文字中的主要内容,又要求语言表达简洁——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文字呈现一个语段的主要内容。

形式逻辑中在概念的概括时提出:

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即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4]

这里的“概括”思维加工的对象是概念——由处于下位的种概念,过渡到处于上位的属概念。如,将“男人”“女人”概括为“人”。这是指把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归在一起的意思,相当于归类。这一定义,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层级变化,以及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概括是减少概念的内涵(属性特征),扩大概念的外延(范围),当从概念“男人”变为概念“人”时,概念中的男性特征没有了,但是范围却扩大了,女人也已包括其中。

在《思维辞典》中,对“概括”是这样定义的:

在思维中把关于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上去的逻辑方法。[5]

这一定义说明,人们认识事物时,考察到的只是个别具体对象,很难也不太可能把一类对象毫不遗漏地一一考察。因此,认识同类的其他事物就需要概括。即对接触到的具体事物,认识其本质与规律,然后,再把这本质与规律推广到同类的其他事物上去。在这个定义中,明确了概括的思维方法是以“推广”来实现的。但是,这个定义与我们日常使用“概括”一词的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差距。

第一,这个定义把“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过程排除在了“概括”之外,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更看重这个认识过程。

第二,这个定义用了“推广”一词,容易让人误解为“一个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可以作为同类其他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事实上,这里应该是由一事物的本质、规律启发我们去认识同类其他事物是否也有类似的本质和规律。

把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认识当作概括,并不只是我们的观点。《辞海》对“概括”的解释可以证明:

概括是在思想中把从某些具有若干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相同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6]

显然,这个解释,比《思维辞典》更进了一步。这里表达的“在思想中把从某些具有若干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抽取”便是认识的方法,与后面的“推广”,都是概括的具体方法。形成一类事物的“普遍概念”,是概括的终点。但这个定义仍具有《思维辞典》定义中的第二个局限。朱智贤、林崇德在《思惟发展心理学》中对“概括”的界定是:

概括是在思想上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概括的过程,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也就是思惟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7]

这一定义包含这样几层意思:(1)概括是一种思维方式。(2)这种思维方式含有三种情况:一是将有共同特征的许多事物并在一起,关键词是“归类”;二是将一类事物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抽出来,相当于提取“共性”,关键词是“抽取”;三是把认识到的本质属性推及到同类事物,关键词是“推及”。(3)这种思维的结果要么是形成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事物的集合,要么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呈现。(4)第四,这种思维过程是个性向共性的过渡。(5)第五,本质属性需要通过概括思维才能获得。

这个定义克服了前面定义中的局限性,特别是将“推广”一词更改为“推及”,符合运用的实际情况,使描述更准确,不易产生歧义。应该说这个定义是比较全面的,揭示了“概括”的真正内涵,而且也符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符合语文活动中对概括的实际应用情况。

2.“概括思维”的内涵

综合上述认识,我们对语文思维学范畴中的“概括思维”作如下诠释。

(1)概括思维是在语言文字上以少驭多、以简驭繁,通过事物现象认识事物本质、通过个别事物认识同类事物的基础语文思维方法。

(2)概括思维包括三个方面:①提取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的本质属性;②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属性;③将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到同类事物。

(3)概括思维的结果有两种形式:①形成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的集合,以“归类”为标志;②事物内在联系与本质属性的呈现,以抽象的概念、规律、观点、思想、情感等为标志。

这个诠释揭示了概括思维过程的起点和终点,指出了概括思维的不同路径,可用如下图示来说明。

图1:

图示可以清晰以下几点。

(1)概括思维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是事物的现象(个别事物),终点是事物的本质(同类事物)。

(2)概括思维的目的是认识一类事物的本质。

(3)事物的现象指的是偶然因素、形式因素、个性因素、物性因素(相对于人性而言)。事物的本质指的是必然因素、内容因素、共性因素、人性因素(相对于物性而言)。

当然,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相对而言的。同一因素,在某种环境中是现象,而在另一种环境中却是本质。比如,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点,与文本主题相较,它是现象;与文中的细节描写相较,它却是本质。又如,在托物象征类文学作品中,所借用的自然物象的性质,相对于文本中对物象的形象刻画来说是本质;而相对于所象征的人物的思想情感来说,它又是现象。

(4)概括过程中离不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归纳、演绎、类比等思维加工方法。离开了这些思维加工方法,概括的过程就无法实现,就达不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可见,概括思维方法是对这些思维加工方法的综合运用。

二、概括思维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概括进行不同的分类。从前面对概括的认识中,我们知道概括包括起点(现象)、过程(路径)、终点(本质)三个环节,因此我们分别以现象、路径、本质为依据,对概括作不同的分类。

1.以概括起点(现象)作为分类标准

以概括的起点材料(现象)的性质为依据,可分为经验概括和理论概括。如果起点材料(现象)是感性材料,是一些活生生的形象材料,是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对这些材料所进行的概括,我们称之为经验概括。如在文学作品阅读中对文本中所叙写的内容材料的概括就是经验概括。如果起点材料(现象)是理性材料,是一些经过一定加工后形成的表象、概念、命题等材料,对这些材料的概括,我们称之为理论概括。如在诗歌鉴赏中,在诗歌鉴赏的专业概念的基础上概括出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理论概括。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常常需要进行经验概括;语文教研过程中,教师常常需要进行理论概括。

2.以概括过程(路径)作为分类标准

以概括的路径为依据,概括分为三种:一是整体性概括,二是类推性概括,三是典型性概括。

整体性概括,是指通过某一事物的现象揭示该事物的本质,或通过提取某类事物所有个体的共性来认识事物本质。这种概括是通过完全归纳法的思维加工方法来获得该事物或该类事物的本质的。如在诗歌鉴赏中,先对诗歌鉴赏的所有对象(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一一加以考查,然后总结诗歌鉴赏规律,这种概括就是整体性概括。

类推性概括,是指通过提取某个大类中的部分个体的共同属性,再将这种属性推及到这个类中的其他事物,从而认识该类事物的本质。如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我们先总结诗歌鉴赏和小说鉴赏的共同规律,然后把这规律借用到散文鉴赏和戏剧文本鉴赏过程中,这种概括就叫类推性概括。

典型性概括,是指先通过揭示某个大类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的本质,然后将这个本质推及整个大类的所有个体。如《祝福》中,通过揭示封建社会受剥削、受压迫的典型妇女代表祥林嫂的命运,然后将这个本质“命运”推及到这个社会中所有受剥削、受压迫的妇女身上。

类推性概括和典型性概括主要使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思维加工。语文学习中,大量使用类推性概括和典型性概括;特别是在文学鉴赏中,典型概括的作用非同小可。

3.以概括终点(本质)作为分类标准

以概括的终点(本质)为依据,概括可分为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如果概括后的结果只是对材料进行简单思维加工而形成的,并未深入到材料背后的深层属性,这种概括叫初级概括。如对人物的长相特点或身份特点的概括就是初级概括。如果概括后的结果是对材料进行精细思维加工而形成的,已经深入到材料背后的深层属性,这种概括叫高级概括。如通过人物形象的命运特点概括出社会的本质属性,这种概括就叫高级概括。初级概括的语言,一般是形象的;高级概括的语言,一般是抽象的。

除了最初级的概括和最高级的概括以外,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往往是相对的。同一种概括相对于比它更为下层(表层)的概括来说是高级概括,相对于比它更为上层(深层)的概括来说是初级概括。语文活动中,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都有重要作用。

巴金《小狗包弟》的开篇第一段,这段文字写艺术家与狗在“文革”中的遭遇,这是初级概括。若根据段落中有关文字概括出“文革”的特点(混乱、残忍、缺乏人性),也仍然是初级概括——是对相关文字内容的概括。若再进一步看到,“文革”中个人命运不可把握,则是高级概括。这样看来,初级概括对文本本身的概括;高级概括是从文本出发的概括。

笔者教学《杞人忧天》[8],就进行了两个层级的概括训练。首先是“概括故事”——要求学生用20到30 个字简要概括故事内容。学生概括为:

有个杞国人担心天会掉下来,地会陷下去,他害怕自己没有住的地方,饭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最后一个人开导了他,他就非常开心。

然后是“从故事概括”。教学片段为:

师:接下来,我们概括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刚才,我们是在“概括故事”,现在我们是要“从故事中概括出寓意”。请注意,“概括故事”是就故事本身用精练的语言复述故事;“从故事中概括出寓意”是基于故事又脱离故事,提炼出更为普遍、更为广泛的哲理含义。谁来概括一下?

生:有个杞国人成天担心天会塌,后来有人对他说这些担心不必要,让他不要胡思乱想。

师:“概括寓意”要丢掉具体故事。谁再来?

生: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不应胡思乱想,更不能有不必要的担心。

这个教学片段中,有两个学生发言。第一个学生的发言仍然停留在初级概括层面,因此教师提醒,“要丢掉具体故事”。第二个学生发言,就很准确了,进入到高级概括的层面了——是从故事出发的概括,虽然看不到这个具体故事,但所概括出的寓意却又包含了这个故事。这就从单个的故事上升到这一类故事的含义了。

4.以概括的次数作为分类标准

以概括的次数为依据,概括可分为一次性概括和连续性概括。在概括过程中,只对材料进行一次提炼就结束的概括叫一次性概括。如诗歌鉴赏中,对某种景物描写的手法概括为动静结合,然后就不再概括了,这种概括就叫一次性概括。在概括过程中,先对材料进行一次概括,然后在前面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这就叫连续性概括。比如,先对景物描写的手法概括为动静结合,再对动静结合的作用概括为突出景物特点或渲染场景气氛等,这种概括就叫连续性概括。连续性概括至少有两次概括,也可以有三次、四次或多次概括。

三、语段概括思维操作步骤[9]

我们以下面这段文字为例,介绍概括的步骤。

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15 个字。

我国大陆海区处于宽广的大陆架上,海底地形平缓,近海水深大都在200 米以内,相对较浅。从地质构造上看,只有营口——郯城——庐江大断裂纵贯渤海,其余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也很少有岛弧和海沟。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两千年来,我国仅发生过10 次地震海啸。因此,即使我国大陆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也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极小。

1.确定角度

对语段进行概括,因需要的不同,概括的角度也不同,概括出来的结果当然也就不同。所以第一步是根据题干的要求,明确概括的角度。概括的角度通常有内容角度(“写了什么”)、主题角度(“为了什么”)、手法角度(“怎么写”)、作用角度(“为什么这样写”)、陈述角度(“写了些哪些方面”)等。只有概括的角度确定准了,才不至于答非所问。上例中“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可得出概括角度是陈述角度,即从“写了哪些方面”的角度进行概括。

2.筛选信息

在给出的语段信息中,有些信息与题干要求无关,有的信息有关,这就有必要剔出无关信息,保留有关信息,这是一个信息筛选过程。如上例中,语段材料共4 句话(每句话以分号、句号、问号、叹号为标志),前面三句是原因,最后一句是结论,以题干要求中的“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作为筛选标准,就应该保留前面三句话,舍弃最后一句话。

3.划分层次

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信息合并在一起作为一个层次,将内容截然不同的信息单独作为一个层次。上例中,保留下来的前三个句子的内容各不相同,每句都只能单独作为一个层次,共三个层次,概括出来的结果将是三点内容。

4.寻找上位概念

为每一个层次寻找一个上位概念,所谓上位概念,就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能够包含这个层次内容的概念。如,“45 岁”,从内容的角度看,其上位概念是“年龄”,从生命活力的角度看,其上位概念是“壮年”。概括的角度不同,每个层次的上位概念就不同。所寻找的上位概念通常寻找与该层次内容最近的上位概念,如“青年学生”的上位概念是“学生”,“学生”的上位概念是“人”,最好不要把“人”当作“青年学生”的上位概念来进行概括。当然根据需要也有可能需要寻找上位概念的上位概念。在上例中,从陈述的角度来寻找每个层次的上位概念,三个层次的上位概念分别为“海区特点”“地质构造”“历史记载”。寻找上位概念,其实质是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尤其是邻近的属概念。

5.综合表达

就是把每个层次的上位概念根据需要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表达形式,在组合的过程中可添加必要的但不影响信息变化的词语,使表达清晰、流畅、简洁。上例中,概括后的综合表达为:结论是从海区特点、地质构造、历史记载三个面推导出来的。

当然,上述概括思维的操作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语段在进行概括时,操作步骤可以灵活多样。有的语段的概括需要加入“对概括性语句和非概括性语句的鉴别”的环节,有的则需要加入“保主舍次”的环节,还有的需要加入“合并同类项”的环节。对于托物类的诗歌或散文的主题的概括,常常还需要“根据相似性,将物性转化人为人性”的环节。

四、概括思维的操作方法与语言表述要求

明确了概括思维是从现象走向本质的过程,认识了概括思维各个维度的不同类型,就需要进步一弄清楚,概括思维究竟有哪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及语言表达要求。

1.概括思维的操作方法

从心理学、逻辑学、词典对“概括”的描述中,我们梳理出以下五种。

(1)抽象提炼法

“抽象”的原意就是排除、抽出,就是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抽取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提炼”就是将蕴含事物本质特征的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通过语言转换的方式转化成直接揭示事物本质特征的语言。从语义来看,二者有一定细微的差别。但从思维加工的实质来看,二者所指基本相同,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10]。

抽象提炼法主要有两种情形。

①抽象——根据思维目的,舍弃具体现象——无关的或非本质的事物属性或特征,即舍弃具体形象的“能让人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摸到、内脏感觉到或能产生这些方面的联想和想象的文字”[11]。这是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的方法,通常适用于对单一事物的认识或单称概念的形成。当我们需要从某一事物中抽取出本质属性时,如果表达中有直接体现其本质性特征的词语,那么,就直接舍象,保留本质性特征的词语即可。

②提炼——如果思维材料只是呈现了“象”,而没有揭示“象”的属性、特征的文字,这时就需要从现象中提炼本质。如不少文学作品,只是叙述故事、描写人物与事件,没有概括性词句,阅读时没有现成的内容可以直接提取;若简单舍象,则会误“将孩子与洗澡水一块倒掉”。此时就需要提炼——一是“浓缩”,将较多的文字,转换成较少的文字;二是“转换”,将具体形象的说法转换成抽象概括的说法。

(2)保主舍次法

保主舍次,就是舍弃次要的,保留主要的。这需要判断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简而言之,对于一个文本来说,能直接突出写作目的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要保留;与写作目的或主要材料相关联的其他材料是次要材料,可舍去。从语句来说,在文本中做衬托、铺垫作用的语句是次要部分,需要舍弃;转折复句中“但是”“可是”“然而”“不过”“却”这些连词之前的部分,一般是次要部分,需要舍弃。

(3)类比推及法

是指经过“抽象”从某些具有若干相同属性的事物中获得“本质属性”,再把这“本质属性”推及具有相同属性的其他事物,从而来认识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比如,从诗歌题材来看,某类题材的诗作,从其中几篇中的思想情感推及这类题材的其它诗篇具有类似的思想情感。

(4)本质揭示法

“揭示本质”是从两个维度而言,一是从现象抵达本质,一是从物性抵达人性。前者就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比如从热爱花草,能看到其热爱大自然;后者是根据物性与人性的相似点,通过物性特点,来揭示人性意义。

(5)语言转化法

转化,是从语言表达而言的,概括就是要把形象式表达转化为抽象式表达,把含蓄表达转化为直白表达,把间接表达转化为直接表达,把反面表达转化为正面表达等,是以简驭繁、化繁为简的语言运用过程。概括中的转化就是透过现象找到本质,并将现象转化为本质的概括性语言来表达。

2.概括思维的语言表述要求

概括思维的结果常常用一定的语言表述形式来呈现。这种语言表述除了必须简洁明了以外,有以下基本要求:

(1)语意的概括性

概括思维的结果,常用概括性语言来表述(呈现)。一般来说,概括性语言是综合的、抽象的、直白的、正面的;非概括性语言是具体的、形象性、含蓄的、侧面的、反面的。在呈现概括性内容时,就要选择概括性语言,将非概括性语言转化为概括性语言。

另外,还需要消除重复。文本中的重复常常是为了表示语意的强调、表达的丰富、形象的突出。在概括时,需要消除重复——包括语意的重复和言语表达形式的重复。

(2)语气的陈述性

陈述句是最基本的语言形式,而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除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外,一般不直接表达判断,无所谓真假,也就不是命题的语言形式。只有陈述句才有利于逻辑分析;而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反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双重否定句等都不利于进行分析、概括、推理、论证等思维活动,因此要先将它们转换成陈述句。

(3)词汇、句式的一致性

概括是一种对语言进行精加工的思维过程。这种精加工也体现在词汇的选用、句式的选择与转换上。一是要将同义词、近义词等转换成一致的词汇。二是要将正面表达和反面表达、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选择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转换成一致的形式。三是要尽可能将散句转换成整句,几个整句的字数、语法结构也要尽可能一致。

另外,概括的语言表述不要说得太满,要留有余地。因为概括式思维的一种快捷方式——快捷地保留对事物的本质、规律探索的结果,但概括的结论是否正确还要经受实践的实证性检验、经受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逻辑性检验。未经验证的概括性结论,有可能正确,也有可能错误。

总之,作为基础语文思维的概括思维,渗透在语文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是专业性很强的思维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小到一个词语或概念,大到篇章结构或主题呈现,都离不开概括思维,我们要重视其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于教师来说,要提升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既要在教学内容方面重视概括思维,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概括思维来解决教学难题。

阅读习惯的养成

“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以真实数据为依据,说明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以小学为例,学生家中藏书越多,成绩越佳。当家中藏书量仅为20 本以下时,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为514 分,而家中藏书量达200 本以上的学生,学业成绩平均为607 分。数据表明,只要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每天阅读半小时,就能够比完全没有读书习惯的学生有更好的学业表现。

学校和家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让学生真正养成阅读习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满足于空洞的提倡、要求?应该研制并实施确实能推进家庭阅读的行动计划。比如,学校定期向家长推荐特定年龄段的学生阅读参考书目;学校定期组织面向家长和学生的家庭读书报告会,家庭读书经验分享会;班级定期统计、分析学生课外阅读书目、阅读收获等情况;班级定期开展展示、交流家庭藏书、家庭订阅杂志、家庭书房建设或家庭阅读角建设情况的活动;定期请高年级同学为低年级同学做读书分享。

同时,学校的各个学科都应该研制和实施学科课外阅读行动计划。比如,各学科研究、提供适合各学段学生阅读的学科课外阅读书目、杂志推荐单;设计课前阅读性作业,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必须有的前置学习活动;定期组织学科课外阅读分享活动;在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命制中增加考查学生阅读情况的试题。学校依据家庭阅读、学科阅读的总体要求,制定学生阅读素养的评价指标与评价办法,把学生阅读素养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监测的重要内容。

——张卓玉,《光明日报》2022 年09 月20 日13 版

猜你喜欢
本质属性上位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巧借题目变式,助力新题衍生
论档案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本质属性及其衍生特征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基础油“上位”
放缩